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3章 汇聚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峡口关内无常狱,乌龙岭下修罗场。

大火照烧,大战持续,已经天亮。

峡口关隘并非那么雄阔,不是大城,和会州、卓啰、凉州等处天壤之别,无法比较。

那些大城可容纳数万数十万人口,甚至上百万都不拥挤,峡口关却不行。

峡口关是夹在山壁之间,依地而建的军关,就算没有寻常百姓,也顶多就能驻十万人。

而此刻这关内便已经近乎十万了,赵柽五万多人马,那边三万多西夏兵,城内有些臃肿起来。

可若只是刀枪巷战还好,不至于摩肩擦踵,拥挤无形,可大火一烧起就又不同。

那水火乃是最无情之物,夺人性命不在话下,管你多少军兵,如何又遮挡得住?

兵卒奔走躲闪,彼此相凑,便有些人撞人拥,开始慌乱。

而这时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烧走极快,“呼呼”地就燃了大半关隘,直往北去。

西夏兵哪里能抵挡得住这种自然无情之物,只好往后撤走,走得慢的就被大火直接吞噬,走得快的到了关北,哪里还听甚么命令,急忙打开城门,就往外面逃去。

李察哥早惊得目瞪口呆,这已是第二把火,第一把在鸣沙城烧了他几千兵马,于城内被困,惨不忍睹,这第二把火,竟然直接烧来峡口关了。

峡口关内格局,最适合放火,凡事都有利弊,既然造出层叠的巷战建筑,能在关里交战埋伏,那么弊端便是容易烧火。

关内不是那种普通城市横竖有序街道房屋,那种火焰则难以勾连,大抵只着一块地域,而这巷战的建筑可是好烧做一片的。

尤其,现在还刮着南风!

李察哥只觉得脑内“轰轰”乱响,仿佛天雷炸顶,他之前不是没考虑过对方会放火,但放火又哪里容易,即便满足上述的条件,格局适合放火,风向也对,但总得有大批的火油啊。

这火油可不是那么好找的,对方鸣沙城放火,乌龙岭放火,都使用了大量,怎么还会有那么多油?

在关里放火,火油少了不行,对方凭白无故带这么多火油干什么?怎么处处都用火攻,这赵柽不用火便不会打仗了吗!

李察哥气得脸色铁青,旁边众将都来劝他赶快出城,那火袭卷之势颇急,再不走就要被淹没在熊熊火海之内了。

李察哥张嘴就是一口鲜血喷出,被众将直接架出了军府,然后扶到马上,一队人急忙向着北城外面赶去。

这时有马的还好,没有马又在关内和宋军对线的,却是惨了,当时见大火起来,直接懵去,待反应往回跑,那火势已起,倘若能直线逃离倒也罢了,可处处都是层叠建筑,没等绕出去就被熏死烧死在其中了。

大火足足烧了半夜,天亮之后又烧了大半天,直到下午时才渐渐熄灭。

这时关内已经再无一个活着的西夏兵,李察哥带一万余人出关向北方顺州而去,此番军兵损失再度折半,三万多人只剩下一万多,八万兵出兴庆,前后没有一月时间,已是近乎全军覆没。

占了峡口关后,赵柽立刻下令修葺关中建筑,布置格局改变,然后便开始招兵。

招的自然是李察哥带来散落于外的军兵,八万大军,死得约莫半数,李察哥败走顺州,携去一万多人,那么外面至少还散落了两万有余,这些都是赵柽想招到手的。

两万余人不是少数,这么多人散落外面吃喝都是问题,南北一线从卓啰那边,敷川、会州、鸣沙全在赵柽手上,这些军兵只有两处地方可去,一个是往东投奔静塞军司的城池,一个则是往西北奔应理城,还有沙陀镇。

应理城是小县,断然养活不了这么多人,沙陀镇子更要休提,至于静塞军司则过于遥远,这些人没吃没喝,是很难跑到那边的。

赵柽先派兵打下了应理城和沙陀镇,占据了要道,接着放出消息,以高出西夏军饷五六成的银钱大举招兵,不管什么出身,不管之前干什么的,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招收入军。

消息一出,当日就有近千人过来投奔,随后几天,不少想要从军的,到了各处城池报名,短短时候,便招到了近万,全是李察哥散落的残兵。

党项本来是游牧狩猎生活,逐水草而居,即便建国多年,但不少人也没什么土地,依旧游牧或者为贵族放牧为生,家国概念不强,何况与宋百来年争战,早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投了也就投了,都没多少在意。

赵柽自然更不在乎,打仗就是这么回事,滚雪球而已,能招来一万多人已经是不错的结果,至于没招来的那些,估计是兴庆禁卫精锐,在兴州有家存在,顾虑较重,所以犹豫不来。

多了一万多兵,赵柽心中自是满意,这样手下能调动的军队就接近七万人了,七万人已经够分兵而战,想要彻底灭掉西夏,分兵乃是再所难免的事情。

这日赵柽正在观看顺州那边斥候送来的密报,忽然白战进入:“公子,武二郎来了!”

赵柽闻言顿时喜道:“快叫过来!”

片刻之后,武松带着李忠、樊瑞等四人进门,拜倒在地:“公子,属下耽搁经年,此刻来迟,还望公子莫怪!”

赵柽看着他道:“二郎何来此言,对了,令兄……”

“公子,我大哥已经去世,安葬好大哥后便来投奔公子了。”武松声音悲凄道。

赵柽点了点头,叹息道:“二郎节哀!”

武松道:“大哥能活到今日,全仗公子恩情,大哥临终时让属下务必报答此恩……”

“诶……”赵柽摆了摆手:“二郎这是哪里话,岂不见外,赶快起来!”

说罢,他扫过另外跪地四人,双眼不由微微眯起。

这四人赵柽全都见过,他乃过目不忘,当日梁山众人招安,曾在宣德楼前演兵,赵柽就在楼上,认得这四人分别是打虎将李忠、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

他心中不由有些纳闷,宋江带人在河北对抗田虎,这几个不是都应该在宋江军中吗?怎么竟然跟着武松来了西夏?

武松这时站起,看着四人介绍来历,将他们几个前来的由头说了一遍,赵柽点了点头,目光首先落在李忠身上。

李忠立刻捧出书信,又把包袱里珠宝献上,赵柽也不说话接过信看了起来。

信自然是宋江写的,内容鸣哀,字字句句如杜鹃啼血,道其不幸,又为手下之人喊冤。

赵柽看完信后,想了想,对李忠道:“我看宋公明在信里言梁山众人只余二十几个,怎会剩下这般少数?”

李忠不敢抬头,伏地道:“禀告秦王殿下,实在田虎兵强马壮,军中多有高人异士,彼此拼搏,两两消耗,才只剩这些兄弟。”

赵柽暗自琢磨,当初他截了原本该上梁山的几人,后来梁山再招安,林冲南逃,又杀了十几二十个,但余下的总也该有七八十才对,竟然只剩二十多了,看来田虎实力不弱,不过这番下来,估计田虎那边也是损兵折将,实力大减。

他唤四人起身,随后设宴款待一番,自然是收下樊瑞三个,至于李忠则写了封亲笔信,让其回去给宋江,叫宋江见信后即刻带人来投。

转眼间过了两日,这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赵柽点兵出城直向北面而去,往鸣沙河一线巡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9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