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4章 兵临城下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6

翌日中午,龚端大军撤回了庐州,于庐州城外结下营寨。

下午,朝上紧急议事,王庆又重新布置了一番防御,城外铺开了五万大军的联营,将庐州北城横在其内。

王庆免去了龚端兵马大元帅的官职,又免了杜壆副元帅,任命段二为大元帅,方翰为副元帅,带领几十员大将于城外拒敌。

黄昏时,探马回城禀报,言说庐州城北三十里处,发现宋军踪迹。

王庆闻言大惊,急忙命人再探。

半个时辰之后,竟有一支宋军趁着夜色,直来到庐州城北联营前,射了一轮箭雨,随后掉头就走。

段二怕前方有宋军埋伏,不敢去追,下令按兵不动。

晚间再开朝会,王庆脸色铁青在上方说话,城外段二忽然派人送来消息,说宋军已在庐州城外十几里处扎下营寨,修建各种防御工事。

王庆冷笑道:“这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诸位爱卿没有妙计拒敌吗?”

范全此刻出班道:“王上,宋军虽然已至城外,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臣观战报,我军虽然之前有折损,但眼下汇合了光州黄州五千军,还有寿州败军,依然有八万之众,比宋军只多不少。”

又有丘翔出班道:“范殿帅所言甚是,宋军本只有七万多兵,寿州几场大战下来,也多有损伤,远没有我军人多,之前我军对上其他宋军,哪怕人马少于对方,却都能大胜,此刻宋军人少,就算来到庐州城下,亦是不足为惧。”

王庆怒道:“既然兵比对方多,为何又连番吃了败仗?”

众臣见他恼怒,便是噤若寒蝉,再不发一声,哪怕李助也在班首闭目阖眼,假寐起来。

王庆看无人说话,气得起身就走,待几步后又回头道:“丞相留下主持大事,孤有些乏了,先回宫去。”

他说罢拂袖,转去了殿后。

众人看王庆离开,纷纷抬头望向李助,半晌李助才缓缓睁眼道:“诸位先回吧,好好休息一晚,军事等明日再议。”

众人见状,知是李助心中也没什么计策,便一起告退。

庐州城北十八里,一座大营早已结好,栅栏,鹿叉,拒马,壕沟,样样工事齐全。

营寨之中,旌旗招展,高约三丈的鲜红帅旗之上,绣了个斗大的齐字。

旗下,中军大帐之内,这时灯烛通明,人头攒动,正在议事。

宗泽坐在帅位上,两旁分别是刘锜、折可存、王禀、卢俊义、黄孤等人。

宗泽此刻放下手中密信,看向黄孤道:“黄将军,王爷所定之计我已看过,王爷说此计只是暂定,一切随机应变,只是我有些不解,这庐州西城为何会有机会打开?”

黄孤原本只是在亲军司挂了个职务,但太低微,宗泽不好称呼,便以将军相称。

黄孤闻言道:“庐州西城的西平门守将,乃是王爷旧识,没想到竟在贼军中相遇,若王庆没有调动职务,日后当可为西门内应。”

宗泽沉思片刻,点头道:“原来如此,王爷说没说下次联络放在何时?”

黄孤道:“王爷说,但凡军前城头相见,即可联络,打出旗语就是。”

宗泽道:“若是有不决之事……”

黄孤笑道:“宗监军自可做主。”

宗泽道:“想要里应外合,必得先破城前营寨,据斥候回报,庐州城前不下五六万军,城内虽然不知,但两三万人应有,这与之前在濠州时所得战报不同。”

刘锜道:“监军,虽然贼军比我军多出一些,不过这几场仗下来,能看出对方的战力极其普通,且在军律上还不如我军,属下以为城前贼军好破,反而是城池难破,若王爷在城内真有内应布置,那只要破了城前贼军,攻破庐州便指日可待。”

宗泽看他道:“刘将军可有甚么妙计?”

