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二章 龙城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七月的京城骄阳似火。

塞外却依旧凉风习习。

特别是大青山东面的山口,那风是呼呼的,吹得帐篷都猎猎作响。

万历发现图们汗不敢跟京营主力硬碰之后,那是毫不犹豫的把神枢营拉到了这里。

这会儿十余里宽的山谷那都被神枢营战车给堵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如同一个铁桶一般。

没办法,他们战车多啊,十余里宽也就是一千多丈,撑死两千辆战车就能堵得严严实实,两万四千辆战车那足足能堵上十二排。

不过,万历并没有让神枢营战车横着摆上十二排,因为那样他们的骑兵出入也不方便。

他也就命神枢营在北面的山口摆了两排,中间夹上神机营的炮车,再往南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每个方阵里就是一万骑兵的营帐。

这样的方阵足足摆了九个,而且还是根据地形来的,摆得极不规则,北虏骑兵冲进山谷恐怕都会迷路。

他们这次北征都还没费一兵一卒呢,竟然就拿下了一片几百万亩的肥硕草地,这个着实有点出人意料。

永年伯王伟跟着神机营粮车赶过来的时候那都不由得震惊不已。

杜松和杜桐兄弟拉着粮车赶过来的时候却不由得欣喜不已。

原本集宁海子附近这片草地就是他们的心腹之患啊,他们生怕图们汗突然间发神经,率军冲过来。

如果图们汗大军真冲过来,偏关镇还不一定顶得住呢,因为偏关镇也就一万多人马常驻这边的堡垒和城墙,图们汗可是有十多万人马。

偏关镇一旦顶不住,让图们汗的骑兵冲进一马平川的前套平原那可就麻烦了,那里他们养的牛羊马匹可是数以百万计的。

这下好了,他们终于不用担心图们汗大军会从这边杀过来了。

集宁海子附近的草原都被京营占领了,大青山东面的山口都被神枢营战车给堵了,图们汗大军根本就过不来了。

这天下午酉时许,夕阳西下,三方人马还正好在大青山南麓齐聚。

他们带来的粮车加起来足有三万多辆,大青山东面的山谷根本就塞不下。

粮车那都只能排在山谷南面,依次把粮食给送进去。

永年伯王伟和杜松、杜桐兄弟则一起打马来到山谷之中的一个数里方圆的战车方阵里。

这就是圣驾所在之地,外围全是禁军的营地,中间则是十余个硕大的帐篷。

帐篷中间的空地上不但燃起了篝火,还架了一个硕大的凉棚呢。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拉着他们进入凉棚之中,亲切道:“趁着这会儿还有夕阳,大家快点来商议一下。”

凉棚中间的大条桌上那是早就摆好地图了,戚继光和麻贵等也早就站在那里相候了。

众人寒暄了几句,万历便抬手道:“这次招大家来主要就是为了商议,建立大青山防线。”

这硕大的九边地图上面竟然还摆着一张新画的地图,这地图的中间就是大青山,上面还有标出了城池、堡垒、烽火台和长城等。

万历指着地图细细解释道:“这大青山防线的西边是阴山和大青山之间的山口,归延绥镇负责,延绥镇的防线已经建好了,这边就不说了。

这中间的大青山就由偏关镇负责镇守,这大青山能穿越的山谷并不多,总共也就五个,这五个山谷不一定会有北虏穿插进来,但是必须都在山谷中修建堡垒镇守。

还有,大青山南面的山头每个十里左右就要建一个烽火台,作为警戒,一定不能让北虏穿过大青山杀过来。

杜将军,今年先把这五座堡垒建好,明年把这二十多个烽火台建好,有没有问题?”

