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82章 第82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天子向来疑心甚重,数年前便单独将崇仁坊划分给皇子皇孙们居住,时人甚至以十王坊称呼崇仁坊在此处,这个“十王”显然并不是具体指代居于此处的皇子们的数量,而是一个统称。

十王坊的设置是为了什么

显而易见,就是为了方便天子监视诸王动向,了解宗室风吹草动的。

楚王作乱被平定之后,天子更是直接下令,严禁宗亲擅自往来,更不得与方士占卜之人勾连,现在吴王居然敢擅自出京

颖娘不知道他在这等关头出京是为了什么,她也不在乎。

但她很确定一点昊王死定了

这对东宫一系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一来大仇得报。

吴王不是想置他们姐弟二人于死地吗,这下可好,却把他自己给送下去了。

二来嘛,从此以后,齐国公府不必再首鼠两端,左右为难,大姐姐也不必担忧齐国公府内部可能会有的暗箭了。

一边是府里姑太太的儿子,一边是未来国公夫人的胞弟,一直以来,齐国公府的态度都很暧昧。

没有表态支持吴王,但也没有倒向东宫,但是倘若天子亲自出手,替他们把吴王这个选项排除掉,只怕他们也就必须做出选择了,即便不进行选择,起码也会保持中立。

如是一来,东宫便不必担心哪一日齐国公府倒向吴王,却用成宁县主来胁迫东宫。

这也是刘彻思量之后,即便不知这回到底是谁派人前来袭击自己,却毫不犹豫把屎盆子扣在吴王头上的原因。

吴王是女主的配偶,那多半也会是这场角逐的胜利者哪怕之后被推翻下台,他也必然曾经成功过。

面对这样一个敌手,不趁他病、要他命,更待何时

再则,他也在思考白绢上透露出来的内容。

东宫的人一直都觉得齐国公府是两边都不得罪,但是叫刘彻这个知道前世内情的人来看,却觉得齐国公府其实隐隐倾向于吴王。

否则,怎么会叫齐国公世子替他担下虚名,认了苏香念这个妾侍跟她的儿子

既然如此,成宁县主的处境,便很危险了。

这一世苏香念没有进京,危机尤且隐藏在水面之下不曾暴露,但刘彻当然是不介意提前排雷的,先把吴王干掉,省得他以后再冒出来膈应人。

刘彻隐隐有种预感,这个大姐姐,只怕也不是无能之辈,既然大家同在东宫这条船上做队友,若有机会,当然是要帮队友解决后顾之忧的。

兵者,诡道也。

颖娘深知这句话的含义,当然不会傻乎乎冲锋在前,按照她与弟弟的商定结果,这时候他们俩都该在山间逃命,怎么可能会有闲心去观望昊王府的动向

她只是使人把吴王离京的消息捅到了另外几位亲王府上,不需要东宫一系出马,很快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吴王离京了,你确定”

信王语气惊疑,双眼紧盯着面前长史不放,眉宇间却隐隐有兴奋之色在跳跃。

长史同样面带雀跃:“王爷也是知道的,吴王妃治府甚严,府中之事等闲流不出半句,不想百密一疏,却在一个马奴身上露了马脚”

他将内中原委细细道来:“吴王苑中有一匹名马,唤作枫叶红,乃是前年天子所赐,只认吴王为主,旁人不可骑乘,吴王感其忠义,最为钟爱,专门点了两个马奴负责照看,从早到晚不能离人。”

“昨日却有人抓了照顾马的马奴之一去京兆尹府状告,说那马奴这两日流连赌坊,几乎把裤子都输没了,先前欠了他的账,也是一拖再拖,京兆尹府的司录参军是咱们的人,察觉内中可能有些蹊跷,便悄悄将人扣下了”

信王并非痴愚之人,立时便明了了其中蹊跷:

倘若枫叶红尚在吴王苑中,这马奴怎么敢擅离职守,出去赌钱

若是枫叶红忽然间病死了,又或者是他丢了差事,料想也不敢如此肆意

既如此,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了枫叶红此时不在吴王苑中,无需他日夜守候顾看

而枫叶红只许主人吴王骑乘,也就是说,吴王不在府上至少两日了

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信王眼底跳跃着浓浓的期许,手指也不由得轻轻搓动起来,脑海中飞速的思考着这是真的吗

会不会是吴王专门放出来,用以麻痹他的烟雾弹

可如若是真的,白白放过了这个机会,岂不可惜

信王没有做声,起身来绕着书房踱步半晌,忽然道:“再过两个月,仿佛就是天子的寿辰了”

