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章 老袁和“推背组合”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一个浑厚的声音,在小道士走进来之后,也接着说道:“贫道袁守诚,携弟子拜见孙真人,小徒淳风性格跳脱,失礼之处,还请孙真人不要见怪。”

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飘逸的走到了院子中间,剑眉朗目、黑须过胸、两鬓整齐的长发,比下颚的胡须稍短,头上跟孙思邈一样的道家发髻盘在头顶,横插一支木簪。

而且他身后跟着一个青年道士,模样与这自称袁守城的道士有几分相似,但是个头稍微高一些,正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宽。

这三个人的到来,让李宽很是疑惑,但是他感觉自己遇见大人物了,但结合自己的身份,还是不要轻易造次。

李宽回望向回廊处的师父,孙思邈以更加飘逸的步伐走到了众人面前,对袁守城对面执礼,之后袁守城的两个徒弟向孙思邈执礼。李宽也有样学样,向面前的三个人执礼,毕竟,礼多人不怪嘛。

可就是这个举动吓坏对面的师徒三人,只见袁守城虚托李宽的双手,口中说道:“楚王殿下,不可不可,贫道怎让你行礼呢?于理不合,与皇家礼制不合,真是折煞我师徒了。”

孙思邈眼角瞄了自己的徒弟李宽,微笑着,好像对李宽很是满意,于是他对袁守城师徒说道:“诶,袁道兄,李宽虽有皇家王爵在身,但他也是贫道的徒弟。

当年,陛下将他交于我之时,就曾言明,入我道门就应当遵守我道门的规矩。

然,在此处只有我超凡之道门,无世俗之高低。于辈分,你我平辈论交,李宽对你执弟子礼,应当。

于年龄,李宽与你两位徒弟都小上许多,执道家礼,也应当。

更何况,你们师徒三人来此,就是来助贫道治疗李宽身上的恶疾,执谢礼,更加应当。”

孙思邈的一套理论既给了袁守城一个面子,也给了他无法推辞帮忙治疗李宽的借口,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要知道,从年龄和身份上来讲,孙思邈从年龄、名气到社会地位,都远远大于袁守城,别管你师徒三人有着皇家官身,那孙思邈的徒弟李宽,还有王爵在身呢。

孙思邈这是有点“折辱下交”的意思,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起码比你黑胡子的年龄大很多吧,一句“袁道兄”就是让你努一百二十分的力,来治疗李宽。

一句“袁道兄”就是孙思邈将自己的面子舍去,来让你们师徒三个人,尽心尽力的来帮助自己,让李宽彻底好起来。

抛去李宽的皇家身份,从孙思邈的角度来讲,你袁守城此次必须要拿出你的真本事来才行。

李宽在这里听到孙思邈的话,感觉这老头对自己真的是太好了,要知道,在后世孙思邈的名气,那就是金字招牌啊。

为了自己能让药王放下身段,这就让李宽不得不感动。

只见袁守城眼珠一转,仔细一听孙思邈的话,就知道此次被约来,一定不简单,而且这次必须尽心尽力了,平时掖着藏着的,肯定是不行了。

而且这次要向皇家推荐自己的徒弟,也必须拿出让皇帝满意结果。

这李宽就是那个结果,他就是自己以后身份象征的“投名状”。

李宽感动之余,正打量袁守城身后的两个道士,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这两位就是着名的“推背组合”袁天罡和李淳风了。

这两个人可是大名人啊,李唐王朝的重大事件,都是跟他们有关的。

比如关于武则天的预言,李世民出征高丽之前的卦象,还有李家墓地的一些传说,当然,最厉害的就是那所谓的“推背图”了。

但是让李宽奇怪的是,不说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徒弟吗?这怎么说是师兄弟了呢?一会定要打听个清楚才好,免得出错,也出丑。

而孙思邈和袁守城已经把臂向屋子里走去,把空间留给年轻人去聊,显然他们两个做师父的,有更私密的事情说,所以,就根本没让各自的徒弟跟上。

孙思邈也吩咐给李宽煮药的小道童上茶,之后就跟袁守城窝在屋子的最里面,开始了私密的对话。

院子里自然就剩下李宽、袁天罡和李淳风,首先打破沉默的是李淳风,他对李宽说道:“楚王殿下,方才,贫道一时情急,就脱口而出,称呼殿下为‘小师弟’,这似乎极为不妥,还请殿下见谅。”

说着他竟然向李宽执礼,李宽哪敢让李淳风向自己执礼啊,虚托了一下,李宽心想你这是在试探我啊,刚才师父孙思邈的话,说得如此明白,你还要再一次试探我?

看来你很是世故啊,而且圆滑的,跟你的年龄,很不相符啊。

于是,李宽就恭敬的说道:“道兄,你我都是道门弟子,就像刚才小弟师父说道的那样。

我们都是道门弟子,世俗的礼仪,跟咱们无关,这里没有什么楚王殿下,只有你的小师弟李宽。

淳风道兄以后,千万不可再称呼小弟楚王殿下了。袁道兄,你说是吧?”

李宽借力打力,将问题扔给袁天罡,看他怎么回答。袁天罡哪能看不出,这两个小人精的,在这里的一出“演员的诞生”啊。

只见袁天罡呵呵一笑,说道:“两位师弟,我们道门本就是一家,按道门的称呼,本就合乎礼仪。

虽然李宽小师弟,有皇家的王爵在身,但一入道门,终身是道门的道理,自古就有之。

更何况,当今陛下是我道家创派祖师老子的后人。陛下如若看到,你我执道家之礼,一定会更加欣慰的。”

看看人家,这话说的多么有水平啊,不愧是“着名道家学者袁天罡同志”啊。

从礼法上拉近关系,从世俗拍了皇帝马屁,更加亲近了两位小师弟,一举三得,听袁天罡说话,当浮一大白。

接着袁天罡向李宽提出了问题让李宽很是不解,只见他说道:“不过,李宽小师弟,贫道就是有一事不明,为何你称呼我‘袁道兄’;而称呼我师弟为‘淳风道兄’呢?

难道初次见面,你就感觉你们更加亲近,把贫道撇在一边了?难道是因为你们二人,都姓李的缘故?”

说着他就呵呵的微笑,好像在开玩笑,但也说出了事实,李宽没想那么多,突然被袁天罡这么一问,有点不知所措了,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才稳妥。

旁边的李淳风又一次体现出他惊人的智慧,只见他呵呵一笑(怎么古人说话前,都喜欢先笑呢,不笑不说话?)。

李淳风替李宽对袁天罡解释道:“诶,师兄,怎么初次见面,你就挑小师弟的理呢?

我与他都姓李不假,但如果李师兄、李师弟的叫来叫去,未免有些麻烦,如若我俩都在场,你叫李师弟,我们何人应答才是?”

袁天罡也点头同意李淳风的说法,接着李淳风就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之后影响之着三人的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264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