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4章 殖民策略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不错,大海情况复杂,海上的战斗和陆地完全不同,如若有海匪和海船不遵号令为非作歹,光靠弓弩无法彻底压制,时间长了必然引起更多的人效仿,为了堤防这种情况发生,臣按照天书所授打造出来一种太乙神火炮,一次攻击可将十余斤的铁质弹丸抛射出去三里距离,三百丈内弹丸可以击穿尺余厚的海船甲板,只要在海船上装备这种武器,就可以震慑天下不轨之徒!”陈旭拱手说。

“左相,这种太乙神火炮既可以用在海船上作战,必然也可以用在陆地上作战,是也不是?”一个武将激动的站出来抱拳问。

“的确如此,此太乙神火炮可以既可以放在船上,也可以放置在城墙之上,还可以用于两军对垒,但用于平原作战远不如海上的效果明显,一颗十余斤的弹丸在陆地上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即便是对付城墙也效果并不明显,而海战则不同,一旦被弹丸击中,船体瞬间就会穿破一个大窟窿,船体受损严重必然会进水沉没,这种远距离大威力的破坏会让敌人胆寒,乃是海战利器,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种火炮因为要填充火药,因此操作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到时候臣还要专门派人去海船上指导操作,免得爆炸导致船毁人亡!”陈旭点头说。

“左相言之有理,既然有商船出海,也必然会有海匪抢劫,而且朝鲜瀛洲之间来往全靠大型海船,沿途情况复杂,也的确需要一种很够震慑不轨之徒的利器,有了这太乙神火炮,天下宵小皆都只能退避三舍必不敢有非分之举,臣赞同左相的建议,尽快筹备一所海师学院,建造海船,打造太乙神火炮装备一支震慑海洋的水师!”兵部令尉缭站起来激动的说。

“准~”秦始皇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

满朝文武也没有人去反对。

陈旭不过是派遣了几艘海船去瀛洲考察,结果两三年下来就弄回来价值数千万钱的白银,还有数万斤的硫磺。

白银在中原是极度稀缺之物,和黄金宝石珍珠一样属于极其贵重的物品,基本上都被王侯公卿和富裕阶层收藏,一般不会用来交易。

而硫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以前是医道方士用来炼丹炼药的稀缺材料,中原产量稀少,而且陈旭为了制造火药安排商人常年都在大量收购硫磺,但依旧不够用,硫磺已经成为了制造火药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正是因为硫磺的稀缺性,导致陈旭一直都不能大规模去推动火器的发展,当然陈旭还有别的担心,但火药的产量的确极大的限制了火器的推广,因为一旦大规模推广,比如装备一万人的火枪部队,一次战争的消耗估计就能把他这数年积累下来的火药全部消耗光,如果没有足够的火药补充,火铳在将士手上就是烧火棍,还不如刀剑用起来爽快。

如今陈旭得知虞无涯即将运送回来数万斤的硫磺之后,决定提前开始筹备海军操练火炮,既有维护朝鲜瀛洲航运安全的打算,同时也是为不久的将来通过大航海征服全球提前做准备。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击范围之内。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当威武的大秦海师舰队碾压所至,大炮响起的时候,陈旭相信,无论是强大的安息、落寞的埃及、被蹂躏的体无完肤的希腊、还是风头正劲的罗马和苦逼的迦太基以及他们最光芒耀眼的军事统帅汉尼拔,都得跪下喊爸爸。

今天的朝议风向变化比较快,从百家诸子的评选很快转移到帝王群雕的事件上,而后很快又被陈旭三言两语转到了海关和海师的建设上。

总体来说,陈旭用商人捐献的五百万钱和虞无涯即将运送回来的两万斤白银成功的将政治斗争转移到了国防和经济建设上来,而且瞬息之间便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平日上朝基本上从不开口的宗正丞赵元今天突然发难,直指为百家诸子立雕像没有照顾秦始皇的身份和情绪,不过这件事陈旭早就猜到会有人拿出来议论和挑事,于是从开始策划图书馆之初,便决定要整一个帝王群雕像,不过一直都在秘密策划状态,今天拿出来,也刚好把许多人的嘴堵上。

而献出火炮的制作方法,也是陈旭深思熟虑之后的打算,大海上的战斗光是凭借船还不够,还要拥有足够的火力压制才行。

如今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方都已经纳入大秦的版图,通过陆路这些地方很难来往,也很难掌控,但只要建立停靠的海港,加上有了航海的大船,这些偏远的郡县很容易就能开发起来。