长史应了声:“是。”

信王立时便道:“本王身为天子长子、诸王之首,岂能不率群弟为父皇圣诞筹措一二礼部准备的是礼部的,那是国家仪典所在,我们亲自准备的,那才真是孝心呢”

说干就干,信王马上着手准备,遵从齿序,依次拜访诸皇子,首先登的就是陈王的门:

“天子圣诞在即,做儿子的怎么能毫无表示不如咱们就从各自封地之中拣选一二可供赏玩之物奉上,一来聊表孝心,二来好叫天下臣民见证我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皇弟以为如何”

关系到头顶那位难缠的爹,陈王能说什么

啊好好好。

信王得到准信,马上就去拜访下一个弟弟了。

如此一直到了吴王府,却是吴王妃出来待客:“王兄来的不巧,外子往玉泉祠静修去了”

信王听罢,心头不由得微微一动。

真不在家啊。

又将来意告知吴王妃:“天子圣诞在即,我与诸位皇弟想着筹办一二,叫他老人家高兴,前边几位皇弟都应下了,弟妹,你看”

天子无小事,更别说其余诸王都已经应允,吴王妃不敢叫自家府上凸显出来,立时便道:“既如此,我即刻便使人去请王爷回来。”

信王唯恐叫吴王妃勘破自己的心思,此时并不紧逼,含笑起身:“玉泉祠在城外,一来一回,得两个时辰呢。我暂且往别家皇弟府上去,待到晚间时候,再来拜访。”

吴王妃笑着替丈夫告罪:“您是长兄,哪有一而再再而三来见弟弟的道理待外子回来,我让他往您府上去请罪”

寒暄着送了信王出去,吴王妃马上打发人往玉泉祠去找人,信王听得回禀,抚着下颌上的胡须,心下疑惑:难道吴王真在玉泉祠

为了不露出蛛丝马迹,仍旧是按部就班的前去拜访其余皇子。

吴王妃的人到了玉泉祠,拴住马之后,便入内去寻吴王,结果只见侍奉王爷的宦官在此,却不见吴王及其心腹侍从,着实不解:“王爷何在府上出了大事,王妃打发人小人请王爷回府”

那宦官脸色微变,强作镇定道:“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情”

来人道:“这小人如何得知只是听王妃娘娘身边人说,仿佛同天子相干,事关重大。”

那宦官闻声,脸上不由得平添几分忐忑,觑着来人神色,忽的“哎呀”一声,叹道:“你怎么偏赶在这时候来了王爷在此地待得闷了,刚刚才带了人进山散心”

来人猝不及防,当即一声惊呼:“这可怎么办王妃娘娘还在府里等着呢”

那宦官便让他先去里边喝水:“我打发人进山去找吧,但愿王爷别触景生情,起了入山访贤的心思”

等把来使忽悠进去,马上让人去找吴王:“十万火急的大事,王爷当速速回京”

那边吴王妃在府里数着时辰,算计着丈夫也该回来了,结果却一直没有动静。

来回两个时辰的路程,这都快三个时辰了,怎么还不见人

派去的人也没回来送个信儿。

吴王妃等得心焦,又有些隐隐的不安,支着下颌在前堂静等,冷不丁听到外边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乎是从座椅上跳下去般迎上前去:“是王爷回来了吗”

却是自己的贴身婢女小心翼翼的回话:“信王殿下打发府里的管事过来,说明日请王爷过府吃酒,同诸皇子一道商议天子圣诞之事”

吴王妃心乱如麻,说了句:“知道了。”便摆摆手,打发她下去。

又等了片刻,到底是牵肠挂肚,便又使人出城:“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城外的玉泉祠里,那宦官见了人,几乎是要哭出来了。

这会儿去找王爷的人只怕还没到王爷跟前呢,王妃都派了第二波人过来了。

他用吴王入山散心的说法糊弄住了第一波人,却糊弄不住第二波,对方闻言之后马上就翻身上马:“既如此,我等便先回府给王妃娘娘送信,久不见消息,王妃娘娘很是记挂。”

吴王走的时候把一干身手高强的心腹都带走了,此时这宦官想要拦人,却也无能为力。

夜色已深,吴王妃此时却还未歇息,听侍从回禀,道是王爷进山去散心了,眉头猛地跳了一下。

她手持着茶盏,又问了一次:“福庆是这么说的”

