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23章 第123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李世民此时的编制还挂在魏王名下,当然不能明晃晃的带着萧明泽往德州去,故而先前便趁着李峤尚在之时,一道商量着给她编个假的身份。

对外就说是老家寡居的堂妹,父母俱丧,为族人所欺,先前听人说有个名叫李长生的人在东边做了高官,年纪相貌都与堂兄有些相似,在老家又实在活不下去,无可奈何之下收拾行囊前去投奔。

这世道正值兵荒马乱,原本一个弱女子是走不了这么远的,可巧半道上遇见了李峤,后者问明缘由之后,便顺势将人捎带着送到这里此地。

李长生出身陇右道,而天子西逃,李长生的堂妹从西边逃难过来投奔堂兄,这很合理嘛

最妙的是以魏王当下同天子的关系,也无法派人前去核实,亦或者是调查此事。

李峤听罢之后,不由得问了一句:“兄长不怕魏王因此起疑吗”

“只怕恰相反,正因如此,魏王才更加要笼络他呢。”

李世民笑而不语,萧明泽亦是莞尔:“你是天子派遣出来的使节,他是魏王麾下的大将,此番你带了他堂妹前来,魏王怕只会觉得这是你,亦或者朝廷有意拉拢李长生,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为了安抚人心,也为了向天子显示这离间计无用,当然要格外的厚待他几分啦”

李峤诚然聪明,但聪明并不能取代经验,尤其是同上位者斗智斗勇、反复拉扯的政治手腕。

这是由于出身所导致的,只能通过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自行摸索,无法先天领悟。

在这方面,对面二人胜过他许多。

而此时此刻,看着坐在义兄身边语笑嫣然的萧明泽,再看看同样含笑的义兄,李峤心里不是不羡慕的。

谁不想身边有个同舟共济、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呢。

可是他的妻子

李峤想到此处,不禁有些黯然。

他知道邬翠翠已经足够努力,也知道她在拼尽全力的成长,但是在权力丛林当中,邬翠翠这棵小草太过于渺小,也太过于脆弱了,以至于即便她迸发出全部力量来努力生长,也很难与他比肩。

更不要说是在那片弱肉强食的残酷丛林中生存下去了。

李峤对此,也只能报以一声长叹。

萧明泽改换了妆扮,又被李世民带着去同在庆州城外等待他的几十名兄弟会合,简单介绍了几句,众人扬鞭启程,追逐先前去往德州的队伍。

而那边厢,李峤也回到使节团中,改换官服,催马往庆州城去。

他此番孤身出行,原就是为了探一探魏王军的虚实,结果压根没费什么功夫,便轻轻松松混入其中,顺带着帮着义兄打了一场阻击,如何看不出魏王军的实力呢。

李峤心中轻蔑大生,脸上倒不显露,催马到了庆州城外,便有探子来报:“魏王世子在前方五里之外恭迎天使”

随从前往的其余人听罢,眉宇间不禁流露出几分异样,偷偷交换一个眼神,又斜眼去瞧李峤此刻神情。

谁不知道李将军的妻子,便是从前的魏王世子妃呢

相对于心怀八卦、等着看好戏的双方人马,两个主人公反倒神色自若,好像之间没有横亘着一个邬翠翠似的,和睦的寒暄几句,李峤在前,李天荣在后,如此入城去见魏王。

打从西边的惊变传到耳朵里,魏王就知道自己这局必然要输了,天子即便西逃,即便是他的子侄辈,那也是天子啊

左右权衡之后,他还是决定要保住魏王妃。

保住这个女人,就是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保住了世子,如果后两者都没了,他再去夺这个天下,还有什么意思

但若是公然违逆圣旨,只怕也是不妙。

因而便与魏王妃私下里通了气:“只是假意将你送走”

魏王妃哪里肯信他

当年他能对原配妻室痛下杀手,今日难道便杀不得她

还有贵妃遥想当初在宫中时,贵妃何等盛宠,宫内礼遇一如皇后,如今却身死宫外,不知埋尸何处,贵妃尚且如此,何况是她

魏王妃一双眼睛红肿的像是烂桃儿,尖声道:“叫天荣来,我要你当着天荣的面儿同我说”

