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05章 第105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天子大行,新君继位,接连两件大事,几乎消耗掉了满殿公卿们的全部心力。

也是等到丧仪终于结束,回到家中之后,他们才终于有闲暇松一口气,开始在心里边思忖:接下来该当如何应对这位年轻的天子呢

根据先前的诸多言行所拼凑出来的这个新君,可是个相当难缠的角色啊

于军政大事上,能稳稳把控北关不使大权旁落,于心机谋算上,能力压诸王,从大行皇帝手里得到储君之位,深得认可,而于心狠手辣这一道

观陈王全家人的下场,新帝在这方面,只怕并不比大行皇帝逊色多少。

诸王是纯粹的脑子不行,毕竟太行的那几个都被大行皇帝送走了,但朝臣们却是个个精明。

大行皇帝在时,将权位看得多重啊,当日东宫故去,大行皇帝对待东宫留下的三个孩子虽有怜惜之情,却无过分的殊宠,要说是因宠爱而使皇孙假托公主之名远赴北关,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若当真是推翻了大行皇帝遣皇孙北去的这个官方盖章认证事实,那事情可就有趣了。

这岂不是说,是皇孙假死,远走北关,之后几经周折操作,几乎从天子手中骗到了储君之位

能够走完这一整套流程,且不被天子发现,又得到了朝中大半官员的默许,已经是神乎其神了,可还有更神的事儿在后边

他居然敢回来

居然敢把自己做过的事情在大行皇帝面前掀开

怎么敢的啊天子可是连亲儿子都照杀不误的

更离奇的是天子还真就是认下了此事,不仅如此,还主动出手替他抹平一干首尾。

一战封神了啊兄弟们

不过想想也是。

已故的庄敬皇帝是个极聪明的人,太子妃更是八面玲珑,生的三个孩子里,两个女儿冰雪聪明,唯一的男嗣又岂会是个蠢的

如此一想,也就释然了。

大行皇帝是个百年难遇的神人,新帝连他都能搞定,又会是个什么角色

朝臣们简直不敢再想下去了。

什么都甭提了,先老老实实的把人供起来吧

至于之后

且走且看吧。

别的人家能这么想,是因为他们距离新帝很远,只要不主动去做些作死的事情,便不会惹火上身,这么个微妙的时候,宜静不宜动。

可是定国公府不行。

大行皇帝临终前的留下的那道遗诏,保全了定国公府后三十年的富贵与安泰,也将宁氏一族推上了风口浪尖。

流言蜚语,定国公府其实都不太在乎,谁敢拿宁氏先前做过吴王妃的事情说嘴,他们马上就能把大行皇帝亲口认定的评价怼过去

大行皇帝既是天子,又是皇室的族长,人家这个既尊且长的人都不在乎,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对着大行皇帝的决议说三道四

可是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新帝,让他们很是为难。

如此迟疑踌躇,倒不是因为他们有意拿乔,心怀叵测。

定国公曾经眼看着被封为异姓王的父亲功成身退,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乏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在这等时候,他只会顺从和襄助新帝,却绝对不会对其执政加以阻碍。

再则,老定北王留下遗令,宁氏一族男子三代不得出仕,定国公之所以得以戍守宫禁,却是因为得了天子特旨,新帝登基之后,他第一时间便交出了手中的兵权,既如此,定国公府上至定国公,下至宁氏成年的侄子们,实际上都是没有官职在身的。

而这对于定国公府而言,其实是件好事。

鲜花锦簇了那么多年,定国公府富贵已极,也是时候该冷却几分了,如今新帝登基,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一朝天子一朝臣,定国公不敢奢想别的,能平安无事的完成过渡,便是阿弥陀佛了。

如今自己的女儿成了大行皇帝册立的皇后,宁氏一跃成为后族,如若不出意外的话,宁皇后还能给宁家带来至少三十年的荣光,而这三十年,足够定国公府第四代的子孙成长起来了。

定国公唯一忐忑不安的就是,那位年轻的新帝,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呢

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跟随老定北王修习兵法,尤且记得父亲非常清楚的教诲他。

伯成,你并不是能够出奇兵的人,也并不善于冒险。

而实际上,作为宁家的少主,也不需要你去犯险。

你要做的就是一个“稳”字,在看不清来敌究竟如何的时候,就以最谨慎的态度来揣度它

定国公以多年来揣测大行皇帝的心思来揣度这位天子,实在心下难安,毕竟大行皇帝的这道遗旨来得突然,不像是同新帝透过口风的样子。

定国公夫人也是惴惴不安,不敢在女儿面前显露,唯有室内只有夫妻二人的时候,才无声饮泣:“差了整整六岁啊,又曾经是”

她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时下倒是没有男子娶妻一定要小几岁的说法,但是官宦人家,尤其是皇族,妻子比丈夫大了整整六岁,实在是闻所未闻。

