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8章 选你是有道理的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长安,徐府,徐孝德没有因为被刚刚升任礼部侍郎的事情,而冲昏的头脑。

这个时代的文人士子,共有的气节也好,家族兴旺的最终目的也罢,都跟“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差不多,不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词罢了。

徐孝德仿佛看到了,一扇新的大门,正向他缓缓打开,一位侄女嫁给皇子亲王,他就升任礼部侍郎,这不是巧合。

但徐孝德也是有些自己的一套法则,他的考虑就是用女子,来换取的荣华富贵,终究是空中楼阁而已,经不起大风浪。

李唐的亲王制度很好,开府建衙之后,紧接着就是地方之藩,这都是需要属官的。

这时候他头脑里,又出现了大胆的想法,李宽是唯一一个一等王爵的皇子,如果都按晋升制度改封的话,那再往上呢?

徐孝德的手,在不自觉的来回握紧松开,连指尖都开始,因为不过血而发白了,心也在随着不自觉的在颤动。

他头脑里想到,以前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候,那天策府的属官,现在都在干什么?

看看人家长孙无忌,再看看人家房谋杜断,各个将军拜公封侯了。

于是乎,徐孝德试探的说道:“老夫长子齐聃,刚从老家来长安,本来老夫想让其入弘文馆的,但…”没等徐孝德“但”完。

李宽就抢先说道:“赵王府目前还缺一参军,徐伯父就让您的长子来我府上吧。

日后,我出征也好带上他,历练一二也好,我李唐的男儿,都是文武全才。文能提笔控萝莉,武能上马定乾坤。”

徐孝德马上惊讶的回问道:“贤侄方才说什么?萝莉为何物啊?”

李宽马上轻咳着,掩饰自己的大意,讪讪的笑道:“文能提笔安天下,口误,萝莉乃为突厥番邦语言,我最近在学习,也好知道番邦的一些事嘛。”

李宽把自己的尴尬遮过去了,而徐孝德也点头笑道:“贤侄真是博学多才啊。”

坐在李宽身边的李淳风小声说道:“小师弟,有空也让师兄我,学学那番邦语,师兄我对那异族,也很感兴趣呢。”

李宽边擦汗边喝茶掩饰后,他心想,这怎么还有人惦记上这个了呢?

随即,李宽小声回应道:“我看师兄是对番邦女子更感兴趣吧?呵呵,别掩饰,我了解。”

李淳风的脸红了一下,马上也举杯喝茶,把脸扭到一边去。

正巧徐瑶领着徐慧,前来拜见李宽,而且,她们身后还跟着一位熟人,正是应国公武士彠的女儿武顺。

看来真让李淳风赌对了,他想见的人,还真的在这里,李宽不得不佩服他,难道这是道家推演占卜的力量吗?

徐瑶和武顺大方的,向李宽和李淳风见礼,之后就要到自己父亲身边去。

结果小徐慧看到李宽之后,奇怪的问道:“大个子哥哥,你是来给我送糖的吗?

上次可是你派人送来的,好多糖啊,我到现在都没吃完呢,难道你今天还要送吗?”

徐孝德没去阻止自己女儿的无礼,反正是小孩子嘛,他就要看看李宽是怎么应对的。

结果李宽摸了摸自己腰间,还好,荷包里有糖,这是他出门的标配。

李宽摘下荷包,亲手交到小徐慧的手中,笑道:“数量嘛,不多,不过应该是最新的口味,不光有蜂蜜,还有果干,最新晾晒的西域葡萄,你尝尝吧。”

小徐慧欣喜若狂,高兴的直跳脚,飞快的回到徐瑶身边,而李宽看过去的时候,明显看到徐瑶的脸一红。

但武顺也脸红红的,顺着武顺的目光,反看回来,天爷呀,这是什么鬼热闹?李淳风直勾勾的看着武顺。

李宽马上打了哈哈,说道:“徐伯父,不知道此次国战出征之前,是不是要礼部撰写檄文啊?”

