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46章 第46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少府令的人选最终得以确定,但朝堂之上的火药味儿却并没有消失,甚至于越来越浓。

具体表现就是三位反正功臣至此彻底撕破了脸。

内侍高声唱喏,宣布退朝之后,满朝文武纷纷离殿,就在多数人都在殿外穿靴子的时候,尚书令潘晦言笑晏晏,旁若无人的吟诵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嬴政点了个踩,并且发起了举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

潘晦所说之人,舍窦大将军其谁

所有人都听得出此话中所蕴含的深意,窦敬自然也听得出。

周围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到他的脸上,透露着探寻与打量之意,窦敬心头怒起,脸上却不显山不露水,举目环视四周,那些目光的主人便宛如受惊的飞鸟一般,惊慌失措的逃离了。

潘晦就在此时大笑出声:“还真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呐,哈哈哈哈”

窦敬冷冷的盯着他,一言不发。

潘晦毫不畏惧的回望着他。

周遭人眼见两位当朝重臣短兵相接,不敢发出一声,殿内气氛凝滞的近乎可怕,落针可闻。

如是过了半晌,窦敬唇边溢出一丝冷意,朝潘晦点一下头,先行举步离开。

潘晦同样微笑着向他颔首致意。

百官先后离开,不多时,大殿之上便只留下潘晦一人。

也只有这时候,他脸上才显露出些许疲色,低声喟叹道:“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啊。”

身边陡然传来一声笑。

潘晦回头,便见数人粗细的盘龙柱旁边站着一个中年内侍,手持拂尘,微微含笑,正看着自己:“尚书令是在说窦大将军吗”

“不,”潘晦摇头,眼底浮现出一抹苦涩:“是在说我自己。”

继而他整顿衣冠这位叱咤风云数十年的尚书令、曾经匡扶过大行天子的反正功臣,居然向这个内侍躬身低头了:“请代我往后殿去拜谒天子。”

内侍柔和的笑了笑:“天子知晓尚书令忠君爱国,特意使奴婢前来为尚书令引路。”

一切都完了。

这是今日站在朝堂之上,听到最终以河南尹朱佑为少府令的决议被通过之后,潘晦内心深处的想法。

少府令毛绰当街被杀的消息传到耳中,潘晦立时拍案而起,再得知杀人者乃是窦氏的门客之后,他心里已经涌起一股不祥之感。

终于还是到了这一天吗

昔日肝胆相照的战友,终于也到了拔刀相向的这一天。

亲附潘家的朝臣齐齐看向他,姨母带着儿媳妇跟几个孙儿披麻戴孝来到了他府上,哭声震天,所有人都在等待他的反应。

潘晦知道,自己必须有所行动。

毛绰,九卿之一,几乎可以说是潘氏利益集团的二号人物。

这样一个人物被当街杀了,他这个党魁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日后如何服众

即便是窦家,即便是武城侯,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潘晦开始复盘整件事情报复只是手段,他必须要找到那条引发冲突的导火索

窦敬被封王之后,窦氏一族行事愈发跋扈,甚至于将手伸到了少府,对此,毛绰不止一次同他抱怨过。

彼时潘晦只能苦笑着宽抚他我的尚书台都被窦家安插了人手,何况少府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毛绰对此有些不满,但还是应了,没有跟窦家发生大的摩擦。

既然毛绰已经退了一步,那引发血案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潘晦细细盘问了跟随毛绰的小厮,从他口中得知了武城侯此前下帖邀请毛绰过府宴饮一事,眉头便是一跳,招手唤了心腹过来,吩咐道:“去打听打听,看武城侯那天还邀请了什么人。”

心腹领命而去,很快便来回禀:“武城侯只给少府令一人下了请帖。”

潘晦若有所思。

武城侯是窦敬的长子。

他的态度,几乎可以判断就是窦敬本人的态度。

武城侯单独给毛绰下帖,是想跟他说些什么

为了窦家插手少府的事情吗

不可能。

这段时间以来,窦家人简直要把尾巴撬到天上去了。

别说是少府,他的尚书台、耿戎的光禄寺,就没有他们不敢染指的地方,他跟耿戎都没等到窦家单独设宴相邀,毛绰这个少府令却等到了

怎么可能

毛绰跟耿家,一定发生了一件单独指向性的事情,才会出现了这次邀约,而毛绰的拒绝,显然极大的触怒了窦家,紧随其后的就是窦家暴起杀人

会是什么事情呢

潘晦忽然间想起前两天,尚书台复核奏疏数量时莫名少掉的那一份了。

他心头陡然浮现出一抹阴翳,马上下令逮捕了窦家安插在尚书台的人严刑拷打。

对方的确畏惧窦大将军,但他潘晦又岂是善与之辈

被擒住的那个名叫褚道隆的郎官几乎是涕泗横流的哀求他:“尚书令,我要是说了,窦大将军必杀我满门,我不敢,我真的不敢啊”

