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81章 李元昌的棋盘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长安鲁王府,李元昌的府邸,今日迎来了贵客,荆王李元景特意来此,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太上皇李渊的庶子。

虽然,他们有亲王封号,遥领各自封地都督之职,还有名义上的大将军的勋位,但手里却一点实权都没有。

只能在长安做个闲散王爷,希望日后能有去封地,终老享福的一天,这才能算最好的归宿。

李元昌和李元景二人,在鲁王府的书房里喝酒。

本想大张旗鼓的在正厅内,摆开宴席的李元昌,被自己六哥李元景拦住了。

于是,只好委屈他们兄弟俩,在书房里,连个歌舞都看不成。

李元昌本就文采出众,且书画方面的造诣很高。

他的个性风流,经常在府内与友人喝酒、玩乐。

府内豢养了很多歌姬,但今日却不能一看,实在是心痒难耐。

李元景看到李元昌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讥笑道:“老七,不是六哥我说你。

你也该收收心了,你在琴棋书画方面的造诣和喜好,我不去管。

但你这总是想三五日一小宴,半个月一大宴的,实在不是个办法。

方才我进你府门的时候,看到几个百骑司的密探。

你这王府周围,可能还有更多的不良人呢,别让有心人在朝堂之上,弹劾你结党营私。

宗正寺那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是因为李崇义担任少卿,给我们一些颜面,但我们自己心里得有数。”

李元昌摇头苦笑:“六哥,我这也是想要陛下安心。

宗室亲王不找点闲情逸致的东西,来消磨时间,那才容易遭到监视呢。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有百骑司和不良人,为我看护王府,我省下不少护卫,多养几个歌姬,多划算啊。

就是这封号一直让我不服气,按理说,我们是父皇的子嗣,怎么还不如那些子侄辈的呢?

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都算计到自己家里来了,哼哼。

咱们啊,既不能之藩,又不能随时进宫去见父皇。

也只能枯坐王府,混吃等死喽,虽然难听,但真是贴切啊。”

李元景猛的喝了口酒,之后说道:“其实我们也可找个捷径。

你看李道宗和李孝恭两位王兄,同样是宗室,有统兵的能力,作战勇猛,完全可镇守一方,深得陛下器重。

虽然,他们名义上是郡王,但可比我们强太多了。

要是能一块属于自己的藩地,那就是土皇帝一般啊。”

李元昌嘿嘿笑道:“六哥啊,说句实话,虽然,我们与他们是平辈,但年龄上,最多与咱们的子侄辈相仿。

统兵?笑话,同样年纪的,谁能如此啊?

再说了,陛下能放心吗?兵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哪个皇帝能放任给自己的兄弟啊,尤其是,咱们这个好二哥。

他这皇帝如何当上的,我们心里有数,别人心里更有数。”

李元景掰着手指头,立刻说道:“承乾不用说,去了南三地。

那边的情况,你也许不知道。

但我却知道一些,实际上并不稳固,定会有一战的可能。

看看刚刚结束的突厥之战,咱们的侄子赵王李宽和蜀王李恪都去了,还取得了战功,怎么就没人啊?

你整日在王府,消息这么不灵通吗?

不过,说到这封号嘛,我也有气,我们竟然排到子侄辈的后面了,这让世人怎么想啊?

从武德到贞观,我这些父皇的皇庶子,怎么就混到这般地步了呢。

不过,咱们这两个好侄子身上,好像也有着,不随陛下心意的地方,这次皇子晋升亲王封号,就没他们俩的份儿。

所以说,这出征统兵,也未必是件好事啊,话分两头说,福兮祸兮啊。”

李元昌不断的点头,兄弟二人的话,没有说得太透。

几句牢骚带着点气话,以李世民的心胸,即使知道了,最多也就是斥责一二。

随后,他们兄弟二人,又说了半天长安城内,最近发生的趣事,当做是调节气氛。

最后,李元昌和李元景看这酒喝得差不多了,李元景也就不多做停留,回自己的王府去了。

而李元昌醉醺醺的,将自己六哥送到府邸门口,转过头,突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根本就没有半分醉意。

他对身边的心腹家奴说道:“太子到什么地方了?那赵王李宽又到什么地方了?

