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51章 兵锋所指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功成名就便在此刻!

书写青史就在这时!

流芳千古,名垂万年,刻不容缓,克时即发!

吕将的眼睛都红了,旁边的杨志和史进双眼也是赤红,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以往书上传说事,今日在下去践行!

十年寒窗无人晓,十年拳脚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

吕将以前从未想到,自家竟是以金戈铁马,武功方式,做到这一步!

他可是读书人啊!

却带兵打仗,八千铁甲,敢行灭敌国之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兵出子午谷之计,终于在他手上实现,魏延含恨千年之事,今日将变成真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诸葛啊诸葛,诸葛也不过是维持个三足鼎立局面,终其一生,也未曾彻底的光复汉室!

谨小慎微,不敢大开大阖,擅正不擅奇,打得国库虚空,人丁稀薄,也未夺回中原社稷,汉家江山。

最后落个三分天下,三足而立的崩裂之势!

那还倒不如没有这三分!

没有季汉对抗,没有蜀中政权,那样三足不成,鼎造不稳,东吴必被大势直接碾压,用不多久便会覆灭。

曹家直接一扫了天下,也就没有后来司马家崛起,因为毋须使用司马,就已经统一四海,世间升平了!

司马家没有乘势的机会,司马仲达没有领军攒功的机遇。

司马仲达身后的司马家人,不说全是酒囊饭袋,也差不哪里,并无真正经纬本领,只要司马仲达不起势,之后的司马家基本没有什么可能崛起。

司马师、司马昭除了阴险狠辣,并无过高的治国安邦手段,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窃弄威权可以,治国才略一点全无。

司马炎更是个蠢货,即便开建了晋国,也不过是几代余威下来,大势所趋,就是头猪,也会被推上去做皇帝,根本不用费什么谋策力量。

司马炎儿子众多,但却选了个脑袋有病的白痴傻儿做太子,打算将来继承皇位,这还不算,居然还给这傻儿子配了个奇丑无比,愚蠢嫉妒,凶残狠毒,暴戾荒淫,有史以来最为差劲的皇后贾南风。

这贾南风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可以说几千年来,哪朝哪代,不管缺点多少,品性多败坏,容貌多差劲,但却没有不比她强的当朝皇后,一无是处不说,简直便是个牲口不如的东西。

可见,这司马炎的脑筋大有问题,做事荒唐错乱,更是蠢昧非同一般。

倘若当时没有诸葛亮连纵三分,曹魏灭了袁绍袁术,直接定鼎中原,灭刘表,破刘璋,碾压东吴,司马仲达便很可能没机会走上台前了。

那么极有可能便没了两晋,没有了那些可笑的孱弱疯颠,没了什么八王之乱,也没了五胡乱华,十六国的割据。

虽然天下分分合合,肯定还会有旁的传奇事迹,但却未必出现那个时代的悲惨,差点亡族灭种之惨痛!

所以,诸葛有何功?

有功乎?无功矣?少功哉?!

他吕将异日未必不如!

而真正的单说军功,不说影响后来天下走向,其实也差之韩信、张良有远,比之李靖未及。

李靖号称军神,为什么号称军神?因为一生无败绩!