魏王着实无奈。

有些话夫妻之间说说也就罢了,非得翻到小辈儿面前去,反倒叫他这个做父亲的尴尬。

只是他原也没打算糊弄魏王妃,儿子也曾私下问过此事,便也就应了,使人去传了世子过来,当着他的面讲述了自己的安排。

魏王妃这才肯稍稍安心。

如是魏王心下作了计较,李峤心中也是早有预料,双方没有爆发出剧烈的矛盾,言笑晏晏,宾主尽欢。

魏王请李峤代问太上皇安,李峤微笑应下,又故作不经意般的提起来时路上遇见了李长生前去投亲的堂妹一事:“说起来,李兄还是我的本家呢,如此英才人物,连天子都是几次三番夸赞过的”

魏王听他提起自己的爱将,心头警惕之情大生,唯恐这员猛将被人挖走,嘴上打个哈哈,又问:“有劳了,长生之妹何在我即刻便让人送她往德州去,使其能够兄妹团圆”

李峤笑着饮一杯酒:“不必劳烦王爷,我已经使人送李家小姐往德州去了。”

魏王眉头几不可见的皱了皱,很快又平复下去,说起别的事情来。

李峤有君令在身,无暇久留,在城内用过酒菜之后,便待动身。

魏王妃身着素衣,发无珠饰,神色憔悴,面无血色,俨然就是一个失去至亲之后悲痛欲绝的中年妇人。

虽知自己此去必死,然而在众人面前,她仍旧是仪态端方,不露怯色,含泪辞别魏王父子,便举步迈上车驾。

到底是魏王之妻,李峤怎么好当着他的面对其加以锁拿

如是车辆前行,而庆州百姓却沿途追送不止,魏王妃掀开乘坐车马的帘子,为之垂泪,就这么走出去二里远,后边仍有百姓同行不去。

随行的副使问李峤:“要不要把他们赶走”

李峤觑了他一眼,轻轻摇头,却不言语。

如此作态,倒叫副使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这么又前进了一里多路程,后方终于有急行的马蹄声传来,李峤等人勒住马回身去看,却是魏王世子李天荣率领一干扈从催马而来,冲到魏王妃乘坐的车驾面前,将魏王妃接了出来。

天子使节们纷纷变色,随从士卒更是全神戒备,两名副使齐齐扭头去看李峤,随时听侯他的吩咐,场面堪称一触即发。

李峤一抬手,示意麾下士卒们稍安勿躁,自己则催马近前,问李天荣:“世子这是何意”

李天荣流着眼泪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若不知孝道,又岂能够知道忠义身为人子,又怎么能眼见着母亲前去赴死,却无动于衷呢”

说完,又取下腰间佩刀,掷于地上,命令同行的扈从们不得反抗之后,对李峤道:“母亲乃是常氏族人,今日获罪,将要被处死,请让我来替她去死吧,如果这世间没有她,又哪里会有我呢”

魏王妃为之泣下,跟从李天荣而来的侍从们也随之流泪。

李峤深为触动:“圣人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所说的难道只是父子之情吗今日世子与王妃情状,也正如此啊。此情此景,我又怎么能加以苛责呢”

此时魏王终于“得知”了儿子前去劫囚的消息,带着一群亲卫怒气冲冲的赶到,瞧见眼前情状之后抬手便打:“你这孽子,却叫我深陷于两难之地”

李天荣与母亲抱头痛哭,却不反抗,送行的庆州军民亦是流泪,李峤反倒去劝魏王:“本就是人世天伦,您就不要为此再责备世子殿下了”

魏王泪眼朦胧的去看面前过分年轻的天子使节,很快便意识到对方也在演,起码此时此刻,他并没有跟自己撕破脸的意思。

他暗松口气,顺着既定的剧本几次推辞,最后终于在儿子跟军民的几次相求之后,带了魏王妃返回庆州。

李峤目送魏王一家的队伍消失在视野中,脸上的表情终于尽数敛起,继而调转马头,淡淡吩咐:“走吧,继续前行”

副使是他的心腹,见状便有了几分猜测:“将军是否早就料到会如此”

