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六十九章 想干什么干什么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万历竟然想卖药赚钱!

这个着实出乎了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的意料。

说实话,这年头的医户大多是真正的医者。

他们传承的就不是卖药赚钱,他们传承的是治病救人。

这意思不是说他们就不赚钱。

他们也要养家糊口,钱自然也要赚一点。

但是,医户这个行当的核心是治病救人,不是卖药赚钱。

这就好比,木匠这个行当的核心那就是造各种木质器具,铁匠这个行当的核心就是打造各种铁器。

他们也赚钱养家糊口,但是,他们基本就赚个辛苦钱,也就是所谓的靠手艺吃饭,什么造很多紧俏货值钱货去卖钱,好像跟他们的行当没多大关系,那是商户那个行当干的。

医户也差不多,他们基本都不会进很多很多的药拿去卖,更不会做大量的成药出来卖钱。

他们基本就是治病救人,收点辛苦费和材料费,以此来养家糊口。

这个也跟靠手艺吃饭是一个道理,他们不会故意抬高药价,纯靠卖药去赚钱。

当然,这也跟这个年代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要敢故意抬高药价,只要有人告,他们就会被抓。

说白了,这年头就不鼓励经商。

大明朝廷要求的就是各行各业老老实实干自己的活,甚至所有平民户籍那都不能随便离开户籍所在地,没有官府签发的路引又或者朝廷的征召,平民户籍哪里都去不了。

这意思就是让大家靠手艺吃饭,不要偷奸耍滑,投机取巧。

封建王朝大多重农轻商乃至重农抑商,这个已经持续很多个朝代了,并不是大明所独有的。

这就使得所有匠户和医户都认为,做买卖赚钱就是商户的活计,跟他们没关系。

而商户的地位那是除了贱籍之外最低的,比匠户都低。

他们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还没什么,一旦赚的多了又没有后台,没有关系,那就会被贪官污吏一口吞了,骨头渣子都不剩。

这或许也是蒲州三大豪族能发展起来的关键,因为他们三家都出了朝堂官员,而且,在他们奸商手法的操作下,杨博、王崇古和张四维那都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他们的后台可以说是最硬的,当皇帝的都得听他们的,不听话那就是死。

所以,他们的生意做的那都大得吓人。

他们不但垄断了河东盐场和长芦盐场的食盐生意,还垄断了北虏生意,乃至边军的军需供应,粮草辎重的供给等等都被他们垄断了,他们不赚大钱才怪呢。

当然,那是历史上他们夺取了皇权的时候。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皇权差不多都被万历给夺回来了。

现在,这天下若是比后台,那没有哪个后台比他这个当皇帝的更硬了。

这也是他做生意赚钱依仗。

他想做什么生意就做什么生意,而且,绝对能赚到钱。

医药这个行当他想要做起来并不是很难。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李神医,这世上所有药的药性你都了解吧?”

这大话可不敢说。

李时珍闻言,连忙谦虚道:“万岁爷,微臣不敢说了解这世界上所有药的药性,微臣也就了解一千九百多种药的药性,还不到两千种呢。”

你这纯粹就是谦虚了,你要朕来说,朕怕是两百种药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这些药怎么培植你应该也都了解吧?”

我可不敢在你面前吹牛。

李时珍还是谦虚道:“微臣只能说了解一点点,有的微臣还不是很了解。”

那就够了。

万历又问道:“万神医,你们家的药方是只能传子孙的还是可以外传的?”

我们可从来敝帚自珍。

万邦忠不假思索道:“万岁爷,我们家的药方是可以外传的,家父还在我们家大门口专门建了一个传达室,他出的所有书和所有药方都摆在里面,想要的都可以去抄,家父还经常开堂授课给人讲解呢。”

你们果然都是医者父母心,很好。

万历闻言,果断道:“小舅,拟旨,封神医李时珍为药圣,追封神医万密斋为医圣。”

啊?

