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99章 复号,请愿

书名: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作者:紫色之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7

赵柽坐在长安城安抚司之内,看着刚刚被追回,正瑟瑟发抖的范致虚。

范致虚是哲宗元祐时的进士,如今年过六旬,胡须都有些花白。

他倒并非怕赵柽杀他,而是怕赵柽拉他上船入伙,拥立对方黄袍加身。

这是他们老赵家的传统,说不好这个赵二也会如此干,此事拿不准成真。

虽然说赵柽极有可能成就大事,到时拥立之人有从龙之功,但范致虚对权势并非太过看重,不然当年从副宰相位置下来回家丁忧后,也不至于隐居良久,没有立刻回朝。

何况他已经六十多岁,每每做事力不从心,就不想趟这浑水,赵柽倘若成事,自己也不在乎封赏,若是败了,自家一世英名岂不尽毁?

所以想了个折衷的法子,不拦对方,不见对方,更不传话语,直接挂印离去,留下京兆府给对方处置,是改旗易帜,还是杀人立威,都与他无关。

这样既没有得罪对方,也不算背叛朝廷,两边都留下余地。

可没成想,却被赵柽派人给抓了回来,最可恨的是那张深,本来他已经扮做了卖炭老翁跑出好远,却被张深一眼认出,还讥笑如今已什么季节,哪来的卖炭老儿!

他怎不知张深想法,这奸贼想拉他下水,分担自己身上的压力,太不是个东西。

范致虚越想越气,身体发抖,一方面确实惊吓,一方面却是被这张深给气的。

“范相公为何如此打扮?”赵柽笑眯眯瞅着范致虚。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一身粗布麻衣,神情苦楚无依。

别说,装得还挺像。

范致虚心想你这不明知故问吗,他扭了扭头,不想搭理赵柽。

“范相公坐吧。”赵柽道。

范致虚哪里肯坐,却被李逵上来,拎小鸡一样按到椅子上,顿时怒目而视,李逵也瞪眼,比他的大两倍不止。

“你这老儿,二大王叫你坐你就坐,敢不听话,俺劈了你。”

范致虚才不信,立刻道:“秦王想要杀士大夫?”

赵柽摸了摸下巴,是想杀,只不过还没到那个时候,等到那个时候刀不封刃,必然好好大杀一场。

“范相公何出此言啊?”

范致虚道:“若非如此,老朽都已经吊印离城,秦王为何又将老朽捉回?”

赵柽闻言立刻虎起脸看向宋江张深:“说了请范相公回来,以礼相待,怎么竟然用捉?”

宋江张深自然能听出赵柽话里之意,是做样子给这老儿看呢,便都不吱声。

可李逵听不出来,立刻辩解道:“二大王,这老小子不听话,不肯回来见你不说,还哭哭咧咧、寻死觅活,眼泪掉了一大把,说些什么君君子子的,还讲二大王你不仁德,我就将他放肩膀上扛回来了。”

范致虚闻言顿时老脸一热,不过好在伪装卖炭翁涂了些灰土,就算红了也看不出来。

赵柽闻言纳闷道:“范相公,本王哪里不仁德了?”

“这个,这个……”范致虚顿时有些语塞。

秦王的声名大抵全是好的,还真难挑出什么不仁之事,就算以前有过逛樊楼和一众纨绔抢花魁的事情,可也似乎和仁德没太大关系。

何况后来秦王居然把那花魁娶进了府内,因其姓赵,同姓不婚,还给其改姓为秦。

这该是有情有义才对吧?

赵柽看着范致虚,悠悠一叹:“本王自小读圣书,学周礼,立宏誓,发大愿,希冀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天下太平,于垂髫时出宫行走市井民间,留诗词写文章,劝世人读书向善,也曾抱打不平,惩恶扬善,长大入朝,不曾贪银渎位,不曾慢怠军事,征王庆,灭方腊,身先士卒,南征北战,多少次险死还生,多少次危机重重,却从来不居功自傲,不结党营私,不越雷池半步,不曾有任何违心之行言,直至被逼离京,远走陇右,也是往西拓土开疆,范相公,本王哪里又不仁德了?”

