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93章 第93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刘彻笑了笑,没说话。

唐佐这才发觉在公主面前爆了粗口,马上便要躬身请罪。

刘彻摆摆手,示意他无需介怀,又道:“忠武将军建功而回,我必定上书天子,为你请功。”

继而话题一转:“此时城中事多,我知道将军必然还有诸多要事须得处置,且去忙吧,到了晚上,我在城中摆酒,宴请诸位功臣”

唐佐抬头看她,却正对上那双明亮的眼睛,隐隐含着几分笑,他就跟被烫了一下似的,忙不迭又低下头:“是”

唐佐大胜而回,只是代表着他自身这场战役的胜利,并不能代表全局。

譬如说,主帅谢姝还未班师回城。

再譬如说,颖娘带了一千五百名精锐士兵,尚且不知所踪。

唐佐心里边记挂着这些人,即便是先前与他发生过口角的那个小子,他也额外分了几分神。

不为了他,也是为了公主,更别说他手下还有一千五百名士兵呢,对应到具体的人上边,就是整整一千五百个家庭啊

唐佐按部就班的吩咐人厘定军功,清点伤亡与各队斩获,进了内城,便见有成群的车马堵在东侧,商人模样的远方来客正在跟理事的官员核对什么东西,他的随从们远远的站在一边。

唐佐不由得问了随行的人一句:“这是在做什么”

北关偏僻,很少会有外来的商队到这儿来行商的。

随行的人告诉他:“他们都是前来接收牲畜的商队。公主说,您和谢将军此行必有斩获,然而只凭北宁城乃至于北关之地,是无法消耗掉那么多牛羊的。”

“且此时临近冬天,草场枯萎,城中只怕也没有多余的草料喂养它们,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照料,若是因为顾看不足,而使得牲畜冻死饿死,又如何对得起在前线流血的将士们”

“而相应的,北方诸多州郡正是播种冬麦的时候,却苦于牲畜不足”

“于是公主便派遣时节南下,到北宁城以南的州郡中,行以牲畜换牲畜的法子百姓可以通过官府,用远低于平常购买价格的成本就近从牲畜贩子手里购置牛羊,而牲畜贩子呢,则拿着官府开具的凭证到此地来,以同样低于市场价格的数字来购置牛羊。”

“商人有充足的人手,也会雇佣专门的人来顾看牲畜,如此一来,百姓得了利益,商人也没有亏,期间一来一回的两次折扣,完全可以被自行饲养牲畜所造成的折损率抵消掉,皆大欢喜。”

唐佐并非不知民间疾苦之人,闻言不禁追问:“公主的想法当然是好的,可是,难道就不怕各州郡大户联合起来,趁机牟利吗”

随从说:“公主考虑到了啊,其中三分之一的牲畜,其实是直接同官府交易的,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是家产低于一定限度的人家才能购置,且购置之后五年之内不得转卖”

又叹息着说:“公主说,她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州郡里的官员大户得不到好处,怎么会推行这样的政策与官府交易的那些牲畜,其实就是为了堵他们的嘴。公主是一片好心,将士们是满腔热血,可是您说,为什么想做一点有利于社稷的事情,却这么难呢”

唐佐为之默然。

为公主的仁善,也为公主不得已的妥协。

可是

最后他也只是问:“公主有足够的人手吗需不需要再找人去帮忙”

那随从忙说:“够的,够的,还不断地有人来呢当年侍奉过太子殿下的旧人,好些都到了,还有不少人在后边,听说天子和诸王都派了不少人过来”

又难掩高兴的问他:“唐将军,这总归是件好事情,是不是”

唐佐心头微松,也跟着笑了。

他点点头,郑重的说:“对,这总归是件好事情”

东宫之所以是东宫,就是因为他先天就具备承继大统的绝对优势。

他年幼的时候,天子为他精心挑选太傅和伴读,他稍稍长大些之后,又要为他挑选妻室。

等到太子妃诞下长女成宁公主之后,东宫与妻子感情深厚,又还年轻,无意再立侧妃,天子便下令朝中官员勋贵三品以上门第嫡长子世子入侍东宫,以此表示自己对于东宫的看重

这些人,可都是先天的东宫党,身上先天的就带着东宫烙印

当年东宫薨逝,丝毫不夸张的讲,整个京城的天都塌了一半,而天子此后多年都没有再立太子,其中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现在东宫之女远嫁和亲,却又阴差阳错的在北关建功,且此时北关正缺人手,昔年侍奉过东宫的旧臣,便纷纷上疏,请求前去为国尽忠。

天子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他甚至于有些乐见其成。

在他眼里,定安公主是无法参与皇位角逐的,既然如此,也就注定她不会跟后继之君结仇,反而诸王都会跟她打好关系,如此一来,这些身具才干之人到了北关,建功立业之后,未尝不可借机洗掉身上的东宫烙印,继续为新君效力。

