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38章 第138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李世民与李峤同邬二郎分别之后,便率领麾下将士们东归。

这条路李峤从前也曾经走过一遭,便是他奉令出使魏王军中,受命带魏王妃、罪人常氏往陪都去论罪的那次。

也是在那时候,他阴差阳错救下了李世民与萧明泽,又与前者结为兄弟,今时今日再去走这条路,却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彼时他与李世民骑马在前,离得不远,又自觉没什么好隐瞒这位兄长的,遂叹息一声,苦笑道:“只说邬氏蠢钝,我又岂是机敏之人”

“想当初,我奉命出使此地,却与魏王父子一唱一和,留了常氏活命,回到陪都之后李家天子因此大怒,责罚我闭门反思一月。”

“我那时候尚且还在沾沾自喜,以为将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却不知天家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心不在常氏王妃,而在邬夫人,可笑我却一无所知,错非邬二郎从九公主处得知实情,只怕此时此刻,我仍旧还被蒙在鼓里”

李峤神色不无黯然:“邬氏看不明白,我亦是如此,虽然一向以超人之才自得,最后却落得个一败涂地”

李世民听罢,却正色道:“此言差矣”

他神情严肃,语气中隐含几分劝勉与提点之意:“我义弟年不过双十,便能建功海内,自诩一句超人之才,又有何不可至于那种背地里捅刀子,蝇营狗苟的小人手段,又去学它做什么”

李世民冷哼一声,面露轻蔑:“天子也好,太上皇也罢,都自以为高明,觉得自己是玩弄人心、操控权术的高手,可是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结果”

“太上皇丢下祖先的基业,狼狈西逃,致使天下动荡,黎民涂炭,罪莫大焉而天子呵,他倒是有些卧薪尝胆的心性,可是他都卧了些什么也不过是以暴力破局,置满城官民的性命于度外罢了”

他不屑一顾道:“这样表面精妙机巧,实则阴毒无能的心思算计,不学也罢”

李峤转过头去定定的看了他几瞬,复又苦笑着摇头:“可是义弟我,正是输在了这样的算计之下啊”

李世民理所应当道:“所以你这不是离开了吗”

李峤听得微微一怔:“兄长的意思是”

李世民唇边绽出薄薄的一丝笑意来:“天家父子的手段,又有多高明呢他们所倚仗的,也不过是天子与皇族的光环,能骗得了世人一时,难道还能骗得了一世”

他意味深长道:“你既然信得过我这个兄长,那我今日便再教你一句圣人之言,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因为此番之事离开陪都的,难道只会有你跟邬家人吗”

李峤若有所思。

李世民则用马鞭点了点他的肩头:“痴儿,打起精神来吧。”

他看向庆州方向,那是他们返回德州的必经之路:“那边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李峤心下凛然:“魏王”

李世民笑道:“去的时候匆匆,归途便不必了,且慢行吧”

邬二郎回了陪都,便急忙去收拾东西,邬家当日本就是逃难离京,此番再度操持,自然简单,更不必说前番离京之时邬家人口众多,如今又只剩下几个呢

挑了些得用的金银细软带上,笨重些的尽数留下,府门一关,便出城去与妹妹汇合了。

邬翠翠到底不是蠢得彻底,回到陪都之后见了王侍郎,便先行一礼:“先生大恩,小女子感激不尽”

王侍郎倒也没有遮掩,只是同样如先前驿馆中那中年妇人一般避而不受:“我也只是穿针引线罢了,哪里敢说是对邬娘子有恩呢。”

他说:“当初李将军接回的那些蒙难女眷之中,也有我的故旧,因此虽然李将军与邬娘子不曾广而宣之,我也知晓此事,甚为感佩。不然又怎么会在城乱之夜来向邬娘子求救来此之前,我也是再三斟酌过的。”

“别人指点迷津的恩情,根源还是因为邬娘子当初种下的善因,救下邬娘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日的邬娘子自己啊”

邬翠翠听得怔然,继而热泪盈于眼睫。

邬二郎从城中飞马过来,见庄园里浑然没有主人将行的准备,心下已经起了几分不祥之感:“翠翠,怎么”

邬翠翠屏退侍从,认真道:“哥哥,我是糊涂了一辈子的人,前前后后不知道拖累了多少人,这一回,我不想再拖累你了。”

