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56章 沙盘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

忙忙碌碌中一个月一晃而过。

西北军营之中仍旧每天有胜利的军报不停送入咸阳,而连续数期的大秦都市报也登载了随军记者送回来的战地新闻,这次的大胜再次刺激了咸阳民众的情绪。

但这些早已在意料之中的胜利陈旭却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关注,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修建东方道上。

随着签订正式合同的商贾越来越多,大笔大笔的贷款也从华夏钱庄发放出去,而拿到这些大额贷款的商贾便开始筹建各自的建筑队,招兵买马抢占先机去各地招揽人手打造马车购买牛马等。

似乎一瞬间,整个中原地区便喧嚣热闹起来,大量的商队车水马龙一般来回奔波于即将修建的东方道上。

而随着大秦都市报的不断广泛宣传,修建新的东方道的消息已经传遍大秦天下,无数边远郡县也有大量的商贾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赶赴咸阳,一是想见识一番水泥这种号称仙术的神奇建筑材料,第二自然是也想参与分一杯羹,如果水泥是真的,那么将来必然会垄断整个建筑行业,水泥配方弄不到,还可以和那些拿到授权的商贾商谈煤石铁矿黏土石灰石的开采供应啊,做一个材料供应商也同样能够跟着发财,再不然也可以和拿到东方道合同的商贾合作修路,当一个小包工头,从这千万石钱粮的巨大投资项目中抢几口饭吃。

陈旭没有了往日的悠闲,虽然大部分事情都是杨堃孙叔炅和范采盈在处理,但他还是需要不停的反复叮嘱和催促那些已经签订了合同的商贾尽快开始筹备。

在他这种反复不断的压迫之下,好消息也接连不断的传来,与咸阳靠近的河东、河内、三川、上党、南阳这些自古以来便是繁华富庶之地的商人财大气粗先行而动,沿东方道已经开始筹备水泥厂的建设,实验工厂的主管章文和公输胜也各自派出大量的熟悉水泥窑修建和大铁磨浇筑的工匠去各处指挥。

八月底,秋收已经陆续结束。

关中诸地今年的粮食的确有些减产,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内史府范围内的粮食与去年的收成差不多,根据统计的数字来看,减产一成都不到,秋粮税也正在陆续开始入仓。

而随着秋粮收获结束,到处都开始出现了招收民夫的消息。

“长期招收大量民夫,身强体壮者优先,每日一斤粮食外带两钱补贴……”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三川郡丘氏工程队招收工人,每日一斤粮,另补贴三钱……”

“河东水泥厂招收大量人手,男女不限,男五钱女三钱,每日当面结清……”

“大量收购木材,急需木工,价格面议……”

“砂石砂石,大量收购不值钱的砂石,一石一钱数量不限……”

几乎同时之间,咸阳附近和东方道沿途郡县乡镇到处都召集人手的施工队,大量闲下来的平民都经受不住这个诱惑,纷纷带上衣服干粮出发去水泥厂和工地打工,一天一斤粮还有两三钱的补贴,一个月下来就是近百钱,一年就有上千钱的收入,这对于所有平日辛苦种田却并没有太多收入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而商贾们大把大把的往外撒钱招人,效果也立竿见影,东方道沿途许多地方都开始汇聚大量的民夫和工匠,砂石木材等物资很快就开始堆积,水泥厂除开修建大窑之外,煤石铁矿黏土石料也在用车络绎不绝的往工厂运送。

九月中旬,几乎是在李信和江琥两支大军联合绞杀盘踞在河套外西北角的那一股匈奴的时候,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之后,与咸阳最近的渭南水泥厂第一座水泥窑正式投入使用,窑火点燃,浓烟腾空而起,宛若一柱狼烟冲上数百丈的高空,给这个深秋的季节平添了一道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此时整个太乙山脉层林尽染秋意深浓,漫山遍野红黄交错色彩斑斓绚丽宛若一副彩锦。

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没有心情去领略这秋天的浪漫风景,无论是商贾还是匠工民夫,全都沉浸在这个新投产的水泥厂带来的激动和欢悦之中。