刘锜道:“属下以为,贼军贪功,还是引蛇出洞,埋伏打好。”

折可存在旁闻言道:“之前贼军已经吃过几次埋伏,就是刚刚派兵去城前射了一轮箭,贼军都未出战,想要再次伏击,怕是艰难。”

王禀这时道:“眼下贼军大营只横于北城之前,可以骚扰其它三门,引诱贼军前去守护,连续几次,贼军自乱。”

刘锜道:“此法难行,先不说那三门只守不攻,就说北城这边贼军众多,若是包抄过去,里面贼军再迎出,两面夹击,我军必然损失惨重。”

王禀道:“我后军也可接应前军,到时谁夹击谁还不好说。”

刘锜道:“那样就是一场乱战,胜负不在掌握了。”

宗泽道:“这次庐州之战,只能胜不能败,若是败了,亦无面目还朝,且王爷尚在贼军之中,再有闪失,我等便当自刎谢罪了!”

众人闻言皆不语,忽然折可存道:“我这里倒是有个法子可试。”

宗泽道:“折将军有何妙计尽可直言。”

折可存笑道:“我也是听了王将军和刘将军的说辞,才想到这个法子,王将军说骚扰其它三门,刘将军说设伏,我看不如二者合一,假意骚扰,再埋伏引诱,宗监军以为如何?”

“假意骚扰……”宗泽闻言一阵沉思,随后微微点起头来。

第二日大早,是个响晴的天气,碧空如洗,没有一丝云彩。

庐州城外段二大营,旗帜飞扬,人喊马嘶,刀枪闪光。

随着三声鼓响,那宽阔的栅门打开,里面跑出了一哨哨骑兵,这些骑兵每哨前面都有一名大将率领,足足十几支之多。

骑兵之后又有步兵,步兵又分为几种,有长枪兵,大刀兵,弓箭兵,都跟在骑兵后面出了营寨。

随后这些马步兵如流水般从中分开两旁,营寨内打出帅字旗,段二身穿金色铠甲,在一众将领地簇拥下,打马走了出来。

赵柽此刻在后方人群,他穿了从城西兵器库挑选的锁子甲,携带了铁枪,骑着黄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这次出营是李助下的命令,倒不是真的要去前方和宋军大战冲杀,决一死战,而是为了鼓舞士气和试探宋军的反应。

赵柽大抵能猜出李助心中所想,庐州这边兵多将广,又背靠城池,绝对不能上来直接防守就是。

而且庐州北城前地势较为平坦,一路过去,宋军想要埋伏也难,便下了令让今日一早整军前去叫阵。

庐州兵多将广,倘若不是中计遇伏,正面冲杀其实不怵宋军,但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士气比较低落,李助也是想要激起士气,总不能让宋军先一步派来大军叫阵,那样士气便会更下一层。

这次段二共点了四万人马,一路平推前进,探马每半里地就回来汇报一次前方动静。

如此下来,十几里地却走了足足大半个时辰,才远远地看到前方宋营。

宗泽这边,早就得知了庐州城外的贼军压来,却并未派兵迎战,整个大寨壁垒森严,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势。

段二在帅旗之下看见,不由哈哈大笑道:“这宋军居然不敢出兵,莫不是怕了我大军不成?”

方翰在旁道:“此处自然不比寿州路上,那边林多树密,易于埋伏,若是战场硬碰厮杀,我军何至于败?”

段二摸着胡子道:“就是这个道理,可惜龚端那蠢货不懂,居然连连中计,不然正面厮杀,我军早败了宋军,擒拿了赵柽小儿。”

方翰道:“元帅,如今宋军既然不肯出战,你看……”

段二眯着眼望向远处连绵的宋军大营,心中思索没有说话。

这时后方有将领道:“元帅,我看不如直接冲过去,端了这宋军大营就是。”

方翰回头瞅了一眼,冷笑道:“没听探马来报,这宋军修建了许多工事陷阱,就算是要冲营,也不是这么个冲法!”

那将领顿时一缩脖,不再说话。

段二思想了片刻道:“谁愿为先锋,上前探一探宋军虚实?”

这时后方有大将张寿催马上前:“元帅,末将愿前往!”

段二点了点头:“好,那就给你两千人马上前探查,切忌宋军陷阱,不要强行冲杀!”

张寿抱拳道:“末将记下了!”