都是他当年精挑细选的栋梁之材,要是当真荒废掉,连天子都是会觉得心痛的

真是可惜啊,定安是个女孩儿,若是个男孩

不,即便是个女孩儿,如果当真不乏手腕

那个念头在他脑海中转了一转,便消失无踪,他想,这才多久,能看得出什么

志向是一回事,韬略和能力却是另一回事。

且再等等看吧。

刘彻手里边有钱,有声望,有地位,有人手这不纯纯是天胡开局吗

从进入北宁城之后,他几乎就从刺史手中攫取了行政权,至于军事权柄,谢殊可是他嫡亲的舅舅啊

更别说那一万三千名送嫁的士兵,无论是从大义名分,还是从私人情感上,都无疑更偏向于他。

如是等到大单于承诺过的十六座城池到手之后,刘彻反手就把自己人给安排上了。

现在他的人手当然没那么多,但是以后总会多的,天子跟诸王,不是会源源不断的派人过来吗

先让真正的自己人占据要职就完了。

通过以牲畜换牲畜的策略,定安公主的名字响彻北部诸州,所有得到牲畜的百姓,都会念他的好,甚至于官员们,也会对他另眼相看,最要紧的是,他手里有了一笔巨大的进项。

而更不必说对刘彻而言,这其实是无本的买卖。

毕竟,牲畜本身是缴获来的啊

不过,刘彻全然没有吝啬钱财的意思。

卖掉牲畜得来的这一大笔钱,五成要送到京城,交付给天子,三成他会用来修缮入京的道路,至于剩下的两成,全部用来赏赐军民

钱这东西,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让它流动起来,才会出现价值

北方诸州,尤其是北关这地方,消费是很低迷的,一来市场狭小,二来真正有钱的早跑京城逍遥去了,谁会苦哈哈的留在这儿熬冬

但是前来送嫁的这批将士不一样。

他们是京城来的,有钱,也有消费能力

刘彻盘算着打通从北宁城到南下第一个大城市靖州的直道,让京师乃至于更远地方的商人能够来到这里,当然,仅凭送嫁将士们这个消费群体是不够的,但是现在戎狄自顾不暇他完全可以趁机把手伸到西域去啊

西域的香料和宝石,乃至于特色作物,在中原都是很吃香的,尤其是来自西域的名马

刘彻甚至都已经让人商量如何对西域行商征收赋税了

听候差遣的属官欲言又止,憋了半天,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还请公主恕罪,臣觉得,您是不是想的有点”

太远了啊。

刘彻双手抱胸,若有所思道:“是吧,你也觉得这个计划太单薄了些,不该只是等着西域行商过来,我们也可以派出商队出关。”

属官:“”

啊这。

刚会走就想跑,隔着锅台就想上炕啊你

这才刚拿下十六城呢,真当对面戎狄不存在了

刘彻却是真情实感的开始筹备上了。

唐佐在城中等了两天,都没收到谢殊亦或者那竖子的消息,心下忐忑,坐卧难安,再转念一想,自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公主

有心想要前去宽慰公主两句,又中途止住他又是以什么身份去对公主说这些的呢。

就在他辗转反侧、左右思量的时候,却有侍从打外边进来,欢天喜地道:“将军,大捷啊谢将军率军北上,歼敌一万两千人,俘获牛马无数,甚至于俘虏了卢侯王”

唐佐险些从马背上摔下来。

他又惊又喜:“歼灭敌人一万两千人,还俘虏了卢侯王谢将军真乃神人也”

送嫁的队伍共计一万三千人,其中步兵一万,骑兵三千,唐佐跟谢殊商量之后,自己带走了一千骑兵、五千步兵,而剩下的那两千骑兵与五千步兵则由谢殊统率,在后压阵。

与此同时,另有一支人数在两万上下的队伍从北宁城星夜出发,待到与谢殊汇合之后联合发起攻击。

唐佐总共率军六千,能够斩敌四千,即便其中包括了草原上半士兵半牧人的那些人,也已经是相当令人瞠目的战绩了。

这还是占了出其不意,乃至于麾下士卒皆是十里挑一的精兵的优势。

但谢殊所率领的那部分军队,居然斩首一万两千人

这简直是若有神助,错非唐佐了解谢殊的为人,几乎要以为他是在谎报战绩,亦或者用草原牧民来随意充数了

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都会知道,己方军队的人数与斩首数是不成正比的,相较来说,小规模的作战容易获得成功。

因为在草原上,戎狄配合有素的骑兵军团能够发挥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一个整编的万骑,更是步兵的噩梦,战斗力脆弱的军队甚至抵不过对方的一个冲锋

由此可以想见,谢殊所部斩首一万两千,是个多么可怕的战绩

更别说,他甚至于还俘虏了卢侯王

这是自从数年之前国朝五出大漠之后的消沉期里,所俘获的最高品阶的戎狄上层了

同为华夏之后,唐佐不会觉得谢殊功绩过高压制了他,只是由衷的为谢殊所取得的成绩高兴。

这不仅仅是谢殊的胜利,这也是本朝将士的胜利,是一个足以告慰天子和百姓的大捷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胜利

