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77章 修灵渠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去年剿灭项氏叛军,熊山侯出师不利全军覆没,还把命送了,根据事后的军报看来,一是熊山侯大意轻敌被叛军伏击,二是南方地形太过复杂,到处都是山川沟壑,在余江县城遇到伏击之后地形狭窄无处可退,最后被叛军连番冲杀之后伤亡惨重,因此南方的地形地势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兵团列阵冲击,而岭南之地更甚,地形比九江和会稽郡更加复杂,加上密如蛛网的河流,行军和粮草运输都非常困难,这也是当初朝中许多将领反对大规模出兵的原因。

但这次不一样,几支戴罪立功的秦军早就在岭南厮杀和越人厮杀三年,对岭南的地形和战斗方式已经非常熟悉,而且还占据了大范围的地盘,给秦军大军进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后勤保障也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次有战无不胜的帝国军神王贲大将军坐镇指挥,天时地利人和已经都倒向大秦,只要准备充足,一鼓作气扫平岭南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困难。

这是一次难得争取军功的机会。

因此一群在咸阳闲的蛋疼的武将自然不会放弃这个良机,一旦错过不知道又要等多久才有机会领军打仗。

“任嚣,赵佗二位将军何在?”

“臣在!”

两个身穿锦袍头戴武冠的大将兴奋的站出来。

“朕令二位将军为征伐岭南之副将,受朕兵符和兵部兵谏,三日后启程去越城岭拜见通武侯,接受其调遣出兵扫平岭南!”

“遵令!”任嚣赵佗两人笑的合不拢嘴拱手领命。

看着略有些文士风范的大将任嚣和英俊魁梧的赵佗,陈旭脸皮忍住轻轻的抖了几下。

无论历史怎么变化,有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没办法改变,比如熊山侯屠睢的死,比如眼下皇帝安排赵佗和任嚣为将去征服岭南等,但唯一的变化却是因为项梁提前起兵反叛导致征服岭南的大将变成了王贲。

而这个改变让历史已经无法判断。

但按照王贲的属性来说,这次扫平岭南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折,特别是还有赵佗和任嚣这两个后世征服岭南的大将协助,按道理岭南几乎已经算是唾手可得,并入大秦的版图可能就是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就可以完成,至此和后世的中华版图已经完全合并。

接下来皇帝又是一番安排,三省六部的官员各自都接到配合这次出兵的任务。

而陈旭也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皇帝这么急匆匆的把他弄回咸阳而且还迫不及待的喊他来朝堂听课,必然也是为了这件大事。

一切都安排完毕,差不多又到了散朝的时候。

“陛下,关于此次出兵,臣还有些建议!”等朝堂安静下来之后陈旭站起来。

“少师请言!”皇帝坐在龙椅上微笑点头。

“有通武侯坐镇指挥,有任将军和赵将军协助,此次征服岭南必然不会有闪失,但岭南地形复杂水网密布,开春之后雨水也会越来越多,河水会暴涨,这样运送粮草会非常困难,不适合长时间作战,臣有一策可以打通粮道,这样就能保证大军的粮草供应而加快征服岭南的步伐!”

“哦,爱卿竟然还有如此良策,快快讲来!”秦始皇大喜。

“今日朝议一切都安排妥当,臣请陛下移步兵部查看沙盘,此策不难,但却需要开凿一条人工河渠,因此需要极多民夫配合……”

“民夫不难,如今四郡已经征召十万民夫和刑徒,区区一条河渠而已,爱卿这就和朕去兵部查看沙盘!”秦始皇笑着站起来,吩咐准备车马摆驾去兵部。

半个小时之后,在玄武卫护卫和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秦始皇和陈旭同乘天子车驾来到兵部,然后都围聚在大堂之上的沙盘四周。

“陛下请看……”陈旭用一根长长的竹棍指着越城岭上插的一面小红旗,“这里便是越城岭,这条河便是湘水,湘水乃是洞庭支流,因此臣将长沙郡内的河流统称为洞庭水系,而越城岭之南也有无数的河流,但这些河流都是注入另外一条大河,这些河流以五岭为界,由此区分了南北两个不同的水系,一旦大军进入岭南,则运送粮草全靠人工牛马通过五岭关口输往岭南,这就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并且还有极大的损耗,臣以为,可以从越城岭附近的湘水开掘一条人工河渠沟通岭南的这条河流……”陈旭用竹棍顺着湘江往前延伸之后指在了越城岭附近,然后竹竿继续往南落在另外一条河流上。

