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7章 军队的隐患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商周时期打仗,贵族都是亲自驾车冲在前面,车上的士兵也都是训练过的精锐,或许是家族子弟或者是投靠而来的英雄豪杰,除此之外,后面跟随的全部都是他封地上的奴隶或者武装的平民,也就是说商周时期,冲锋陷阵的都是有头有脸的贵族,奴隶和平民大部分都是跟着打酱油充门面的。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之时,都讲排场,自称战车万乘,那么这万驾马车上坐的都是有身份有封爵的贵族,至少是在战争之中获得了很大战功的士兵,由此可见,春秋时期的大国实际上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只有杀的人足够多,抢的粮食足够多,占领的区域足够大,获得了足够多的奴隶和平民,才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来分配给获取功劳的士兵,支撑发展如此大规模的战车部队。

但随着战车的逐渐废弃,步卒的空前发展,马卒开始慢慢兴起,军队格局也在不断的改变,而到了眼下的大秦,随着西北三十万大军裁撤完毕,这种全民兵役制度实际上眼下已经开始变形了,自从平定匈胡之后,这种轮换式的兵役制度已经无法继续推行,因为骑在马上战斗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招募的普通更卒肯定不行,因此自从征服匈胡之后,西北两支精锐马卒部队还从来没有更换过,实际上正在慢慢演变成一种带有职业性质的军人。

实际上职业军人才是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因为服役时间长,因此训练也比较充足,战斗力就会比较高,而且也熟悉行军打仗的命令和战场上的生死搏杀,因此如今王离和蒙恬手下这六万精锐马卒加上三万辅助马军基本上都是有功爵在身而且熟悉弓马格斗的精锐战士,绝对属于大秦普通的贵族阶层,每一个放回家都是在当地可以威震一方的存在。

眼下的情形就是,这些精锐马卒的兵役开始固化,服役期过了却回不了家,但获得军功已经开始不那么容易,特别是几年没有打仗的北军,已经闲了好几年,守在边关却无事可做。

因此大秦到了眼下这种状况,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实际上已经完全不适应大秦往后的继续发展,更役这种每人两年的强制轮换兵役制度也变成了一种沉重的枷锁,既不利于民生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安全,而且还给朝廷和地方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每年数十万役卒戍卒调动来往于大秦数十郡数百县,吃喝拉撒不仅浪费粮食,还耽误农时。

后世的中国也是普遍兵役制度,但却是采用了义务兵和志愿兵两种方式结合,即每一个公民都有为期两年以上的服役义务,加入军队进行必要的军事操练和国家建设,服役结束之后可以申请退役回家,当然也可以申请成为志愿兵继续服役,而退役的军人身份也会转变成为预备役,如果遇到战争,需要优先响应国家的号召重新回归各自的部队拿起武器上战场。

而志愿兵就属于职业军人了,和国家签订有服役合同,国家根据服役期限等合同条款支付薪水、提升军衔、赋予军职等等。

大秦眼下的军队情况在陈旭看来,就是处在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两种兵役制度的夹缝之中,但却又没有法律条款有明晰规定。

而大秦规定的二十级军爵制度如今也成为了大秦军队往正规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的羁绊。

大秦的军功全靠打仗杀死敌人获得。

如今没有仗打,那么就无法得到军功。

而如果是轮换兵役,那么还无所谓,反正熬熬一年也就过去了,然后回老家继续种田,但如今的马卒都是精锐,属于大秦绝对的精锐战士,已经固化下来开始长期服役,那么就必须解决这些战士军功的提升以及奖励还有退役保障问题。

如果这几个问题解决不好,拖上几年这些士兵无法获得想要的军功奖赏和退役保障,心中必然会积累许多的怨愤,说不定某一日就会哗变闹事。

而这次雁门关兵卒捣毁靖边寺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军队因为无所事事已经开始有些骄横跋扈之气,或许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但无论是王离有意为之,还是戍边的兵卒无意干的,这让以前不太想干涉军队的陈旭有些警觉起来。

历史上秦二世上台之后大秦义军风起云涌,王离率领当时号称大秦最精锐的二十万西北大军南下镇压起义,但却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就被项羽活捉了。

由此可见,到了秦末时期,实际上秦军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并不像后世人推崇的天下无敌,而陈旭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轮流戍边这种兵役制度已经不适合全国大一统的帝国格局,陈胜吴广就是在去往戍边的路上造反的,另外就是边关数年平静之后军心开始懈怠,将领和兵卒都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军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动荡的最大的隐患,如果军队问题处理不好,大秦短暂的和平和繁荣或许同样是昙花一现。

