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72章 平衡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甘露殿内,长孙皇后和李宽在聊着家常,作为母亲,总是关心自己儿子的生活情况,尤其是,即将成婚的儿子。

其实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是孩子,那份母爱的温情,相对岁月来说,是割舍不掉的。

长孙皇后笑着对李宽说道:“宽儿,你王府内可好?你这即将大婚了,府内的安排,可还顺利吗?”

李宽笑道:“母后,基本准备齐全了,儿臣的家底,想必您是知道的。

儿臣母妃给儿臣留下了很多人手,其中还有不少产业。

况且,您和父皇在儿臣开府之时,也一并赏赐的庄园,而且,庄户都入驻了。

相信明年定会有产出的,同时在开府的时候,各门阀世家勋贵的礼物也都非常丰厚。

儿臣毫不夸张的说,做个享乐发富家翁是足够了。”

听到李宽的话,长孙皇后也呵呵笑道:“宽儿真会开玩笑,你才多大啊,就要做富家翁了啊。

不过也好,这吃穿用度,每年宫中还会有相应的钱粮,派给到你府上的。

而且,我李唐只要挺过眼前的难关就好。

听你父皇说,那南三地的稻种,都已经在南方择地开始种植了,相信明年会在我关中地区,全面推广的。

你多与你舅舅家,外公家来往,这些都是你的人脉。

况且,你是第一个开府的皇子,这个表率作用,想必你是明白的。

不过,母后还是担心你年纪轻轻的,就要为国出征,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这大婚在即,你舍得暂别你那几位妃子夫人吗?”

李宽郑重的说道:“儿臣的愿望是,父皇不再为国事太过劳累。

而且,儿臣和大哥也励志要为父皇分忧。

然而,儿臣的能力就是对外征战。

母后大可相信儿臣的眼光,外虏不靖,内宇不安啊。

说到那王妃夫人嘛,嘿嘿,儿臣相信她们会体谅儿臣的。

身为我李唐的皇子,这份责任必须要承担,想必她们也应该有这份觉悟的。”

长孙皇后也不断的点头,说道:“嗯,母后相信你的能力,既然你都打算好了,母后也就不多说了。

这都午后了,你也没吃饭呢吧,正好母后也饿了,我们一起用膳吧。”李宽自然答应。

之后,长孙皇后就对身边的内侍说道:“传膳吧,另外,差人去丽正殿让长乐也过来,她总是说想念她二哥。

正好也让他们兄妹见见,要不她又说我这的当母后的,不告诉她二哥来的消息。”

那内侍马上出了甘露殿,去安排膳食,并且,差人去请长乐公主李丽质前来。

正当长孙皇后与李宽,马上要开始吃午饭的时候,李丽质如粉装小蝴蝶一般的出现了,一进门就喊道:“二哥在这里吗?”

直到她走到殿中,长孙皇后说道:“丽质啊,你都是大姑娘了,怎么还这么冒失呢?不怕让你二哥笑话啊,嗯?”

只见李丽质笑眯眯的,先是向长孙皇后施礼,之后说道:“母后,这您就不了解二哥了,他可不会笑话女儿我的。

况且,自从二哥开府,他都没怎么来过宫中,这次,去了陇右这么长时间,女儿都想念二哥了呢。”

然后,李丽质转头对李宽说道:“二哥,你会笑话我吗?不会吧?”

李宽笑道:“五妹说得没错,二哥怎会笑话自己妹妹呢?

况且,五妹一改往日的愁容,现在开朗许多了,多笑笑,对你有好处的。”

李丽质听到李宽的话,说道:“这才是我的好二哥,母后,你哄玲儿吃饭吧,女儿就与二哥一桌。”

本来长孙皇后很注重规矩,但也难得看到李宽和李丽质兄妹二人,这样要好。

于是,她就同意他们俩一桌吃饭了,内侍们也将一个小桌案,搬到李宽的桌案对面。

兄妹俩就相对而坐,说起话来也方便许多。

而李玲看到这一幕,马上也吵闹着要与李宽他们一桌。

而长孙皇后没有同意,说道:“高阳听话,你先吃饭,母后喂你吃,等你吃完了,再去你二哥那边。”

李玲看自己拗不过自己母后,也就是开始吃饭了,那速度似乎比以往快了许多。

而李宽和李丽质也各自用膳,席间,李宽不断的打量着李丽质。

之后,李宽说道:“五妹,最近身体可好?

