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 分类:悬疑 | 字数:0

第104章 第104章

书名: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6:39

陈王因是担了养病的名义,出宫时便不曾骑马,而是同妻子陈王妃一道乘车,此刻再在自家门前看了一场血腥大戏,更是两腿发软,心惊肉跳,如何还有骑马的胆色。

他这个成年人尚且如此,更遑论几个孩子

最年长的世子业已成了家,脸上却是半分血色也无,几个年幼的儿女更是伏在母亲怀里无声呜咽,怕惹上祸事,甚至于连哭出声来都不敢。

陈王眼眸闭合,久久无言,如是一路到了宜春宫外,手臂仍旧不受控制的在颤抖。

陈王妃反倒劝慰丈夫:“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她安抚的握住丈夫的手:“咱们还有孩子,现在怎么敢倒下”

当兄嫂的还能厚着脸皮去弟弟们处打秋风,来日新帝登基,他们作为叔父叔母,腆着脸去求些什么,总也有几分薄面,若是换成隔了一代的世子

谁还会搭理他呢

陈王“啊呀”一声,眼泪就流了下来,陈王妃见状,也是泣下。

一时之间,马车内陈王府众人哭成一团。

最后到底还是陈王先自振作起来,下了马车去看宜春宫情状。

景致是极好的,只是居住的话却稍显空旷冷清,他没打算叫四散着分开难道还真会自以为是来这儿养病的吗

早有宫里的管事在这儿等着,面孔上带着几分笑,不远也不近的问他:“王爷看,该怎么安置呢”

陈王没有选择正殿,只是叫他们把偏殿和后殿收拾出来,自己与陈王妃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住后殿,世子夫妇住左偏殿,两个侧妃与其余妾侍们住右偏殿。

管事见状,也不主动邀他入住正殿,只笑道:“知道王爷要来静养,宫室早就打扫出来了,即刻便可入主。”

再向他和陈王妃行个礼:“陛下差遣奴婢来此为王爷掌事。”

陈王妃闻言,便知道他是奉命前来主事,兼有监察之责,立时便从腕上摘下了一只玉镯递上:“辛苦中官了。”

那管事颇通透,心知如若不收,只怕陈王妃反倒不安,便笑着收了,躬身道:“奴婢谢王妃赏。”

又拍拍手,传了一干婢女小厮前来:“知道王爷与王妃人手上不得力,特特寻了人来,让您几位先挑。”

陈王与陈王妃听到此处,却是齐齐一默,神色不显,心中俱是难耐伤痛。

此番陈王府遭难,全府上下,只脱身出来了列位主子,奴仆或被打杀,或被送去西山服役,此生只怕再也无缘再见。

这里边有跟随陈王多年的幕僚,有打小就侍奉他的内侍,有忠心耿耿的管事和小厮,有陈王妃的心腹陪房和奶过她的乳母,也有世子的老师和通房

那么多活生生的人,眨眼间的功夫,就全都没了。

先前在宫里的时候,陈王妃强撑着在天子面前替丈夫遮掩,出了宫之后,又温言劝抚失意的丈夫,可她终究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如何能够不怨

如若不是丈夫动了那个心思,自家又怎么会沦落至此

可是此时此刻,陈王妃却发现自己无法再去责难丈夫了。

天子甚至于都没有发话,皇孙便可以轻描淡写的将陈王府所有仆从的所有权夺去,让他们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仓皇逃窜

这样的权柄,又有谁能够衷心地舍弃掉

能颐指气使,谁愿意低三下四

到底是执掌家门多年的主母,知道多思无益,陈王妃很快便重整旗鼓,略微一打眼,便计算出面前有多少婢女仆从,自己留了四个,又点了八个去服侍几个孩子,再往世子夫妇二人处送了几个,最后以目去看陈王,向他示意两位侧妃和妾侍们。

陈王不无戚然的叹了口气,指了指那几个妾侍,同那管事道:“支些财物与她们,叫自谋生路去吧。”

管事面露为难,道:“若如此,依从府上旧例,只怕也要送去西山才行。”

那几个妾侍立时便吓软了身体,慌忙跪下身去乞求饶命。

陈王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哪里还有闲心再去理会她们

能想着分点钱把人打发走,已经算是宅心仁厚了,当下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最后还是陈王妃拿了主意:“就叫在宜春宫做个莳花弄草的婢女吧。”

两位侧妃见状也很乖觉,马上便道:“府上如今这般情状,衣食用度自然不可与从前相较,但凭王妃娘娘处置。”