夜色寒凉,月上中天。

潘晦披着大氅,淡淡道:“窦大将军能杀你满门,我便不能吗同为反正功臣,窦大将军敢杀九卿,我就算逊色他几筹,难道还不能灭一个六品郎官满门”

褚道隆汗流浃背,瑟瑟发抖,战栗着左右迟疑。

潘晦道:“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把你知道的原封不动的告诉我,你会死,但是我会告诉窦敬,你为了保全家人,什么都没有说。”

“第二,为窦敬保密,被我杀掉泄愤,你在地下祈求窦大将军能够保全你的家人。不过我有一点要提醒你,灭门这件事情,我可以失败无数次,但你只能输一次。”

褚道隆的脸色,比天上的月亮还要惨白三分。

潘晦问他:“来吧。告诉我,你的选择。”

褚道隆颓然跪坐在地。

他嘴唇嗫嚅几下,低不可闻道:“是我在呈送陛下的奏疏里,发现了一份匿名弹劾窦氏一族的奏疏”

潘晦眼底诧色一闪即逝:“匿名”

褚道隆懦弱道:“是。”

潘晦迅速抓住了重点:“笔迹如何”

褚道隆道:“分辨不出是何人所书。”

潘晦眉头微皱,有了答案:“窦家觉得,这封匿名奏疏是毛绰所上。”

褚道隆没有做声。

因为毛绰已经用性命证明了这一点。

潘晦不由得出神起来。

这件事,真的是毛绰做的吗

既愤恨于窦氏跋扈,又被损害了自身利益,且不愿暴露本来面目,倒有些像是毛绰的手笔

但潘晦心知肚明不可能是他。

因为所有奏疏都须经尚书台,才能呈送到天子面前,而他为尚书令,也就是说,理论上所有奏疏在天子御览之前,他都会先行过目,这份奏疏即便真的递上,多半也会因为匿名,内容又涉及窦氏一族的缘故而被他拦下。

毛绰怎么可能不事先跟他通风,就上这样一道奏疏

理论上是这样。

可是事情出了一些变故。

尚书台里,一个被窦家安插进去、具有检阅奏疏资格的郎官,在尚书令之前对奏疏进行预检的时候发现了这份奏疏,将其扣下,递交到了窦家手上,继而窦家通过某种途径得出了奏疏的主人乃是毛绰,邀约不成之后,终于引发了这场血案

潘晦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

实在是非常巧妙的设计。

他,尚书令,血案发生之前,根本不知道曾经有过这样一封检举窦家的匿名奏疏。

窦敬,窦大将军,发起这场暴力屠杀的时候,也根本不知道尚书令潘晦对这封检举奏疏一无所知。

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潘晦摆摆手,示意下属将褚道隆带了下去,而他则在这寒凉的月色之中踱步,独自思量,是谁设下了这个局

他举目看向未央宫,几瞬之后,就有了答案。

天子。

只会是天子。

潘晦不由得苦笑道:“淮南子讲,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果然是这样啊。”

现在他该怎么办

又能怎么办

去找窦敬,说一切都是场误会,是天子设计让你我反目、毛绰殒命

窦敬不会相信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会下意识的相信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个人。

天子给窦敬什么

非穆氏而封王,窦家五子封侯,赐钱一亿,准许窦敬使用天子的仪仗

这已经是人臣的极致,赏无可赏了。

即便再换一位天子,在不主动禅位的前提下所能够给予窦敬的,也就是这些了。

而他潘晦能给窦敬什么

告诉他天子并非表面上那样荏弱,实际上正在对窦氏一族虎视眈眈,赶快将他废了拉倒

潘晦用脚后跟,都能想到窦敬的想法。

将当今天子废了,你潘晦来把我窦敬丢掉的待遇补上吗

你潘晦的党羽刚刚在天子面前匿名告我窦家的状,现在又施展诡计,想让我自断臂膀,将支持我的天子废黜

你究竟是在揭穿天子的真面目,还是想以废帝之事打压窦家,使得天下群起攻讦于我

而潘晦出于自身利益,也无法跟窦敬讲和。

就算那封奏疏不是毛绰上的,就算毛绰的死是出于天子设计,可这一切都无法将事实抹煞,那就是公然杀死毛绰的凶手,是窦家的门客

而他,潘氏派系的党魁、毛绰的表哥,怎么能在窦家门客将毛绰杀死之后,跟窦敬讲和

“只给我留下了一条路啊”

潘晦很快便定了心意,只是目光远眺灯火通明的未央宫时,不免心生感触,唏嘘良多。

当日新帝继位,他心里或多或少有所轻视,等到新帝大力尊崇窦敬之后,那轻视便尽数转为了蔑视。

以地事秦,犹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以权势事窦敬,又岂非如此

但是现下再看,却发现未央宫中那位看似愚鲁的天子此行之后更有一层深意

潘晦在那中年内侍的带领下进入未央宫后殿,就见天子正跪坐于坐席之上,静心习字。

他再不敢有从前的轻视之意,扑通一声跪伏下去,以头抢地:“臣有罪,臣万死,伏请陛下宽宏,加恩饶恕”

