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04章 原来朕是大光明神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夕阳西下,朱仙镇中,赵柽犒赏三军。

战事结果比他想象的要顺利,虽然手下轻骑论起真正实力,其实不如女真,但披挂了被他改造过的皮甲装备,又有鲁达等四个猛将带头,却杀至大获全胜。

特殊的甲胄武器是一方面,女真轻敌则是另一方面,四个先锋猛勇带头更起了作用。

所谓猛将,未必武艺第一,但悍勇威烈,带军冲杀,能调动手下情绪,才最为难得。

这一战折损是有,不过对面可是满万莫可敌的女真,相比较而言,这些折损完全可以接受。

其实哪怕只和女真打个平手,在当今这种局面之下,也可算是获胜了,不败即为胜。

朱仙镇这里距离完颜宗弼的主力部队,约莫五十来里路,探马撒出去了几百名,不时有人回来报信。

不过并没有发现什么敌情,但明天铁浮屠必来,若不是今日天晚,怕不这重甲骑兵此刻就已经到了。

女真不曾遭受过这种败绩,完颜宗弼更是心高气傲之辈,不会忍受此事,这场轻骑对抗的失败,于他来讲无啻于羞辱一般。

赵柽之前仔细询问过了折家兄弟有关铁浮屠的一切,又叫来那几十名燕地败回的军兵印证,心中已经对这女真铁甲有了个大致印象。

似乎有些不如铁鹞子。

从描述来看,倘是山原,铁浮屠当并非铁鹞子对手,若是为平原,两者该晃上忽下,但铁浮屠的甲胄比铁鹞子的瘊子铠要弱一些,且还没有横山步跋子于后配合。

还有便是匆匆组建,并不成熟。

犒赏完军马后,赵柽回去大帐,再次观看起铁浮屠的图画,这是根据折家兄弟描述,还有那些军丁补充,折寒梅画出来的铁甲具体形象。

那铁浮屠的具装之下,马蹄上方,与铁鹞子无二,是空出来一小块的。

覆甲并没有完全盖到马蹄,事实上也不好垂那么低,因为马匹奔跑跳跃之间,身上具装前后会有错动,若是四腿覆甲都垂那么低,难免容易有一边落在地面,然后绊住马脚,向前扑倒,酿成祸事。

那么就不能叫这盖甲过于太低,总要在马蹄上方还留下块距离,才不会导致奔跑之间,有那么一处两处错动垂地,绊住马腿摔倒。

而显然,铁鹞子和铁浮屠都是这种保留设计,据赵柽之前在东京查证,大宋早便消亡的重甲骑兵静塞军,当初也是这般模样。

其实并不算什么太大弱点,毕竟铁甲奔腾起来,冲撞之力无比强横,这点露出的空挡可以忽略不计,那马眼也露着,骑兵的鞋子都是皮靴,又能如何?没看谁能通过这两处薄弱点,就攻击准确,破了重甲骑兵。

