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8章 梁山好汉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场秋雨一场寒。

外面雨打窗棂,堂中孤寂肃静,气息一派幽冷。

赵柽提笔,蘸了墨汁,在案上白宣细细写去,作了首散令小桃红。

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西风雁行,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

写完想了想,摸出那枚在江南刻制的沧浪主人印章,轻轻盖上。

很好,很应景,字号与曲相符。

随后呆坐了片刻,就去门前听雨,不知心中想到些什么,脸色沉闷复杂。

白战从外面檐廊下小跑过来,见了礼后,进堂内点亮了两只白银烛台,每只烛台置放了六根蜡烛,顿时光明起来,一扫之前晦暗,甚至有些温暖。

又过不一会儿,白霸拿了食盒,此刻元缨带兵乔装北上,只有赵柽自己吃饭。

饭菜很简单,一碗糙米饭,不少米粒还有稻壳包裹未去掉,一盘素炒青菜,一盘蒸羊排。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有了炒菜,粗略算下,最早在唐之前便算有了,见于南北朝的《齐民要术》,上面记载了炒菜的祖宗,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菜品,炒鸡蛋。

但是,炒菜在那时其实无法轻易简单实现,不会摆上寻常百姓家的桌子,直到本朝,虽逐渐被人所知,但却也并非市井小民能够吃得起的。

东京城内的一些正店,其中便有炒制的菜品,名气较大的有炒鸡、炒兔、炒羊、炒牡蛎、炒腰子等等,都卖得很贵。

可虽然酒店中的菜牌上有了,却依旧无法盛行,毕竟此时铁锅虽能够打造,但轻薄的十分希有昂贵,罕少人家能够使用上。

而铁锅技术的大举发展,乃是在本朝之后了,到那时铁锅逐渐定型完善,薄铁锅可以轻易打造,炒菜的地位才随之奠定,铁锅技术是炒菜流行的两个必备条件之一。

第二个条件则是油料的普及,油是炒菜最关键的原料,唐朝的前面,油料并没有大量出现,只有少量的动物油,而且不会用于炒菜,到唐之时,素油也就是植物油才开始批量制造,炒菜成为可能,再至几百年后花生油从海外传递而来,才彻底引爆炒菜的流行。

赵柽将一盘青菜全部吃掉,米饭吃完,然后挥了挥手,白战收拾桌子,白霸煮了茶送过,赵柽边喝茶边开始看一张名单。

名单是李忠来时呈上的,是宋江书写,上面记录梁山此刻还剩的将领名姓,以及出身来历。

这是类似投名状之类东西,把自己的实力底牌都写出来,给投靠之人观看,以示诚心。

这名单赵柽之前便已经看了不止一遍,这时又一次忍不住观瞧,上面记录得仔细,梁山只剩下十八个人了。

这十八个,包括宋江在内。

但不包括乐和、公孙胜、樊瑞、项充、李衮、林冲、扈三娘七人。

其中,乐和在东京陪王伴驾,公孙胜回山隐居,樊瑞三人在他麾下,至于林冲与扈三娘,却不知所踪。

当然,也不包括卢俊义、鲁达、武松、杨志、史进、徐宁、汤隆、时迁、燕青九个,这九个本来就被他招到身边,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人。

这么算下,宋江处十八个、加上乐和那七个,再加上身边这九个,梁山好汉此刻总共还有三十四个。

这三十四个人里无有错漏,乃是全部之中剩下的,因为当时虽然不少军中好汉没和宋江一起征田虎,但后来也陆陆续续被童贯高俅给派去北方,除了乐和外,几乎没有漏下,就想叫他们与田虎两败俱伤,全都死在外面了事。

