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36章 伏击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鸣沙城门黑洞洞,仿佛凶兽巨口张开,狰狞而恐怖。

西夏败军这时哪还管顾甚么,蜂拥而入,喧闹嘈杂。

就在那城门正拥挤时刻,忽然“轰隆”声巨响传来,千斤闸猛的坠地。

“哎哟!”

“哇呀呀!”

“额滴娘咧!”

那闸乃是巨大整块青石,虽没有铁闸沉重,但胜在宽阔高硕,一时间不知道压死压伤多少人等。

此刻进入城内的总有五六千个,有将有兵,而石下又不知压死了几何,外处门洞内塞得满满,都大惊失色,面带呆滞,看着青石闸立在前方心有余悸,瑟瑟发抖。

那城中,瓮廓旁,城墙下,入城通道上,突然几声“呼啦”刺耳响动,接着数点火星爆亮,只是眨眼工夫,熊熊大火竟冲天而起。

这火既快又猛,燃在刚刚进入城内,却被石闸阻断退路的五六千西夏兵旁,这些西夏兵立刻鬼哭狼嗥起来。

他们想躲避火焰,但那火从墙壁、阶石、地上而起,战马的马蹄,他们的鞋靴,也不知道踩了什么油渍渍物体,火直接顺着地表烧了过来,立刻便燃着,无处可躲,越跑火烧得越大。

这时,那上方城墙探出一排排冰冷弓弩,寒光闪烁,无差别往下边攒射,“嗖嗖嗖”声音仿佛夜枭飞动,惊悚疾速,无情地收割着西夏兵卒性命。

李彦仙此刻站在墙壁头上,长叹道:“唉,若非手中兵少,怎会就放进这么点人,只要能多五千兵,都定叫西夏全部入城,就此杀他个片甲不留,干干净净!”

他拍着大腿,一脸懊恼,实在是眼下时机太好,简直千载难逢的机会,却因为手上军兵过少,不敢放太多人进来,没能直接把对方一网打尽。

他之前本来在静塞军司边境那里压路北行,遇到一支南来的西夏人马,为首乃一名女将。

这女将飒爽,李彦仙心动,西北行事向来粗豪,从不扭捏作态,尤其当下,经过百余年战火炙烈,愈发直接。

不管是大宋西军之中,还是西夏那边,甚至边境两旁居民住户,全都直来直去,喝酒吃肉抢婆姨,没有那般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只要拳头硬,胆子大,想好了就跑去干。

当然,这个抢婆姨可不是抢自己国内这边的,自己这边都是明媒正娶,红盖头盖着,毛驴载着回家,抢的则都是敌国的女子。

大宋好汉偷偷跨境抢西夏女人,西夏也来抢大宋,两者胡乱通婚已不知道多少年,就算是西夏皇后也有汉女,著名的大小梁皇后便都是汉人。

其中大梁皇后掌控西夏朝政十余年,消灭宋军六十万,期间推行汉化政策,但又废除汉礼,恢复党项的蕃礼,在西夏名望极高,大宋对其恨之入骨。

而且吐蕃和党项早就有抢婚习俗,在西北一地,几方彼此抢来抢去,血脉早就混杂,就是李乾顺自身也有着一半的汉人血统,甚至真要细算起来,一半都要更多。

所以抢个党项女人做婆姨,对西军或者西北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管是战场上抢,还是摸过边境去牧场或者阵上抢,对西北男人都不是什么需要瞻前顾后之事。

李彦仙看中女将,一路追杀,终于半途中将其擒获,又打散打灭了那支骑兵,俘虏些人,正待回去之时,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借此机会直接去下了鸣沙城,端了李察哥的后方老巢?

于是审问那女将,女将唤作野利明英,嘴巴很硬,视死如归,什么都不肯说,就是名姓都是旁人招供出来。

李彦仙挨个审问其他骑兵,最后终于问出,此刻这鸣沙城只有一千人镇守!

他顿时心中大喜,鸣沙不算那种特别小的城池,还是有一定面积,而且并非军城,里面有住户百姓,却只一千人镇守,岂不是形同虚设?