堡垒最多也就驻扎几千边军屯卫,不用建太大。

杜松连连点头道:“万岁爷,没有问题。”

万历又指着地图道:“现在我们这座山谷要建成一座卫城,卫城的名字就叫龙城卫,龙城飞将虽然不在了,我们也不能让胡马度过阴山和大青山。

国丈,大同镇已经没有多余的人马来建龙城卫了,这龙城卫就由你负责召集匠户来修建。

至于建成什么样,过来的时候云中卫的结构你应该看到了,我们就在山谷的南北两端建两个横着的中字形城墙堡垒防线。

这两条防线要尽快建好,北面那一条先建,九月份之前一定要建好,南面这条十月份之前一定要建好,中间还要建兵营和粮仓,这边冰封之前,能建多少建多少。

国丈,你觉得要征召多少匠户就征召多少匠户,总之,越快越好,今年最好能把中间的兵营和粮仓都建好。”

还要征召匠户啊?

永年伯王伟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这横着的中字形防线倒是好建,关键就是中间要建多少兵营和粮仓,万岁爷,这个有个准数吗?”

万历干脆问道:“麻将军,你觉得龙城卫能派多少人马过来驻守?”

这一下就多了两个这么大的卫城,怎么分配人手呢?

麻贵盯着地图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万岁爷,云中卫南面的草原有我们大同镇一万骑兵在那里常驻放牧,那边等于多了一万随时能增援的人马。

而且,大青山防线建立之后,云中卫就等于成了后方,两边的山地也不大可能有敌人杀出来了。

所以,末将觉得云中卫派两万人马镇守就够了,这龙城卫末将可以调集剩下的三万人马过来驻守。”

嗯,三万人马驻守一个十余里宽的山谷应该是足够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琢磨道:“那这里就修建三万人马的兵营,至于粮仓,三万人马半年耗粮大概是十八万石头,这里等于是前线,暂时不能屯粮太多,今年就建三十万石的粮仓吧。”

这个并不多,三十万石的粮仓也就三十个万石仓,兵营那都是一个房舍住十来个,一排能住几十上百个,建个三百余排也就够了。

永年伯王伟细细估算了一阵,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些要在今年全部建好,微臣觉得最少要征召四万匠户。”

你不要最少啊。

朕说了越快越好。

万历不假思索道:“那就征召五万匠户吧,快点建,争取下雪之前完工。”

呃,这匠户不是说多少就能来多少啊。

永年伯王伟小心道:“万岁爷,山西恐怕还没这么多匠户呢。

匠户可是没有马的,微臣也就是看神机营的粮车在往这边运送粮草,匠户可以顺带坐着他们的马车过来,要不然,让匠户走上千里,那恐怕光是走过来都得个把月。”

这靠双脚走得走到什么时候去?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可以征调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匠户,距离大同镇超过两三百里的就让他们坐水师战船吧。

这会儿水师战船正从平阳府那边往蓟州镇那边运送粮草呢,朕让子龙一次少拉点粮食,给匠户留点位置,你让匠户都集结在黄河沿岸的码头,坐上水师战船去蓟州镇,然后再从蓟州镇坐着空粮车到大同镇。”

他们一路坐船坐粮车过来那就快多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连点头道:“那应该就没问题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

杜松闻言,不由得搓手道:“万岁爷,这集宁海子附近的草原好像还没有人放牧吧?

您也知道的,偏关镇原来就没多少田地,更没有什么草原,现在偏关镇的边军屯卫都还挤在清水河一线呢,那点地根本就不够啊。”

你还怕没地方种地放牧啊。

朕正准备开疆扩土呢,以后大明的疆域不知道会有多大。

这么一片盆地,小意思而已,赏你们了,这样你们才有动力为朕开疆扩土。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啊,你把偏关镇的边军屯卫都迁徙过来吧,想种地想放牧随便你,这一片有了你们偏关镇的边军屯卫屯驻正好还能抽调出两万多援军来协助防守龙城卫。”

哎呀,万岁爷对我们边军是真的好啊。

这一开口就要来几百万亩地啊。

杜松闻言,连连拱手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1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