又了然道:“这就对了,您虽然识字,但念过的书却不多,先前说出那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的时候,我还吓了一跳呢,这是找哪个先生临时抱佛脚教的”

李峤眼底却流露出极浅的一丝笑意:“这你就猜错了,却不是先生,而是我的兄长所教”

副使吃惊的“啊”了一声:“您的兄长”

李峤应道:“是啊,哪天真该叫你见见他,那才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呢。”

如是回到了天子行辕,李峤先去请罪,继而又站在道德层面上对新帝施加压力:“魏王,宗室栋梁,又是陛下的叔父,世子亦是陛下嫡亲的堂弟,如此骨肉分离、涕泪横流,臣实在不愿使陛下背负离间自家骨肉的恶名”

新帝脸色铁青,显然也听出了李峤话中的未尽之意,激怒之下,甚至于将这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义挑到了明处:“你的意思是,朕若是不赦免魏王妃,便是枉顾恩义之人吗”

李峤一掀衣摆,跪下身去:“臣不敢。”

“不敢”新帝冷笑道:“你李峤还有不敢做的事情吗”

这话里的责难之意便十分重了。

一侧的近臣见状忙出言来打圆场,天子也自觉失言,只是一时间又拉不下脸来,遂摆摆手,不耐烦道:“你此番办事不力,着罚俸一年,暂停职务,回府闭门思过一月,不得有误”

这便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了。

李峤不缺钱,至于职务

这世道,只要有本事在身,又何必担忧会被长久的闲置

天子如此为之,也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李峤回到自己的府邸,后脚就有人在各处门户上贴了封条,只留下一道门用来运送厨下菜蔬。

宫中的人一脸为难:“李将军,这都是陛下的意思,小人们实在不敢违逆”

李峤不以为意:“无妨,你们也是听令为之。”

那边李峤离去之后,原本满面愠色的新帝,脸色却随之淡漠起来,吩咐左右侍奉更衣,往正房去给太上皇请安。

还没进门,就听见年轻歌姬的吴侬软语,彼时春风骀荡,杨柳轻柔,倒真有几分当年帝都的富贵风韵。

新帝短暂的恍惚了几瞬,方才入内,面带恭谨,生等着太上皇听完了一首曲子,打发侍从们出去,才低声开口:“已经照父皇的吩咐做了”

太上皇半躺在摇椅上,目光紧盯着面前的棋盘,低低的“唔”了一声。

新帝忍了又忍,到底还是问了出来:“您如此为之”

太上皇别过脸去,淡淡的看着他:“李峤与邬家最深的联系,是什么”

新帝略一思忖,道:“是他的妻子翠娘。”

“大错特错,”太上皇断然道:“是邬夫人”

新帝神色为之一震。

却听太上皇继续道:“李峤与邬家的联系,看似紧密,实则松散。邬家的下一代人,除去小九的驸马,再没有成器的,翠娘看起来是长进了,但是跟她娘比起来,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邬家全力支持李峤,要人出人,要力出力,要钱出钱李峤再如何优秀,他也是外人,不姓邬,邬家其余人难道就没有异议只是都被邬夫人打压下去,不敢吭声罢了”

太上皇冷冷一嗤,伸手将面前棋局抹乱:“李峤在军中所向睥睨,邬家在朝中树大根深,这双方的联合看似牢不可破,实则漏洞百出,只需要将邬夫人这根最要紧的地基抽掉,这座大厦顷刻间就会倾倒坍塌”

新帝了然道:“怪不得您让太医隐瞒邬夫人的病症,使其不治,此后又借故将李峤打发到庆州去”

太上皇慢慢笑了起来:“年轻人少年得志,很容易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聪明的,他以为你是要借魏王打压他的声望,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将他打发走,怎么阻止那些民间大夫给邬夫人看诊”

“如今邬夫人病入膏肓,神仙无救,只管扣住李峤在府,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叫邬家那群乌合之众与他走向决裂了。”

太上皇神色不无唏嘘:“翠娘已经够努力了,但是世间的很多事情,哪里是努力就够的呢。”

他说话的时候,新帝便缄默的侍从在一侧,宛如一个恭顺的木偶,直到太上皇说完,才毕恭毕敬的恭维一句:“圣明无过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3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