看你脸色比以前强上不少,但你的吃食,是不是太过单一了啊?”

李丽质勉强笑笑,之后眼神暗淡的说道:“多谢二哥关心,我还好。

只是有的时候,天气一变,就觉得气息不够用,时常有气喘的毛病罢了。

不过,宫中的御医也诊治过了,说是没什么太大的影响的。”

李宽喊过内侍要了纸笔,之后说道:“五妹,二哥给你写个药方。

不过,二哥也不敢保证对你的气喘有效,但你可乘车,去我师父孙真人的药庐去看看。

将这药方交给他,他会掌握剂量的,而且,还会给你诊脉。

如果得当的话,你也可让母后试着服用一下,听说母后也有气喘的症状。”

李丽质听到李宽的话,张着小嘴惊讶的问道:“二哥,你还懂医?”

李宽笑道:“五妹忘了吗?以前二哥的身体也不好。

我师父孙真人药庐的一个小药童师弟,他给我起了个外号,叫做‘药罐子师兄’。

不过,还好师父医术高明,你看,现在二哥不光康复了,还能练武了呢。

二哥这也是久病成医,跟在师父身边,多少也明白一些而已。

要知道,身体不好的人,如若要练武的话,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啊。

我也是练武之后,不断的用药物,来辅助练功的,师门传承,也有很多强身健体的药方的。”

李丽质刚才还黯淡的眼神,此刻变得稍显明亮了许多。

而这时候,内侍将纸笔交给李宽,李宽提笔将后世的一些药方上的药材种类写到:

“熟附子、肉桂、熟地、丹皮、泽泻、淮山药、五味子、山萸肉、射干、桔梗、杏仁,茯苓,枸杞子、补骨脂、巴戟天,胡桃肉,川贝粉。”

之后,李宽又备注病情和诊断原理写到:“每逢天寒而喘,咳嗽痰多,动则加重;

口唇淡紫,面色咣白,虚汗津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滑数,两尺乏力。

此为肾阳虚极,不能摄纳,肾气上奔,发为喘息。

治以温补肾阳,固摄下元,纳气平喘。”

李宽之所以明白这哮喘,也是因为他对此注意过。

要知道,后世的他是运动员拳手,特别注重气息调养。

而自己的老师,就是哮喘症状,他经常替老师去药铺抓药。

所以,模糊的记得主要的药材,结合他对武学的理解,还有对李丽质面相的诊断。

而且,他大概写出这些,希望自己师父孙思邈,能以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和列出精确的配比。

他知道这是长孙皇后的家族病,就连李治和没出生李明达都有此症状。

但他还是想试试看,他希望自己的母后和妹妹,都健康起来。

李宽将药方和病理交给李丽质,叮嘱她,说道:“直接交给我师父就好。

如若顺利,现在正值夏日,五妹你这属于冬病,现在是最佳的改善的时机。

二哥出征回来,相信你会好起来的。”

李丽质感动的,小心将药方收好,并且说道:“二哥对我的关心,妹铭记在心。”

李宽摆手笑道:“你能好起来,二哥也高兴。

况且,你还为二哥选了个好侧妃呢,是吧?”

