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零二章 医户匠户上战场

书名: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作者:星辰玖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4

宗藩问题很严重。

山西的宗藩问题尤其严重。

其中,代藩和晋藩问题最严重。

林润的奏折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嘉靖四十一年,山西藩王宗室需要的禄米是三百一十二万石,河南藩王宗室需要的禄米是一百九十二万石。

如果从这个数字来看,山西的藩王好像比河南的藩王多了一倍。

其实不然,山西总共三个藩王,也就是晋王、代王和沈王。

河南却有六个藩王,包括周王、郑王、唐王、伊王、徽王和崇王。

为什么山西总共才三个藩王,宗藩禄米却比河南六个藩王的宗藩禄米多了将近一倍呢?

这就是代藩和晋藩最大的问题了。

代藩和晋藩的宗室人口数量都超过五千了!

也就是说,光是这两藩的宗室加起来就有一万多,沈藩宗室才一千多,山西三百多万石的宗藩禄米九成多都是发给这两藩的。

而且,他们还兼并了很多的田地,光是代藩就兼并了一千多万亩的田地。

这简直就是个超级大蛀虫。

代藩宗室需要的禄米就是一百多万石一年,代藩兼并的田地如果能交田赋,那又是一百多万石一年,大明朝廷一年的田赋收入才多少?

如果没有代藩,现在大明朝廷的田赋收入就是七百多万石,而不是四五百万石。

这么算起来,光是一个代藩宗室就吞了相当于半个朝廷的田赋收入!

代藩这是在找死啊。

万历不知道翻阅了多久宗藩资料,骆思恭终于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拿起申时行作死的那份奏折,郑重道:“你派人去山西好好查一查,晋王、代王、沈王是不是真接受了这么多投献的田地,特别是代王府,他们名下一千多万亩田地到底怎么来的。”

这个需要时间,就算山西离的近,那也不是一两天时间能查出来的。

万历也没有干等着,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将彭国公戚继光、永年伯王伟、李时珍父子、万氏兄弟和彭尊古、黄承玄等招到了原来的县衙大堂之中商议起来。

这次大堂中间的圆桌上摆的还不是地图而是战车和粮车的图纸。

至于为什么不摆地图,这个只有他和戚继光心里清楚,他们这次的作战目标是绝密,绝对不能泄露出去,一旦泄露出去,那十有八九又会前功尽弃。

众人看着桌上的图纸那都有点懵。

这是商量什么呢,难道战车和粮车有问题,需要改进?

问题,商量这个也不用叫上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吧?

他们是医户出身啊,对这个一窍不通。

万历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细细解释道:“我们这次出征路途遥远,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点点,而大战中难免会出现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损坏。

如果我们把受伤严重的将士送回来医治那十有八九会死在路上,损坏的武器装备那更是难运回来维修,特别是战车和粮车,如果烂到拉不动了,那就只能丢战场上了。

这对于我们持久作战是很不利的,所以,这次出征朕想把医户和匠户都带上一点。”

哦,原来是出征要带医户和匠户啊。

这个并不奇怪,洪武朝和永乐朝的时候大军出征还带着专门的军匠呢。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满脸恍然的点了点头。

万历紧接着便问道:“元敬,你估摸着这次大战会有多少伤亡,尽量以最大的数量来算。”

这个。

戚继光琢磨道:“万岁爷,微臣就以万人规模的敌人来算吧。

现在京营的实力算是可以了,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光是击败万人规模的敌军,那估计不会出现阵亡,受伤的将士应该不会超过一百。

如果我们要歼灭上万敌军,那估计阵亡将士会达到几十甚至上百,受伤的将士恐怕会上千。”

这点他也相当的小心,他不把敌人具体的数量说出来,别人就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谁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也故意大概道:“那我们就算十万敌军吧,按最大的数量来算,那会出现上万受伤的将士,李神医、万神医,你们觉得医治和照顾这么多的受伤将士需要多少医户?”

李时珍父子和万氏兄弟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这个谁知道啊?

最后还是经验最为老道的李时珍开口问道:“万岁爷,这得看重伤和轻伤的将士各有多少啊。”

万历闻言,很是干脆的看向戚继光。

戚继光不假思索道:“重伤的将士一般不会超过一成。”

那这个就比较的简单了。

李时珍估摸道:“战场上一般都是外伤,如果我们带上足够的金疮药,那一个医户随随便便就能医治几十个上百个轻伤的将士,至于重伤的将士,一个医户照顾四五个重伤的将士应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受伤将士是一万左右,微臣以为带上两百医户应该是足够了。”

那就算两百吧。

万历缓缓点头道:“嗯,这次我们就带上两百医户和两百匠户,其中木匠和铁匠各一百,现在我们就来商量一下,医户和匠户用的马车应该做成什么样的,国丈你先说说匠户的马车应该做成什么样的。”

这个。

永年伯王伟琢磨道:“匠户的马车倒是好办,就用粮车就行,里面多放点装工具和材料的箱子就差不多了。”

万历闻言,微微点头道:“那行,匠户的马车就用粮车改吧,两边各做一个床,床下面是摆放工具箱的柜子,中间也做成能躺人的地铺,这样加上赶马车的,一辆马车就能带四个匠户,两百匠户五十辆马车就足够了。”

永年伯王伟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扫视了一番参与商议的众人,随即果断道:“旦阳,这些匠户就有你们兄弟负责带着。”

彭尊古连忙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又问道:“李神医、万神医,你们觉得医户的马车应该做成什么样子?”

这个。

李时珍小心的问道:“万岁爷,受了重伤的将士我们也要带着到处跑吗?”

万历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个当然,这次我们是去征讨北虏,受伤的将士我们没法送回来,也不能留在原地,只能跟着大部队到处跑。”

李时珍闻言,颇有些为难道:“万岁爷,这一辆马车好像只能带两个受重伤的将士,哪怕两百医户一人赶一辆马车那都只能带四百受重伤的将士啊。”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万历琢磨道:“医户的马车里面的床铺我们可以做成双层的,上面和下面都能躺人,再加上中间也能躺人,两百辆马车带上一千受重伤的将士都没问题。”

这样能行吗?

李时珍皱眉沉思道:“万岁爷,受重伤的将士那肯定是要靠抬的,这一辆马车塞五个受重伤的将士进去,不好抬啊,还有,马车颠簸,受重伤的将士万一从上面的床铺滚下来,砸到下面的,那可能会出人命啊。”

这些东西后世其实都有现成的。

万历不假思索道:“抬上去很简单,我们可以做专门抬受伤将士的担架,也就是两根七八尺长的木棒中间缝上厚布,厚布展开来大致跟马车上的床铺差不多宽就行。

木棍两端都绑上厚布条,能挂抬的人肩膀上那种,这样,两个人都能抬着受重伤的将士跑起来,抬上抬下那也方便的很。

至于受伤的将士会滚下床的问题,我们直接给床铺两边事先固定好几根布条就行了,到时候要带着他们跑了,直接把他们绑床上就不会掉下来了。”

这是考虑得真周到啊。

李时珍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这样就没问题了。”

没问题了就开始做。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万神医,你们兄弟出个人带着这些医户吧。”

还有,两百挑选出来的医户和匠户青壮也得操练。

怎么赶马车,怎么医治受伤的将士,怎么维修武器装备等等这些那都得操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6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