而伴随着瀛洲和朝鲜的开发逐渐火热,海上航运繁荣的同时必然应运而生一群强盗,而海盗历来都是最不好打击的对象,为了保证大秦海岸线的安全,建立海师和配备火炮,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在大炮这种超越时代数千年的火器攻击下,海盗一旦被水师盯上,基本上都只有凉凉。

卯时末,早朝散。

陈旭还没走出朝堂便被宫人追上来带入了皇宫之中。

始皇帝下朝之后朝服都还没换,热情招待陈旭在御花园喝茶。

“少师上次说瀛洲和朝鲜乃是蛮荒之地,方才在朝堂却奏请安排官吏去朝鲜和瀛洲设置署衙进行管理,既然如此,何不封一位诸侯镇守朝鲜和瀛洲,岂不省事?”一杯今年新采的紫云仙茶下肚,始皇帝放下茶杯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在始皇帝看来,朝鲜和瀛洲这种偏僻蛮荒之地来往不方便,又孤悬海外不值得大费周折,把自己一群在咸阳闲的无所事事的儿子丢一个去任其折腾才最省事。

“陛下,瀛洲和朝鲜眼下看起来荒蛮偏僻,但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很特殊,封一位公子去管理固然省事,但时间长了臣以为会和大周诸侯一般失去掌控,如此以来再想将瀛洲和朝鲜纳入大秦版图就非常困难,没有强大的海师根本就做不到,即便是重新征服下来,如若以后反复如此,诸侯割据不遵朝廷号令,只会让朝堂焦头烂额疲于管理,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威胁到我中原王朝的统治……”

秦始皇不是政治小白,自然明白陈旭的意思,虽然确信短时间不会发生这种事,但沉思片刻之后还是点头说:“爱卿说的不错,是朕疏忽了,朝鲜和瀛洲来往全靠海船,的确很容易失去掌控,就依少师所奏,设置郡县安排官员前去治理!”

“陛下,其实这两个地方如今并非要设置完备的郡县官员,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先在朝鲜设置一位总督全权管理朝鲜和瀛洲事务,总督直接对朝廷负责,和郡县主官一样进行考核和任免,两地所有官员任免和政务都由总督自行决断,只需要定时将海关征收的税款上交朝廷和推行大秦法令即可,总督和诸侯的唯一区别是不能征召自己的独立军队,只能招募一定数量的警卒负责治安,而且还要定期接受朝廷御史的巡查和问讯,若是遇到叛乱和战争等事务,都报由朝廷进行处置……”

陈旭开始向皇帝推销后世英国的殖民统治策略。

眼下的日本诸岛对于大秦来说,除开白银硫磺等资源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也没有人口价值,只能作为一个可掠夺的资源产地,而朝鲜更是鸡肋一般,要啥没啥,除开作为一个连接瀛洲的中转站之外,完全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彻底实行中原一样的郡县管理制度不光难度很大浪费国力,而且也没必要,因为日本和朝鲜大大小小的岛屿有数千个,大部分都还是荒岛,连土著都没有,安排官员前去朝廷还得照顾他们吃喝拉撒,远不如丢给总督实行半自治的管辖,而总督和诸侯不同的是,诸侯是独立的君王,改朝换代只需要得到中央朝廷的认可和册封就行,而总督依旧算是朝廷的大臣,接受朝廷的考核和任免,而且总督没有军权,想要造反和独立不太容易,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殖民地反叛的机会。

虽然后世英国的殖民地慢慢都独立了,但这是时代变化所致,而且英国对这些殖民地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和血液之中,再也无法摆脱英国文化的影响。

世间没有任何事是一成不变的,陈旭相信他眼下实行的所有政策都只是暂时,而且不可能永恒。

就像他改变了大秦一样,但大秦一样不能像秦始皇的想法一样万世传承下去,因为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

但针对大秦眼下的情形,陈旭只能采用最简单最保守的方法,越方便越好。

“唔,少师这个总督职务的确非常不错,比之郡守责权大,比之诸侯又不如,朝堂可以方便掌控,此事就按少师计策行事,午朝之时朕吩咐下去操办即可!”秦始皇对陈旭的话言听计从,很快就决定下来。

“陛下唤臣前来,并非只是为了朝鲜和瀛洲之事吧?”陈旭拱手笑着说。

对于朝鲜和瀛洲的事情其实朝堂并不急,毕竟海关署还八字没一撇,沿海的港口码头也还影子都没有,需要派遣官员去筹建,就算是陈旭说的两万斤白银,如今也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有等到运送来咸阳才知真假,因此陈旭确信皇帝急匆匆叫他来不是为了讨论这件事。

。乐文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03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