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97章 第97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刘彻让人传了个郎官过来,倒不是想做点不能描写的事情,他今年才多大啊,身体又没彻底养好,最好不要急着造作。

他是特意跟人培养感情的。

不如此,怎么叫天子知道他这个“孙女”明白他的心意,且并不是个恋爱脑

不只是这个郎官,其余几个也是一样的操作。

要不怎么说跟聪明人合作就是痛快呢,几位郎官眼见镇国公主这一月以来都对他们颇为和蔼,如今单独召见,也只是说起京城的风土人情,眉宇间并无缠绵悱恻之意,心下便有了三分了悟,当下配合的说起京都风物,神情一个赛过一个的温柔。

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最好的结果了。

倒是空间里边几个皇帝闲的抠脚,摸着下巴议论起来。

李世民饶有兴趣道:“你们说要是改改人设,这不是分分钟搞一个虐恋情深出来”

朱元璋很熟练的设置了故事背景:“被天子选中,遣往北州的郎官当中,有一个人淡如菊、清冷自持的,相貌可能不是最好,但那种似有似无的疏离气质,却让人欲罢不能”

李元达开始给这个设想增砖添瓦:“镇国公主与他真心相爱,但是又担心此事传到天子耳朵里,会害死自己的心上人,所以就故意冷落他,与别人恩爱缠绵,生了好几个孩子”

李世民赶忙补充:“人淡如菊很失落,也很伤神,但是镇国公主安慰他说这都是为了保护他,只有跟他在一起才会有精神交流,跟别人在一起都是纯粹的为了身体和麻痹天子的需要”

朱元璋:“然后就在镇国公主跟别的男人恩爱生子的时候,人淡如菊因为太不得宠,被刚刚喜得贵女的恶毒男配下令阉了,又骗他说公主最爱的人从来都不是你,是我,人淡如菊失血过多,在悲愤当中噶了,再一睁眼,发现他回到了一切都没发生之前,然后这样那样,虐恋情深,最后还是跟镇国公主在一起了”

李世民跟李元达心满意足的啧啧着,表情唏嘘。

无法融入集体的嬴政:””

无法融入集体的嬴政:“所以到底有没有办法让朕退群啊”

他忍无可忍:“你们这群混蛋,真的给朕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太多烦恼”

几个郎官的到来只是给刘彻的生活增添了些许额外的消遣,忙碌于公务仍旧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只是在得了空的时候,也会找这个郎官喝喝酒,听那个郎官弹弹琴,雨露均沾,谁也没冷落。

傅伯林想象中的镇国公主:还有些小女儿家的拘谨,虽然能猜到几分天子的心思,但行动上难免会透露出几分拘束。

实际上的镇国公主:左右逢源,长袖善舞;铁索连舟,如履平地。

他把自己观察到的如实记下,令人飞马送至京城。

天子打开奏疏之前:来看看我孙女陷入情爱当中了没有。

天子打开奏疏之后:6

不过总体来说,他对于镇国公主还是满意的。

对于这偌大国朝的后继者来说,感情是最不要紧的东西,执掌天下的人,想要多少美人得不到

这孩子能够通晓他的心意,这是其一,通晓他心意之后也没有急着招人服侍,更不曾因此耽误公务,这才真正挠到了他的痒处。

天子将那封奏疏合上,起身离开了静室,如往常一般循着长廊走上高台,居高临下的俯视整个京城,漫不经心的问心腹近侍:“这段时间,诸王都有什么动向啊”

近侍毕恭毕敬道:“诸位王爷并无什么异动,也不曾私下有所往来,只是往太子妃处走动的更勤了,先前成宁公主被诊出了身孕,送的礼也格外厚些”

天子不置可否,又问:“成宁作何反应”

近侍垂着头道:“公主向来端方,不骄不馁,处之泰然。”

天子默然片刻,忽的道:“太子妃是个好母亲啊,几个孩子都被她教的很好。”

近侍笑着奉承道:“太子妃再好,总也要您眼光好,将其许给东宫才行啊。”

天子笑了笑,手扶着栏杆,微微侧过脸去,半边面孔隐藏在阴翳中:“你觉得,诸王此时的顺服,是出自真心吗”

这样要命的大事,即便是天子亲信,也要恰到好处的拿捏好度量。

近侍恭顺的垂下眼睛:“如此家国大事,奴婢哪里懂呢奴婢只知道追随陛下您,别的什么都不知道。”

天子哈哈大笑,笑声响亮,惊起了不远处殿宇之上停歇的一群飞鸟。

侍从们如出一辙的低着头,噤若寒蝉。

片刻之后,天子脸上的笑容敛起,神色转为阴鸷:“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假的”

天子很清楚惯性的力量有多大,也明白册立一位公主为储君要承受的压力会有多大,现在之所以诸王缄默、朝臣不语,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赞同,而是因为他们不敢忤逆自己

为什么他们会表现的这么恭顺

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已经老了,就像是燃烧到尽头的火烛一样寿数无几,他们不需要主动跳出来,用自己和家族姻亲的性命做赌注与自己对抗他们只需要等自己死