范致虚闻言更不知如何回答,不由把头一低,不言不语。

赵柽微微一笑:“如今女直南下,直逼东京,朝堂腐朽,不能抵抗,眼看便要京都失落,社稷破碎,民不聊生,神器被夺,本王此番东进乃是为御外寇,靖朝边,安抚天下。”

“可秦王为何要改旗易帜?改宋旗为你秦号?”范致虚实在忍不住,你这也太虚伪了,说得冠冕堂皇,结果撤宋旗,换秦号,分明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赵柽淡淡地道:“何来本王旗号?”

“打起秦字旗不就是吗?”范致虚心想还非得自家指出来吗。

赵柽摇了摇头:“范相公此言差矣啊!”

范致虚道:“老朽哪里差了?”

赵柽道:“本王只不过是复我赵家祖号而已,赵氏秦氏,源始秦地,如今用宋号也不过是本朝发迹于宋州罢了,我有意复古号,改换为秦,以秦之大名抵御外寇,开疆拓土,是以为改旗易帜!”

范致虚闻言愣了愣,秦赵确实一家,这听起来倒也没错,好像复秦号并没什么毛病,只不过总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劲。

而且改国号这么大的事情,历史朝代虽然有过几次,但于礼法之间却没有固定,怕不是要总结出一套完整礼仪,祭天祭祖,可不是眼前这么简单,直接换了旗子,把地盘人马改成秦名秦兵就行了。

但他也说不出什么辩驳,真若如此,那就是老赵家自己内部之事,他这个外人没必要掺和,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赵柽挥了挥手:“先带范相公下去沐浴更衣,堂堂一个副宰,弄成这副样子成何体统,简直是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

范致虚闻言立刻羞愧难当,那边宋江和张深过来,架着他往外面走,张深道:“范相公赶快去收拾收拾吧,这番模样传扬出去,岂不沦为笑柄?范相公何等身份,不好叫人耻笑啊。”

范致虚心中暗恨张深,最不是东西的就是你,若没有你辨认,我怎么可能被抓?

这时已经出了堂门,范致虚就想骂张深几句,可忽然脑海内灵光一现,想起了赵柽复古号之事哪里不对了。

这种事情不是该皇帝做主吗?复古号也好,改国号也罢,都该是天家陛下说了算的,是皇帝才能决定的,你秦王身份尊贵,功劳高大不假,可毕竟不是皇帝啊,怎么能代行皇帝事呢?

你这代行皇帝事就是僭越,甚至谋反啊,你怎么能做主改旗呢。

“秦王,秦王,你说得不对,说得不对……”范致虚立刻扯开脖子喊起来。

但旁边张深哪里能容他讲话,急忙伸手捂住范致虚嘴巴:“范相公,赶快走吧,不要胡说八道了……”

“唔唔唔……”范致虚本来就年老体衰,对面又好几个人,哪里能够别得过,连拉带拽就被直接拖走了。

第二日大早,范致虚被强行换了官服,带去安抚使司,却不见赵柽,只有张深坐在案后。

张深这时手拿一张刚写完字的纸,吹干墨渍,然后伸手去取旁边的永兴军路抚帅大印,猛地往上一盖。

范致虚见状大惊:“张宏远,你,你干什么?”

张深笑道:“自然是范相公支持殿下改旗易帜了。”

“我哪里支持?”范致虚往前两步,看那纸上写的却是路府公告的格式,不由伸手就要去抢:“你要支持秦王就支持,为何要冒充老夫之名发这公告?”

张深年轻,身子灵活,躲过去后笑道:“自然是范相公高名,有范相公同在,吾道不孤也。”

范致虚见抢不来公告,不由跺脚道:“你,你害死老夫了!”

张深道:“范相公这是何话,今上老迈,难于朝政,以致奸臣当道,佞贼横行,又有外敌入侵,残暴凶猛,西军禁军皆不能敌,唯有秦王英明神武,胸有锦绣,治军有方,才堪经纬,可以御外寇,靖朝野,还天下一片清平,正是合该今上禅位,秦王做主之时。”

范致虚道:“你说出天花又有何用,别忘了朝上还有太子在,陛下如何禅位给秦王?”