陈王向世子夫妇处看了眼,陈王妃便会意的点了与世子夫妇处同样多少的人手去侍奉两位侧妃。

王府的侧妃是上了名牒的,入府的时候也要正经的请兄弟们吃酒,进门的时候也有嫁妆,只是现在这些都成了飞灰别说是两位侧妃的嫁妆,连陈王妃自己的嫁妆都灰飞烟灭了。

整个陈王府里的主子们就差没光着身子到宜春宫了,虽说还有十万两安家银,但这点钱能顶什么用

府里人不需要吃穿吗

诸王做寿,亦或者中秋年关,不需要人情行走吗

陈王妃、世子妃,乃至于两位侧妃的嫁妆都成了灰,陈王跟世子难道还真能装死,丝毫都不加以补贴

难过的日子还在后边呢。

如果说有个词儿叫杀鸡儆猴,那陈王府无疑就是被杀的那只鸡,且效果极其显著,诸王瞬间歇了“老爹死了,马上天下大吉”的心思,开始烧香拜佛跪求老爹不要死。

再残酷的爹,那也是亲爹,好歹有几分怜子之心,换成侄子上位,他哪会管人死活

果然凡事就怕比对啊

此时天子已经敲定了继位人选,皇孙有能力,有手腕,保管能坐稳大位,既然如此,伴随着年轻的皇孙登上政治舞台,他们这些皇叔也就成为了过去时。

既然如此,大家就该报团取暖,还惦念着从前那点事情做什么

再听人说陈王府的人在宜春宫过得颇惨淡,地方窄小也便罢了,衣食用度也都缩减的不能再缩。

对此诸王倒是早有预料。

毕竟他们是眼看着陈王府被抄家的,虽带了十万两银子离开,但衣食用度这些东西,哪里是马上就能变出来的呢。

倒是物伤其类,有心想要帮扶一二,可是想到宫中的天子和皇孙,到底不敢主动伸手。

都只能悄悄地在心里边念叨,陈王兄勿怪,弟弟我啊,实在是怕惹火烧身

又过了些时辰,却听人说太子妃遣人往宜春宫去送东西,诸王或多或少的松了口气小比崽子不是东西,但大嫂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嘛

这才紧随其后,有所表示。

宫外诸王在加紧联系兄弟感情,宫内天子则传召了亲信重臣们一一加以叮嘱。

自己的施政方略,对于某个政策的具体执行,身后之事无需过于隆重,一切皆以简薄为上

这些事情,继位者是不能说的,甚至于连表露出这个意思都不行,只有他这个即将大行的皇帝,才能公开言说。

重臣们侍奉天子几十年,感情不能说不深,能扶摇直上到如今这高位,终究要感激天子赏识。

如今见到昔日不可一世的天子躺在塌上,垂垂老矣,有气无力,难免泪下。

天子自己反倒十分坦然,甚至于笑着宽抚他们:“都道是天子万岁,可从古至今,又哪里有一万岁的天子生老病死不过是人间常事,朕又哪里能例外呢”

依次说过话之后,便将他们遣退,单独传召了一直戍守在殿外的定国公进来。

“最后还是想见见你啊。”

先前说的太久,耗费了太多心力,一直都在继续,倒还不觉得有什么,方才短暂的歇息了片刻,此时却觉得难以为继。

定国公马上便道:“臣这就去传御医”

天子艰难的伸出手,拉住了他的衣袖:“不必了。”

他笑了笑,说:“坐下来,咱们两个最后再说说话吧。”

定国公从天子的言行与神色之中,隐隐预感到了分离。

数十年来谨言慎行,此时却也忍不住抬起头来,罕见的违背臣下之礼,对上了天子的视线。

天子温和的注视着他,称呼他的字:“伯成啊,一晃眼,真是好多年过去了。”

他环视大殿四遭:“当初,好像也是在这里,定北王带着你入宫觐见先帝,先帝让你来给我做伴读”

一股难言的悲恸涌上心头,定国公颤声道:“是啊,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天子沉默了片刻,忽然间问他:“你还记得大姐姐的样子吗”

定国公道:“记得的。”

天子却慢慢道:“我好像忘记了。”

很快又说:“不过,用不了多久,我大概就能见到她了吧。”

定国公听此言辞,大感不详:“陛下”

天子却有些疲惫的合了下眼,几瞬之后,才重新睁开:“我是真的有些累了,从前想到死亡,会觉得惧怕,现在心中却只有平静。”

“伯成,尽情的为我高兴吧,不要哭哭啼啼,作妇人情态。”

说到此处,他眼底像是烈火一般,忽然间绽放出一种堪称为热切的光彩:“那个小子,真是很像我啊即便是死,我也无憾了”

定国公坐在一侧,眼见着天子骤然间迸发出如此激烈的情绪,心脏便骤然漏跳了一个节拍,再见这光彩终结之后,天子的眸光便如同一块燃尽了的炭火一般迅速冷却,更是骇的面无人色。

他一把抓住天子的手,用力握住,焦急的叫了声;“陛下”

天子艰难的露出了一个浅淡的笑,勉强反握了他的手,气若游丝道:“伯成啊,侍奉我这样喜怒无常的君主,这些年,你其实也很辛苦吧”

