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6章 提前开府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李宽的这一手弓术,让在场的人都叹为观止,原来这弓术,还能这么玩啊,而且,这似乎跟这新式弓箭的作用,有很大关联。

而最满意的莫过于李世民本人了,一下看到自己的手下的大将们的弓术,又看到自己儿子的弓术,如果这都是在战场上的,那足以将对方敌将秒杀了。

而且,那李宽在这里见到了那个曾经在两仪殿见过的军器监的官员,小声对那官员说了一句:“如果将这复合弓的原理,用在大型弩箭上。

比如那八牛弩的话,不知道能不能在最远的距离以外,将对方的城池破坏掉。”

这让军器监的官员眼前一亮,之后就激动的看着李宽,李宽却笑眯眯的不说话,用下巴向李世民那边努了努,之后就去找太子李承乾他们去了。

而今天这新式弓箭的见证,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因为太多震撼,需要大家消化了。

而李宽也觉得今天的风头出得,有点太多了,还是别给自己添麻烦的好。

跟李承乾商量以后的聚会,李宽就带着李恪和李泰离开了,他们要回武德殿去。

因为刚才李世民让常涂告诉他们,可以自行离开了,因为李世民要跟枢要大臣和军器监的人,最后敲定这新式弓箭的事情。

两仪殿,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刚才你也看到了,那新式弓箭确实很好,但这百炼钢的事情,还要你去办啊,你长孙家的百炼钢,才是我大唐的最高标准啊。

回头让军器监和将作监的主官,都去你那里,你们协调好,争取先做出成品来,至于产量嘛,起码先装备一个卫,看看效果如何。”

长孙无忌也点头,说道:“陛下,这成品还没出来,赵王也肯定了那百炼钢的复合弓的威力,一定非常大,那他的根据呢?

没准他有其他秘诀没说出来呢?臣感觉,他一定还知道,什么其他的关键事情。”

这下却把李世民弄愣了,看着长孙无忌旁边的房谋杜断,他们也在不住的点头,好像他们都知道李宽还知道一些其他的秘密。

而这时候杜如晦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说道:“陛下,刚才赵王离开之前,还对那军器监的官员说,如果将这复合弓的原理用在八牛弩上,那威力就更不敢想象了。”

结果听到这里,李世民也激动了,那手心都开始出汗了,是啊,如果能把这辅助弓弦的原理用到更大的弩箭上呢?一定得试试啊。

李世民马上就对在场的军器监的主官说道:“朕即刻就下旨,全力往刚才杜卿说的那个方向去实验,如果谁能研制成功,朕绝对不吝惜那爵位,明白吗?”

军器监的主官,马上就领命了。之后跟将作监的主官一起离开,估计他们不定什么时候,就问计于李宽去了呢。

而李世民看下面就剩下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了没什么太多的顾及,于是他就对房玄龄说道:“房卿啊,那各藩国的粮食、菜蔬、药材、花草的种子,已经都陆续到达长安了。

而且,那占城、真腊和林邑的稻种,朕也查看过了,可是该选择哪里种植呢?

朕也拿不定主意了,而且,宽儿当初的那套说辞,也一时不知该如何去做,没有个头绪啊,朕觉得该听听你们的意见。”

而房玄龄看向杜如晦、之后又看向长孙无忌,这两人显然是想先让房玄龄说说,房玄龄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就拱手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记得,贞观二年,陛下曾说过: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对为本。”

李世民听到这里,也想起自己曾说过这样的话,马上就追问道:“那房卿的意思是说,朕可以以那各藩国的所进献的种子产量,与其不符为理由,进行征伐吗?”

这明显是拿不定主意嘛,房玄龄重谋划,但这事情始末就没用他的谋划,现在李世民却问他该怎么办,他也只能把问题交还给李世民本人。

但李世民又反问了,这让房玄龄有点脸红,但他也有办法,他看向了杜如晦。

而杜如晦却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事完全可以由陛下直接给那冯盎下命令。

让他去试探一下,如果可行,那我朝在岭南一带的府兵,就派上用场了。”

而长孙无忌看了看这君臣双方,也拱手说道:“陛下,既然当初赵王为陛下谋划好了,那就按既定方针去做就好了。

臣就不信,我大唐的府兵,难道连那南蛮小国也打不过吗?况且,有那冯盎打头阵,臣觉得可行。”

连续得到两个肯定答案,李世民也感觉这事必须要办了,如今都开春了,粮食种下去。

等秋收上来就好办了,明年还要有大动作呢?之后这三位也都退出两仪殿了,这事情算是基本定下来了。

而李世民也感觉累了,于是就起驾去了甘露殿,他凡是有喜悦的事情,第一个就想到跟长孙皇后分享,这也是多年夫妻的默契。

而长孙皇后这时候,也准备好了饭食,她也同样在等李世民。

当李世民走进甘露殿的时候,长孙皇后已经在门口等候他了,他也马上迎了上去,一把拉过长孙皇后的手说道:“观音婢,你怎么在这里啊,还不快进去休息,你刚刚生下稚奴不久,要好好休养才好啊。”

长孙皇后去年生产了李治,身体还在恢复中,而且,这刚刚开春的季节,气候还没完全转暖呢。

长孙皇后也笑着跟李世民进了甘露殿,问道:“二郎今日怎么这般高兴啊?难道有什么喜事不成吗?”

而李世民笑而不语,直到了座榻边坐好才说道:“那就让观音婢猜一猜吧,呵呵,天大的喜事啊,而且,还是跟孩子们有关。”

这下长孙皇后也笑了起来,说道:“臣妾知道了,定是那宽儿与程将军比武胜出了是不是?”

