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9章 改元靖康,未雨绸缪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秋愈深,黄叶零落,万木萧条。

绿柳庄内,大雕正在和红马对峙,红马刨着蹄子,大雕不停呷呷唳叫。

赵柽从远处走来,见此情景微微皱眉,两个家伙不知为何彼此看不顺眼,之前就打过一架,却是两败俱伤。

按理来说,马是绝对不可能打过雕的,除了个别马懂撕咬之外,大部分马都只会一个可怜的后踢动作。

而雕的口喙和爪子却锋利无比,似小侠这种体型的雕,就是熊虎都可以斗上一斗。

但上次两个打架却刷新了赵柽的认知,这红马何止会咬,居然还能使出兔子蹬鹰的动作。

可以想象以红马的体型,“轰隆”一声倒地后,向上蹬出蹄子是何等震撼的场景。

大雕看见红马居然主动摔背,立刻绝了从上方攻击马背的念想,倘若真的抓实了,被红马鬃毛乃至皮肉锁住利爪,这么倒地一摔,它非得骨断筋折,被压死不可。

后来两个彼此试探多次,全都受伤,是庄客们喊来赵柽,才将一雕一马分开。

此时见两个又要争斗,赵柽立刻喝骂道:“你俩个畜牲,要造反不成?再闹下去,全部宰了煮汤!”

大雕惧怕赵柽,闻言顿时抖了抖翅膀,向旁靠去。

红马却没有那般听话,“稀溜溜”叫一声,后蹄子撑地,前蹄子悬空,虚刨几下,很是不服。

赵柽过去,抬腿便踹,红马硕大身体“轰”的倒地,不过随即便要张嘴喷东西,赵柽速度多快,早到近前一把捏住它的嘴,几个巴掌打过去,红马立刻变成了驴子般“噢欧,噢欧”的喊叫。

大雕在一旁看得胆颤心惊,不由向后移动,待不多远,立刻扇起翅膀,往天上飞跑了。

赵柽捏着红马嘴巴道:“再敢打架,全部炖成肉汤!”

红马见挣不脱,便耷拉下耳朵,躺在地上直接放起赖来,翻着白眼,身体还一抽一抽,虽然张不开嘴喷不了东西,但是却从牙齿缝隙里直往外冒白沫子。

赵柽顿时被气笑了,这是滚刀马啊,无赖劲倒浑似市井泼皮,也不知从哪里学的。

就这时萧敏从远处过来,好奇道:“二郎,你在干什么?”

赵柽松开手,往红马屁股上狠狠一脚,然后道:“没事,两只畜牲打架,教训它们一番。”

说着过去,看萧敏穿着雪白裳裙,衣袂飘飘,不由笑道:“十三娘这一身,倒是让我想起了初见时的情景。”

萧敏抿嘴笑道:“那时年少无知,以为男装不会被人瞧出,哪成想其实个个都知道,只我自家瞒在鼓中,还暗自得意。”

赵柽回忆一番,不由摇头笑叹道:“光阴似箭,没想已是几年过去了。”

萧敏忽然道:“二郎你老实讲,那次见面之后,是不是就开始算计于我?”

赵柽闻言神情一滞,甩袖道:“这是什么话,何来算计二字?”

说完,他转身径直回房间而去。

待片刻后进入房内却感觉气息如春,一片暖洋洋,原是已经燃起了碳炉。

赵柽伸了个懒腰,看着跟进来来的萧敏道:“要不……再扮个男装给本王瞧瞧?”

萧敏摇了摇头,随后嫣然一笑,道:“二郎,我的眉毛有些淡,你还是给我画一画好了……”

转眼间,秋去冬来,年关将至,东京城渐渐热闹起来。

这一年没有兵祸,江南两湖收成极好,因为方腊时许多氏族死尽,就算还有子弟在朝为官,但已是人丁稀落,无暇兼顾外处田产,所以卖的卖,租的租,不少散落到民间。

又因为江南应奉局的裁撤,百姓经过两载休养生息,已是慢慢缓过一口气来。

所以,这年的税赋所收极其丰厚,无数银钱和粮食顺着大运河北上,直至开封,户部点录之后,将账目上报朝堂,竟然是破了本朝税粮收获记录,而且上追以往,仅仅次于仁宗嘉祐二年的收获。

道君皇帝顿时大喜,认为这乃天大吉兆,又兼明年就要与金国结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他最少一个中兴之君的名头是跑不掉了,至于能不能凭借开疆扩土的功绩,直追太祖皇帝比肩,那就要看后世史书如何去写了。

于是,他下旨改年号宣和为靖康,定于次年元月元日更换。

靖康,是安康、安乐的意思,道君皇帝改此年号,也希冀朝堂安康,百姓安乐。

接着他又大赦天下,将一些除了杀人、拐骗、奸邪之外的囚犯全部恩放回家,发配充军的随己去留,教坊司女子都给脱籍,一时天下震动,举国欢庆。

除夕过去,大年初一。

靖康元年到来。

这一年,小赵熹三岁。

赵柽于碎玉楼给众人开会,在场的不但有此处的众好汉,卢俊义、杜壆、张宪、徐宁、赵棫、吕将、朱小乙等人皆在。

会议整整开了一天,直到傍晚天降轻雪之时,赵柽才出楼离开。

正月十五上元节,东京城又是热闹了一番,但节日一过,赵柽就把张贞娘、祝秀娘、赵元奴叫到一处,关起房门,沉声说了番话语。

张贞娘和赵元奴还不觉如何,只是低头思索,祝秀娘却慌张道:“我不要走,我就在东京,不去西北之地!”

赵柽面无表情瞅她,她声音渐渐低下:“我,我是怕熹儿受不得西北的苦寒……”

赵柽冷冷地道:“愚蠢!我的孩儿怕甚么苦寒!”说完摔门而去。

待片刻,赵元奴小声道:“王爷突然叫我们去熙河,却不知是何缘故?”

张贞娘琢磨片刻,摇了摇头。

祝秀娘颦着双眉,望向门外赵柽背影,似乎想到了什么,渐渐的神情惊骇,身体也有些颤抖,但随后没多久,她的双眼竟开始一点点亮了起来……

隔日,绿柳庄内,赵柽看着前面跪地的罗金水,道:“我所说的可都记好?”

罗金水磕头:“右使所言,属下一字不忘,属下定当遵右使命令行事,绝不敢违!”

赵柽伸手从怀中摸出两张纸递了过去:“这是绿柳庄的房契和四周田土的地契,都已经改成了你的名字,拿回去收好。”

罗金水接过房契地契,起身后行了一礼,然后出门离去。

房间内,萧敏疑惑地望着赵柽:“二郎,为什么突然让我前往陇右?”

赵柽笑道:“当年的事情要发作了!”

萧敏呆了呆:“当年什么事?”

赵柽笑着看他:“自然是刺杀完颜阿骨打的事,一但宋金结盟,夹击灭辽,直攻上京,十三娘认为耶律大石不会对天下宣告此事,将你我卖掉吗?”

“啊?!”萧敏闻言顿时如梦方醒:“若是那种境地,怕是重德真的会说!”

“是一定会说的!”赵柽笑眯眯地道:“若这个时候不说出来,报复于我,以后哪还有机会再说?”

萧敏思忖片刻后道:“二郎,既然躲避此事,你不和我一起走吗?”

赵柽摇了摇头,微微一笑:“我还有些杂务要办,办完之后再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3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