蜀王李恪都回长安了,看来这草原之事,也结束了。

还有,近几日长安城内,是不是发生了大事啊?

你都一一说来,不要放过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哪怕是些细枝末节。

我那六哥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哼,他哪里知道,在他面前,我也能显露出,各方动向都了解的样子吗?

笑话,我所谋,要是被他看出来了,那我成什么了?

看来我得邀约个时间,去看看父皇了,没准能遇到什么我想见的人物呢?

棋子,棋盘,得选择个落子的顺序,这些别人怎么能明白呢!”

说着,李元昌又恢复了往日的放浪形骸,召集歌姬,还要借此兴致,弄出个大作品来。

与此同时,李宽和李淳风师兄弟俩,来到了孙思邈的药庐。

李宽先是对自己的师父恭敬的施礼,说道:“师父,徒儿回来了。”

孙思邈起身,仔细端详了半天,不断的在李宽身上观瞧,发现一切安好。

十几年的相处,让这老道医与李宽情同父子。

虽然,自从李宽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里。

但他依然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师父,无论有什么好东西,都送来一份儿。

随后,孙思邈不断点头,慈爱的微笑道:“回来就好,宽儿,此次出征,可还顺利?”

李宽笑道:“师父,咱们大唐这回可是一战定北疆啊。

起码十年之内,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社稷走向繁荣,指日可待。

正好徒儿也可长久在长安,随时可来看望师父。”

孙思邈点头笑道:“宽儿长大了,应以国家大事为重。

况且,你出征前才大婚,还是多多的陪你的府上的女眷吧,为师还想抱小徒孙呢!”

李宽嘿嘿笑道:“徒儿谨遵师命。”

孙思邈摇头笑道:“那师父都就当真了,等你好消息。”

随后,孙思邈也给李宽和袁守城,留了时间交谈。

他亲自去给李宽弄些,新研制的补功丹药。

因为他听说,在占襄的时候,自己的爱徒,因为战事曾经耗费内功过多,可得好好保养一下。

李宽向袁守城施礼后,与袁天罡也说了会儿话,随后众人落座,李宽的小师弟,给众人上了茶。

李宽轻声的告诉他,让他去找独孤雪,要买零嘴的钱。

说是要补足一年的份额,可把这小师弟乐坏了,反复谢过昔日的药罐子师兄,把众人都逗笑了。

随后,李宽看向袁守城,礼貌的问道:“袁道长,我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咱们之间就不必忌讳什么了。

您差二师兄将我找到恩师这里,可是为了那成玄英的事?”

袁守城点头说道:“赵王殿下,贫道先向你道歉。

我道门中人,也不全是一心清修,总有些不安分的人,与江湖游侠厮混。

成玄英去太原军营叨扰,还强抢江湖匪首,这个影响,是无法估算的。

也许你不知道,现在朝堂之上,已经有人纷纷以此事攻讦我道门。

现如今,贫道希望赵王殿下,还能在朝中,为我道门周旋一二。

贞观二年,佛门玄奘西去天竺,求取真经。

这说明佛门,已经在开始要在大唐境内,广泛传教了。

如若我道门此时,被朝廷所弃,那其中摇摆不定之人,就会倒向佛门一边了。”

李宽摇头笑道:“袁道长,这从何说起啊?

我大唐本来也没有偏向哪一个教门的说法。

信徒一说,各凭本事,虽然,我是道门弟子,但也只修武功一道,恩师更是钻研药理一道。

如果有人真的用成玄英之事,来做文章的话,也会看到其事件背后的本质。

我父皇定不会偏听偏信,更何况,我不说,谁还能替我出头不成?

