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00章 埋下祸根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李顺使团已经离开了身毒。

凭借使团的身份加上在沙奇城带走的大量金银财宝和一百匹战马,使团一路依靠财货打点过关顺利到达身毒国王城华氏城,然后拜见了孔雀帝国第六任国王舍利输迦。

孔雀王朝由月护王创建,在阿育王时代达到鼎盛时期,控制疆域扩大到超过后世整个印度的面积.

阿育王奉行佛教,年老之后皈依佛教出家,而阿育王死后,他创建的庞大帝国开始分崩离析,南方北方的邦国都开始独立,如今孔雀王朝的统治疆域实际上连阿育王时期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北方的班杰拉德、富楼沙等十多个邦国和行省都快要脱离管辖,而南方也同样如此,连续有百胜和巽伽等王国独立,而且这些邦国都开始大力废止佛教,废除阿育王留下的法律,婆罗门教和耆那教逐渐兴盛,佛教日趋式微,实际上眼下的身毒国已经不信奉佛教了,推崇的是耆那教。

虽然眼下身毒国内一团糟,但面对大秦帝国远道而来的使团,国王舍利输迦还是很热情的接待了使团,接受了使团献上的汗血宝马和大量金银珠宝以及一些使团随身携带的搪瓷茶缸和军用水壶之后,应李顺的请求,舍利输迦安排使臣带着十头大象和两百多士兵跟着李顺等人一起寻找通往大秦的道路,至此李顺使团在潮湿炎热几乎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之中开启了回归大秦的艰难旅程。

李顺使团走的无声无息,但东方大秦国这次看似不起眼的出使行为却导致中西亚各国乱成了一锅粥。

使团拐走了安条克三世的未婚妻阿西娅公主,加上大月氏突然南下横扫几乎整个中亚,袭康居,破大宛,征服大夏,如同一群闯进羊圈的狼群一般横冲直撞,短短几个月就完全改变了整个中亚的格局。

大夏人虽然被灭国,但却又南下攻占了身毒的两个邦国,而且为了生存还在不断往四周诸多邦国扩展,到七月底的时候,大夏已经攻占了身毒西北四个小邦国,占据了大半个印度河流域,甚至开始厉兵秣马准备攻击西北最大的邦国班吉拉德。

打不过大月氏的大夏人决定开始奋起复国,不过报复对象却是身毒西北几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小邦国。

因此在大夏这个混账的挤压下,身毒几个小邦国欲哭无泪只能忍受国破家亡的代价不断往东南败退,由此也造成了身毒和东南几个大邦国也跟着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而就在大月氏立国不久,安息帝国皇帝安条克三世亲自率领三万人马从大宛直扑大月氏,半个月时间连下七八座城池,斩大月氏五位部族首领,分封镇守大月氏王国西部行省的歙侯休密王手下几乎死伤殆尽,带着不到两千人的残兵败将逃至蓝氏城向大月氏王毕昆求救,毕昆在惊怒之下不得不快速召集大量奴兵和各部族战士开始和安息军队进行正面抗衡。

若是他挡不住安息人复仇的怒火,则他们辗转数千里好不容易占据的这片国土就要易主不说,他们大月氏乱七八糟二十多个部族彻底就会被屠杀殆尽,从此将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生死存亡的境地,毕昆别无选择,号令所有部族不惜死绝也要和安息人血战到底,大月氏各部族凡是还能拿起武器的男子全数参加战斗,人数超过三万,加上临时组建的近三万奴兵,双方在曾经和平安宁的大夏境内进行了反复拉锯式的战斗。

这一场血腥的战斗足足持续了一个月,双方皆都死伤惨重,面对不习惯的城池攻防,惨烈的战斗导致大月氏两位歙侯战死,大大小小灭族的部族近十个,族人伤亡超过一万五千人,奴兵更是折损近两万人,而远道而来的安息人同样几乎到了崩溃的地步,安条克从王城带来的两万精锐战士和在马尔吉亚那行省临时召集的一万战士也折损过半,弓箭武器粮食全部消耗殆尽,本来就在安条克三世准备再次从附近行省抽调军队补充军备一鼓作气彻底刚死大月氏,将昔日的大夏国土完全纳入安息版图的时候,都城突然传来紧急消息,西方米底行省总督莫伦叛乱,面对国内的危局,安条克三世在暴怒之中不得不撤军。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亘古不易的铁律。

米底是安息帝国通往西方的门户,一旦米底失去控制,安息将来图谋小亚细亚的计划将遭受重大挫折,而莫伦若是投靠塞琉古国,则会让刚刚开始崛起的安息遭受巨大的压力。

看着潮水般退去的安息大军和留下的堆积如山的尸体,大月氏王毕昆在庆幸之余又哭的肝肠寸断。

至此一战,当初他从月氏叛逃之后带出来的数千战士和数万真正的月氏人已经所剩无几,眼下所谓的大月氏,其实都是沿途征服的大大小小的不同种族的游牧部落,加上还有沿途掳掠的大量异族女子,月氏这个名号实际上已经几乎名存实亡。

当初和他一起叛逃的月氏部族首领此次战死三位,包括他最倚重的休密王,也是替他镇守安息边境的歙侯。

而这次战斗冒顿的实力保存的最为完整,因为他分封在靠近身毒方向,距离蓝氏城足有上千里,本来毕昆的主意也是让他作为大月氏和身毒之间的缓冲,以此保存真正的月氏人的实力。

高附和蓝氏城之间还隔着克什米尔高原和一条大河,唯一的通道是开伯尔山口,这是中亚西亚通往南亚次大陆的唯一通畅的通道,有点儿像中原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一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只要派兵卡住这个山口,基本本上就能切断中亚和身毒等地的来往。

而这也是大月氏王提防毕昆的一个很明显的招数。

听闻安息入侵大月氏之后,冒顿出兵极其缓慢,他知道安息很强大,也知道凭借大月氏目前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完全对抗安息人,而且他也知道毕昆为了月氏部族的生存必然会拼死一战,大月氏虽然打不过秦军,但根据这连续几个月的战斗来看,西方诸国的战斗力和秦军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毕昆还是有很大机会获胜,当然,肯定是惨胜。

这其实就是冒顿希望看到的结局。

他如今有了三万部族,虽然说不上兵强马壮,但只要毕昆的实力折损,他将来就有机会取而代之,最后将大月氏全部攥入手中

因此等冒顿召集部族慢慢腾腾的穿越高原大河出现在蓝氏城附近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冒顿指挥部族参与了两次战斗之后安条克三世很快退兵,只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月氏国和无数失去亲人的大月氏人痛哭哀嚎的声音。

在接下来的时间,大月氏将经受极大的压力,只要他们和安息之间这场伤亡惨重的战争消息传播出去,北方的大宛,南方的大夏,还有本就势同水火的安息必然会从三面积压大月氏的生存空间,大月氏的未来岌岌可危。

而造成大月氏目前困局的都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冒顿。

当初若不是冒顿抢夺天马攻击车师国,就不会惹来大秦的追杀,若不是因为冒顿要求攻打大宛,也不会和安息发生冲突,大月氏惹下了当前整个文明世界最不能惹的两个正在强势崛起的大国,已经为灭亡埋下了祸根。

不过等到毕昆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69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