至于二嫁,也并不是稀罕事,但是先嫁给叔父,再嫁给侄子,却决计是件稀罕事了。

两件事都颇稀奇,却都集中在同一对夫妻身上,尤其自己女儿要嫁得可不是寻常人,那是天子啊

定国公夫人怎么能不忧心忡忡

对此,宁氏反倒十分坦然:“事已至此,忧愁又有什么意义呢此事成与不成,都不是府上能够做主的,以当今天子的志向,怎么会容不下我这样一个女子”

定国公夫人强撑着精神笑了笑,又要找名医跟方士替女儿调理身体,本朝还没有被废掉的皇后,立储又从来都是嫡子为先,只要女儿能够诞下一个皇子,后半生也就有了指望。

宁氏见状,却正色将母亲拦住了:“上天注定我命中有子,想必早晚都会有,若是没有,强求反倒容易生出祸事来。皇室向来忌讳巫蛊之事,更不可自宫外夹带东西进入大内,母亲此时去找名医跟方士来,若是被人拿住把柄,趁机去做文章,又该如何是好”

又笑着宽慰母亲:“我向来体健,身体无病,难道还怕不得生育吗母亲生我的时候,也是年近五旬呢。”

宁氏是定国公夫妇的老来女,跟最上边的大哥在年纪上几乎差了一辈儿,府上的世孙都要比她大上两岁。

定国公夫人听她说的这般条理,心下且是欣慰,且是难过。

她有好几个儿子,却唯有这一个女儿,先前陷到吴王之乱里,已经痛心断肠,此时又要嫁入深宫,实在是

宁氏猜到母亲的想法,便着意开解她:“您若是实在担忧,不妨往成宁长公主府上去走动一二,太后娘娘在深宫之中,咱们等闲见不到,但同长公主殿下却有些旧交,陛下还是很敬重这位长姐的。”

定国公夫人顿觉豁然开朗。

曾经的太子妃、如今的谢太后,对于宁氏这个皇后的人选,其实是存在一些不满的。

她虽然具备有寻常人所没有的智慧与沉着,但她显然也不是完美的,在谢太后眼里,自己的儿子要配一个各方面都顶顶好的女子才行。

出身要好,要有才情跟智慧,容貌端正,因为儿子从前身体不是太好,为子嗣起见,最好找个比他大两岁的,一来有利于生育,二来也会照顾人。

但是宁氏

谢太后不否认她曾经是一个合格的王妃,也由衷觉得她是一个相当出众的女子,甚至于不介意大行皇帝补偿她一份比肩皇室公主的殊荣。

但是谢太后也的确并不想要一个比自己儿子大六岁,且从前还跟自己当过妯娌的女子做她的儿媳妇。

她为此有些郁卒,只是碍于那是大行皇帝的遗诏,到底也不能加以否定,只能默认。

成宁长公主为此特意入宫去劝母亲:“美玉微瑕,也仍旧不能妨碍到那是一块美玉啊。宁氏的德行与操守,您能挑出什么毛病来满京城找找,再寻不到这样心气和品格的女子了。”

谢太后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成宁长公主就知道母亲其实也明白这道理,只是到底意难平,遂笑道:“娘啊,您姓谢,又不姓宁,也不从国姓,天子娶从前的叔母为皇后,也碍不着您谢家的事儿啊。”

谢太后哼了一声:“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做了皇家的媳妇,难道还管不了皇家的事他是天子,可也是我儿子”

成宁长公主便道:“既然您是皇家的媳妇,那皇家的前任族长跟现任族长都不觉得丢脸,主动促成此事,您又有什么好在乎的”

谢太后神色微松,抬手揉了揉太阳穴:“你这张嘴,可真是”

成宁长公主亲亲热热的坐到母亲旁边,说:“大一点也有大一点的好处啊,春郎早成,真找个与他年岁相仿的,只怕还说不到一处去呢,没人明白他,懂得他,也怪孤单的。至于子嗣,宁氏自己也是定国公夫妇的老来女呢。”

谢太后侧目看她:“我是如何想的不重要,春郎怎么想,才重要”

刘彻

刘彻其实没什么想法。

他事先并不知道天子临死之前给他选了个皇后,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太在意。

二嫁过的,没关系啊,我妈也是二嫁进宫的。

我妈前边还给我生了个姐姐呢,从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之后马上就把姐姐接进宫,跟亲妈团聚了。

他是真不在乎这个。

且再三盘算之后,他觉得宁氏这个皇后的人选,其实不错。

智慧,豁达,母家没有后顾之忧,品格在及格线以上,一个皇后能做到以上四点,还要什么自行车

他纠结的挠了挠头:“就是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居岩关。

从前的定安公主、如今的英亲王颖娘,正跟唐佐和弟弟的老婆们面面相觑。

啊这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