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六章 免税的地没了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内阁也开始玩真的了。

首辅沈鲤把《考成法》一改便开始全面实施。

这次可是真考成,不是走形式。

那些负责主事的官员如果考成不合格那真会降职乃至革职查办。

这一下其实不是双管其下,而是三管齐下。

内阁在考成,都察院在巡按,刑部还在不停地惩治贪官污吏呢。

万历这么一通整治下来,大明官场着实焕然一新。

所有官员貌似都变得忠勤起来,贪官污吏那就如同消失了一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大明的各项开支好像都在锐减,朝廷的税赋那是不断激增。

七月份,内阁半年大考已然完成,刑部也把贪官污吏惩治得差不多了,都察院巡按御史更是在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停的转悠。

大明官场貌似真一点问题都没了,所有官员好像都在勤勉任仕。

其实,这些都还只是表象而已,表象下面还有很多的隐患。

万历看着朝局渐稳,便准备着手来解决这些隐患了。

七月初五壬子,一大早辰时许,他竟然命人将内阁首辅和六部七卿全招到了当初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而设的大殿之中。

众人一看这富丽堂皇的装饰,那都叹为观止。

这里面的桌椅那都是金丝楠木打造的啊,万历甚至还专门命人打造了一把金丝楠木的高脚椅,让小朱常洵坐他身边。

宋应星这个太子伴读还就站在小朱常洵身边。

这架势众人却是有点看不懂,万岁爷这是要干嘛呢?

万历看人都到齐了,还命人给在座每位都上了壶贡茶。

他招呼大家品了品茶,这才郑重道:“诸位辛苦了,官场经过这一年多的整顿可谓成绩斐然,焕然一新。

大明也正朝着太平盛世迈进,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定然能打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来。”

这意思,召大家来庆功的吗?

问题,庆功光喝茶吗?

众人虽然内心里都有点欢欣鼓舞,却还是有点莫名其妙。

万历却是抬手道:“于野,你说说,现在每月朝廷的税赋收入大抵有多少了?”

这个怎么说呢?

李化龙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每个月都不一样,如果平均下来每月都有四百万两以上。

不过,支出也比较多,朝堂和地方各衙门的人工开销每个月就超过了五十万两,还有官员俸禄和杂七杂八的支出也超过了五十万两。

所以,现在月均入库的银钱都只有三百万两左右。”

你还只有三百万两左右!

以前朝廷一年都存不下三百万两好不好?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的露出一丝震惊之色。

他们都知道,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肯定比以前多了,不说别的,光是惩治贪官污吏抄出来的地那就是几千万亩啊。

不过,他们却没想到,现在朝廷的税赋收入已然多到了这种程度。

其实,这还不够多。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提点道:“于野,以后所有屯田也按民田来征收税赋。

我们就不从军户屯田征收军粮了,以后军粮要渐渐转为从户部所属的田地中来调拨,如果不够,那就转部分田赋征收税粮来凑。

军户屯田的税赋今年九月份开始就可以逐步从南面各都司、行都司一路往各大边镇、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征收了。

你顺带派人去把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鱼鳞图册给做了,这两个都司开出来的地怕是两亿亩都不止了,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啊?

两亿亩都不止!

原来大明各都司、行都司和边镇的屯田就有一亿多亩啊!

这意思,一下就多出三亿多亩地的田赋来?

那是多少?

如果按亩产两石粮价也是一两银子两石来算那就是三千多万两!

这屯田能按这么算吗?

李化龙愣了一愣,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屯田产的粮食我们按一两银子几石算?”

这个粮价算起来着实麻烦。

万历琢磨道:“现在大明各地的粮价还不是统一的,我们还只能分地域来算。

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就算一两银子四石吧,其他地方你看当地的粮价。

还有,奴儿干都司今年还只是光出产粮食,他们也才刚刚开始喂猪,那边的屯卫军户大多还没有钱。

所以,今年奴儿干都司还只能征收粮食当田赋,那边的粮食就不要运出来了,就屯在各处卫城吧,明年正好用来当军粮。”

这一下要屯多少军粮!

李化龙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待道:“还有商赋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光征收葡萄牙人的商赋。

以后大明境内凡是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那都要交商赋,至于生意大到什么程度就要交商赋,这个标准你来拟定。

明年我们就开始全面征收商赋,先从万盛堂各大商号、各藩王封地和所有公侯勋贵封地开始。”

啊?

还全面征收商赋!

这又是多少税赋收入?

现在光是万盛堂各大商号的生意加起来那最少都是几千万两一年啊!