所以没有弥补修正,其实也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修正。

但这是在没有藤甲和钩镰枪的前提下,马眼和骑兵的脚靴怎么破没人想到过,赵柽也没想出,可这马匹腿脚却是琢磨出来了。

单一藤甲不行,单一钩镰枪也不行,得两两组合。

藤甲正常是刀兵,这样不行,因为单刀根本没机会上前斩断马匹脚踝。

只有钩镰枪的话,军兵身上没特殊防护也不行,不管钩没钩到,最后都会被踩踏而死,得不偿失,折损严重不说,也无法补钩补枪,根本不能破重骑。

这个时候还没有完整的步人甲,就算有了,步人甲的实用性也远远比不上藤甲。

着步人甲,用长刀钝器,猛击重甲马腿,也是种破法,但却没有藤甲配钩镰枪更得力,损耗更小。

至于赵柽新组建的铁鹞子,却是没有这方面的弱点,他琢磨了个办法,把这个具装难以覆盖马踝的缺陷给弥补修正了。

那就是打造四寸三分长的脚环,套在马脚踝上,使得这块空挡位置再露不出来,一切就都解决。

这种圆柱状中空的金属脚环不需要什么过高的技术,只要先套于马踝,然后接口处铁边相互卷起扣死就行,或者留出几个小洞,打上铁环固定也可以。

吕将带走远征黄龙府和会宁的一万一千铁鹞子,全都有这种配置,大抵再没旁的弱点了。

赵柽拿着图画看了一会,微微摇头放下,凡事相辅相成,都有正反两面,其实重甲想破他这藤甲钩镰兵也容易,只要配备……两丈长以上的骑枪就可以了。

而有史以来,中原一地,包括四周邻国,但凡有重甲骑兵的朝代,就从来没有配过两丈长以上的武器,更别说骑枪了。

铁浮屠的武器是重型马枪和马刀,五十名为一队,一人退全队皆斩。

这种马枪远远没有达到两丈,古来中原四周,枪矛最长者也就四米左右,而能达到六米长度的,有且只有欧罗巴的波兰翼骑兵长枪有这般惊人度数。

要破藤甲钩镰,那么骑兵的武器必须要长过钩镰枪,而且最好就是枪矛,钩镰枪四米六长,那重甲骑枪起码要达到两丈,也就是六米。

只不过完颜宗弼是不可能提前想到这种事的,毕竟他还没见过藤甲钩镰兵,就算见到也来不及了,明日一战,必然全歼铁浮屠,叫这女真重骑昙花一现,甚至都未必流传史册。

这时外面小兵传报,徐宁求见。

赵柽叫其进来,徐宁行礼道:“王爷,都准备好了。”

赵柽拿起那张铁浮屠图画:“回去多临摹一些传给藤甲军,让军兵都看看这铁浮屠模样,好心中更为有数。”

徐宁接过,再次行礼离开,明天对阵铁浮屠,由他全权指挥,这次甚至比之前对铁鹞子还简单,铁鹞子有横山步跋子配合,铁浮屠却没有,而且去岁大理那边又送来一万套新藤甲,尽皆够用。

他离开后片刻,折寒梅和知武知刚二兄弟到来,都是询问对战铁浮屠策略之事的。

赵柽微微一笑,大手一挥:“明日破铁浮屠,三天之内解围东京,败金军!”

东京城,皇宫紫宸殿,道君皇帝高坐御阶之上。

他此刻眼窝深陷,脸色憔悴,原本漆黑的胡须多了几许灰白。

道君皇帝正在端详殿下一人,不但他在端详,两旁的文武百官也在打量着。

那人身材瘦小,穿了套青绸子油亮的衣裳,四十来岁年纪,留着小胡子,看起来颇为精神。

这人正是之前受赵柽命令,从汴河河道潜进东京城的蒋四。

他进入城中后先去找了朱小乙,朱小乙比较容易找到,因为是脏衣帮东城的话事人,传递了赵柽的口信后,朱小乙又带他去找罗金水,接着就要上朝见道君皇帝。

但他们都是布衣,没有直接入朝的门路,如果朱小乙直接去开封府述说自己是秦王送信之人,又怕中间再出什么罗乱,最后只得寻到赵棫哪里。

赵棫这时虽然还是白身,但道君皇帝态度却已经缓和下来,似乎也知道自家之前有些太过胡思乱想,只是贬了之后,再封回去面子上过不去,就这么一直拖下,但别的事情却都允赵棫,包括回宫探亲,还在外面赐了他座宅子居住。

赵棫一听到蒋四潜河送信,心想必然大事,就急忙入宫找道君皇帝禀报。

道君皇帝闻得赵柽派人,激动得身体都颤抖起来。

之前太学生请愿,他被迫无奈杀了六贼其五,只有童贯没在东京躲过一死,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谁知道这两天又以李纲带头,纷纷上奏请他逊位于太子赵桓。

他闻言初时震怒,但随即便有些迟疑,金兵围城,东京岌岌可危,大宋已经陷入风雨飘摇,此刻禅位给太子,也未必不是良谋,多少能够保住些自家的名声和功业。

至于之前想的要传位给郓王赵楷的想法,早就抛去九霄云外了。

就在他左右摇摆不定之时,逆子派人送来了消息,顿时让他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般,莫非逆子派兵来援了?那自家还逊什么位!于是紧急召见了蒋四。

此刻蒋四已经送上了信笺,报完赵柽的话语,言说过大军已到的消息,正在滔滔不绝吹擂着二大王西征之事,听得两旁文武目瞪口呆。

那可是真正的西征啊,堪比汉唐,道君皇帝久已无神的眼中绽放出光采,忽然打断蒋四话语:“卿家,你说那逆……秦王自称大光明王?”