“陛下请看,从湘水到岭南的漓水不过数十里,只要人工足够,加上臣还可以让科学院配合动用太乙神雷开山劈石,很快就可以完成这条河渠,一旦湘水和漓水沟通,则中原的粮食和士兵就能源源不断通过舟船从大江直入岭南腹地,南蛮越族必然无法阻挡,一旦大军占据其中几大片地势平坦之地稳住阵脚,就可以四面开花攻击越族,则越族很快就会崩溃……”

“嘶~~”所有围观的文武百官都像看大猩猩一样看着陈旭,眼神中充满了异样,许多人都在吸凉气,就连秦始皇都不例外,眼神落在陈旭身上许久,看得陈旭都有些脸红之后才把眼神再次落在越城岭附近的两条河流上,观察许久之后才不停的点头:“爱卿此策有若神来之笔,若是开凿一条沟渠连通岭南岭北两条河流,则可以保证大军充足的粮食和进攻路线!”

“不错,清河侯此策看似简单,但却的确令人大开眼界!”

“修渠虽然要耗费一些时间,但却是一劳永逸之事,征服岭南诸地之后也便于统治!”

“的确如此,有了这条河渠,则岭南就和中原连成一体不分彼此,越族将再也无法阻挡我大军的通行和来往……”

“清河侯此策必然可行!”

围观的文武百官很快就对陈旭的这个人工渠计划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和赞叹,特别是冯去疾这个执掌六部的大佬,这条河一旦修通,运送粮草的任务可以说减轻了一大半,只需要在洞庭湖把粮草装好,然后就可以顺湘水直入岭南,这个劳动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冯相怎会如此看本侯?”陈旭被冯去疾充满基情的眼神看的浑身发毛。

“清河侯还有没有纳妾的想法?”冯去疾眉开眼笑。

“冯相想干啥?”陈旭感觉菊花有些凉飕飕的。

“清河侯如此聪慧绝伦,老夫还有一嫡出的孙女,芳龄十二,不知道……”

“呃,冯相还是把孙女看好吧,本侯妻妾甚多,已经照顾不过来了!”陈旭满头黑线的赶紧摇头。

“哈哈,冯相也太心急了,此事两位爱卿还是私下去聊!”秦始皇知道两人是在开玩笑,畅快的大笑着摆手打断两人的话,“既然少师有如此妙策,朕自然不会弃之不顾,修渠之事就交给少师去安排,所需人手财物皆由尚书省全力支持,冯相还请密切配合,诸位爱卿也不许无故推脱拖延!”

“臣等遵旨!”哄堂大笑之中文武百官一起拱手应诺。

陈旭有些牙痛,一回咸阳便给自己捞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但自己约的炮……嗯,自己造的孽,这件事无论如何也要咬着牙去尽快安排完成。

何况灵渠一旦修通,到时候岭南诸地的大量货物也能快速运送会中原,特别是陈旭惦记了许久的甘蔗糖。

在中国的历史上,糖和盐一直就是奇缺之物,盐还好说,毕竟有数千里的海岸线和无数盐湖和盐井,产量还是足够有保障,就是生产和运输是个大麻烦,但随着水泥马路的不断修建,道路的不断畅通,对于只有区区两三千万人而且分布广泛的大秦来说,绝对够吃,而糖就不一样了,中国制糖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大秦眼下还是以果糖为主,麦芽糖也有,但因为以前缺少粮食,民间是禁止熬糖的,因此糖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极度奢侈的物品,虽然还有蜂蜜补充,但产量可以忽略不计,价格几乎等同于黄金,就连皇帝和王侯公卿都不能时常吃到嘴,普通贫苦百姓更加不用想了,好不容易弄到一点儿都会拿去换钱补贴家用,而且弄到蜂蜜的机会就跟后世的文玩市场捡漏一样不靠谱。

而岭南气候适宜种植甘蔗,如今虽然是野生的,但不妨碍可以推广栽培,只要有了甘蔗,红糖白糖冰糖都可以慢慢弄出来,这样将极大的丰富百姓的饮食生活,而且糖还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没有找到石油之前,酒精将成为化学和物理研究的主要燃料。