李靖,李药师,李卫公,大唐第一名帅,凌烟阁上重臣,开国国公,一生无败仗。

打下的地盘,不知道几个蜀中之地了,留下兵书数部,战策若干,创造了五大战法理论,千年之后欧罗巴洲一个矮子,凭借其中相同道理的纵队战术理论,横扫欧罗巴,震动天下。

李靖号称无敌不败军神,但名气却并不算最大,不如其他人许多,大抵倒有三个原因。

一是他被盛唐的光辉掩盖,李世民的麾下几乎都是青史留名的名臣悍将,是整个历史上都极为少见的天团阵容。

二是李靖其为人低调,对于封侯拜相并不太热衷,越是战功卓著惊人,越想早点告老还乡,免得被自家的雄主李二凤给惦记上,所以史上才没留下更多的笔墨。

三是李靖用兵实在太神,不管多强大的敌人,李靖取得胜利过程都是全方位碾压,战争结果毫无悬念,别人可能要打一年的仗,他一个月就打完了,别人要打几年的仗,他几个月便胜利,正常要打许久的战争,到他手里没多久就搞定,而且赢得十分自然,轻松写意,写史书都不知道什么夸,如此快速,自然没有太多悲壮事情深入人心,这才使得李靖明明身怀盖世功绩,名气却不如古代其他名将。

更因为行兵如电,乃至于后面的人想学都不知道怎么去学,他出兵基本上就是“带兵出征,接连获胜,灭了对手,班师回朝”的标准流程。

无视对手,无视地形,整个部队出征,没有丝毫停滞,你在地图上用笔画线推演,想像中有多顺利多快,都不如他实际行动上的快。

不但李渊李世民不敢相信,对手也不敢相信李靖就是这么快,等你还没回过神来,捷报已到,对方已灭,军神已在回来的路上了。

纵观李靖的军事生涯,他能打、能谋、能写、能侃,一生纵横天下,江南水乡、巴蜀山间,塞北大漠、西部高原,无论水军、步兵、骑兵,样样玩得转,尤其是指挥轻骑兵,快速奔袭的本事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此外又有诸多创举流传于世,个个堪称典范。

他的韬略手段不但影响了此时的李世勣、侯君集、苏定方、裴行俭等,还影响了唐后的无数人。

所以,真实去看,去比较,去对比,武侯功绩实在不多,不妥,但便这样,也不挡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

那他呢,他吕将呢?眼下不过只是个开始,天下刚才动荡大乱,风云搅动,云龙相聚,他就已经要行灭国之事了!

他怎能不如诸葛?未必难及李靖!

西夏只是第一个!

后面还会有回鹘、吐蕃、女真、甚至大理等等!

吕将双眼血红似野兽,他自此要走上天下台前,为世人所知!

他要步那些史来名将,用自家的名字,激起滔天巨浪,在这个时候,让天下人得见得闻,让天下人看到一颗将星冉冉升起,照耀夜空。

再次用望远镜看了前面动静,吕将大声下令:“冲锋,夺城!”

兴州就在前方,毫无准备,无有防范!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千载一时,稍纵即逝!

随着他令下,近乎八千铁骑,风驰电掣般,向着兴州城冲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高大夏国,建国百年,首次迎来了敌军的攻击……

峡口关下,人喊马嘶,刀枪错戟,旌旗袭卷。

颇超芒锋已经指挥兵马连攻了两轮城池,两轮无功,但他心中却不焦急。

无他,只因那关北也在攻城,今日今时,是相约李察哥一起破关的时刻。

因为天气原因,前两日下雨无法攻城,只得废掉前面暗约,天气稍一转好,立刻实行之后的约定,配合进攻。

峡口关虽然险恶,但其关头狭仄却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单面为险,双面为短,被双面攻击,狭仄立刻变为了短处。

这时,日将临午,西夏军在撤回去后,稍稍吃些干粮,颇超芒锋再次传令,三度进攻。

关上虽然暂时不缺防御物品,但滚木礌石用得多了,关下便堆积一处,越来越高,对防守大为不利。

峡口关是险关,而非雄城。

关墙高度并不比会州、凉州等处,因为要就一侧的乌龙岭,又要就另外一侧峡壁,所以不能建得平齐,免得被搭上老树圆木踩踏过来。

这样关下便不好堆积太多,免得垫高了,敌军更好攻城。

此时关上飞砲启动,青石乱射,皆打到远处,但西夏军这边早有防备,取了不少山材,前后军都搭建了盾排盾车,已是不好被伤到。

至于床弩却少发,毕竟自盖朱一路烽火,已经使用过数次,这床弩都是有损耗的,每一驾不能无限使用,到一定的发射数量后,就会损坏难以再射。

军中并无会修床弩之人,事实上在大宋各地方路州,虽然都有床弩配置,但无人能制造修理,顶多也就会些保养手段,床弩乃是宋军的大杀器,为防止工艺泄露,其制作技巧,修理方法,全都是秘密,只有东京军器监造弩坊才知道,外人一概不知。

