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92章 总的有个顺序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听完陈旭这个一石二鸟的筹钱方法之后,报馆会议室里喧哗无比。

丘乘付安计通庞雀等人都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慷慨解囊为自己门派的老祖捐钱,到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供世人瞻仰,而报馆这些人也财大气粗,出手至少都是上万,这些人跟着陈旭混了几年,本来就薪水丰厚,而且这次又因为报馆捐款三千万修建图书馆,每个人都混了一个实缺的官身,虽然依旧还是在报馆上差,但身份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眼下全都是一身四五六七八九品的官员,一个个都算是功成名就了,因此不到一刻时间,光是报馆的意向捐款就达到了十余万钱,而且消息传到外面,还有不少记者和管事也都跑到会议室来要求捐款留名。

在这件事的带动下,整个报馆吵嚷喧哗声响彻整条大街,弄得报馆门口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人打听消息。

吵吵嚷嚷半个小时之后,陈平把所有不相干的人都全部赶走,会议室才终于慢慢安静下来。

接下来经过群策群力一番策划,很快一个大致的百家先贤评选策划书就大致出炉。

内容就是为了保存华夏无数先贤典籍,繁荣大秦的文化市场,弘扬华夏悠久的文明传承,清河侯上奏皇帝要在咸阳城修建一座藏书百万的大秦国立图书馆,而为了纪念所有呕心沥血的先贤和前辈,特地邀请天下名士参与评选百位大贤,以诸子之名建造雕像立于图书馆前的台阶之上,每一份策划书就是一张选票,投票人写下自己推荐的人物,密封投寄于各地县衙郡府,最后汇总到大秦都市报馆,之后报馆会在咸阳招募志两百名各派名士组成评委会进行开封统计,春二月会在报纸上登载评选结果。

评选策划书还特别声明,投选的人物一定要有完整的传承和典籍存世,否则将被视为废票等等。

在这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时代,拉选票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即便是出现,也只能出现在极小的圈子之内,一份报纸附赠一张选票,保证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大事读书识字阶层的能够参与评选。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次评选,将彻底看清楚大秦天下,究竟哪个门派的门徒最多,哪些门派非常活跃,还有那些门派已经经营不善倒闭了。

为了配合这次大众评选,报馆还要去文学院查阅资料,让文学院先进行一次百家名人的初选,要求就是必须有清晰的传承,必须有完整的理论,必须有确切的人物来历,初选之后的所有名人将会全部印刷在一期专刊上做简单的介绍,包括人物名称、籍贯、派别、传承来源以及存世的著作典籍等。

而在百家名人的增刊简介最后,特别注明此次评选出来的百家名人将会被制作三丈高的雕像树立在咸阳城国立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而因为修建图书馆和雕像的经费欠缺,面向全国民众进行募捐,凡是募捐达到一千钱以上的,就会勒名于十块功德碑之上,矗立在图书馆门前供天下人瞻仰。

这个百家名人评选活动,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因为自三皇五帝开始,华夏名人贤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次初选的话,估计到时候统计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如果发行十万份报纸,收回五万分选票的话,恐怕入选的人数上万也说不定。

可惜没照片,要不然还能把照片也登载上去。

虽然陈旭对此很遗憾,但评选百家名人的活动却让陈平等人几乎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疯狂之中,等陈旭安排完之后,呼呼啦啦数十人便做鸟兽散,纷纷开始进行自己分派的任务。

华夏有史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即将开始。

而随着报馆的消息传播出去,民间本来都在筹钱的各家门徒在短债的呆滞惊愕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更加的疯狂之中。

开始筹钱是迫不得已,是为道义所驱,是为门派利益而战,需要用钱把自家门派的老祖推上图书馆的台阶之上,甚至还要占一个好位置。

但突然之间这个方法就没用了,转变成了投票选举。

投票选举自然是门派弟子越多越好,像儒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医家、黄老学派等等弟子众多的,自然一下全都放下心来,但随即功德碑勒名纪念的事却让各个门派内部混乱一场,原先捐钱的都纷纷要把自己筹的钱拿回去,改用自己的私人名义捐款,于是很多门派内部争斗吵嚷不休,似乎有解体的征兆。

文学院比之民间的争吵更加厉害,数千大秦名士聚集在这里,为初选的百家名人录争吵不休,按照陈旭的打算,遴选一百二十个思想比较成熟而且名气比较大的门派人物,但这个数量完全不够分配,像兵家、法家、儒家、道家等大的门派名人不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大名鼎鼎,但有些小门小派的名人完全就不出名,只有门派的一些弟子知晓,而且还有一些名人虽然出名,像名家的公孙龙这些嘴炮名士,眼下几乎被百家门徒都嫌弃的地步,因此在这些人物的初选之上,整个文学院如同炸锅了一样,史书也不编了,诗经也不整理了,百家典籍也不出版了,所有的工作全都停了下来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

无论民间如何吵嚷不休,陈旭都懒得去管。

不管如何争吵,终究会吵出来一个结果,因为陈旭只给了陈平三天的初选时间,在这个压力下,肯定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而如此大张旗鼓的民主选举不仅对百姓来说是新鲜事,对于大秦的文武官员和皇帝来说更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用选票评选一百位百家先贤,用这种方法来给百家门派排定次序,这完全是破天荒的举动,因此第二天上朝陈旭便被满朝文武官员包围了,从朝堂门口一直讲到朝堂之上,皇帝上朝之后继续讲,陈旭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将这次评选活动的初衷和经过全都说的明明白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有人官员都被陈旭这个巨大的脑洞折磨的脑浆子沸腾,随即朝堂之上也炸锅,平日上朝负责打酱油的一群博士大夫更是群情激动。

“侯爷,您这种评选方法某不能认同!”一个博士跳出来挥舞着笏板激动的嚷嚷。

“为何不能认同!”看此人一身宽袖大袍鹅冠绣带的打扮,陈旭就知道这是一个儒家门徒。

朝堂之上这群博士基本上都是儒生,大夫的成分要复杂一些,但儒家门徒也很多,平日这些人都是陈旭的铁杆粉丝,每次负责为陈旭的各种奏书和政令摇旗呐喊,但今天这群人竟然都有些炸窝。

“侯爷,自古以来名士从无排名之说,您如此做,岂不是开攀比之恶风,以后岂不是谁家门徒多谁就能排在前面?”