如今的局势,正如同一只皮球被按进水里,冷眼旁观之下,只觉皮球仿佛就是能沉水的东西。

但是天子清楚的知道,这只皮球之所以能沉水,是因为他正伸手按在上边,哪天他一旦撒手,这只皮球先前承受到的按压力有多大,此时会发生的反弹就会有多大

等他死了之后,诸王与朝臣们对于公主继位的反扑才会正式开始

但是天子并不打算自己出手料理掉这些人。

颖娘,来证明给朕看吧。

天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朕可以提议料理掉诸王,可以替你处置朝臣,但杀掉了诸王,也会有其余宗室在,处置了朝臣,也会有新的人补上来。

如果你自己立不起来,无论朕替你做多少事,都是无用功罢了。

颖娘,天子又在心里重复了一遍,来证明给朕看吧

先前的几场大胜给刘彻积攒了足够多的财富,打通西域之后开通的商路,更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腰包里有钱,手里边有兵,先前筹备的那条直道很快就被建设起来,他甚至于做了一个创举并不是发百姓以徭役的方式参与修建直道,而是通过以钱换取人力的形式来完成它。

北州连年战事,人口凋敝,十室九空,劳动力本就稀少,此时强行征求民工服役,之于北方诸州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如若是用钱买人力修筑直道的话,却会极大的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活经济。

此事也不是没有官员反对:“公主,您修建这条直道,本就是为了让南方及京师的行商能够来到此地,是为百姓谋利的大好事啊,怎么反而还要再给他们钱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呢”

旁边有人附和:“是啊,若真有人因为您征发徭役而心怀怨怼,决计是贪懒贱民,死不足惜”

刘彻笑了,反问那二人:“你们想不想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啊”

那二人听得面面相觑,却不敢违背这明晃晃的政治正确:“下官当然是想的。”

刘彻又问:“想不想让北州诸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那二人又道:“当然也是想的。”

刘彻再问:“想不想让百姓安乐,社稷安宁”

那二人只得道:“当然也是想的”

刘彻便温和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一天当值十个时辰,剩下的两个时辰穿上甲胄出去巡夜是因为对国朝的忠心不够诚恳吗”

那二人听得变了脸色,慌忙起身请罪。

刘彻恍若未见,继续轻声细语道:“既然如此,你们又为什么不把家财散尽,用来接济贫苦百姓,救死扶伤是因为觉得那些贱民不配吗”

那二人已经是汗流浃背,连声称罪。

室内其余人也不由得低下头去。

刘彻冷笑一声,脸上笑意全无:“混账东西我看你们是清闲日子过得久了,早就忘了民生黎庶为何物了”

说罢一掌拍在案上,厉声道:“如此蠹臣,吾不用也”

他神色向来和蔼,陡然转变容音,如此声色俱厉,更令人觉得怖然。

傅伯林脸色苍白,在某个瞬间,他甚至觉得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镇国公主,而是京城里的天子

朱元璋在空间里边提醒刘彻:“嘿,彘儿,收敛点,你身上的老登味儿溢出来了”

刘彻“呵”了一声,脸上怒色顿消,重又和颜悦色的吩咐道:“来人,把这两个无才无德之人赶出去。”

朱元璋:“”

之于北州而言,镇国公主就是天,此时一声令下,侍从们甚至都没有给那二人求饶的机会,二话不说便将人扣住押了下去。

刘彻站起身来,环视一周,神情温和,目光凌厉:“还有谁有意见啊”

众人为之默然,纷纷躲避开他的目光,几瞬之后,齐齐道:“公主仁德,下官感佩万分”

以钱买力的政策一出,镇国公主在北州本就响亮的名声霎时间更上一层楼。

百姓是最讲究实际的人,在朝堂之上打几句嘴炮,喊几句生民为万事之先,他们是不会感动的,只有让他们看到真正的实惠,得到真正的益处,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拥戴你

镇国公主为求北境安宁,以千金之身和亲塞外,得知戎狄大单于身死之后,明明可以返回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可她却为了这片土地选择了留下。

在这之后,北关将士连克敌军,他们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钱币买到了牲畜,现在,这位公主要做一件有利于北关诸州的大事,却没有合情合理的征发徭役,而是用钱来购买

这怎么能让北关诸州的百姓不感恩戴德

好不夸张的讲,即便现在镇国公主大喊一声咱们造反吧,都会有十之七八的北关之人响应。

因为他们的确在镇国公主的统治之下得到了实惠,日子也的确越过越好了。

这是连天子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有金钱开道,直道的修筑进行的很快,甚至于直道的另一端有人闻听此事,问明白自己也能参与之后,呼朋结伴,热火朝天的加入到了打工队伍当中。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而刘彻则借着这股东风,正式推行了授田令。