她说:“我与李天荣有过一段孽缘,如今随从你同往顺州避难,怕也尴尬,这是其一;我忧虑自己犯蠢,再次拖累家人,这是其二;我不甘心就此离开陪都,这是其三”

邬翠翠的神情随之变得坚定起来,紧握住自己衣袖,眼眸里恨意滔天:“阿爹跟哥哥死了,阿娘死了,还有二嫂那对父子前前后后害死了我们那么多家人,如今我们却要灰溜溜的逃走,去别处苟且偷生,天下间哪有这样的道理我不甘心”

邬二郎皱眉道:“不甘心又能如何难道我心里便不恨吗可是势不如人”

“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

邬翠翠断然道:“我不会走的,哥哥,你带着几个孩子,叫那三千骑兵护送,往顺城去吧,庄园内的仆婢们我都已经问过,愿意与你同行的,也一道去。至于我你就当我死了,不必再管”

她拔出匕首,斩断了自己的一截衣袖掷于地上,又一次道:“就当我死了吧,以后不要再管我了若我有一日大仇得报,必然前去寻你,如若不然,我们再也没有见面的必要了”

“九公主在太上皇处,两个孩子必然无恙,你往魏王处去,不要参与军政之事,想来祖上余荫也能庇护你们活命。邬家血脉不绝,这就是你最大的孝道了,至于我也有我的路要走”

“不过是贱命一条,有什么抛不下的”

邬二郎第一次在妹妹脸上见到如此坚决冷厉的神情。

他也的确感知到了她的决心。

“要要你,多加保重。”

邬翠翠纠正他道:“你应该说,愿我有功成之日。”

邬二郎带着几个孩子,并邬家的一干扈从仆婢,在那三千骑兵的护送之下,踏上了前往顺州的道路。

早在与李世民和李峤分别之初,他便遣人往顺城送信。

李天荣饶是愁肠百结,却也知晓邬家这个簪缨世家的投奔对于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自然没有不应之理。

他答允派人前去接应邬家人。

邬翠翠站在楼台之上,极目远眺,眼见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在视线之中,久久无言。

王侍郎在侧,轻声问:“真的不走吗邬娘子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邬翠翠反问道:“先生怎么不肯与之同行”

王侍郎道:“因为我与令兄并非同路人啊。”

邬翠翠为之侧目。

王侍郎说:“跟令兄的选择不同,我倒是很想见一见那位名震海内的李长史呢。”

邬翠翠微觉诧异:“我以为,先生会想留在此地,匡扶社稷”

王侍郎道:“这样一座摇摇欲坠,被蛀得半空的楼阁,就让它痛痛快快的烂了吧。”

邬翠翠奇怪道:“先前先生好像还不是这般想法”

王侍郎道:“因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位李长史是如斯人物啊”

邬翠翠问他:“您也要离开了吗”

“不,”王侍郎眸光幽深,低声道:“还要再等等。”

王侍郎没有选择跟随邬二郎一并去投魏王,但是这显然并不能让天家那对父子觉得欣慰。

因为王侍郎出身寒门,祖上最高也只做到一州刺史,且还是几代之前的事情了,他的父亲其实只是一个下州里微不足道的县丞

但是邬家不一样

邬家的先祖乃是开国功臣,跟随太祖皇帝多年,得封郡公,此后又降为国公,钟鸣鼎食,世代簪缨,几乎可以说是宗室之下,本朝第一名门了

如若不然,邬家的儿子怎么可能娶到贵妃之女,女儿又能风风光光的嫁给天太上皇嫡亲的侄子

现在,这样一个海内名门、天下士族冠首的门第,却举家投奔魏王去了

这岂不是公然向天下宣布,天子无德,品性不彰,不足以承宗庙吗

最要命的是,他投奔的魏王,是太上皇嫡亲的胞弟,天家父子之外,当今天下势力最大的宗室啊

太上皇与天子宁肯让邬家投递叛国,倒向叛军,也不愿让邬家去投魏王,因为这两者之间的政治意义完全不同

叛军只是动摇了天家的统治,但如今局势正在转好,但一旦让魏王得势天家父子只怕瞬间就成了笑话

邬家的离去让天家声威大受打击,更致命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个世家的态度。

当日陪都夜乱,人心惶惶,天子为与太上皇争权而枉顾政治道德,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对陪都官民举起了屠刀,此举极大的动摇了陪都内诸多高门的人心,也让他们的政治倾向随之变得摇摆起来。