定国公怆然泪下。

说不辛苦,必然是假的。

定国公府宁氏一族,几度与天家结亲,荣华已极,可其中所承载的风险,又岂是外人所能知

先前那桩吴王案,便险些让定国公府倾覆,以至于定国公的女儿宁氏至今都在带发出家。

可若说是怨恨

又何至于此

定国公嘴唇动了一下,正待言语,却觉反握住自己的那只手猛然一松。

窗外仿佛有一声雷霆入耳,霹雳声中,一代天子就此薨逝

定国公呆坐了半晌,终于愕然回神,松开天子的手,跪下身去,毕恭毕敬的向他叩首,继而起身打开了门户。

两行热泪顺着面颊滚滚流下,他木然走出门去,向恭候在外的公卿们道:“山陵崩了”

朝臣们错愕几瞬,继而乌压压跪下一片,哭声渐起。

宰相们跪在地上,流着眼泪问定国公:“陛下可有遗诏留下”

这短暂的功夫,侍奉天子多年的近侍总管便持了加盖封印的檀木盒出来。

众臣检验过封印完整,这才将其打开,宣读于下。

“皇孙代王,系庄敬皇帝嫡子,天命所归,人品贵重,天资粹美,可堪承继宗庙,今以其为嗣君,承继大统”

众臣对此早有预料,倒不觉得奇怪,一边使人飞马去请新君,一边开始着手操持大行天子的丧仪。

不想就在此时,近侍总管却取出了第二道遗诏。

“故庄敬皇帝之第二女定安公主,得高祖英武之授,有开疆拓土之功,提三尺剑卫民,有上古之贤风,因嗣君曾以镇国公主号行于天下,今改其旧封,立王号以矜其功,是为英亲王”

定国公听到此处,不由得微露笑意,旁边的老臣见状,赶忙扯了扯他的衣袖,以此提醒。

大行天子才刚刚辞世,这时候若是叫人抓到把柄

定国公领了他的情,收敛起笑意,心里想的却是,果然是陛下会做出来的事情啊。

定安公主,不,现在该称呼英亲王了啊。

要是从前,朝臣们大抵还会反对,毕竟从没有公主得封王爵的旧例,但是现在

错非皇孙揭破身份,本朝几乎就要有了一位女帝,有此事兜底,出一位女亲王,又有什么奇怪

定国公心下唏嘘怅惘,五味俱全。

近侍总管却没有停下的意思:“自古圣君必立后与之配,以承宗庙,母仪天下。定国公之女宁氏,系出名门、贤淑有容,宜彰女道于六宫,作范仪于四海,今以宁氏许嗣君为皇后”

定国公愣在当场。

自己的女儿成了皇后,对于定国公府来说,这是好事吗

当然是

向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作为大行天子在时最显赫的门第之一,若无意外,新君登基之后,定国公府必然要遭到打击,甚至于举家倾覆也不为奇。

可若是定国公府的女儿成了新帝的皇后,那宁氏一族也就顺利的改换门庭,成了新帝的铁杆心腹。

可以说,大行天子的这道遗诏,保全了宁氏一族。

可是

定国公心内惊骇他有好几个儿子,膝下却只有一个女儿。

那就是因吴王被赐死而带发出家至今的前吴王妃

陛下怎么会定下这样的婚事

虽然吴庶人已经被赐死,但从礼法上来讲,他却是新帝的叔父,而自己的女儿,毕竟曾经是他的妻室啊

这如何使得

遗诏宣读结束,因为宁氏不在此地,便由定国公这个父亲替她接旨。

定国公唇舌涩然的谢了恩,将那道立后的圣旨接到手里看了又看,见确实是天子的笔迹,却还是满腹惊疑。

再一抬眼,便见近侍总管已经到了近前,徐徐道:“定国公是否心有疑惑”

定国公嘴唇动了动,却是无言以对。

叫他说什么呢

这是大行天子的遗诏,即便是新帝也不能违背,他身为臣下,怎么可能主动站出来,授人以柄,用来攻讦自己的女儿

只是曾经做过吴王妃的女子,又被选为新帝的皇后

定国公在为家族前途而松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女儿的未来而感到忧虑。

却听近侍总管肃然道:“大行天子立下这道遗诏的时候,亲口告诉奴婢,若朝臣有异议,便将这段话说与他们听。”

群臣慌忙跪地:“谨听命”

近侍总管遂道:“定国公之女宁氏,昔为吴王妃之时,恭谨侍上,有古代贤女之风,待到吴庶人伏诛之后,又出家为上祈福,有忠孝之义。”

“而朕以其为嗣君皇后,却不为其贤良,亦非为其忠孝,独为其有定北王之慷慨遗风,虽为女子,尤有横刀立马、北定大漠之志。”

“嗣君为朕皇孙,宁氏为定北王之孙,以其与嗣君志趣相投,故而成其姻缘,唯望二人缔结婚姻,互为勉励,勿忘乃祖之志也”

长长的一席话说完,群臣静默几瞬,继而齐声称呼万岁。

定国公不知自己是如何站起身来的。

他如同木偶一般随着人流重新进入大殿,看着匆忙赶到的嗣君料理诸事,看着宫人内侍们在大殿中进进出出,最后却只是呆呆的将目光放在了大殿右侧的某个位置上。

当年在那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少年时候的天子。

物是人非啊。

怆然泪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53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