北方连年战火,人口凋敝,耕地荒废的太多了,而在天下其余地方,却不乏有百姓无地可种,渴求土地而不得。

从前不来北方,是因为戎狄随时可能寇边,但此时镇国公主连同麾下将士把边界线一举推进了几百里,他们又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唐佐也是直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公主之所以以钱买工,不仅仅是因为爱惜民力,意图沟通商路,也是想以此吸引移民”

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放着免费的徭役不去征发,而奢侈的用钱来堆出一条直道

有钱的地方

什么,那里还分地

我去瞅瞅

因为接连数次的对外胜利,居岩关内甚至不乏有将士产生了“戎狄也不过如此”的想法,对于战争的渴盼格外迫切。

不,与其说是渴盼战争,倒不如说是渴盼功勋和胜利。

刘彻却生生按住了这股迫切。

还没到决战的时候。

谢殊也好,唐佐也罢,即便是最激进灵活的颖娘,也都很赞同她的决议。

傅伯林承担着天子耳目的责任,为此特意前去求教:“公主为何不使人再度北上,一举将戎狄击垮,扬我国威”

刘彻坦诚的告诉他:“因为做不到。”

“离得太远,粮草的转运跟不上,这是其一;”

“此时气候不宜,易发疫病,乃是其二;”

“我们还没有彻底消化掉先前几次战争吞下的城池,这是其三;”

“戎狄人的矛盾已经在外来威胁前趋于解决,骄兵必败,而哀兵必胜,这是其四。”

“傅先生,不能再打下去了,”刘彻眼眸闭合,几瞬之后重新睁开:“再打下去,必输无疑”

傅伯林道:“可是天子也好,京城也好,都盼着公主能够继续建功立业呢。”

刘彻听得失笑,却轻轻摇头道:“能进固然是好,但是对于一个决策者来说,退比进更难。为了一时意气而丢掉大好局面,既令人扼腕,又愧对天子和黎庶百姓。”

傅伯林默然良久,最后将镇国公主所言一五一十的报了上去。

心腹飞马赴京,又毕恭毕敬的带着一位侍奉过天子几十年的心腹之臣回到了居岩关。

那近臣手中持几个信封,将天子的原话告诉刘彻:“定安安抚北关有功,朕欲嘉赏,尔有何求”

刘彻遥遥向京城低头,以示恭顺:“但为社稷所计,岂敢言功”

近臣闻言,便打开了第一个信封,取出内里的天子谕令,念给他听:“朕岂是虚言封赏之人速速讲来,不得有违”

周遭之人闻听,尽皆变色。

天子人在京城,又如何能猜到镇国公主如何回复,并早早做出回应

他们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到了那近臣手中剩下的几个信封上。

并且在心里边默念:“赶紧让天子册封您为皇太女啊公主”

哪有比这更实际的请求了

只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行。

如果公主主动开口请求做皇太女,那政治意义上可就完全不同了

向来天子登基,都是要群臣再三相请的,哪有大喇喇冲上去,直说我要做天子的

可若是如此,这个极好的机会,岂不就白白的放弃了

傅伯林在侧,也是眉头紧锁。

他侍从天子多年,太知道天子的性格有多拧巴了

他不给,你不能要

他想给,你也不能要,得再三谦逊推让,最后才能不得已而为之的要

这要是换成普通人,早他妈没朋友了,可他是天子啊,只有别人捧着他的份儿,没有他体谅别人的道理

镇国公主要真是直接说想要做皇太女,只怕天子还未必高兴

公主,傅伯林心想,这一局,你要如何来破

那近臣却在催促刘彻:“公主您究竟想要什么赏赐呢总得有个话啊。”

刘彻沉思几瞬,却道:“我身受国恩,衣食无忧,若真所求”

他向京师所在顿首:“便请陛下赐予故去多年的父王一份哀荣,聊以尽孝吧”

近臣听罢,先是一怔,显然是不曾想到镇国公主竟然会提起东宫,片刻之后,却是神色顿变。

连傅伯林都不由得为镇国公主这个回答在心里猛烈喝彩

饶是知道镇国公主以女儿身被天子选中,绝非泛泛之辈,却也预料不到她竟会有如此机变,短短几瞬之内,便想到这个破局之法

东宫已经是太子,再索取哀荣,还能得到些什么

金银玉器

这些东西对于东宫而言,跟粪土有什么区别

当然是大义名分了

镇国公主此时最缺的是什么

不是金钱,也不是将士,而是法统

以天子孙女的身份成为储君,太难了

但是这里边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镇国公主的父亲乃是天子册立的东宫

天子可以效仿前朝玄宗追谥兄长为皇帝的旧例,追谥爱子为皇帝

被追谥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如是一来,除去东宫之外,诸王瞬间都成了礼法上的小宗,继承序列上统统都要靠边站,而镇国公主却是大宗嫡女

虽然不像是大宗之子那样的占尽优势,但如此一来,起码也能跟诸王在名位上打个平手

进可以以镇国公主为皇太女,退也可为东宫过继嗣子,镇国公主以长姐的身份监国,至于诸王你们都成小宗了,皇位跟你们还有什么关系啊

远一点,别来沾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4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