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22章 大秦都市报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随着华夏钱庄在咸阳的正式开业,陈旭对改变大秦商业的布局再次往前迈了一大步。

因为有陈旭带头,加上陈旭如今在政商两界的名声和地位,接下来连续半个月,华夏钱庄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每日都有许多商贾带着大量金钱来钱庄办理存款,当然也有来自大梁、洛阳、宛城等全国各地的商贾拿着在别处存款的凭条前来取款用以买卖货物。

因此自华夏钱庄开业之日始,每日经手办理的钱款都是百万之巨,而华夏钱庄这个新生事物,也终于引起了皇帝和满朝文武的好奇和不安。

报馆里面,在陈旭的指导下,在陈平、丘乘、刘安、计通等一帮主编、责编、管事、排版工、校吏等上百人的筹备策划之下,大秦第一份报纸今天也终于校排完毕。

此时的印刷室内,四个印刷台一字排开,上面摆放着一个长三尺宽两尺的大铁盘,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排版校对完成的活字稿,几个印刷工也都准备好。

油墨还是从胡宽清河镇带来的油墨,不过新的制墨坊已经在距离咸阳百里之外的宗山脚下修建完毕,正在伐木烧烟,已经开始熬制油墨。

纸张是陈旭要求蒙云在造纸厂特殊定制的超大型麻浆纸,长三尺宽两尺,和后世的都市小报差不多大小,但这已经是如今能够制作的最大纸张了。

报馆内上到秘书主编,下到校对和帮工,全都激动而又紧张的挤在印刷室门口。

“开始印刷!”陈旭看着全都准备妥当,便发出了印刷的命令。

说实在,此时他也非常激动。

因为报纸的出现,人类文明跨越两千年多年的时空终于将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展示出了文字的特殊魅力和力量。

四个早已准备好羊毛滚筒的印刷工在墨桶之中沾满油墨,稍微沥干之后轻轻在活字盘来回滚动几次,让油墨均匀的沾满,旁边两个帮工将一张大纸牵扯平整之后铺在活字盘上,另一个帮工拿着一个干净的羊毛滚筒在纸上来回轻轻滚动几下,一个帮工将纸张揭起,背面已经密密麻麻印上了整齐而清晰的黑色字迹。

“拿来我看!”陈旭迫不及待的接过这张印刷了单面的报纸,轻轻的铺在桌上开始观看起来。

报纸抬头中央就是用似篆似隶的的字体写着五个大字:大秦都市报。

报纸除开标题采用了稍大一些的加粗小篆之外,其他的内容全部采用统一的、陈旭称为报馆二号字的标准字体,长五分宽五分,每个字大小差不多一厘米大小,而且还采用了标点符号进行断句间隔,因此阅读起来非常的舒适和顺畅。

字迹墨黑,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陈旭一目十行的很快扫过两版的内容,发现和校对的小样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你们继续!”陈旭转身吩咐一声,暂停下来的帮工也都松了一口气开始有条不紊的继续印刷起来。

印刷好单面的报纸被拿到旁边挂在竹竿上短暂晾干,这种桐油熬制的油墨干的很快,只需要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翻过来印刷另外一面。

因为这份报纸只是样品,陈旭也只打算印刷两百份左右,而陈平和丘乘等一帮报馆的参与者早已等的心急如焚,全都挤在印刷室门口踮着脚尖往里张望,一个个都伸着手臂大声嚷嚷,都想第一个拿到自己付诸了半个月心血的这份成果。

几分钟后,正反两面都印刷好的两张报纸叠在一起放在了陈旭面前。

这份报纸一共两张八个版面,采用活字印刷,传统竖版,小篆字体,每一个字都整齐划一大小一致,因此整份报纸看起来清晰无比赏心悦目,内容也是翔实无比生动有趣。

虽然还只是样品,但这却是一个完全划时代的文明进步。

陈旭翻来覆去看了几眼,笑着拿着报纸走到门口递给早已等的眼珠子都红了的陈平手中,“陈秘书,恭喜,辛苦半个月,终于印刷出来了!”

“侯爷,我,给我一份~”围在门口的大小编辑和一群记者都群情激动的嚷嚷起来。

“不急,每个人都有份,加快印刷速度,印好的都拿出来!”

“侯爷侯爷!”