侍从道:“是,福公公说王爷在城外待得闷,便进山透气去了。”

吴王妃猝然发出一声冷笑:“备马,我要出城”

福庆这个老东西,打量她是傻子吗

吴王年前卧病,便是因为离京办差为人所袭,不甚摔落山涧,打那之后他便对于山林之地生了忌惮之心,连天子秋猎都以身体未曾痊愈为由推了,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因为苦闷,而生出入山散心的想法

岂不荒唐

吴王不可能进山,福庆却说他进了山,既然如此,那老奴是想掩饰些什么

吴王妃往内室更衣,侍从则去备马,一刻钟之后,一行轻骑在吴王妃的率领下扬鞭出了京城。

信王得知消息,不由得抚掌大笑:“原先还只有六七分把握,现在却是十分的稳妥了”

长史在侧,也是失笑:“看起来,吴王是连吴王妃也一并瞒住了啊,那可是个眼睛里不能揉沙子的主儿,有吴王妃在,王爷只怕无需露面,便可心想事成了”

吴王妃出了城,马上往玉泉祠去,到了地方却不进门,先让人把整个玉泉祠给围了:“一只苍蝇都不准放出去”

又使人去传了福庆来,开门见山道:“王爷何在”

福庆眼见吴王妃闹出这么大的阵仗,不由得暗暗叫苦,自家王爷是个何等温润如玉的君子,怎么娶了这么个蠢笨莽撞的女煞星

作为王妃,遇事不帮着夫君遮掩也就罢了,怎么反倒把事情闹的这么大

若是传到天子耳朵里

福庆越想越觉得自己主子委屈,奈何局势如此,又不得不低头,躬身近前,低声道:“此事另有内情,还请王妃屏退左右,听老奴细细分说”

侍从们手中持着火把,那明亮的火光在吴王妃脸上跳跃,她微微一笑,手中马鞭“啪”的一声厉响,径直抽在了福庆身上。

“我这个人,最不喜欢玩弯弯绕绕那一套”

吴王妃冷笑道:“把这个刁奴吊起来打,打到他肯张口为止,不肯说,那就直到打死”

福庆脸色大变:“你敢”

他色厉内荏:“我是侍奉过德妃娘娘的旧人,王爷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吴王妃嗤笑一声:“哟,好了不得啊王爷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知道的你是奴才,不知道的,以为你是天子呢不识抬举的东西,现在你想说,姑奶奶我还不想听了呢”

她略微侧一下脸,寒声道:“堵住这老奴的嘴,拖出去,打死为止”

福庆脸上惧色毕露:“王妃娘娘”

左右却不迟疑,领命带了拼死挣扎的福庆退下。

倒是她的贴身婢女小心翼翼的近前来,低声劝道:“姑娘何必同这老奴置气他说的也有些道理,到底是侍奉王爷多年的旧人,要是王爷知道”

夜色幽深,没人看见吴王妃眼底有泪光一闪即逝。

她声音低不可闻:“知道就知道吧,无所谓了。”

吴王不管她的死活,还指望她顾全吴王

他不在京城,也不在玉泉祠。

从她打发第一拨人到玉泉祠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时辰了五个时辰都没能赶回来,他肯定是出京了。

身为藩王,他难道不知道无诏离京是多么大的罪过

一个不好,别说吴王府,连她的母家都要受到牵连

而他甚至于没有给她留下只言片语,只交代几句,说是要到玉泉祠静修,便离了府。

他信不过她。

甚至于他们成婚这么久,都没有圆房。

吴王妃试探着主动了几次,都被他客气又不容拒绝的推开,最后,她的心也死了。

她不想再主动了。

明明她是他的妻子,他是他的丈夫,可是他的行径却让她觉得,她好像是一个不知廉耻的下贱女人。

这样一个将她视为无物,可以将她和她的母家置之度外的丈夫,她要来做什么

吴王妃太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她必须把这件事情闹大,必须叫人打死福庆这个奴才,以此跟吴王划清界限。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前脚信王来府上拜会,后脚就叫她发现丈夫其实悄悄离京了

这件事,她不做,有的是人会做。

而她必须要叫天子知道,吴王离京的事情,她一无所知

如此,就不会牵连太广。

她可以死,但她不想牵连到自己的母家。

更深露重,门外隐约有棍棒落在肢体上的闷响声传入耳中。

吴王妃无声的流下了一滴泪。

为她自己这可悲的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