“陛下,正是如此,王爷称呼大光明王,横扫域外,莫有能敌。”蒋四急忙道。

“哦哦……”道君皇帝摸了摸胡子,瞅着四周道:“这大光明王是何说法?”

众大臣也不解,毕竟蒋四说得没头没尾,只有这一个词。

道君皇帝目光重新落回蒋四身上:“爱卿啊,这光明王出自何处?”

蒋四闻言挠了挠脑袋,他也不知具体,只是听说和摩尼教有关,便思索道:“陛下,秦王该是说波斯摩尼教的神尊吧?”

“波斯摩尼教?”道君皇帝愣了愣:“那不就是明教吗?”

方腊的事情他并没忘却,记得中原明教就是摩尼教分支啊,这逆子怎么掺和上了此教事情?

蒋四急忙摇头:“陛下,这不一样,当年的中原明教乃是伪教,那贼酋方腊与波斯的摩尼教没有太多联系,邻近国度只有回鹘那边才算是正统摩尼教。”

“原来是伪教。”道君皇帝点了点头,觉得其实像摩尼教这种大教派四处开花,伪教自然不会少,就像佛教道教一般,历史上不也有不少假的,然后起事欲染指皇权吗。

“既然是摩尼教的神位,可有知道这大光明王事的?”他再次发问。

群臣互望,摩尼教他们可知道不少,毕竟唐初时就传过来,只是断断续续没成什么气候,直到方腊才掀起场大风波。

不过中原的摩尼教除了供奉大明神,又称明尊外,对别的神位却很少提起。

摩尼教是多神教,里面神明众多,但哪怕对其有过研究的大臣,也没听说过这大光明王的名字。

看着众臣摇头,道君皇帝纳闷道:“莫非这摩尼教里的大光明王是个少见的神袛?”

何栗这时出班道:“官家,方腊事时,微臣曾特意研究过这摩尼教,据臣所知,这摩尼教里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光明王,自然也可能是该教传至东方的神系不全,在波斯还是有的。”

道君皇帝点了点头:“如果是传至东方不全,那秦王也该无从得知,莫非是他拟化出来?”

白时中出班道:“陛下,那摩尼教至尊乃是大明神,秦王称自己光明王,这一听就是一脉相承啊,臣窃以为莫非是秦王殿下以神子自称?”

“神子自称?”道君皇帝闻言表情变化,惊奇震惊,片刻后忽然一拍大腿,道:“朕明白了!”

众臣包括蒋四一起疑惑看去,只见道君皇帝一副恍然醒悟模样:“原来朕不但是神霄玉清教主道君,原来还是大光明神至尊啊!”

此言一发,顿时殿内四处无声,众臣脸现惊讶神色,有的更把头低下,不知在想些什么。

蒋四嘴角抽搐,将脑袋深深垂落,不发一言一语,只是肩膀微微抖动。

好半天,就看白时中再次开口,这番却是高呼道:“微臣,参见大光明神至尊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张邦彦、秦桧以及许多朝臣全部行起礼来,蒋四左右偷眼看看,也跟着弯腰喊出了声。

道君皇帝乐得合不拢嘴,这一刻仿佛久违的精气神全都回来了,脸色也红润发光。

“众卿平身,平身。”道君皇帝微微探身:“我道为何秦王西征,无往不利,原来竟是神子转世,而朕竟然就是摩尼至尊大光明神,此番朕觉醒得晚了,却是叫神子先醒悟过来。”

下面众臣全部称是,道君皇帝喜吟吟地看向虽然同样恭贺,但明显神情怪异的何栗道:“何爱卿,既然你熟知摩尼教事,一会儿散朝后回去书写神谱,还原成律,昭告天下,还有以后建光明神庙的事情,也由你负责了。”

何栗只觉得太阳穴青筋直跳,硬着头皮道:“微臣遵旨。”

道君皇帝又看向蒋四:“蒋爱卿此番舍生忘死,潜进东京,为朕送上大喜,乃至朕觉醒身为大光明神之事,实在劳苦功高,朕这便封你为建功侯,再赏赐府宅一座,世袭罔替!”

“啊?”蒋四闻言一愣,慌忙扑倒谢恩,心中却阵阵发懵,自家这就成侯爷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7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