一千人,如果分成两班轮流守城,那每一个时刻就只剩下五百人,在分到四面城上城门,每一面就只有一百多人,岂不是与空城无差?

而且就算战时,兵不卸甲不回营,全在城防之处,那一千人分去四面城的上方门下,也不过每面各自才二百五十人,这又怎么可能守护得住?

李彦仙得到消息立刻行动,他深知兵贵神速道理,除了派一名亲兵回去后方给赵柽送信,其他降兵都带上,不降的除了野利明英之外全都杀了,然后火速直奔鸣沙城而去。

李察哥只留一千人在鸣沙,其实并非失误,即便有疏漏在内,也是智者千虑,难有一失,因为对面宋军本就兵少,怎么可能还会分出一支兵马,远来迢迢绕去后方偷袭城池?

何况,他在大军左面派了两支骑兵暗暗前进,若是真有宋军意图不轨,这两支骑兵肯定会遇到。

宋军又能派出多少人来?一两千顶多,三千到头,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数目。

他派出的两支骑兵,各自都有两千来人,都是精锐,而且由武艺高强的大将带队,尤其是走静塞线的野利明英。

野利明英虽是女子,但却身手不凡,尤其马上本领超群,出身自在门,乃是王妃冯妙音的师妹,冯妙音是自在门掌门李凰珠的亲传弟子,排行第四,野利明英则排最小。

李察哥对自己的安排不觉有误,哪怕两支队伍没护左路周全,真有宋军偷袭绕来,也没什么值得太过担心。

后方虽只有一千人守城,想要硬攻也不是马上就能下去城池的,远来的肯定骑兵,没有器械工事,怎么硬攻城池?又能有多少人马,才敢硬攻!

他带领铁鹞子、步跋子是奔着碾压而去的,大军直接向南,冲杀撕碎宋军主力,那么后方之事都可以先不去管,只要前面破了宋军主力,那么一切都没关系,也构不成什么威胁,这也是他没有多留兵镇守鸣沙的第三个原因。

可是,他却忽略了对方的战力,以为自家精锐,却没想到对面更强,徐宁和李彦仙这两支部队强悍无比,尤其主将武艺更高,将他派出的两支骑兵全部败掉,近乎覆没。

至于他想的即便被人偷袭过来,也无法强攻之事,其实倒没错,毕竟攻城得有器械,还得挖工事,来的必然骑兵,一时半刻根本无法进行,或者强攻不起。

但问题是,李彦仙压根就没想过强攻鸣沙城!

他追随赵柽从熙河一路进来夏境,看得都是各种诡谲计策,真正硬碰硬攻杀反而没有几次,尤其破城,因为兵少,所以赵柽几乎不用强攻,多用诈城!

至于诈城!李彦仙已经学会了!

他手上有西夏骑兵俘虏,还有野利明英,诈一座只有千人守卫的城池并不算多难之事。

筹划妥当,迅速往鸣沙城疾去,到时已经天光落下,正好趁着晚傍天暗之际,上前诈门。

果然,城内并不疑有他,只是三五言语,再把野利明英摆到前面,那城上便即放开大门,李彦仙带人冲了进去。

随后用一个多时辰,涤尽城内西夏兵,大多都是投降了事,少数反抗的杀了,逃跑藏起来的则搜抓一番,统共也不过一千人,哪怕漏跑掉几个,也难以破坏大事。

随后李彦仙便开始布置埋伏,找火油,涂墙地,计划如何才能不被对方发现鸣沙已经失守,他下这鸣沙城,就是为了抄李察哥后路,肯定不能叫对方发现破绽!

