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14章 海上追逐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

东海,琅琊郡。

琅琊县外的海滩之上,整整十艘崭新的巨大海船已经完工,上万的工匠和民夫正在紧张的进行最后的修整,大量的粮食衣服药材都源源不断的往船上搬运。

而在距离这个海滩东北方数十里之外的一处隐蔽的海湾之中,同样有一艘巨大的海船也已经建造完毕,不过这艘海船和那十艘大海船不一样,尖头尖底而且还带着三根桅杆,而且舱底也没有桨孔,整个船体是完全封闭的。

此时工地上足足有上千人,来来回回都是工匠民夫和兵卒。

大船被十多根粗大的缆绳固定在船坞之中,两边摆动的吊臂还在往船上吊装沉重的火炮,成箱成箱的火药和食物也不断的被吊装上去,然后被抬入舱底存放。

这艘大船建造的时间非常仓促,前后一共不到五十天时间,但在陈旭大把大把的钱砸下去,所有的工匠和民夫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几乎是没日没夜的在建造这艘大船,而且动用的工匠和民夫总数超过千人,几乎每天都像蚂蚁一般将这艘大船围的密密麻麻,于是在这个看起来不太可能建造成功的时间内,这艘大船还是几乎如期完工。

缝隙填塞桐油和石灰麻线混合的防水材料,打磨涂刷桐油,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是在赶工,除开龙骨、桅杆、防水这三个最为关键的部分还算精细之外,诸如甲板和内舱的装饰几乎完全没有,全都是粗糙的木板甚至直接用原木拼合而成,而且几艘本来应该挂在船舷处的救生船都直接用绳索捆扎在甲板上,因此大船外观看起来还算凑合,但只要爬上船一看,一切都惨不忍睹。

但陈旭以及顾不上了。

因为在他的叮嘱下,琅琊县令已经先后三次和卢生等人推脱海船还未建好,最后还是给陈旭建造这艘大船留下了近两个月的建造时间,如今也不得不加快完工,甚至内舱和甲板都还没来得急安装便试水航行一次,验证大船不漏水就行了。

两天之后卢生等一群方士就会到琅琊造船厂接收十艘大海船准备出海,而陈旭也必须保证给自己能够跟上去顺利把水轻柔接回来。

至于大船能够用多久并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需要这一次能够安全来去就行了。

上次见到水轻柔,即便陈旭又一万个不愿意在黄石公面前退让的想法和理由,但他却知道黄石公这个人心狠手辣,这从上次在下邳他随手拗断猴子悟空的脖子就知道,因此只能暂时退让。

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野蛮,上到皇帝公卿下到平民百姓都是如此,平民打架斗殴有若家常便饭,王侯公卿埋人就跟埋石头差不多,黄石公这种方外人士更加不屑凡夫俗子,包括虞无涯在内,说起杀人有若吃饭喝水,完全视人命若草芥,何况这关系到墨家数百弟子的生死存亡,若是把黄石公逼到墙角,他绝对会下杀手杀死水轻柔,这个结果是陈旭绝对无法承受的。

只要人在,什么都好说,如果人不在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而这一次,陈旭无论如何也要把水轻柔接回来,如果黄石公再次出尔反尔,即便是一路追杀到日本,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轰死他。

两日一晃而过,琅琊造船厂十艘海船出坞入海。

十艘船上装满了足够上千人两年吃喝用度之物,另外重新在民间寻找的五百童男童女,在卢生和韩终等人带领的墨徒和方士率领下,这支庞大的海船再次劈破斩浪往东海深处而去。

“侯爷,那群方士已经出发!”一直在船厂附近监视卢生等人动向的侍卫快马加鞭前来禀报。

“出发!”陈旭站在船头的甲板上大吼。

“起帆,解缆~”

随着张苍的命令,一群船工喊着号子推动绞盘,在嘎吱嘎吱响声中,三面用横杆支撑的巨帆慢慢升起,很快迎着初秋的西北风鼓荡摇晃起来,在风力的推动下大船开始离开码头。

“右转舵三十度~”

“右转舵三十度~”

“主帆正北~”

“主帆正北~”

“帆舵左倾十五度~”

“帆舵左倾十五度~”

……

随着站在船头的张苍手里拿着一个科学院最新研制出来的指南罗盘不断发出命令,操作舵轮的胡宽和主帆侧帆的船工不断修正帆舵和主舵,大帆船在海湾之中歪歪扭扭的离开码头两三里之后终于慢慢修正了航向,对着海湾的出口而去。

入秋之后的大海已经没有夏日时节的狂暴和汹涌,碧海蓝天波光粼粼,辽阔的大海似乎从来都没有如此宁静过。

瞭望台上,两个大口径的望远镜在两个匠工的摆动下搜寻整个大海。

这两个望远镜可以观察到二十里外的情形,几乎已经是海面航行能够观察到的最远距离,不过这两个望远镜看的虽然很远,但却因为镜片的铸造打磨不够精密,即便是看见二十里外的目标也非常模糊,但这对于陈旭来说已经足够了。

陈旭站在甲板最高的楼舱顶上,手持一支单筒望远镜不断搜寻东方海天交接之处,身边站着背剑的虞无涯和夏子衿,猴子悟空爬到足有十丈高的主桅杆顶上,坐在顶上抓耳挠腮的吱吱尖叫,兴奋的一塌糊涂。

离开海湾已经半个时辰,不过看到的只是一些近海的大小海岛,提前离去的十艘大海船影子都没看到。

不过陈旭并不担心,卢生等人操控的大海船需要用船工划桨,速度并不快,他上次坐船已经大致估算过了,时速不会超过七公里,从琅琊到那座海岛有一百多里,换算下来差不多四十公里,来回一次至少需要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二个小时。