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闻言,那都不由得一愣。

紧接着,他们便纷纷起身,趴地上感激涕零道:“多谢万岁爷恩典。”

圣人在这年头可不是开玩笑的。

嘉靖朝就流传着一句话,圣人出,黄河清,由此可见圣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当今天子给他们封圣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万历微微抬了抬手,让他们起来就坐,随即又郑重道:“尔张,神道碑文你会写吧?”

那当然。

神道碑文还就是我们这些翰林出身的人写的才算正宗货,其他人写的神道碑文那都是冒牌货。

李廷机连连点头道:“微臣会。”

万历不假思索道:“那你亲自给医圣万密斋撰神道碑文,让国丈召集石匠镌刻一个最大的神道碑,刻上朕的名号,作为御赐神道碑送到医圣万密斋墓前立起来,以为纪念。”

李廷机闻言,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氏兄弟闻言,已然感动得泪流满面。

这还没完呢。

万历又细细交代道:“尔张,你再专门出一期邸报,详细介绍医圣万密斋和药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和医学名著,放下个月发,多印点,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州府县,还有所有都司卫所和土司都要送到。”

李廷机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明白。”

万历又细细交代道:“建中,你发太医院令,征召天下所有医户子弟来京跟药圣和医圣之子学习医术,每一户必须派一个子弟,没有儿子就派女儿。

朕会命人通知乾吉,让沿途所有驿站都给医户子弟开放,他们来京的食宿全部由朝廷出。”

啊?

这是要干嘛?

李建中闻言,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李神医,现在市面上的药材多不多,朕的意思是够不够大明所有子民用的。”

这个。

李时珍缓缓摇头道:“现在市面上的药材并不是很多,常用的药材每个县都不一定能配齐,不常用的药材我们行医的时候要用到的那都只能自己到山里去采。”

那就好。

万历又问道:“万神医,常用的方剂,比如,治伤寒的,清热去火的,除毒的,调理五脏六腑的,包括补血的,补精气的,提神醒脑的,全算上,你估摸需要多少种药材,市面上能全部买到吗?”

这个你让我怎么算?

万邦忠闻言,小心道:“万岁爷,您说的这些方剂大致多少种啊?”

朕又不懂医理药性。

万历琢磨道:“你看着办吧,总之,各种常见病都要能治,不管大人小孩,不管男女,还有,滋补养生的也要来上几种。”

这就多了。

万邦忠闻言,估摸道:“万岁爷,按您说的,我们最少得准备三四十种方剂,用到的药材最少有两百种以上,这些市面上可能都有买的,但是,有的微臣估计不多,要大量制药恐怕不够。”

这个好办。

万历琢磨道:“九边多山,边军将士也识得一些草药,不若这样,我们先把《本草纲目》发到九边各都司卫所,每个百户所给他们来一本,让他们有空的时候上山去采药,我们收购。

然后,我们根据收购上来的药材产地,将适合在当地生长的药材连带种子和种植方法给他们发下去,让他们在山上开荒种药,这样总差不多了吧?“

呃,这个我没李神医懂。

万邦忠闻言,干脆看向李时珍。

李时珍估摸道:“九边地大物博,能种植的药材估计有上千种,不过,有的药材是挑地方的,比如岭南、云贵、巴蜀、湖广等地就有很多独特的药材,其他地方是没法大量种植的。”

这个也好办。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你跟万神医他们商量一下方剂的事情,再看看哪些药材适合九边种,那些药材适合岭南、云贵、巴蜀、湖广,到时候朕让五军都督府下令,命岭南、云贵、巴蜀、湖广等地的都司卫所开荒种植。”

这一下,朝堂之上又炸锅了。

小皇帝怕是有个大病啊!

他下旨把太医院的院正和院判全换了也就罢了,他竟然还下旨封了医圣和药圣!

这圣人是能乱封的吗?

接下来更离谱,他竟然让太医院下令命天下所有医户送子弟来跟药圣和医圣之子学医!

紧接着,他竟然又下旨让边军屯卫和岭南、云贵、巴蜀、湖广各都司卫所的屯卫采药种药!

这小子怕是真有个大病。

而且是脑子有病。

这乱七八糟的,干什么呢?

万历可不管这些。

现在他就是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做什么生意做什么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5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