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1章 李宽论道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李宽用这沙哑的声音去讲评书,很是取巧,当他用自己的本声,去说话的时候,没人觉得刚才,是眼前的这位皇子在搞怪。

而且,李世民还给李宽解了围,连皇帝都喜欢的内容,我们做臣子的,也没必要反对。

虽然,人群中有人骚动,似乎想上来规范皇帝和皇子的行为,但也感觉现在说这些,有点不合时宜,也就索性闭嘴了。

但这“满脸长头发”的黑胖子,似乎没有放过李宽的意思,只见这家伙,直接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您可得管管这小娃娃!

您得为微臣正名啊,微臣哪有他说的那么蠢笨,还给微臣弄了个什么‘混世魔王’的封号,微臣不管,您得惩治这小娃娃。”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泼皮黑胖子,这憨憨的样子,装傻充愣的模样,很是可爱嘛。

这要是平时,早就一句老匹夫滚开,再加上一脚就踢到一边去了,然后这夯货会自动消失在面前,去一边揉自己的大屁股。

但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却跟皇帝杠上了,好像皇帝不帮他出头,他就要自己亲自向李宽,讨回公道一样。

李世民感觉此刻不能失了人君的风范,就笑着对这黑胖子说道:“知节啊,朕当然知道你的厉害之处的,今日朕与众爱卿,就是来试这复合弓和血槽透甲箭的。

而且,宽儿也就是开开玩笑,这样吧,等朕问过他关于这弓箭的问题之后,朕许你与他私斗,解决刚才的纷争,怎么样啊?

然,你完全可以不用顾忌长辈的威严,教训于他,完全不用忌惮他是朕的儿子,怎么样啊?”

有了这两条,程咬金晃着那大黑脑袋,感觉自己稳操胜券了一样,还向李宽撇了撇嘴,那意思仿佛就是在说,你小子等会吧,一会儿让俺老程,叫你知道“你大爷为什么是你大爷”。

李宽当然不怕他了,他就是爱跟名人对战,李靖和红拂女,我都试过他们的武功了,那就再拿你程咬金,试试自己最近的成绩。

群臣中的房杜和长孙无忌,对刚才听到的这些,感觉这君臣父子之间,怎么就这么爱闹呢?

长孙无忌走到一个中年官员面前,说道:“玄成啊,你刚才怎么不去弹劾,程知节那老匹夫呢?这君前失仪,也就罢了,怎么还想与那赵王私斗,来解决刚才的小纷争呢?

况且,那赵王就是个半大孩子,一个将军跟个孩子一般见识,这大唐尚武之风,也太过强悍了吧。

而且,还小娃娃小娃娃的称呼那赵王,我大唐爵位分明,礼仪规范怎可轻易废除呢?然而,陛下也同意他们一会儿私斗,你应该劝谏啊。”

这中年官员,先是看了看李宽,又看了看那程咬金,之后他慢慢的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啊,我魏征劝谏陛下可以,但这程老匹夫,是个服管束之人吗?

就算我阻止了一会儿他与赵王私斗,那以后呢?他们没准还会在别处,选个其他时间来私斗的。

依我看啊,他们这是不打不相识吧,你长孙家能有这样的皇子在宫中,也算是与众不同了吧?

你个做为舅舅的,也应该去劝劝你那外甥吧,你看看太子殿下,就不这般顽劣,另外连那赵王的外公长孙顺德,都不去管这事,你管得了吗?

还让我魏征当那出头鸟,劝谏陛下,我魏征责无旁贷,但这皇子嘛,还是让宗正寺去管束吧,至于那程老匹夫,你去管管看?”

说完,魏征悠哉悠哉的,直接走到一边等着看热闹去了,这让长孙无忌闹了大红脸,这个“魏人镜”,你也太拿我长孙无忌,不当干部了吧,行,一会看这闹剧怎么收场。

但慢慢靠近长孙无忌的李靖却说道:“辅机不必担心,那赵王虽然年幼,但武艺绝对不是程知节所能比拟的。

他曾与我连斗几场不分胜负,而且内子的武功,你应该是知道的,那赵王能让内子,使出最后的杀手锏,来将其制伏。

那是何等的厉害啊,而且,如今那赵王已经研习过他母亲师门武功,有半年之久。

同时筑基丹药从不间断,依老夫看,今天在场的武将,也就那尉迟敬德,能与赵王一战。”

长孙无忌本来就是担心那李宽的安危,一个先天不足差点夭亡的孩子,如今痊愈了,但也听说他喜欢练武,但哪是那程咬金的对手啊。

但一听李靖这么说,算是安下心来,如果他亲眼看到过李宽和李靖的比武就会发现,哪有李靖说得那么含蓄啊?还不分胜负?那分明是你李靖不敌,还要自己老婆出来帮忙好不。

李世民将这血槽透甲箭,交给李宽,并对李宽说道:“宽儿,你来说说,这箭杆上放血槽旁边的小孔,是用来做什么的?”

李宽拿着箭,笑了笑说道:“父皇,儿臣设计这血槽透甲箭的时候,就是为配合那复合弓,要知道,那复合弓是省力的弓,却威力很强,就如同父皇方才,对张将军说到那样。

用一石弓的力量,能轻松开三石弓,那根本就是不费力的。但如果是强悍的神箭手呢?能轻松用开三石弓的力量,却将那九石弓拉开,那个力道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就直接射杀对方主将,起到斩首行动的作用。

那如果我们把臂力惊人的弓手,全都聚集起来,比如是一千人吧,都可轻易的开三石弓,那就让他们来用这复合九石弓,采用三段式射杀,那箭如蝗灾一般。

遮天蔽日间,将对方集结的军队,在对方认为是安全的地方直接射杀,那将是什么场面?未近身之时,就将对方消灭一半以上,那我大唐之军队,将要多么强悍呢?”