这张寿是个黑脸膛,穿一身镔铁甲,手上提了一把开山雪花钺,点了两千人马出大军而去。

他虽然请命做先锋,倒也不是个鲁莽的,只是带兵小心翼翼向前,只是越走越心惊起来。

原来宋军这边的沟壕挖得比较怪异,不像一般的防御工事,那种平齐的层层递进,反而是有些杂乱无章。

人马一但绕着通过,队形立刻就被打乱,若是深入一些,想要汇合都难。

不过他既然请了命,便不能后退,别别扭扭地走了一阵,那前方宋军大营内忽然传出一声梆子响,接着只见羽箭齐飞,不知有多少支箭矢从营寨之内射了出来。

而距离营寨较近的壕沟里,竟然同样射出箭来,显然里面都藏了人。

张寿带领的队伍,已经进入到羽箭射程之内,他见状叫了一声“撤退”,拨转马头便跑。

不过虽然见机的早,但那壕沟挖得确实太过曲折混乱,依旧有不少小兵在躲避羽箭时掉了进去。

壕沟底部却是洒满了苦竹签、铁蒺藜等物,掉下去的普通小兵没有全身覆甲,大多被扎得哭爹喊娘,虽然壕沟不是那么深,可一但受伤,想要爬上来却难,何况后面还有羽箭如飞。

段二在帅旗下看得直皱眉头,道:“这宋军的防御,好像有些怪异!”

片刻后,张寿回来,却是折损了几十人,段二也不怪他,只是道:“可发现什么不同?”

张寿苦笑道:“元帅,这宋军不知道抽哪门子邪风,居然把营前的沟壕挖得歪歪扭扭杂七杂八,虽然我们不得进,可他们出来也不方便啊!”

段二点了点头:“这宋军是摆出一副防守姿态,如此看来想要偷营劫寨倒是难了。”

方翰道:“偷营倒也非不能,那些壕沟挡挡小兵倒也罢了,只要带好木板之类东西,过去不难。”

段二点头,又道:“这宋军一路追着龚端到庐州,此刻又何故摆出这么一副防守姿态?”

众将闻言不语,宋军在寿州路上大获全胜,压着龚端过来,结果不高举高打,反而扎营之后开始防守,谁也想不明白其中原因。

这时杜壆忽然道:“莫非……宋军在琢磨着偷袭?”

段二回头看他一眼:“偷袭哪里?”

杜壆道:“肯定不是大营,大营背靠城池,偷袭了也没有用。”

方翰想了想道:“这宋军不是想要偷袭其它方向的城门吧?”

杜壆道:“我就想此事,其它三面城门外面没有营寨横贯,宋军会不会打那三面的主意?”

方翰道:“这却是有可能,虽然我们营寨在北城这边拉得较长,可总是有办法能绕过去的……”

段二道:“五万兵的营寨虽也能把庐州城包住,不过每处的兵力反而太薄弱,怕是一冲就开,所以不可能扎成那样的寨子,但宋军想要偷袭其它三面却是找死,只要我北城大军包抄过去,城内军队再出来冲杀,那这偷袭的宋军断无幸理。”

方翰点头道:“确是如此,只不过眼下看宋军并不想和我大军正面冲突,总像要耍一些阴谋诡计。”

段二笑道:“背靠城池,又怕他耍什么阴谋?张寿,你带上弓箭兵再去宋军营寨前,还他们一轮弓箭,然后撤军回去准备攻营的东西。”

张寿领命带兵再去,这次却是学了个乖,先是射那些靠近营寨的壕沟,随后再慢慢上前放了一轮羽箭返回,却是没有任何折损。

随后,段二撤兵,将今日的事写成战报送进城内,接着开始四处砍树做搭架壕沟的工具。

如此又是几日过去,就在工具准备得差不多之时,这天早晨,忽然庐州城东传来阵阵喊杀声。

帐内小兵急忙来报:“元帅,东城那边发现一哨宋军骑兵,不知从哪里绕过去的,正在箭射城头。”

段二愣了愣,忽地大笑道:“居然真打起了那几面城门主意,这赵柽小儿也太胆大包天……来人备马,本帅要亲自带兵去剿杀这支宋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7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