而要改变眼下大秦军队的制度,那么推行后世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陈旭认为就是最好的方法。

义务兵在当地郡县服役,接受郡尉县尉的训练和调度,负责郡县治安和一些抢险救灾等紧急任务。

志愿兵是正规的作战部队,可以在民间招募或者由义务兵申请转入,成为志愿兵之后就可以领取薪水,按照服役时间得到晋升,用军衔取代眼下的军爵,即使和平时期不打仗,只要在服役期内表现完好,同样会得到该有的奖赏,根据表现和测评还可以提升军职。

通过完备的制度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国家军队,才是大秦未来能够保持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

而雁门关这件事或许就是陈旭介入军队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不过这件事在陈旭还没有彻底弄清楚原因和考虑清楚之前,和陈平这种纯粹的文人说没有任何用处。

因此陈旭便把调查雁门关的这件事先放了下来,让陈平帮忙搞定今天来的第二件事,那就是在报纸上长期登载一条夹缝广告,全国各地的清河商店常年收购晒干的花朵香草以及一些香料,其中主要以桂花、茉莉花、栀子花、金银花、玫瑰、牡丹、兰花、柑橘花、菊花和薄荷等为主。

至于各种花草的收购价格,陈旭直接把范采薇写的一张表给丢给了陈平。

如果要把香水做成一个赚钱的产业,就必须扩大花草的收购范围,而且大部分花草只有在春夏才会盛开,很多花期很短,几天时间就会凋零,如果安排人去各地收购鲜花肯定不现实,因此收购干花几乎就是唯一的手段,只要干花收购之后,就可以安排人去各地筹备精油工坊慢慢提炼,然后将提炼出来的精油送回咸阳的香水作坊进行调制后包装出售。

而香水产业也是一个帮助老百姓创收的好方法。

如今大秦经济正在处于加速腾飞状态,富豪商贾都投身期间获得大利,无论是钢铁、水泥、陶瓷、茶叶还是日常的粮食、布匹、陶器、服饰、皮货等等,实际上都是被本来就很有钱的富豪商贾把持了,获利最大的还是这些本就实力雄厚的阶层,但不管怎么说,普通百姓也因为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一些挣钱的机会,平民之所以穷苦,一是税收劳役繁重入不敷出,二就是没有良好的收入来源,如今随着农税不断降低,这几年百姓的口粮越来越充足,而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处在终端的农民还是多了许多赚钱的机会,比如去厂矿工地务工,采挖药材,采摘茶叶葡萄等送去各地的工坊等等。

眼下陈旭用香水再给百姓一个挣钱的途径,那就是采摘花草,这个工作强度不大,妇女和孩童都能完成,处理起来也不复杂,只要时节合适,收购的价格适当放高一点儿,也能起到一个均贫富的目的,把富裕阶层的钱掠夺流通到平民手中。

而一想到以后香水主神福神系列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品种,陈旭苦笑的同时也感觉到头大,不过这件事以后注定会是一群女人去操持,也不用他太过操心,想想也就算了,只要老婆们高兴就好。

自从有了香水,包括平日淡然宁静的水轻柔都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每天都热情参与香水的调制和包装之中,而且她调制的香水和嬴诗嫚蒙婉范采盈都不同,清淡而优雅,没有半分媚俗的味道,非常符合陈旭对于香水的理解和定义。

在报馆呆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临走时陈旭送了陈平一瓶体验装的香水,然后在一群护卫的护送下来到清河侯府。

如今的清河侯府早已改成左相府,不过无论是陈旭侯府上下还是整个咸阳民众,都还是称其为清河侯府,似乎清河侯三个字才正宗,才能真正代表陈旭的地位和身份。

不过陈旭一家人如今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城外的清河别院,侯府成了他进城上差办公之后的一个落脚歇息的地方。

清河侯府很安静,大部分家仆和护卫都去了城外,这里只留下了一百多人,当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仆从护卫侍女管事配备齐全,因此陈旭回府之后,管家管事全都来拜见,侍女也很快奉上香茶捶腿按肩的伺候。

“持本侯令牌去一趟城外的南山别院,让统领陈勇带十个少年过来!”陈旭掏出自己的白玉令牌递给侍卫首领。

“是,侯爷,属下这就去办!”侍卫首领收好玉牌出门,大声吩咐几声之后很快就有马蹄声嘚嘚离开侯府,而陈旭端着茶杯去书房,铺开纸笔,等侍女把墨磨好之后离开关上房门,陈旭这才开始凝神思考军队改革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4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