徐孝德笑道:“不错,钦天监负责太庙的祭文,礼部负责檄文,而且,这次是檄文,还要有老夫亲自撰写呢。

钦天监最后还要加上一段告天书,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也不知会不会影响整个檄文的段落啊。”

李淳风马上机灵的说道:“徐伯父,贫道对告天书还算有些造诣,不如让晚辈给您写个大概样子吧,免得到时候,您再慌乱。”

徐孝德马上一拍脑门,说道:“那敢情好哇,就有劳李道长了,请李道长随老夫去书房走一遭,如何啊?”

李淳风马上起身,很是向往,于是徐孝德就领着李淳风去书房了。

临走的时候,徐孝德向李宽告罪了一声,还让徐瑶好好招待李宽。

但李宽总觉得,这是徐孝德和李淳风故意在给他们制造相处的机会。

李宽和徐瑶对视半天,都不说话,而武顺却看出自己,似乎耽误他们二人了。

于是她就对小徐慧说道:“慧儿,你不是说,你有个新的布偶吗?你带姐姐去你那看布偶。

姐姐我剥糖给你吃好不好?另外,姐姐我还能帮你把糖分类,装在你的糖盒里,怎么样啊?”

小徐慧哪懂这些啊,欣然答应,经过李宽身边,说下次还要带糖给她,武顺也施礼告退,李宽一一回礼。

李宽自然明白,这是大家留单独的空间给徐瑶和他,他喝了一口茶,准备下面的话,结果徐瑶先开口了,说道:“听说殿下即将去陇右?”

李宽点头回应道:“是啊,陇右练兵,乃为国战出征做准备,我也是作为太子的副手才去的。

我李唐皇室,总要有人去啊,全依赖各卫的大将军们,百年之后,李唐皇族都不知兵怎么办?

呵呵,话题扯远了,徐姑娘,我有个提议,方才听你称呼我殿下,我很不习惯,你就直接称呼我的名字即可,你称殿下,显得生分。”

徐瑶听前面的话,还觉得李宽说的头头是道的,最后这几句,她听着感觉有些不自觉的脸红。

但她还是说道:“怎可直接称呼殿下的名字呢,况且…况且与礼制不合啊

不如这样,今日殿下道士打扮,小女子称呼殿下为李道长吧,这样即使有其他人听到,也不会说什么的。”

李宽呵呵笑道:“听起来,这个主意很是不错,对了,看来徐伯父他们,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还请徐姑娘领我在府上转转?

今天天气着实的晴朗,总是闷在屋子里,也终归是不好的,不知可否?”

徐瑶当然不会拒绝,之后李宽和徐瑶两人,就一前一后出了正堂,往花园走去了。

徐府的花园很别致,虽然,没有什么名贵的花卉,但好在修剪整齐。

一朵朵花儿,在这夏日里,争奇斗艳,而李宽和徐瑶走在其中,李宽时不时的,侧面去看总是喜欢错后自己半步的徐瑶。

看到她的侧脸,感觉这也是个美丽的女子,柳叶眉下,明亮的眸眼,如繁星点缀天空,精巧的鼻翼,淡雅至美,樱口非红非粉,颜色可人。

正是那人比花儿娇,小家碧玉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诠释。

李宽故意三步错后一下,慢慢的两人变成并肩走了,而等徐瑶发现时,又继续错后半步,李宽笑道:“徐姑娘,你总是错后半步为何啊?难道我很可怕吗?”

徐瑶很腼腆的眨眨眼说道:“并非如此,是与礼制不合,殿..李道长终归是皇家亲王,怎可与我这小女子并肩行走呢?

李道长不可怕,是身份值得敬畏而已,小女子终究是有点不习惯。”李宽头大,这也太过拘束了吧。

李宽耸肩说道:“徐姑娘,令叔父是礼部官员,难道徐姑娘以后也想做官不成?你张口闭口就是礼制,呵呵。

看来你是太在意我的身份了,其实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身份,或者说,我更加希望人们知道我李宽,而不是这赵王的头衔。

听闻你颇有才名,在这长安城内,有很多习作流传,诗文更独具一格,不如我们就以文会友,你就当我是你的一位文友如何呀?”