赵柽虽然偷运去了陇右不少床弩,再加上西宁州等地原本就有的,数量庞大,但造弩坊的人身边却一个都没有,所以只要坏了,那便是坏了,无法修理,直接报废。

所以他十分爱惜这批床弩,倘不是极为特殊或危急的情形,大抵射上几下便算,不会大张旗鼓,拼命去用。

而眼下,就是那种没必要使用床弩的状态,这才攻城第一天,峡口关不至于没了床弩连一天都守不住,大不了开城门出去对阵就是了。

何况他粗略算过时间,樊瑞等人已经走了好几天,预计宋江的性子,得到李忠回复后肯定便往西夏这边来,此刻应该进入河西之地了,说不定也就一两日便会到峡口关前,里应外合,直接破了这支西夏军,所以也没有必要使用什么床弩。

赵柽一直在南面关头观看战况,这侧重要,因为要盯着梁山军马消息,好方便调度,至于北面关上,却是杜壆在指挥。

北面的战况没有南面激烈,因为这处西夏人马较少,大概只有三万来兵,虽也强攻,但却没有南侧凶猛。

杜壆站在城头指挥,张宪在旁边协助,杜壆思索道:“不知李察哥有无到来?”

张宪道:“待我看看。”说罢,拿起自家的望远镜向城外瞧去。

只看那攻城队伍后面,乃是中军所在,正有一罗伞描绘了各种彩色花纹高高打起,下方隐约是个红袍身影,不动如山,这种做派穿着,哪里能是普通将帅,不是李察哥又是何人!

“李察哥就在后方中军!”

“哦?”杜壆闻言扬了扬粗硬的扫帚眉:“小郎,若是能擒杀了此人,大事厎定!”

张宪道:“杜大哥,我亦知如此,可对方这两边来攻,怎能出去擒拿了李察哥?”

杜壆回头望眼城南,再次思索,半天道:“除非……”

城南关头,赵柽眼神忽然一亮,望远镜中突然出现一队黑影,从远处往峡口关扑来。

“少严,智深,下城准备!”

“王爷,可是那活来了?”鲁达边往城下跑动边大声道。

“来了,来了……”赵柽双目不离望远镜,声音中带着一丝喜意:“准备好了就即刻出城,我令人在城头掩护你等!”

“王爷放心!”李彦仙也喊道:“此番必然破掉这支夏军!”

随着望远镜里的黑影越来越近,赵柽已是看得清楚,立刻传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叫鲁达和李彦仙出去。

旱城同样有吊桥,“轰隆”一声放下后,关头之上粗壮的号角声起,军马如同过江之鲫一般,黑压压冲了出去。

那前方,颇超芒锋正在帅旗下面瞭战,忽然后面远远的声音乱起,他刚想询问,就看有小校骑马仓皇跑来:“元帅,元帅,大事不好了!”

“何事慌张?”颇超芒锋双眉皱起。

“元帅,不知哪里来的一支骑兵,勇猛异常,从后面杀了过来,难于抵挡!”

“什么?!”颇超芒锋愣了愣,不由回头向那乱处张望,只听喊杀声不断,竟已是比刚才更要近了一些。

就在这时,前方峡口关吊桥放下,城门洞开,大批军兵从内杀出,关头号角苍凉,竟然是进攻的调子。

“不好!”见此情景,颇超芒锋脸色瞬间有些发白。

他猛吸一口气,声音变得微微颤抖:“中计了,宋军想要两面夹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