张深摇头道:“这就不是你我臣子需要操心的了,殿下自会有所安排就是。”

范致虚不由唉声叹气,眼睛紧盯着那张路府公告,张深见状道:“来人,将此张告示誊写千份,然后贴于府司正门,其余的发放州县各处,务必每地皆有。”

看着刀笔和军卒拿了公告出门,范致虚立刻两眼发呆,完了,这下是彻底被拉上贼船了。

张深笑呵呵地道:“范相公,可以前往军中宣布改旗了……”

东京城头,大战连日未停。

以东京之坚固,只要物资不缺,人手齐全,正常攻城绝难下来。

不过有一点却是意外,那就是金军队伍里有许多的床子弩和飞砲。

其中一部分是夺下燕云十六州收获的,宋军拿了十六州后,布置大量防御军械,结果金军下城,宋兵逃掉,一样都没有带走,全都变成了金军的战利品。

还有就是宋军几次反攻,从东京运来的部分弩砲,也全部落入金兵之手。

再就是继承辽国的一些东西,这里面有辽国自己研究的攻城器械,也有仿照床弩制造的一种弩箭。

这些物品全都被完颜宗弼带来,此刻都紧着东京一处位置猛攻。

这猛攻却是不计损耗的,器械直到打废为止,不然绝不停手。

自床子弩和石砲研制出来后,就从没有过这么多架,这么密集地进攻同一处地方。

几乎是之前东京军器监的所有库藏了,此刻却反而被拿来攻打东京。

哪怕东京再坚固,城墙的青砖与青砖之间都是由糯米汤牢牢粘连,宽阔夹层内还放石头做心,但如此多的床弩飞砲一起打一个地方也是禁受不住,实在是太多了。

之前已经有一块城垛被打塌,金军就紧着这里攻击,根本连修补的机会都不给宋兵,就算能修补还要等砖石之间干涸,才会形成坚固城壁,可这个干涸的机会也不可能会有,因为那至少要两三天时间,金兵不会那么久时间不来攻击。

眼看着这缺口一点点变大起来,守城军将的心都提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么无休止下去,只要对方的军械不报废耗光,那么城墙早晚会打出能进出人的豁口,到时万事皆休。

谁也没料到金兵会这般攻城,本来猜测可能会主攻水路,因为东京城水门较多,乃是整个城防唯一的漏洞,可没想到的是金兵居然使用军械硬攻。

事前没谁想过金军手里有这么多的床弩飞砲,此刻看到再琢磨应对,已经晚了,何况这种打法,也很难想出什么有效的应对策略。

除非对方床子弩砲车都消废掉,尤其床弩,威力实在太大了,从没有过这么多弩车,这么久持续攻击的情况发生,因为这原本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但此刻,却在金兵手下实现了出来。

城头,李纲红着眼睛,他已经换上了一身锁子铠甲,身为文官,未曾经略过一方,之前从没有穿过铠甲,但此刻他不但铠甲着身,更是提了一把铁锏。

他身边的是姚友仲。

姚友仲是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姚古的亲子,西军中有名的悍将,也是姚平仲的从兄。

宋金开战前,姚友仲便被道君皇帝调来京城任职,其实就和之前刘锜、刘光世、折知武等人一样,是道君皇帝收买西军年轻将领的手段,任一段京官,挂文职,将来有独自带军的资格。

两人此刻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京畿禁军虽然兵还有不少,却无堪用之将,两人都是不放心别人守城,之前还能交换休息,可现在金军攻势愈发猛烈,便都不敢离开。

而东京城内此刻早就一片乱哄哄,并非民众惧怕城破,反而是拥到府衙之前,喊着要申请拿领兵器,同禁军一块守城。

太学门前,正有一大队人浩浩荡荡而出,直奔宫城宣德门。

紫宸殿中,道君皇帝神情憔悴坐在椅上,不时观看城头送来的军情,就这时,外面执曹官进来急报:“陛下,太学生请愿,已至宣德楼前。”

“请愿?”道君皇帝闻言皱起眉头:“带头的是谁?他们要干什么?”

执曹官道:“带头的是高登、陈东、张元千、徐揆四人,他们言道……国难当头,当斩奸贼、清朝野,恭请朝廷斩六贼。”

“什么六贼?”道君皇帝惊讶道。

“这些太学生说就是梁师成、王黼、童贯、李彦、蔡攸、李邦彦六位大人。”

一言出口,满殿震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