“然,这样有何问题?”陈旭点头。

见陈旭回答的如此干脆,这个博士一下就结巴了,“侯爷……问……问题自然有,如果光靠弟子多获胜,那岂不是都去开馆授徒,何人愿意来做学问?”

“嘁,不做学问哪儿来的弟子?”另一个大夫驳斥。

“无论如何,评选排名非是正途,此事亘古未曾有过也,某反对!”另有博士大声摇头。

“诸子创百家门派,留下无数珍贵的典籍经义供后人学习,这是我们华夏赖以繁荣的根基,理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只有站在这些大贤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才能辅佐陛下把大秦治理好。本侯修建图书馆,就是要把华夏流传数千年数万年的先贤典籍全都收藏其中保存,供天下人学习鉴赏,而不是让这些知识流落隐藏在民间蒙尘然后慢慢断绝,这些学问,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善,有的恶,我们非是要强迫所有人去遵循一派之言,学习一派之理,而是要在这诸多的学问当中慢慢去领会品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真正把华夏先贤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发扬光大,让大秦繁荣富强,让天下人为之自豪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

陈旭眼光扫过一群激动的博士和大夫,脸色慢慢变的认真无比。

“本侯进行这次投票,也并非就是要为百家先贤排定一个顺序,但所谓万事有法,无论有没有这个排名,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这些都是公认的强大学派,而我大秦也正是吸收和融会贯通了这诸多学派理论,最终才有大秦今日之富庶强大,这些都是有目共睹之事,我等要继承先贤学问,就不能因为太多的门户之见去排除异己,老子曾与孔子言:知其不同,是见其表;知其皆同,是知其本。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我们继承了如此多的先贤学问和思想,就需要去融会贯通,要知道不同门派有差异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去学习和改进,不容与他人者,他人必不容于己,善待他人者,他人必善待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贤者即为贤者,必不会为自己的顺序和位置有任何喜悦和苦恼,只有追名逐利者,才会孜孜不倦去追逐这些凡夫俗子的苦恼,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所以,大贤都是心性豁达之人,他们只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不会去在乎别人的毁誉,排名第一若何?排名最后又如何?”

“这图书馆藏的是百万先贤之书,传的是华夏万年之学问,千万年来,其中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先辈在整理保护这些书籍,才使得我们今日能够看到他们,能够把他们放在一起学习和瞻仰,难道那些整理写下这些书籍的人就不伟大?他们就不是贤者?就像文学院如今成千上万的士子一般,他们夜以继日整理这些先贤书籍,校对排版,印刷发行,才使得如此多的先贤典籍能够制作如此精良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难道他们就不伟大……”

陈旭越说脸色越发认真严肃,眼睛扫过整个朝议大殿。

本来激动无比擦拳磨掌准备和陈旭好好辩论一下的博士大夫们也慢慢情绪放松下来,其中有许多人羞愧的退回自己的座位上。

“任何一尊被竖在图书馆前面的大贤,都是我华夏的荣耀,还有无数没有选上的大贤,他们同样是我们华夏的骄傲,自三皇五帝以来,我华夏该有多少圣贤,但我们岂能一一将其陈列瞻仰,凡俗之人争名夺利也就罢了,但我等学的是圣贤学问,做的是天下榜样,岂能如同市井之徒一般为此喋喋不休,图书馆就是所有华夏先贤的祭奠之地,是我们继承先贤将学问发扬光大的圣殿,而眼下诸位身为大夫博士,身为百家门徒之榜样,竟然如此不明事理,吵吵嚷嚷朝堂喧哗成何体统?”

“还有……”陈旭眼睛盯在一群大夫博士的脸上,“万事总有先来后到,这一百个贤者雕像,他总得有个顺序吧,百家门徒都想把自家门派的祖师供在前面,但世间事岂能事事周全人人满意,难道诸位想去大街上和那些不明事理的诸生打起来,如果要去,本侯很乐意作壁上观看热闹!”

“哈哈~~”朝堂之上响起一阵笑声,其中有人还大喊,“周仆射,我知道你早看管重楼不爽了,今日你去揍他,某为你助威喝彩!”

“哈哈哈哈~”此话一出,顿时整个朝堂之上立马轻松热闹起来。

“左相恕罪,是周某未曾学精先贤学问,从今往后,某再也不会提百家排名之事!”博士仆射周青臣脸红耳赤的对着陈旭拱手之后退回自己位置上坐下。

“多谢左相今日一番教诲,我等惭愧!”一群本来群情激动的博士大夫都羞愧而退。

“哈哈,好,好,少师一番言论深得朕心,图书馆就是祭奠先贤之所,里面放的就是先贤学问,但台阶有限岂能尽列其上耶,诸位爱卿皆都是各派名士,当有教化万民之责,要负责把少师方才这番话传播出去,让天下诸生都要放下门派之见,学先贤学问,为我大秦繁荣富强出谋划策,此事就如此作罢,有政务者开始奏报……”

秦始皇心情畅快的哈哈一笑将此事略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6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