李世民听得入迷,将李宽描述的场面,在脑海里过了一遍。但站在李宽身边的秦琼,却对李宽施礼说道:“那赵王殿下,臣请问,何为三段式射杀?”

李宽哪能让这大名鼎鼎的秦叔宝,这么称呼自己啊,向自己施礼啊,他马上就侧身,躲开秦琼的施礼,并还礼说道:“秦将军称呼我为李宽即可,在父皇和众位叔伯面前,哪有什么赵王殿下啊,您真是折煞小侄了。”

李宽这么懂礼,同时很会说话嘛,让在场的人都感觉,这孩子不错,而且很多人都在笑眯眯的看着李宽的同时,又用鄙夷的眼神,向程咬金望了过去,意思就是一会儿,看你怎么好意思,跟人家孩子私斗。

李宽接着回答秦琼的问题说道:“秦将军您是战场宿将,设想一下,如果将弓箭手分为三队。

第一队射杀的同时、第二队准备,当第一队的箭离弦的同时,第二队也射出自己手上的箭,第三队也是当第二队的箭离弦的同时,射出自己手上的箭,这时候第一队又接着第三队来继续刚才的动作,就是始终不让箭停下来。

这样对方即使避箭,又能避得几次呢?刚拨开第一支箭,第二支就到了,接着是第三支第四支。

我敢肯定,如此强悍的复合九石弓,所射出的箭,对方最多拨开三支,就一定会中一支,如果我军弓箭手的数量是三万呢?

一次就是万箭齐发,来个十次,那对方还有人,能站在战场上吗?而且,这是对方刚开始就认为的安全地带啊。

攻其不备,杀其不稳,灭其锐气,再加上我大唐的骑兵配合,那当骑兵冲杀的时候,减少了很多麻烦。

而且,这箭雨之后,让步兵收集先前的箭,之后继续使用,这复合弓的部件、箭杆和箭头是分开制作的。

制式统一,即使损坏了,也可拆卸重新安装起来使用,这就减少了很多辎重方面的压力。

说到这小孔嘛,呵呵,加点污水泥垢毒药粪便之类的,让中箭之人,即使逃脱了战场,也会因为箭毒而死的。”

听到这里,在场的很多人都感觉,眼前的这个小娃娃太可怕了,这小小的年纪,就如此狠毒暴虐,这非是李唐之福啊。

一个老头官员走出人群向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这血槽透甲箭,似乎很有违天和啊,老臣恳请陛下慎重。

不可轻易用于我大唐军队,如果这箭被敌方学了去,用来射杀我大唐士兵,那将是灾难啊!臣恳请将这弓箭废除。”

什么?这么好的东西,要是全面装备了大唐的军队,那将是多么强悍的武器啊!

你这一句有违天和,一句怕对方掌握,来杀大唐的士兵,就要将这么好的弓箭废除?

几个将军都压不住心头的火气了,都想出来理论一二。但李世民却开口说道:“孔卿,朕还没下令将这新式弓箭,全面装备我大唐军队呢,而且,这么好的武器,如果弃之不用,那多么可惜啊?”

李宽问过旁边的李承乾,才知道这老头就是孔颖达,儒家标杆,孔圣人后代,天下仁义的活图腾啊。

这让李宽一时间,想不出怎么反驳对方啊,但李宽还是笑眯眯的站了出来,对孔颖达老先生说道:“孔师将儒家之仁义,发挥到了极致,依我看,这弓箭也是不祥之物,不如就废弃算了。

当两军阵前,还是让我关中子弟,去一刀一枪的去拼杀算了,对方如若太强大的话,全死光了也没什么,那就全国征集老弱妇孺,再去跟敌人拼杀。

再死光的话,就让孔师去阵前喊话,就说我大唐仁义之师,宁愿死光,也不用先进的武器,这感化众生,教化蛮夷的事,我想孔师一定会非常在行的。

只是不知孔师到时候,是否能让那蛮夷学得儒学之精要,也许会有几人,能被孔师之仁义感化,成为孔师座下得意弟子,也说不定呢?

他们一定会多谢孔师的仁义,当天下在生灵涂炭,外族再次进入我中原腹地时,我一定会九泉之下,等着孔师再来教导我什么叫仁义,什么叫不有违天和的。

而且,为防止我中原的学识,被蛮夷学了去,不如我们现在,就将那些典籍文献,全部焚烧,以防外族学去来对付我中原子民。

始皇嬴政一定会在地下拍手叫好的,因为有人继承他的遗志了,至于那坑什么什么之类的人,我想孔师会自行了断的。”

李宽的这一套说辞,直接让这老头差点吐血,在场很多人,都憋着不敢笑,尤其是那最后的诛心之言,直接让老孔自己把自己埋了,这也太变态了吧?

很多武将没怎么明白李宽的话,就问身边的文官,文官没好意思回答,但“橘猫脸”李泰,却很喜欢自己二哥让老孔吃瘪。

于是李泰就解释给那些文盲武将来听,结果那武将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世民一个眼神,警告身后的武将不许造次,又严肃的对李宽说道:“宽儿,不许你跟孔卿开这伦理的玩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05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