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11章 钩镰枪,地趟刀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会州城练军,四万余兵马,分开作训,没有一人落下。

赵柽于城内城外巡视,尤其在藤甲钩镰兵旁,观看许久。

藤甲钩镰兵就是原本的藤甲军分出五千人,佩上特制钩镰枪,演练鲁达和徐宁两个造出来的一路钩镰枪法。

这路钩镰枪法,于普通战场厮杀并无太大作用,乃是专门针对铁鹞子设计,招招式式都奔着攻击铁鹞子马腿而去。

另外五千藤甲军也没有闲着,这些人不练钩镰长枪,赵柽和李彦仙设计出一套藤牌地趟刀的招法来给他们使用。

藤牌地趟刀,顾名思义,就是藤子盾牌加上单刀的打法。

盾牌配合单刀,军中向来有此套路,但这藤牌地趟刀却是两人新研究出来的一门技艺,专为对付铁鹞子后面的横山步跋子。

因为藤甲自身材质的特殊性,不惧水,桐油反复浸泡年月,也不惧火,又不怕刀砍斧剁,甚至由于韧性好,就是一般钝器撞上,也会第一时间弹开泄力,远比身穿铁甲受到的伤害要轻。

所以藤甲应对具装坐骑的踩踏撞击,挨上那么一下半下,未必会立刻受伤难动,尤其是委身于地,缩成一团,藏身在藤甲藤牌之下时,此刻仿佛铠鼠犰狳一般,就算马匹奔过,也难被直接伤害,而骑兵过去,后面的横山步跋子显现出来,正好突袭对方。

横山步跋子的本领大多在腿脚,奔跑如飞,来往有力,躲闪灵活,就算手中兵器运使如意,也离不开身形快速、双腿壮健的辅助。

而藤甲兵伏于地上使用地趟刀,恰好是攻击人下盘肢体的一种手段,正克制步跋子腿上的本领。

这地趟刀与钩镰枪不同,钩镰枪可以形容为一种战术,因为针对马腿,并非对人,虽是完整一路枪法,可与寻常本事并不一样。

但地趟刀就是比较正常的刀法了,属于一门军械武艺。

江湖之上早有地趟腿、地趟拳等本领,可大多都是无赖混账打法,在地上乱滚乱翻,也有手中暗藏匕首者,趁对方不注意,没有武德,扎刺一番。

但江湖打法是江湖打法,江湖哪里披甲?地趟一类的功夫,若是不批甲,则效果大大降低,毕竟一个肉蛋在地上乱滚,对方手上不管有没有兵刃,其实都占了优势。

至于险招恶招又非这些泼皮好汉能想出来,有些许龌龊手段根本不足以成事,所以地趟类的本领历来难上桌面,被人看轻。

但赵柽创的这路地趟刀法则不同,这是带甲的打法,是军械武艺,应用于军中的。

藤甲虽然转圜比不上布甲皮甲灵活,但滚于地上却是要远胜其他两种,丝毫不硌不说,圆弹翻滚更是顺滑应手。

而且藤甲体轻不沉重,在地上也并非铁甲钢甲能相较,运使地趟类武艺攻击敌人,简直最适合不过。

赵柽又何等本领,研究出这藤牌地趟刀来,走的是返璞归真,大巧不工的路数,并没有太过复杂的招式,便是平凡之中蕴藏精妙,但已堪称绝艺一般存在了。

到时候战场对上铁鹞子,钩镰枪兵和地趟刀兵相互配合,一个对骑兵马腿下手,一个对步跋子的人腿下手,这西夏重骑只怕就要被大破了。

此刻鲁达徐宁在训练钩镰枪兵,李彦仙训练地趟刀兵,这藤牌地趟刀法虽是赵柽创造,但扔给李彦仙后,对方还加入些东西,乃是战场械斗中的一些细节技巧,所以这招法也有李彦仙功劳,算两人一同设计了。

赵柽里里外外看完之后,觉得暂时挑不出什么毛病,便直接回了监军司。

元缨没在司内,前两日元夏等人以元家名义发誓投降后,赵柽便将几个放了出来,并赏了套宅子居住。

元缨几人每天厮混一起,演练武艺,比试刀枪,又在城中四处乱走。

赵柽却也不管,由着她们来往奔耍,只要不出什么祸事就好,至于牢中仅剩的元极,也允许他们随意探看,甚至送些好吃好喝。

元极此刻悲苦,琵琶骨还被穿着,身边人却一个个都投降了。

其中王黑山倒也罢了,只是悲风堂元镜的手下,元春元夏元秋元冬等人却乃兄长弟妹,别管是嫡是庶,总是元家族人,这些人都投降了,尤其元春还改了名字,让他每每想到都有些隔世之感。

他本想呵斥这些没骨气的,但他不仅琵琶骨被穿,就是嘴巴也每日给堵着,不到吃饭的时候,狱卒不会给他扯下来。

这样元缨带人来看他时,他只能瞪眼静听,却不能回上一句。

元缨之前便是个爱说话的,虽然自小父母不在了,可性格却未养成阴郁模样,反而活泼开朗,甚至有些话唠也似。

听着元缨喋喋不休地说着外面如何如何,天有多蓝,花草多美,风光多好,元极恨不得挣脱了绳索狠狠揍她一顿。

这实在是有些太折磨人,他在牢内被捆着失去武艺和自由,二十八妹居然念叨这些东西,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最可气的是元缨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之后,便开始劝降,元极气得七窍生烟,他心中是宁死也不肯投降的。

他和元缨几个不同,也和元果不一样,他不但是元家嫡系出身,更是元家家主一脉的人。

也就是说,他未来是有可能继承元家家主位置的,如果他都投降了宋军,那么这事就不是简单的暗底私斗了,会同元果投降的事情一样,上升到一个高度,西夏朝堂看待元家的高度。

他这种人都能投降,那么元家还可不可信?静妃还能不能再管悲风堂?甚至元家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留下去?这些都会是皇帝和朝堂考虑的事情。

元极虽然对西夏军国之事不关心,但对元家却不能不管,不能因为自己一时贪生怕死,或者忍受不了磨难,就把元家带入万劫不复境地。

所以他不爱听元缨平素劝降,甚至不想她们过来,甚么苦难自家独自承受就好了,过来看他干什么呢?他可不会软骨头投靠宋狗的!

可元缨哪里知道他心中想法,每天必来牢中报道一次,仿佛完成日常任务。

这天劝降完之后,元缨带着元夏等人出了牢门,去赵柽赏赐给几人的宅子内吃了晚饭,然后背起小手,叼片柳叶,往监军司走去。

进了监军司大门,元缨直往后去,她和赵柽住的院子挨着,一般这个时间赵柽如果吃过晚饭,都会回去住处,如果看见她就叫过去练枪,再从中挑些毛病,指点一番。

元缨走到后面院落前,果然看到赵柽在院内站着,不由走进去想要开口招呼,却是突然愣了起来。

只见赵柽面无表情站在那里,目光悠远瞅向前方,前方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可元缨记得这里原本并非如此,而是有一颗树的,不过眼下那树哪里去了?

她略微低头,只见地面上洒着一层绿的白的碎屑,正随着晚风鼓荡吹起,飘飘乎乎朝着远处刮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8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