“去把胡宽、史禄和精通修建河道沟渠的工部匠工匠吏都找来,本侯有重要任务安排!”陈旭来到科学院,走进办公室就吩咐孙叔囧赶紧去找人,然后又盯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开始研究。

另一条时空线上,大秦最后征服岭南就是因为修通灵渠打通了交通线保证了大军充足的粮草供应,虽然不知道是那位脑袋瓜灵活的人主持设计的,但灵渠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虽然灵渠很快就被废弃,但灵渠在华夏历史上的地位却是非常高,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几乎不相上下,只不过都江堰是用于民用灌溉,而灵渠主要是用于军事目的,一旦不打仗了,灵渠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眼下皇帝突然决定要将岭南全部征服,数十万大军加上征召的民夫刑徒将被拖入这场战争之中,按照陈旭一贯的想法就是这种事越快完成越好,不然拖上两三年即便是成功,东南四郡的农业生产也会被极大的拖累,于国于民都不利。

其实快速征服岭南并不在陈旭的计划之中,他倒是希望依靠高焄这些人慢慢去和越族磨,磨上十年八年,越族必然会被磨的精疲力尽,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也不会引起越族太剧烈的反抗,而一大大军突入岭南,则就必须速战速决。

王贲不是陈旭,自然也不知道陈旭的打算,因此感觉岭南的局势已经可以一鼓作气的搞定,因此在剿灭项氏之后便开始调查岭南的情况,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上书皇帝意图帮助皇帝完成这个计划。

也许,当初皇帝没有太多犹豫便听陈旭的话祭出王贲这把神斧的目的肯定也是为了征服岭南的军事计划。

总之,皇帝谕令已经发出,岭南之事必然不能拖延。

“侯爷,唤我等前来有何吩咐?”

半个小时之后,就在陈旭把这件事思考的七七八八之后,胡宽、史禄还有工部的一群管理全国河道沟渠等水利设施的匠工匠吏都先后到来。

陈旭看着人员到齐,便用竹棍指着墙上的地图把自己为了配合征服岭南准备修建人工河渠的计划说了一遍,说完之后又让人搬来一块黑板架好,用粉笔很快简单的画出来湘江和漓江的大致图形,最后用一笔将两条河连在一起。

“这就是本侯的修渠计划,因为本侯没有实地去勘察两条河流的情况,但这两条河要连通在一起还得想一些其他的方法,还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不然水位不够高导致河水无法流动连通,那就白瞎力气了,但眼下已经有修建水车磨坊水坝的经验,可以通过水坝来截留抬高水位,只要保证两条河能够有水流贯通,这件事便算是成功,而且沟渠也不需要多宽多深,能够走十丈河船就行了……”

“侯爷,您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方法啊!”胡宽听完之后双眼放光惊叹不已。

陈旭瞅了揪着胡须发呆的史禄一眼。

都说这条灵渠就是眼前这家伙主持修建的,但史书的记载比较混乱,未必是真,但史禄的确是赵擎从长沙郡找来的,而且祖上也是越族人,说话都夹着舌头带着一股浓浓的粤语味道,不使劲儿还特么听不清楚。

最主要的是史禄真的比较擅长修建水坝,因此历史记录恐怕也并非空穴来风,估计至少是参与了灵渠的修建。

“史禄,你认为本侯的这个计划能不能完成?”陈旭问。

“根据侯爷的说法,依照属下看来必然没有太大问题!”史禄回过神来赶紧拱手说。

“嗯,这件事陛下已经应允并且责令三省六部全力配合,要钱财有钱财,要人工有人工,而且为了加快河渠的修建,本侯还会让科学院的工匠用太乙神雷配合,本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胡宽去完成,有没有信心!”