唐佐放下手头的事情,一路疾行出门去迎,侍从紧赶慢赶的追着他跑,一边跑,一边迟疑着说:“还有件事,属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唐佐喜不自胜道:“说吧说吧,有这么大的好消息在,再坏的消息,也都是好消息了”

侍从便道:“您还记得谢将军的那个外甥吗”

唐佐脸上的笑意凝固了一瞬间。

然后才说:“啊,那个李世民啊,他怎么了吃了败仗吗”

侍从一口气憋在喉咙里,好半晌才道:“不,他立大功了”

唐佐听罢,倒真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他也有所斩获”

侍从:“”

侍从又顿了顿,才继续道:“他率众斩首两千有余。”

唐佐:“”

唐佐几乎是悚然一惊:“多少”

侍从便又说重复了一遍:“两千有余”

唐佐停下脚步,急急忙忙追问:“他带了多少人出去”

侍从说:“他把剩下的那两千骑兵带走了。”

唐佐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才十几岁的年纪,第一次上战场,居然能斩获跟己方士兵相差无几的敌人

如此天资,当真恐怖至极

那侍从却在此时道:“还不止这些呢,那位李公子,还亲手斩杀了好几位大当户”

唐佐道:“他是怎么找到的”

侍从又哽了半天,却是老老实实道:“这属下便不知道了。”

唐佐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

对方却又道:“还不止这些呢,那个卢侯王,就是被他抓住的”

唐佐眼前一黑李世民,hoodareyou

怎么老是你

“你是不是在骗我啊”

唐佐简直要开始怀疑世界了:“你说他斩首两千有余,好,我就算他天资过人,你说他连抄了几个大当户,好,就算他天资格外过人,可你说他一个十几岁的黄口小儿,第一次上战场就抓住了卢侯王”

侍从战战兢兢道:“可这的确都是真的啊,跟他一起出征的那两千骑兵,都是十六卫的精锐,既与他无甚交际,又不必看谢大将军的情面,怎么会帮着他弄虚作假”

唐佐:“”

唐佐:“”

什么鬼,认真的吗

他回想起先前自己与那个姓李的小子闹得那场不快,还有自己自恃作为前辈的说教,脸上便一阵一阵的发烫。

一个第一次上战场就能有如此功绩的少年,说是孙武在世,也毫不为过了,他怎么会妄想以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天才呢

如果这时候刘彻在这里,知道他的想法,必然会非常骄傲的告诉他:没错,朕的冠军侯,就是一个石破天惊般的绝世天才

他所绽放出的光芒,直到千百年后,依旧能够灼伤世人的眼睛,而他更以一己之力,使得封狼居胥,成为一个武将的最高荣耀

唐佐心下慨叹不已,脚下却没再停,疾步出门前去迎人,却只见到了顺利回城的谢殊与其队伍之后绵延几里的牲畜

那个李世民呢

同谢殊见礼,简单的议过此番战事之后,他将心头疑惑问了出来。

谢殊比他还要疑惑:“李世民是谁啊”

唐佐:“”

唐佐惊了:“您那个远房亲戚,不是叫李世民吗”

谢殊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谁告诉你他叫李世民”

又说:“他姓安,单名一个璟字,我有个远房堂姐嫁到北州了,留下这个孩子,他母亲去得早,父亲另娶,继母容不下他,便来此处投奔我了”

唐佐在队伍里看了眼,问:“那他人呢”

跟着他一起出京送亲的士卒告诉他:“公主听闻小将军斩获颇多,特意传了他去问话。”

公主传召了他啊

唐佐神情微动,心下一时五味俱全。

他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公主的寓所之外,没想进去,也知道周遭防范严密,他必然听不到什么,却不曾想到公主与那小子正在院外亭中叙话。

唐佐远远的看着,便见公主坐在铺了软垫的石凳上,那小子跟只野猴子似的手舞足蹈,也不知是说了些什么,哄得公主极为高兴。

唐佐有些落寞的想,这小子跟公主,是表兄妹啊

添了这么一桩心事,唐佐便忍不住在暗地里观察这小子的行径,慢慢的也就发现,这家伙怎么有事没事就往公主那儿跑啊

唐佐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赶在某天自己巡防的时候把人揪住:“安璟公主是金枝玉叶,千金贵体,素日里又有诸多公务处理,你最好少去搅扰,免得伤了公主的清名”

颖娘:蛤

不是吧忠武将军,我去看我弟你也要管

关键是这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啊

她被唐佐冷不丁的一句话给整蒙了,对着他那张笼着寒霜的面孔看了半晌,再想到将将回城时他专程去同自己致歉,却又在几日之后重新对自己冷了脸,忽然福至心灵,隐约察觉到了他为何如此敌视自己。

颖娘大惊失色:“忠武将军,你不会是心仪公主吧”

唐佐:“”

唐佐:“”

唐佐勃然大怒:“胡言乱语你怎么敢如此中伤公主殿下的清誉我怎么会有这种心思我对公主向来只有崇敬之心,绝无他念我只是觉得公主殿下我”

颖娘抬手指了指他:“噫,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5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