眼下他照葫芦画瓢打造的这艘帆船大小和卢生等人乘坐的海船大小差不多,但因为采用了尖头尖底的构造,吃水深度超过三米,而且重心下沉,不仅让大船行驶的更加平稳,而且水流的阻力比平底船更小一些,加上此时风力足够加上正好是西北风,因此速度比划桨快许多,而且这个速度提升的很明显,根据时间判断,陈旭估计速度差不多有十公里的样子。

这还是在一群不懂操控帆船的半吊子的工匠和船工指挥下得到的数据,如果是一群熟练操控帆船的水手,这个速度还能提高不少。

这艘帆船因为建造时间太短,因此毛病多多,特别是船帆,几乎都是按照陈旭的图纸设计出来的,采用了带横杆的硬帆,因为帆布的材料不行,用了足足三层粗麻布,但还是需要加大支撑杆的密度,不然风力太大估计会被撕碎,不过眼下陈旭的目的并不是环球远航,即便是追到日本去的话,只要航向不错,而且不遇上暴风雨的话最多也就十天时间。

不过陈旭奇怪的是黄石公如何会知道通往瀛洲的海图。

黄石公自称有去瀛洲的海图,而瀛洲的传说来历莫测,只有山海经和列子留下的书籍中才有记载,但知道地球地理知识的陈旭却不会认同真的海外有瀛洲仙山,只有一个被称为东瀛的日本。

也就是说后世人将日本和华夏传说的瀛洲联系在了一起,而日本也不少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东渡寻找瀛洲仙山的徐福等人,不过这并不表示日本岛上更早以前没有人,只是生活的比较原始罢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徐福等人到达之后带去了大秦的先进技术和更高的文明,才让日本很快发展崛起。

但根据后世地球上的许多历史学家推测,大秦依靠人力划桨的平底海船是无法抵御太平洋巨大的洋流和风浪的,到达日本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是徐福先到达韩国,而且根据方向来说,从青岛出发往正东航行的话,就是韩国,即便是往东南偏离一些,最大的可能也是到达济州岛,而一旦越过济州岛之后就驶出了渤海湾的范围进入日本海峡,日本海峡的风浪可不是普通的平底海船能够抵抗的,如果航向继续向东南偏离的话可能根本就无法到达日本,而是会顺着日本海峡被太平洋洋流被带到不知道什么鬼地方去,一旦流落到茫茫无际的太平洋之中,那就真的成了神仙不知所踪了。

因此黄石公口中的瀛洲到底是日本还是韩国或者济州岛?陈旭非常疑惑。

而一旦黄石公提前离开的话,如果目标正是日本,那么极有可能被太平洋洋流冲的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

因此陈旭必须在黄石公离开之间把水轻柔接回来,至于说追到瀛洲的话,陈旭也只是吓唬黄石公而已,尼玛茫茫大海,韩国和日本附近的岛屿不知道有几百几千个,要一个个挨着去找一辈子也不太可能找到。

因为这个时代韩国和日本本土都还是荒芜一片野人都没几个,更别说沿岸的荒岛了。

一个时辰之后,帆船已经远远把琅琊抛在后面看不到影子,按照带路的船工和墨徒的判断,眼下距离那座海岛已经航行过半。

大海依旧平静无比,三面风帆在海风之中噗噗啦啦的鼓荡摇晃,粗大的帆绳绷的笔直拉扯着帆舵和绞盘发出嘎吱嘎吱得声音。

所有的匠工和船工都很兴奋,他们从来都没有乘坐过如此平稳的大船,几乎感觉不到太大的颠簸,而一百多个手持火铳的少年则都脸色平静而严肃的站着或者坐在甲板上检查和整理火铳火炮火药,其中许多还把火铳架在射击孔上对外反复练习射击的动作。

“看到了,看到那些大船了~”

突然站在瞭望塔上观察的匠工兴奋的大吼起来。

“在哪里?”陈旭赶紧大声询问。

匠工用手比划了一下说:“东偏南约十度,二十里外!”

陈旭举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搜寻了一下匠工所指的方向,但还是什么都没看见,干脆也攀着绳梯爬到瞭望塔上对着大望远镜观看,果然很快就找到了前方卢生等人的海船。

呼!

陈旭终于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他有些担心黄石公提前将水轻柔转移地方,但眼下只要跟上这十艘大海船,必然可以找到黄石公,因为眼下黄石公等人的那些旧海船许多已经破烂不堪,其中几艘已经完全没办法用了,他必须要用这些新的海船出海。

“修正航向,东偏南十度~”

“修正航向,东偏南十度~”

“左转舵十度~”

“左转舵十度~”

“降半帆~”

“降半帆~”

随着一连串的命令传递下去,帆船在快速行进中慢慢转舵跟在了卢生的大船后方,中央的主帆也降下一半,大船的速度也慢慢降了下来。

这个距离凭借肉眼无论如何也是看不见的,而且还要站的足够高才行,陈旭不担心前方的海船发现自己已经尾随而至。

远远坠在卢生等人的船队后面,又经过接近两个时辰的航行之后,正前方一座小岛渐渐在望远镜中显露出来,而前方卢生等人的大船也都靠近海岛,通过望远镜观察,黄石公等人聚集的营地外的海滩上已经有了十六艘大船,海滩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来回奔跑搬运货物,应该是准备收拾准备离开。

“侯爷,接下来怎么办?”

张苍拿着罗盘来到楼舱顶上询问。

“靠近海岛,让黄石公知道我们已经到了!”陈旭想了一下说。

“好!”张苍的命令随即发布下去,主帆很快升起,大船迎风劈波斩浪径直往小岛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2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