这却恰好与李察哥谋算的相反了,李察哥是想大军碾压向前,直接取胜,后方就算失去,只要前方获胜就都无所谓了,到时稍稍回头,随便派些兵卒清除了后面就是。

但李彦仙算的却是李察哥溃败,带领残军败回鸣沙城,那就正好诱其进城,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袭杀一番。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彦仙不敢放太多人进来。

他只有不到两千人马,一部分要看守俘虏,一部分要守着其他三面城门,一部分还要弹压城内,在城中坐镇,那么于这南城埋伏的人就不会足千了。

而实际上只有七八百的样子,所以他顶多就敢放进五六千人,七八百火攻加埋伏,对付五六千他还算有把握,再多则就不行了。

至于李察哥会不会在这五六千人之列,这就得看运气了,也看李察哥的命了。

倘若李彦仙手上有五千人在,那他就绝对敢把城外的西夏溃军全放进来,可是他没有这些人,也便只能望而兴叹。

这时他双眼紧盯下方被埋伏的西夏军,此刻大火烧起,照得一片通亮,便瞅得清晰,不过他却越看越失望起来,没有看到李察哥的身影。

他虽然不认识李察哥,但李察哥何等身份?不但是这支西夏军队的主帅,更是西夏的晋王,都统军,镇衙头,无论穿戴气魄,铠甲战马,都肯定与众不同的,肯定极好辨认。

若是李察哥在这进城的五六千人马之中,他自然一眼就会认出来,但是很可惜没有。

进城的人里有骑军,也有步军,其实步军原本也是骑军,不过是在城门前方,或者入城之后,直接下了马。

不是别的,一整天又加上大半夜的来回奔驰,腰身双腿实在是受不了,再不下来,怕是都要废掉不能用了。

这并不比正常的行军奔驰,哪怕八百里急报的传信兵,都没有这般累。

这是败逃,溃败逃跑,不但有身体压力,更有精神压力,可以说是身心疲惫,时间长了几欲崩溃。

没有找到李察哥,李彦仙唉声叹气,继续指挥身边兵卒射箭,入城的这些人一个都不能留,就算想投降也不接受了,因为此刻几乎个个身上都有火焰烧伤。

烧伤乃是白伤,比刀剑类造成的红伤更难医治,大面积烧伤在这个时代是治不好的。

李彦仙咬牙道:“全都射杀了,不留活口,然后去城头却敌!”

军兵高喊“得令”,手上箭弩开始加速射去……

李察哥此刻虽然并未进入城中,可也没在城外,而是就在这南城门的门洞之内。

他之前在身后众将簇拥下,进了城门,刚向里走一半不到的距离时,就听“轰隆”一声巨响,前方大石坠落了下来。

这石闸宽大,立刻砸死许多兵丁军马,血肉崩溅四周,丈外全都沾染,惨状不忍直视。

李察哥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距离千斤石闸极近,若是快上个一两息,那肯定就被砸在下面,一命呜呼。

到时候什么王图霸业,江山社稷,不过是黄粱好梦一场罢了。

李察哥汗湿甲胄,周身上下微微颤抖,身旁众人也都吓得说不出话,暗叫好险,捡条性命回来。

李察哥深吸口气,一手抓紧缰绳,眼望前方,那巨大青石周遭有些许缝隙,隐约看得对面红亮起来,有耀眼光芒透过,分明就是火光。

接着射箭弩击声音传了过来,惨叫连天,不绝于耳。

李察哥神色悲怆,猛地大叫:“鸣沙城失了!”

说着,他张嘴一口血喷了出来,伏在马颈之上便一动不动。

他乃是西夏军神,半生历经大小战无数,胜多败少,但勿论胜败,又哪里遇到过这种委屈,铁鹞子覆灭,步跋子溃亡,军本动摇,被敌军追杀百里,结果后方的大本营都被端了,还遭受埋伏,简直步步都被敌军算计,压着来打。

李察哥就算有武艺在身,此刻又哪里能受得了此种打击,一时间神情萎靡到极点。

“晋王?”

“大帅!”

“王爷!”

身旁众将回过神儿来,纷纷上前呼唤。

只看李察哥气若游丝,脸如白纸,微微抬起一只手:“走,撤退,离开鸣沙……”

就在他还没有说完之际,那外面远处忽然传来震耳的喊杀之声,由远及近,不知道有多少兵马在往此处来。

而留在外面的西夏军兵已经有些乱了起来,校兵赶过来报告,竟是大批的宋军追到了。

李察哥此时已经想通了宋军为什么一直穷追不舍,竟然是早就笃定鸣沙城拿下,打算在此地将他们一网打尽。

“走,走,撤去峡口关!”李察哥在马上一声大叫,再是一口鲜血吐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