有两位师兄在朝中为官,相信任何人,也要顾忌一点的,否则,朝局稳定就成了问题。

突厥一战后,我大唐会进入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

正好几位皇弟也要开府了,没人会去注意一次所谓的江湖人,袭击军营的小事。

至于袁道长所求,我尽量帮忙就是。

我与成玄英本无恩怨,与那江湖女子,也是首次见面。

而这之前的事嘛,我也自然会算到五姓七望的头上去。

这里关系到士族,世家,门阀之间的事,我就不多赘述了。”

袁守城这才安心道:“那贫道在此,就多谢赵王殿下了。”

李宽笑道:“袁道长不必客气,您也不必如此见外的称呼。

如果怕别人说些什么,您就称呼我的表字,仲武,相信有心人也会明白此中缘由。”

袁守城知晓了李宽的心思,也长出一口气,。

他们真怕被成玄英的冲动行为所牵连。

到时候,就算皇帝李世民不追究,也会有人妄自揣摩圣意,那道门也会因此而日渐衰落。

随后,袁守城等人也去向孙思邈告辞。

李宽和袁天罡、李淳风约定,等他从皇宫复命回来,一定要到赵王府把酒言欢。

孙思邈又回来与李宽对坐,这老道医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仙风道骨今谁有的气势,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他微笑的对李宽说道:“宽儿,这次回来,你就好好在王府安坐吧。

你可能不知道,你大师兄,也就是宫里的御医刘神威,他都快被你府上的女眷烦死了。

为此他与为师,也发了几次牢骚,你的夫人徐氏,已经晋升为侧妃了。

为师和你师兄,也看出,她所怀身孕为女孩儿。

其他人嘛,尤其是,你的正妃萧氏,心里很急,一直想为你诞下麟儿。

你可能不知道,身为皇家之人,这血统血脉的传承,最为重要。

现在长安城内,很多人都在猜测,如若你府上任何一位女眷,为你诞下男孩儿,以你的个性,会不会被立为赵王世子。

为师知道,你不看中嫡庶之分,但前些时日,陛下也召见了为师,他也正为此事犯愁。

为师劝你,还是早做打算,为了你后宅安宁,你也得做出点让步。

江湖女子,府内女统领嘛,你还是先放一放,为师相信你会明白。”

李宽不断的点头,道:“师父放心,徒儿明白,徒儿从小就在师父身边,有些话,您告知,会比父皇所说效果好。

父皇怕朝中之人,会因此左右勋贵们的一些想法,徒儿回去也会与府内的女眷谈谈这事。

其实这也是急不得的,徒儿还未及弱冠,早早定下那世子做什么啊?

徒儿更喜欢女儿,多几个女儿的话,府内的气氛也好上许多。”

孙思邈用手指着李宽,笑道:“陛下与为师,也感觉你也会这么说,行了,为师就不多留你,你刚刚回来。

连皇宫都没去,就来为师这里,为师很是欣慰。

你王府中的女眷都等着你呢,还有就是,你别太娇惯你那小师弟了,他在为师这里,不亏嘴。

更何况,他是范阳卢家的子弟,平日里,他家中送来的东西,都被他积攒起来了。

这小子,整天弄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不,又开始从那单兵干粮上做文章了。

说是加入几种应急的,军中可用之药的话,定会为我大唐增添一份保障。”

李宽一听,范阳卢家?难道自己的小师弟,也是五姓七望中人吗?

他正要问孙思邈此事,小师弟却带着一个布包进来了,先是向孙思邈行礼,一副尊师重道的模样。

随后,他献宝一般的来到李宽身边,笑嘻嘻的说道:“师兄,这是我弄的几种止血散淤,对抗风寒,消除暑气的小药丸。

还请师兄试试,这都用在军中,这样就能让我大唐军队,不再为缺医少药而烦恼了。”

李宽接过小布包,查看了一番,随后问道:“小师弟,我一直未曾问你姓名和家乡,也许你以前说过的。

但我掉落山崖之后,脑子就少了很记忆,一直唤你小师弟,你也给师兄我报个家门呗。”

只见这小师弟恭敬的向李宽施礼,儒家风范,道家模样十足,郑重的说道:“师兄,我家乡在范阳,卢师卦,正是师弟我的本名。”

李宽心中惊讶,还真是五姓七望中人,范阳卢家,他感觉又要重新考虑,如何应对士族了。

最起码,可借助小师弟卢师卦这条线,分化?拉拢?不过现在看来,还为时过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57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