李世民只是说道:“你再猜。”

长孙皇后继续说道:“那就是又比了一场还是胜出了?”

李世民还是说道:“基本是对的,但不完全,你再猜猜看。”

长孙皇后这次就有点皱眉了,说道:“二郎,臣妾也只能猜到这里了,还是告诉臣妾吧。”

李世民感觉差不多了,就说道:“第一场宽儿确实胜出了,以他那勇武胜过那程老匹夫也是应该的。

毕竟,他曾经以玄霸为标杆,虽然,不知道战场如何?但他的武功,起码能与当年的罗士信等同。

而第二场嘛,宽儿虽然跟尉迟将军算是战为平手,但宽儿他们和那程老匹夫,都押注平局,比武没胜出,但赌注胜出了。

最后是宽儿跟叔宝和张士贵将军比试弓术,虽然没赌注也没论输赢,但他布置成那天罡北斗箭阵之后,来了个九星连珠,真是精彩啊。”

长孙皇后也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李世民也学那李宽的样子,用评书演绎的方法通讲了一遍。

结果长孙皇后听得如痴如醉,就差没说自己也想去看看,那现场是什么样子了。

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一起吃过饭后,长孙皇后却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今年就是宽儿开府的之年了,是不是要他开府呢?

臣妾这里接到族叔的询问,看来他这个外公很是关心宽儿这外孙啊。”

李世民哦了一下,听到从二郎变为陛下,这就是妻子的身份转变成的一朝国母,这问询的就是正事了。

之后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道:“薛国公看来很是关心宽儿嘛,但今日他们相见,也没说什么啊?”

长孙皇后也笑道:“今日是陛下与群臣,一同去见证那新式弓箭,就连宽儿和那程将军、尉迟将军比武还和秦将军、张将军比弓术,这都临时发生的。

这本不在计划之内的,他们哪有时间说什么啊?另外,族叔可是很小心的,毕竟,外戚和内宫皇子说得太多,也要避嫌的嘛。”

李世民一听,也点头,这是谨慎的做法,而且,李宽似乎从来也没去拜见过自己的外公。

可是这开府的事,还得跟宗正寺说一声,还得问问那赵王府,究竟设立在哪里才好。

或者是直接赏赐一个现成的宅子,不过得与李宽的身份相符,毕竟,李宽是李世民第一个开府的儿子,意义很是重大。

长孙皇后微笑着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妾本来不希望宽儿去开府的,他刚到这皇宫不久,马上就开府的话,也会惹其他人的闲话,会说这孩子没母妃在,就不招人待见了。

但臣妾又想,如果规矩不早早立下,那以后的皇子开府,注定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宽儿开府之后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夫妻就可以为他选妃了,早点让他这一脉开枝散叶,也好让他母妃在九泉之下,也得以安慰,陛下,你看臣妾想得可好?”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儿,他这也在思考长孙皇后的话,从皇家的角度来讲,自然是多子多孙是福气,而且皇家需要人丁兴旺才好,大唐也需要更多的人口。

但从李宽的身份上来说,这也算是避免他生出其他的心思,李世民时刻都防着这一手,他是怎么走过来的,他自己最清楚。

但他也从往日的观察中看出,这李宽似乎不在乎其他,与之不相关的事情,这点还是很好的。

就怕是开府之后,配齐了司马长史之类的属官,万一有个龌龊心思滋生了,他个做帝王也无法完全掌控。

到时候就是成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到一发不可收拾了,那将来又该怎么办呢?

帝王心术,这是最不好办的事情,至亲骨肉,怎能分割,一旦分割,那种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李渊李世民两父子最为明显。

难道以后要悲剧继续延续,这让李世民也拿不准主意,但他听到长孙皇后方方面面的分析,这李宽会成为皇室对待皇子的一个标杆。

而且,李宽的成长他是看在眼里的,就拿那各藩属国进贡一事来说吧,这算是为大唐百年基业打基础。

还有今日看到的新式弓箭,那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事,也是为了以后军事,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啊。

开府,可以,但李世民也怕李宽提出其他要求,这个儿子似乎不惧怕他这个皇帝父亲。

什么要求都敢当面说,这也让李世民害怕,万一没满足自己儿子要求,就显得这帝王没什么可用性,你是天下主宰,都满足不了自己儿子,那算是什么父亲啊?

但他也怕一下子,就满足李宽的那些要求,因为那就意味着不一样的宠信,这就会给群臣一个可怕的信号,到底以赵王为尊,还是以太子为尊呢?

最起码你皇帝没对太子这么好过,都是疼这些儿子,以前是宠溺李泰那“橘猫脸”,现在天天看着你的“小九”稚奴。

还时不时的召见赵王李宽问策,唯独对太子李承乾那么严厉,严厉可以,但你也得一碗水端平吧。

左思右想之后,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道:“那我们将宽儿叫来,我们好好问问他自己,想不想提前开府呢?

最好是一起把他的王妃给定下来才好,观音婢,这个你有没有个章程呢?

另外,这武德殿西院的女官,你那边有没有什么消息,朕也是没时间关心这些,你是他母后,你了解就行了,但也跟朕说说。”

李世民八卦起来了,长孙皇后却笑而不语,没直接回答李世民的话,却对身边的内侍说道:“去武德殿请赵王前来,就说陛下和本宫有大事与他相商。”

内侍赶紧领命出发了,但武德殿这会儿却迎来了一位小客人,确切的说是奔李宽而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66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