半个小时之后,就在陈旭拿着一份印刷好的报纸和陈平丘乘等人聚在总务室一边观看一边讨论的时候,孙叔炅带着一个宫人急匆匆而来。

“何事?”陈旭放下报纸。

“侯爷,陛下召您入宫!”宫人恭恭敬敬的行礼说。

“走吧!”陈旭站起来,把桌子上的报纸叠起来拿在手中出门,然后又返回科学院从自己的办公室拿了一本书册,这才坐车跟着宫人去皇宫。

陈旭上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基本上有重要的事情秦始皇就会召他上朝,不然他是不会主动去上朝的,因为要弄报纸的事,他几乎已经半个月没去上过朝了。

陈旭这种牛逼的大官在大秦帝国来说属于千倾地里的一棵独苗,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因为要部署扫平河南收复河套的战争,秦始皇最近也很忙,这段时间也没宣召他入宫聊天。

虽然陈旭不知道皇帝召见他干啥,但既然报纸样品出来了,刚好可以把报纸拿给皇帝看看,争取早日把大秦都市报发行出来。

皇宫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

一路走过,无论是宫女还是内侍,都对这个年轻的侯爷保持了足够的尊重,所有人站在路边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候。

紫宸殿中,秦始皇正坐在案桌后面批阅奏章,旁边还放着一壶茶和一碟点心,边吃边喝神情很是轻松。

陈旭站在门外等宫人禀报之后才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之后走进大殿。

“臣参见陛下!”

“清河侯勿用多礼,快快请坐,上茶!”秦始皇站起来迎接,热情的邀陈旭入座。

“谢陛下!”陈旭行礼,然后很轻车熟路的在一张铺着熊皮的大椅上坐下。

而房间里伺候的宫女赶紧倒来一杯热腾腾的香茶,还忍不住偷偷看了这个与众不同的侯爷一眼。

咸阳数百文武百官员,唯有陈旭可以和陛下如此轻松奏对,即便是李斯冯去疾两位丞相来了,也都表现的毕恭毕敬满脸严肃认真,只有清河侯会神态如此轻松自如。

“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有何吩咐?”陈旭接过茶杯放好之后这才询问原因。

“朕听闻半月前有商贾在城东开设了一家华夏钱庄,朕找人打听了一下,这华夏钱庄如今在洛阳大梁等多个大城皆都开设有分号,专门存兑钱款,最近几日朝议有诸多大臣联名参奏,希望能够对商贾的这种私自办理存兑金钱的机构进行约束和整顿,朕知道这华夏钱庄和清河侯有莫大关系,因此特地召清河侯来商谈一下该如何处置!”

秦始皇说话之时神情依旧很轻松,保持着一种商量的口吻,其实华夏钱庄的事他早有耳闻,毕竟咸阳商贾富豪多如牛毛,来往于洛阳宛城这些大城市的商队几乎也每日络绎不绝,华夏钱庄也并不是地下黑市,是在明目张胆的开店做生意,满朝文武几乎都知道,皇帝自然也早就听说,只不过没人提,便也没人管。

但如今华夏钱庄开到咸阳,而且有消息传出来,每日存兑的钱款数量逾百万,只需要指头缝中漏下一点儿就可以吃的盆满钵满,因此许多大臣便坐不住了。

满朝文武公卿,每个人背后都有一大群富商投靠,不然光靠田产和俸禄,是无法养活数十口人和数百甚至上千门客奴仆的,没有钱粮,是没有人愿意投靠卖命的。

商家投靠的目的,既是为了获得一个稳固的靠山,还有就是为了让生意做的更大,赚更多的钱。

而华夏钱庄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赚钱生意,自然有人眼红。

不光是有人想赚钱,其实也有很多大臣看出来其中的隐患,如果有一天钱庄不往外兑款,必然会引起商贾巨大的动荡。

对于习惯了鄙视商贾的满朝文物来说,钱庄能够让商人方便快捷的做生意这个功能基本上都被无视了。

因此钱庄开业半个月后,该了解该打听的情况也差不多都弄清楚了,于是这两天朝堂之上也开始有许多大臣上奏折,要求皇帝拿个主意看如何处置钱庄。

“陛下,钱庄之事实际上是臣去年春天在宛城想出来的一个主意,当时臣在宛城开设清河商店,因为每日要收入支出大量的钱款,铜钱贵重搬运不方便,而用粮食布匹交易更加耗费人力物力,刚好当时遇到南阳范氏的家主范顒,这范顒是陶朱公范蠡的后人,也是我大秦商界的名人,臣与他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他言说臣遇到的情况也是我大秦商贾驱货经商都非常苦恼的事情,为了买卖货物,平时要携带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金铜货款到处走,非常不安全,而且还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臣便想到可以在不同的城市开设钱庄作为中介……”

陈旭把当初在宛城对范顒说的一套理论又搬出来给秦始皇仔细讲了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4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