如今剩了三十四人,原本倒该是凑齐一百零八的,却因为种种原因,岔过巧合,始终没有凑上。

若是宋江十八个一起过来,那么赵柽基本也算是把眼下的梁山收了齐整,只不过就少乐和、公孙胜、林冲、扈三娘,去掉这四个,共计还有三十人。

他这时正在缺人之际,宋江这十八人,还有信上所说的七八千兵卒,已经算是一笔不小力量。

不过能跟随宋江走到这时的都算其嫡系,宋江收买人心独有一套本领,只要报出名号,便能叫人纳头就拜,口称哥哥。

这些人对宋江的忠心,也是宋江的筹码,可以决定宋江在自己身前的地位,这十八人越是忠心,自己也就会越重视宋江,毕竟这时宋江就越有用处。

但赵柽虽然思想到这些,可心中并未十分的在意,这些人就算再忠心宋江,他也有无数办法应对。

最不济还有一招釜底抽薪可用,大不了让宋江步了晁盖的后尘也就是了。

不过赵柽不是太想那么做,毕竟当自身所站的位置越来越高之后,其实对人的好、坏、忠、奸往往和平视之时并不一样,和市井百姓的仰望更不相同。

他原本站的就高,如今更是离开朝堂,自家说了就算,不说一览众山小,也是天下我为峰,看待人性事情自不相同,要使的手段方法,也不是非黑即白,平常好见那种,总是要思考方方面面,哪里像外表显露,可以斩钉截铁一般简单。

赵柽眼神在名单上打转,轻轻吐出一口气。

十八人,其实并非全是大将,不过这才属于正常,将军阵上死,大将沙场亡,几年征战下来,能活着的必然是少上战场,或者运气机灵之辈。

这十八人分别是:

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宋江。

智多星,吴用。

霹雳火,秦明。

双鞭,呼延灼。

小李广,花荣。

急先锋,索超。

赛仁贵,郭盛。

镇三山,黄信。

神行太保,戴宗。

铁扇子,宋清。

黑旋风,李逵。

活阎罗,阮小七。

两头蛇,解珍。

双尾蝎,解宝。

打虎将,李忠。

神机军师,朱武。

神医,安道全。

紫髯伯,皇甫端。

十八个人,赵柽反复看了几遍,若不是只剩下这么点,宋江还真不好来投呢。

当初百来号人,家眷全留在开封府做人质,就是宋江自己的老爹宋太公也留在了东京。

那时候纵然想要投靠都不能,毕竟只要有亲人的,就都在东京城内为质,哪里好投奔别处或者辞官归隐,毕竟似樊瑞三个毫无亲故的并不多。

可如今,征田虎损兵折将,梁山众人死的死,亡的亡,就剩下这么一点,朝廷那边就也看得松了。

死的那些人家属,还要抚恤,还要照顾,对朝廷也算个负担,毕竟都有些官职在身,死了不但得追封些称号,还要送出钱财米粮。

所以近一两年,随着梁山人越来越少,只剩十八个了,朝廷基本上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毕竟初时是要磨平这百来个反贼的,现在没几个了,自然便懈怠不以为意起来。

而这十八个人,几个本身便是光棍,有家眷的家中人口也不多,便是宋江都是独身,至于宋老太公,一年多前就已经去世了。

宋江弟弟铁扇子宋清略微有些不同,原本他没有随军出征,留在东京照顾宋太公,当时他有个京职在身,同僚给他介绍名女子,为让朝廷放心,便娶了过来,不成想几年就病死了,却给他留下一子,起名宋安平。