这一下,不但李化龙有点懵了,在座其他官员也有点懵了。

朝廷这么征收税赋,那一个月的税赋收入恐怕都会上千万两啊!

这么多钱,拿来干什么?

难道以后大军的粮饷和军功奖励又要朝廷来出了?

那这点钱好像又不够了。

李化龙愣了一愣,这才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税赋的事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万历缓缓扫视了一圈,这才郑重道:“朕今天召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商议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免税的问题。

这个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取士数量已经开始翻了倍的涨了,平均下来,每一年新增的进士那都有三百多,新增的举人都有一千多,新增的秀才那更是多达数千。

你们应该知道,这么多进士、举人和秀才免税的地是多少。

如果继续这么免下去,那每年新增免税的地都会超过两百万亩,十年就会超过两千万亩。

这还是在这些人不贪不腐,不疯狂兼并田地的情况下,如果这些人疯狂兼并田地,那每年新增免税的地恐怕会莫名其妙多出一两千万亩来,十年就是一两亿亩。

长此以往,那平民百姓手里的地又会越来越少,有功名的读书人手里的地又会越来越多,不出百年,这天下所有的地恐怕都要被他们给兼并了!

所以,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那也不能免税了,这个必须取消。

你们觉得怎么样,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这田地兼并可是个沉疴痼疾,历朝历代都没解决啊。

进士、举人、秀才名下的地有相应的免税额度,这其实是在变相刺激这些人兼并田地,在座的人也都清楚。

问题,他们也都有免税的地啊,取消免税额度的话,那他们也得交田赋。

这个让他们怎么说呢?

刑部尚书袁可立第一个开口道:“万岁爷,微臣赞同取消免税的地,贪官污吏兼并田地那真是触目惊心,我们不能这么变相鼓励他们兼并田地了。”

很好,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户部尚书李化龙紧接着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都察院左都御史朱国祚连忙跟着道:“微臣也赞同。”

礼部尚书吕坤和工部尚书曾同亨见状,也连忙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内阁首辅沈鲤、吏部尚书杨兆和兵部尚书梁梦龙也反应过来了,连忙点头道:“微臣也赞同。”

嗯,都还知道听话的重要性。

万历其实就是考验一下这些掌权的亲信重臣,看这些人会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如果有人敢为了私利提出反对意见,他就要考虑撤换了。

他之所以这么一通疯狂清洗,那就是要彻底掌控整个朝堂。

而这些人就是他彻底掌控朝堂的工具或者说亲信重臣。

如果这些人里面都有人反对他,那他彻底掌控朝堂的目标就还没达到。

谁反对,他就要换掉谁。

还好没有。

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郑重道:“朕也知道,取消免税的地会影响很多读书人,他们肯定会有意见,特别那些穷秀才。

穷秀才、穷秀才,免税的地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了,穷秀才大多地都没有,他们很多甚至就靠着这八十亩免税的额度换点饭吃。

朕取消他们免税的额度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没饭吃,朕只是不想变相的鼓励有功名的读书人去兼并田地。

现在朝廷有钱了,我们也不能越来越抠门,读书人原本应该有的福利我们还是要给他们发的。

要不然,普通平民百姓寒窗苦读十余年下来,考上个秀才,结果却穷得饭都没得吃,那就有点荒唐了。

我们就按一条鞭法来,免税的额度全部取消,给他们换成钱。

秀才原本八十亩免税的地,按亩产两石一两银子也是两石来算,二十税一,免掉的税赋那也就四两银子而已。

这四两银子一年还不够他们吃饱饭的,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十两银子。

举人原本四百亩免税的地,免掉的税赋也就二十两一年,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二十两银子。

进士原本两千亩免税的地,免掉的税赋也就一百两一年,我们给他们每人每年补发一百两银子。”

啊?

原来还给补银子!

您能不能一次说完啊。

其实,刚那几个犹豫了一下的大多都是在担心读书人会因此有很大的意见。

这下免税的地没了,却给补银子,秀才还是翻了倍的补,那大部分读书人应该是没意见了。

至于那些有意见的,那大多是兼并了很多田地的。

这种人迟早被收拾,所以,他们也不用在乎这种人的意见。

对了,还有个问题。

李化龙想了想,随即小心问道:“万岁爷,您的意思,不管原来名下有没有田地,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补,是吗?”

那当然。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不管原来名下有没有田地,只要考取了功名,都补。

那些没田地的读书人才更需要朝廷的补助,我们当然得给他们补。”

李化龙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下穷秀才也不会穷得没饭吃了。”

众人也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