这下算挠到了徐瑶的痒处,她对自己的文采,可是很自信的。

只见她一改刚才小心,很文雅的说道:“弘文馆的一些文友们,也流传出李道长你当日的一篇诗文,名字叫…”

李宽马上补充道:“文体我叫它词牌《破阵子》,如果徐姑娘喜欢,也可用这文体词牌,来填写你喜欢的诗文,也可应你做这诗文时的景色,心情,皆可。”

徐瑶想了半天,点头说道:“嗯,原来还可这样啊,有空的话,小女子定要试试看。

不过李道长当日的诗文,太过气势磅礴了一些,放在出征誓师大会上,定会让全军将士,热血杀敌而无怨无悔呢。

但李道长可见过,那边疆的将士流血亡故吗?唉,乱世人不如太平犬的日子,真是让人唏嘘啊,不知李道长可有什么感想?”

李宽沉吟了半天,轻叹道:“自古以来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外虏强敌环视的边疆,要是没有将士用命的话,那异族入侵,不知又有多少百姓会死于战乱,不能因战争本身的残酷就去回避。

徐姑娘,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在看问题罢了。你想到的,首要是怜惜百姓,但我想到的是如何保护百姓。”

徐瑶点头不语,忽然又抬头看着李宽,说道:“李道长可否告知,你为什么选小女子?听说,小女子是最后加入到你那选妃夫人的人选之中的。

据说,萧家女子有温柔的性格和漂亮的容貌,裴家有贤良淑德之女,还有那冠绝古今之女。

再说她们的家世,都强于我徐家的,而反观小女子,站在她们身边,却暗淡无光,李道长可是真心选我的吗?”

徐瑶渴望的眼神,很是期待李宽的答案,李宽有点被问得不好意思了,李宽最初的想法就是,找个相对好掌控的女子。

刚好可以用来制衡,自己的后院的那些,家世过于强势的女子。

到时候,一旦有什么变故的话,李宽想办点什么事,也好通过这不显山不露水的家族来运作,结果被人家这么一问,李宽真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

但他刚才也仔细看了徐瑶的容貌,虽没有萧菲菲那么惊艳,但也绝对是中上之姿,再说了,人家的可是长安士子们,曾经追捧的才女啊。

李宽慢慢的向前走了几步,说道:“如果现在有画师,将你我画下来,流传千百年,不管你我现在容貌如何?都会成为传世之宝。

如果加上你我的家世,和日后共结连理的历史记录的话,我想那一定会被冠名为:“唐朝赵王李宽与其夫人赏花图。”

那时候,人们只会去考究你我的情分,考究这图画故事背后的一些传闻。

我想定会有这样一段记录,赵王李宽将当时冠绝姿色之女放弃。

而来追求这图画中的徐瑶姑娘,天爷呀,后世的人会怎么来评价你我呢?

多情皇子?痴情亲王?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我和你最终在一起了。

那时候,谁会去说我为什么会选你呢?他们一定会说我应该选你,因为我们有图画为证,有历史为证,有诗词为证。”

徐瑶被李宽说了半天,脸红得不行,最后小心的问道:“诗词?什么诗词啊?”

李宽笑道:“徐姑娘想听怜惜百姓的诗词吗?”

徐瑶习惯的点了点头,但心想,送女孩儿怜惜百姓的诗词,不应送我一首情诗吗?

只见李宽深呼吸一口气,朗诵道:

“寒枪铁骑狼烟处,莫回头,封侯路。

红妆倚门盼君顾。腊梅望暑,秋蝉春诉,飞雁往返度。

朗声读书食君禄,只为君忧山河固。

忠肝铁骨皆尘土,牛童思父,周而往故,拭泪边疆护。”

李宽一首《青玉案》让徐瑶眼睛,都亮出了小星星,她心想,红妆?

他在想我嫁给他的那天吗?浪漫女生的注意力,终于回到了男女情上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1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