李宽挑着眉毛,其中的含义,他相信李丽质会明白的。

李丽质也觉得自己二哥,定是中意那裴家女子。

她晃着小脑袋高兴的说道:“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闺中密友,我选的人会差吗?呵呵。”

看着李丽质的笑容,李宽也放心许多。

而这时候,李玲却对长孙皇后说道:“母后,玲儿吃饱了。”

说着,她就匆忙的从长孙皇后的桌案边起身,跑到了李宽的桌案旁。

李宽向她招手,说道:“高阳妹妹来二哥这里,二哥抱你再吃一点。”

而李玲却嘟着嘴说道:“母后教过玲儿,男女授受不亲,二哥是男子,玲儿要皇姐抱。”

说着,她扭蹭到了李丽质的怀里,可她的话却让在场的人都笑了。

李宽伸手将李玲嘴边的饭粒摘掉,之后笑着说道:“你才多大啊?就来说这‘男女授受不亲’了啊?

人小鬼大,行,让你长乐姐姐抱你吧,二哥再给你弄点吃食?刚才你也吃得太过匆忙了吧?”

没等李玲回答,长孙皇后呵呵笑道:“她呀,平日里喂个饭,总是吃得很慢。

今日倒是快,不过还真没吃下什么,想来她是想跟宽儿你,还有丽质亲近亲近。”

而李丽质抱着李玲,不断的摸着她的头,还给她喂了点水,笑道:“高阳平日里也没个玩伴。

临川好学,高阳厌学,虽然,总是吵闹要去找我们玩,但到了我们进学的地方,又开始无聊起来。

这不,最近总是看到她在九弟身边徘徊,估计是等九弟大了,她好带着九弟玩呢。”

而长孙皇后却叹气道:“宫中规矩,都把孩子的天性,磨灭了许多啊。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都是疯闹的年纪,哪家的女孩儿,还要学那么多啊。

你们父皇也是希望,我李唐皇族,能被世家门阀勋贵们所重视啊。”

李宽也叹气道:“是啊,这江山要稳固,就必须要我李唐皇族更加优秀才行。

不过,母后您也不必担心,武力方面的震慑就在眼前了,之后的文治,想必父皇定会心中有答案的。”

之后,甘露殿内又重新洋溢起了笑声,李宽的话,也让在场的人都有了希望。

与此同时,赵国公长孙无忌府上,长孙冲匆匆忙忙的来到长孙无忌的书房,进入后,将门关好,然后躬身施礼道:“父亲,孩儿回来了。”

长孙无忌笑道:“冲儿回来了,为父也是刚刚从宫中回来,这陇右之行,可有什么收获啊?”

长孙冲略显激动的说道:“父亲,这小规模的对战演练确实精彩。

尤其是,第二场的骑步兵协同作战,真是峰回路转啊。

刚开始时,我们都以为我方一定会输掉的,您是没看到那陌刀营的气势,还有府兵骑兵精锐的装备。

但刚开场不久,那火麒麟卫与那临时编凑的三百人马,就配合的很是娴熟。

一轮下来,就完全压制住了府兵骑兵和陌刀营的攻势。

而且,连卫公李靖,也不得不承认,李宽表弟的手下确实有能人啊。

那几位统领和家将都是好手,以前去叔爷家中,怎么没看到这几位呢?孩儿真是奇怪。”

长孙无忌半目微闭,听着长孙冲的回答,之后猛的张开眼,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那火麒麟卫的统领,和宽儿的四家将很是厉害?就没其他的吗?”

长孙冲不断的点头,之后说道:“不光是他们,就是李宽表弟手下的侍卫们,对那战术的领悟,也是非常人可比的,看来其中还是有什么诀窍。

不过,孩儿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估计是与李宽表弟的那个战术战略计划有关。

这么说来,孩儿越发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就说那侯成吧,平日里也不怎么合群,闷葫芦一个。

现在他就跟程处默一起,留守大营呢,而且,他是看过李宽表弟的战术战略计划的,李宽表弟也答应出征带上他。

这样他就和程处默一起,跟随表弟出征了。”

长孙无忌猛的起身,不断的在书房内踱步,之后站定,指着长孙冲,说道:“你的意思是说,那侯成也要跟宽儿出征?