“侯爷放心,此事侯爷已经说得清晰明白,只要我们去实地勘察两条河流的情形之后找到开渠的位置,一定能够将河渠修建成功!”胡宽兴奋的有些打摆子。

这条河渠一旦修好,大军长驱直入必然很快征服岭南,而作为开渠的主要领导者,他们必然也会跟着得到重赏,不说封侯,得一个大夫的爵位应该轻而易举,何况还有清河侯帮衬,到时候在工部捞一个四五品的实缺官位也极有可能。

于是胡宽和史禄带着一群匠工匠吏激动的一哄而散,各自去召集人手去了。

两日后,在工部和科学院的筹措下,一支由工学院副院长胡宽带领的修渠队伍跟着拿到兵符和兵部兵谏的任嚣赵佗两位将军带领的三千兵卒出发去岭南,浩浩荡荡车马旌旗翻卷,跨过渭河大桥沿着东方道直奔武关而去。

这支修渠队伍不光有工部擅长修建水渠的匠工匠吏,还有精通丈量和绘图的科学院工匠,还有十多个负责火药和放炮的匠吏,而随行的马车上还足足装了数万斤火药。

眼下越城岭南方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收复,只要人手足够,修建这条河渠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或许等到入秋就能修通,那么就可以彻底解决兵员投送和粮食补给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贲和王翦一样,不是屠睢这种喜欢滥杀无辜的将领,后世的历史记载,就是因为屠睢攻入岭南之后大肆屠杀越族人,斩杀了越族大量的首领才激发了越人的凶狠抵抗和反扑,最后被越族人深夜偷袭,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这一仗也使得大秦的元气消耗太大,皇帝大怒之下再次征兵五十万征伐岭南,几乎抽空了南方诸郡的守备兵力和民夫,甚至还将大量刑徒、奴隶、赘婿、商贾充作兵员,并且还长年累月的重税搜刮民间的粮食,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已经给南方诸地的叛乱留下了祸患,秦末农民反叛,江西之地最为激烈,包括许多地方官员都造反了。

但眼下的情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王贲取代屠睢指挥,提前修建灵渠,大秦眼下各郡粮食充足,所有的条件积累在一起,收复岭南的确到了水到渠成之势。

只是贵州云南这些鸟不拉屎的崇山密林有必要这么早搂在怀里吗?

陈旭一直觉得皇帝有些小题大做。

广东福建广西还好,这些地方靠海,眼下有了大海船可以来往,对于发展航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贵州和云南甚至更加原始的越南泰国等地,眼下绝对还是人迹罕至的野人区,打下来有个毛用。

不过这次陈旭学乖了,决定不掺和指手画脚,而是老老实实的安静下来,每天晚上打坐练功,然后和几个老婆颠鸾倒凤的娱乐一下身心,早上早起跟着水轻柔练习剑术,白天马马虎虎上朝上差,剩下的时间做点儿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然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科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文学院、实验工厂、封地农庄等自己感兴趣的一亩三分地上,除开上课指导物理化学试验之外,还不断的参加研究工匠正在研发的各种机械设备。

转眼就是二月,春暖花开之时,渭河南岸的蹴鞠商业广场以每日可见的速度开始收尾,五层看台已经全部竣工开始进入了内部装修阶段,而绕蹴鞠场半圈的三层商业大厦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当中,至于占地数千亩的娱乐广场也已经进入了地面平整和绿化阶段。

为了配合蹴鞠商业广场的美化工作,陈旭上书皇帝,准备在渭河两岸修筑河堤并且各修建一条长达十里的滨江花园,将这条荆棘芦苇丛生的野生河滩修建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并且还设置了公厕、小吃商铺茶舍小院等,以此提升咸阳的整体形象。

而在这个春天到来之时,筹备几年的科学院和实验工厂也终于厚积薄发,开始进入了科技创新发明的井喷期。

二月中旬,经过无数匠工匠吏反复的设计和试验,在充分吸收了陈旭的各种数学几何知识和物理机械原理,加上炼铁厂和铁匠铺的铸造工艺逐渐提高的前提下,第一副完全达到了商用水平的联动齿轮终于制造成功。

这副齿轮和后世见到的机械齿轮几乎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材料,因为没有严格的冶炼工艺,合金技术还不完全过关,而且是采用纯铸造式加工,在强度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在陈旭看来,在这个没有高速动力驱动的时代,这副齿轮已经达到了完全可以全面推广的阶段,再加上轴承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和成熟,简单的机械时代已经看到了曙光。

齿轮研制的成功之后,早已设计完成并且通过验证的压面机成为了工匠完成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设备。

经过陈旭和一群匠工匠吏在实验工厂忙活了半个月之后,二月底,第一台压面机正式面世,这台被科学院定义为刘氏压面机的设备出来之后,引起整个科学院系统的震动,数千人涌到实验工厂观看了压面机的第一次工业测试。

.。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