“尚书令,不要太拘束啦”

朱元璋笑容和善,语气温和:“朕难道是那种随随便便对朝臣喊打喊杀的君主吗”

空间里的皇帝们不约而同的“噫”了一声。

朱元璋置若罔闻,又问潘晦:“尚书令这个时候过来,是有什么事想禀告啊”

天子如此和颜悦色,潘晦反倒心头战栗,丝毫不敢显露释然之态,只继续维持着叩头的姿势,谦恭道:“臣有罪,之前在大殿之上,臣没有说实话。”

朱元璋疑惑地“哦”了一声。

潘晦遂道:“褚道隆,那名暗中窃取朝臣奏疏透露出去的尚书并不曾自尽,他还活着,甚至于”

他露出迟疑的样子:“甚至于吐露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来。”

朱元璋听得皱起眉来,正色道:“是什么事情啊”

潘晦便从袖中取出一份供状,双手递呈上去:“此人亲口供述,他受窦大将军指使窃取奏疏,任何不利于窦大将军的指控都无法被递到陛下面前。”

说到此处,他眼底流露出愧疚不安的神色来:“臣万万不曾想到,窦大将军居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收买郎官阻塞天子视听,狂妄到了这等地步,实在令人心惊”

朱元璋变了脸色,匪夷所思道:“窦大将军怎会如此”

他难以置信道:“这,果真是窦大将军做的吗”

潘晦声音肯定:“千真万确”

“朕一直以为,大将军是本朝的周公”

朱元璋神色黯然,难掩伤怀:“不想他竟行如此悖逆之事。”

潘晦小心的觑着天子面色,试探着道:“既然如此,陛下可要将其明正典刑”

朱元璋眉头皱起,神色迟疑:“大将军,他对朕有着匡扶之功啊,怎么能因为一个郎官的指控,便使其坐下如此大罪”

潘晦:“”

潘晦:“那,那陛下可需要臣暗中监察窦氏一族一二”

朱元璋:“嗯,怎么不需要呢。”

潘晦:“是否可以请陛下赐臣一道密旨,方便臣侦办此事”

朱元璋:“啊这,不好吧”

万一事败,又或者泄露出去,朕怎么往外甩锅呢。

潘晦:“”

潘晦:“”

陛下你这个样子臣很难办啊

你既不明着说想要处置窦氏一族,又不给臣便宜行事之权,甚至于连监察之事都说得模模糊糊你这样叫臣怎么为你尽心

他心下郁卒,又不敢做声,只得吞下苦果,打落牙齿和血吞。

嬴政都不由得说了一声:“好惨。”

“噫,”李世民道:“老朱你现在好像一个渣男啊”

李元达:“兄弟,自信点,把好像去掉吧”

刘彻嘻嘻笑了起来:“渣男都是这样的啦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对于老伙计们的评价,朱元璋只是笑。

事实上,能名留青史的皇帝,有几个不是面厚心黑的

他当然不会留下窦敬,但是想将其处置掉,是要有策略的。

窦敬擅权,最大的依仗是什么

是他掌控的太尉之位,是他手中的兵权,他可能在舆论上一败涂地,但是他拥有掀桌子的铁拳力量

真把他惹急了,他完全有率军逼宫的能力

虽然穆氏国祚未尽,如此一来,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天下共同勤王,但就算是勤王大军把窦敬抓起来千刀万剐了,也无法使被杀的天子复生了。

既然如此,朱元璋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啊。

赏赐。

厚赏。

直到赏无可赏

他赏赐的越多,窦家承受的舆论压力就越大,短时间内窦敬篡国的可能性,反而被压缩到了最低。

他赏赐的无尽多,多到后来的继位者不可能比这更多,也就彻底的将窦敬绑架到自己的船上你废掉朕,再立别人,别人也不可能给你更多,你还要因为废立天子被天下人骂,甚至被群起而攻之,何苦来哉

同理,如果别人在你窦大将军的眼皮子底下把朕害了,那你上哪儿去找一个像朕一样无尽封赏你的天子

大将军,你得保护朕啊

天子吝啬于赏赐的时候,窦大将军是朝堂之上一言九鼎的权臣。

当天子倾尽所有赏赐的时候,窦大将军也不过是天子的看门狗而已。

世间还有比这更忠心、更有能力的狗吗

没有

天子虽无权柄,却可夜夜高枕无忧

只是这法子虽好,一不小心,便会反噬。

狗吃的足够饱,彻底消化掉肚子里的肉之后,是会反噬主人的。

而主人要做的,就是在这条狗彻底消化完之前,积蓄起足够的力量

将其一击毙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5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