那程知节用了手段,把那程处默,硬塞到宽儿的出征行列里,这为父是知道的。

他也曾经问询过为父的意见。可这侯君集也这样运作了吗?

目前他人并不在长安啊,从时间上讲,他能提前授意他的儿子,去求那宽儿答应?”

长孙冲一脸蒙蒙的说道:“父亲,不是这样的,程处默的事,孩儿不知道内情。

但那侯成,是求孩儿给他牵线搭桥来着,孩儿把他领到李宽表弟面前,之后也是以兄弟相称,才得以这个机会的。”

长孙无忌一拍脑门,之后随手拿起桌案上的一只茶杯,用力的扔在地上,只见那茶杯被摔得粉碎。

然后,长孙无忌怒指长孙冲,喊道:“冲儿,你糊涂啊,你怎么会给那侯成牵线搭桥呢?

哎呀呀,为父平日里,是怎么跟你说的,这事儿让你办的,气煞我也。

那侯君集是武将当中的另类,没看武将们都不待见他吗?

他平日里,也就跟张亮刘弘基等人来往,而且,那几个人也不跟他一条心,防贼一样的防着他呢。

文臣当中,就更是没人跟他来往,怎么你就跟那侯成,来往这么密切呢?

你们小辈人之间的来往,为父本不应该干涉的。

但这出征是大事啊,如若让那侯成得了机会,那侯君集定会在陛下跟前,竖起一个新的武将阵营,这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啊。

你与为父说个明白,那侯成许了你什么好处啊?让你如此费心的为他奔走啊?”

长孙冲一脸委屈,着急的说道:“父亲,想必您误会孩儿了,那侯成并没许给孩儿什么好处。

孩儿只是想那程处默,都能加入李宽表弟的出征行列。

那侯成平日里,跟孩儿等人玩得不错,所以,孩儿就顺理成章的答应下来了啊。”

长孙无忌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哑然失笑,之后,他不断的摇头说道:“那程处默和侯成能是一回事吗?

你怎么做事这么欠考虑啊?就是那程知节和侯君集也不是一回事啊!

程知节能与我们长孙家来往密切,且有各家勋贵之间的利益连带。

但那侯君集可不一样,那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家伙。

你这一个推举,那其他勋贵会以为我长孙家与那侯君集有什么交易。

私相授受,这道理你不懂?以后,你让为父怎么去平衡这勋贵之间的利益啊?

这事儿让陛下得知,让为父如何去交代啊?

况且,陛下已经下旨,给了那三百人马番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将各家勋贵的利益捆绑在太子身上,南方有太子去探路。

北方有宽儿去布局,本就是平衡皇子之间的地位。

可这侯成一参与进来,那北方布局,就会有侯君集在背后参杂的影子。

你知道这让朝堂之上,会怎么想?不行,必须要扭转过来,南方探路,你得跟太子一起去。

否则,真要把我长孙家与那侯君集,联系到一起就麻烦了。”

长孙冲不明就里的小心问道:“父亲是说储位的事吗?

难道我长孙家要站队吗?太子地位很稳固吧?”

长孙无忌长出一口气,叹气说道:“储位?你想的倒是长远,我长孙家还需要站队吗?

你姑姑是皇后,难道陛下还能异储不成吗?”

长孙冲继续犯糊涂的问道:“父亲是说,要遏制李宽表弟的发展势头?”

长孙无忌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呀,还是欠火候,你去看看那宽儿的四个家将,姓什么吧。

遏制?何来遏制啊?怎么遏制?难道你看出宽儿有那个野心吗?他和太子要好,难道你不知道吗?”

长孙冲小声嘀咕道:“父亲就是要平衡,孩儿明白了。”

长孙无忌苦笑道:“那只是表面的,深远的你好好去体会吧。

记住,以后你小辈中再有什么异动,先告诉为父,别擅自做主。

唉,希望陛下能明白吧。哼哼,侯君集,且看看你的好儿子有多少斤两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