比起说翻脸就翻脸,毫无规则意识的天家父子来说,向来以礼贤下士闻名天下的魏王,看起来可要和蔼太多太多了

一个是已经暴过雷、让他们输得血本无归的理财产品,而另一个看起来局势一片大好、稳步上升,换谁都会忍不住想要踹开前一个,试试第二个的吧

更别说榜一大哥都连夜跑路了,他们还留在这儿干什么

故而在得知邬二郎带人离开之后,又有几家人坐不住,匆忙跟了过去。

家里人起初还有些不安:“就这么走了这么大一个摊子,哪里是这么容易就能收拾完的啊”

家主却是当机立断:“捡轻便的带走,笨重的统统丢掉现在快马去追,还能追上邬家的队伍,一路安全无恙,再晚,只怕就来不及了”

“至于家业邬家之外,我们头一个过去,千金买马骨,魏王又岂会亏待我们”

等天子跟太上皇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有数个人家相携离城,而官员的出走甚至引得城中百姓惊惧,不乏有人有感于当日陪都夜乱,带上家小紧随其后,离开了此地。

太上皇与天子再也顾不上父子内耗了因为这的确已经动摇了他们的统治根基

官员百姓相继弃天子而去,这简直是教科书版的亡国之君模板啊

可是该怎么办

派人去追

邬家尚有三千骑兵扈从,且顺城方向随时有可能派出增援,此时局面还处在暂时可控的程度,若是真的激化成了刀兵相见,那只怕真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关闭城门,禁止官民外出

岂不是立时便会引得城内恐慌

天子终于还是不能继续缩在龟壳里了,跟太上皇联手稳定局面。

天子下罪己诏向天下臣民认罪,痛陈己过当然是修饰过的那种,我是白莲花,被奸臣骗了如此云云。

太上皇也一改先前隐于幕后的策略,主动以垂垂老矣、卧病在床,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继而旧话重提,传召魏王往陪都前来面君

与此同时,调遣重兵面东扎寨,若事有变,一日急行军便可奔赴顺州。

战事一触即发。

而那边厢,踏上了归途的李世民则是一路走走停停,调和德州旧人与李峤部下,磨砺麾下士卒的同时,间歇中还清缴了几处劫掠百姓的山寨。

几乎是卡着点来到了魏王嫡系部队的控制范围。

望着几乎能隐隐看出轮廓的庆州城,李世民不由叹息:“麻烦来了啊,少不得要低三下四,忍气吞声了”

先前他率领麾下五千精锐西进,日夜兼程赶往顺州,魏王一方难道丝毫不知

只不过是他走得太急,魏王没来得及把人叫住,且又思忖着魏王世子同样陈兵于北,这才没有大的动作罢了。

这会儿折返回来,要是再想个没事儿人似的打魏王眼皮子底下过去,还一言不发,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时候李世民的编制还挂在魏王名下呢自己麾下的将领一声不吭就点了五千精兵去救下太上皇的爱将,完事儿还把人给带回来了,这么一整套动作搞完,魏王要是还能全程装死,那他趁早洗洗睡吧,还做什么君临天下的美梦呢

如是待到李世民再度回到魏王势力掌控范围之内后,甚至于还没有临近庆州,便率先见到了魏王派去接应他的人。

“李长史一路辛苦,下官奉王爷令在此恭迎这位便是名震海内的李峤李将军吧果真是仪表堂堂、英姿勃发,怪道说闻名不如见面啊”

来的是个官,笑容和煦,语气舒缓:“王爷在庆州备了薄酒,请二位前去共饮,不知道二位能否给下官这个颜面,随从前往啊”

李峤转头去看李世民,李世民皱起眉头:“王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这一路舟车劳顿、餐风露宿,实在辛苦,还是想先往德州去歇息几日才好”

那官神色微变,脸上笑意随之敛起。

他语气变得生硬起来:“李长史的意思,是不想给下官这个颜面了”

李世民低三下四道:“不错,正是这个意思。”

官听罢冷笑一声,眼底寒光闪烁:“难道李长史自觉翅膀硬了,连王爷也使唤不动你了吗”

李世民两手插腰,忍气吞声道:“不错,爷就是这个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