可宋清后来同样被派去北面,这一子留京雇人照顾,但赵柽听李忠说,就前段时间,宋清已经偷偷求人往去东京,想要将儿子接出来。

毕竟此刻朝廷大批军马夹辽,赵楷、童贯、蔡攸都不在京城,高俅也早死了,所以偷偷派人前往是很好接出来的,不但如此,就是剩下些别的人家眷也没太多,都要一起接走。

至于那些故去好汉的妻儿之类,便是没法管了,不好学番人四夷做些叔接嫂的勾当。

宋江这十八人里,大抵有一半是战将,秦明、呼延灼、花荣、索超、郭盛、黄信、李逵、阮小七、李忠。

正好九个,武力高低不同,从五虎将,到李忠这等江湖上卖狗皮膏药,战力较低的都有。

这里面旁的人还都行,唯独李逵不太讨喜,不过还是那句话语,是要站在哪个高度去看待人与事情。

以平视的角度,或者稍高,甚至更低的角度看李逵都是该死的,而且是罪该万死的那种,立刻斩首砍脑袋才好。

这等浑人全无家国之念,只知愚忠死理,杀人如麻,从不讲道理,只凭借心情,别说和好人扯不上关系,甚至和坏人也都扯不上。

坏人做事大多还有个目的可图,可他这种很多时候全凭突然心思,只管自家喜恶,为所欲为,随心所欲,说是魔头都不为过。

但站在赵柽此刻的角度来看,即便是该死,却也是要死在战场上,不能凭借自己的喜恶就杀掉对方,死,也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哪怕李逵只忠心宋江,他也不会在意,宋江听话就够了,李逵不是愿意杀人吗?那就去杀西夏军好了,杀不过战死便罢,就让他死得其所!

名单上的这九人是战将,剩下的九个则什么样都有了。

宋江自然是首领一类,有凝聚军心,统筹各方各面的本领。

吴用和朱武两个则属于军师。

但这两人虽然属同种人物,其实又有极大差异。

吴用这个人,格局不够,眼界也不够,但长处在于擅用阴谋诡计,下三滥的手段,无论内斗外斗,阴险凶狠,脸皮了得,为达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而朱武的格局自然是要高过吴用的,其实相比之下,朱武才更像一名军师。

而且朱武算是文武双全了,还能使两口钢刀,虽无十分本事,却又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号称“智可张良比,才将范蠡欺”,张良和范蠡可都是著名的谋略家,朱武号称可以把这两个人比下去,那简直就是了不得。

虽说这有些吹嘘夸口成分,但朱武在排兵布阵之上确实厉害,与吴用比较,吴用会的,朱武大都也会,吴用不会的,朱武还是会一些。

两人面和心不和,吴用一直对朱武不放心,便把朱武留在自己身边,早晚请教,当然是暗中找人监视,朱武却正好顺势而为,韬光养晦。

而且按照正常梁山众人的一路发展下去,朱武最终也是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得善终的那个,这点便是许多人都比不了,吴用自然也比不上。

另外的戴宗、解珍、解宝这三个则算是特殊人才了,甚至可以说是特种兵一类,戴宗自不必讲,是赵柽埋入梁山的一枚暗子,擅长神行百变的奇异身法。

而解珍解宝兄弟却擅长穿山越岭,更敢上山擒虎,是登州第一号猎户,两个能够攀崖爬城,仿佛壁虎一般,非是什么特殊武艺,实在是天生的本领技巧,常人再练也难达到,使用不出来。

剩下的三个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铁扇子宋清。

这神医安道全自不待说,是个有真本事的,医术相当高明,原就有名医之称,一上梁山手到病除就将宋江的病给治好了,而且他还有个特殊本事就是能将罪犯脸上的金印消去,宋江脸上的刺印就是他给除去的。

紫髯伯皇甫端曾是东昌府城内著名的兽医,善能相马,通晓各种牲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愈,颇受人称颂,也是有一身真本领。

最后一个铁扇子宋清,这个人看起来却比较平庸了,文不成,武不就,他在梁山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位,主要工作就是准备宴席,存在感比较低,而且几乎没有亲自提刀上过战场,也正因为如此,基本没有生命危险,日子过得一直比较安全。

但这个人的性子却是不错,身为宋江的弟弟,却从来低调,并且懂得隐忍,按照原本发展下去,结局也是好的。

宋江死后,朝廷让他继承宋江的位子,他称自己身患疾病不能担当此任,表示自己只想在老家务农,朝廷答应了他的要求,还赏赐他钱财和土地,并且下令说日后他的儿子朝廷必用。

由此可见,他低调和隐忍,不仅消除了朝廷对他的怀疑,保住了性命,更为子孙铺了路。

赵柽此刻目光落在宋清的绰号铁扇子三个字之上,神色复杂。

扇子以铁为之,其乃无用之物,铁扇子意思是没有用的废物,扇子是用来扇风的,但如果是用铁做成的,沉重坠手,谁又会去用?

可偏偏宋清起了这么一个绰号,宋清傻吗?自然是不傻的。

赵柽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此人本领隐晦,胸中倒是自有一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1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