水泥厂投产,不光表示一切付出开始有了回报,而且也标志着新的东方道的修建已经开始走上了实质的正轨。

而且渭南水泥厂的建成投产,也给予了其他参与招商集资的商贾以极大的信心和热情,只要这条路明年建成,必将给他们所有参与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十年二十年之后,所有人都会如同当初参加约法三章的商贾一样赚的盆满钵满,真正成为富可敌国的豪富阶层。

而且这条路一旦按时修通,压制商贾的律法将会被废除,商人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这大秦天下,还有修不完的路,随之带来的还有数不清的发财机会。

五天之后传来消息,靠近洛阳的新安县水泥厂第一座水泥窑也点火投产。

接下来好消息接连不断,到了九月底,筹备的东方道沿途已经有七座水泥厂正式开始投产,随着窑火的不断升起,水泥这种神奇的建筑材料陆续开始展露出它强大的力量,带着一股股工业的烟尘味道,开始向整个大秦帝国蔓延。

所有投产的水泥厂第一时间就是修建水泥厂的储料仓库和到东方道的水泥道路,因为接下来的一年,所有的水泥厂必然要全负荷的运行,要源源不断给东方道提供充足的水泥以满足道路的修建。

虽然眼下水泥厂还全部都是依靠一千万的贷款在支持,但这笔钱足够所有的水泥厂支撑到东方道修建完毕,甚至还有盈余,但只要道路修通,水泥厂必然开始赚钱,因为到时候以东方道为骨干,必将很快会形成一个联通到附近郡城县城的公路网,各地官吏都会全力推动此事的发展,因为不修路,估计大量商贾都不愿意去做生意,粮食也运送困难,而看到水泥公路的好处,皇帝必然会要求各地加快对于驰道的改造,因为这个覆盖全国的工程早已在秦始皇的计划之内。

而全国光是正在修建和修建好的驰道足有数万里,足够修十多年了。

时间一晃进入十月,冬天来临。

塞外和西北早已冰天雪地,中原也天气逐渐变的开始寒冷。

但随着东方道的筹备进展,以东方道为主线,从咸阳到齐郡的沿途郡县,却已经火热无比。

经过两个多月的勘测之后,东方道建筑总署已经汇集了整条道路的所有测量数据,准备开始规划详细的工程标段和修建方法。

“根据汇总的勘测数据来看,新的东方道还是以以前的驰道为基础,路基基本上是完好的,只有很少的路段出现了毁坏和坍塌需要重新修补,而且以前的路基足够宽,因此为了不影响修路过程中的货物通行,我们这条路只占三分之一的路基宽度,设计宽度两丈,混凝土厚度还是一尺,但路基一定要夯实,下面还要先铺设一层大块的碎石,这样路面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经过几天讨论之后,陈旭召集科学院和东方道工程指挥部的全体官吏匠工开会,亲自在科学院的会议室中详细讲解标段的分配计划和施工细则。

参与旁听的还有少府令赵威和三省六部负责协调的官员,同时还有参与了东方道招商集资的商贾代表。

会议室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沙盘,长三丈宽一丈,上面用沙子为地,泥石为山,黑色的石墨粉为河,一根细麻绳为以前的东方驰道,对照所有的勘测数据制作出来一副粗略的沙盘地图。陈旭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棍,一边说一边用竹棍把沿途几座避不开的桥梁位置都指出来。

“大家请看,眼下施工难度比较大的是灞河大桥和洛河大桥,这两座桥比眼下正在修建的渭河大桥稍微小一些,但投资至少也在二十万石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桥耗费也不小……”

而张苍等人皆都围聚在沙盘四周仔细的听讲。

对于这个巨大的沙盘,张苍等人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因为三十支测量队不断的返回科学院,但这些图纸虽然都有各种数据,但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即便是把所有的图纸摆在一起也看的眼花缭乱,因此在陈旭的指导下,几个工匠便在陈旭的指导下打造了这幅沙盘。

沙盘制作的很粗糙,绝对不是后世那种山川河流道路皆都按固定大小的比例严格制作的产品,虽然陈旭有提到比例尺问题,但因为时间紧迫,所以只能根据测量回来的图纸和数据大致确定一个比例,用沙土石块等物品制作了这个超级巨大的沙盘地图。

但即便是这个在陈旭看起来粗糙到比五毛特效还五毛的沙盘,也让科学院的所有人敬佩的五体投地。

因为在这幅沙盘上,所有人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整个工程的所有大致细节。(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5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