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9章 有任务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长安,弘义宫,虽然,李宽答应了李渊的吃喝要求,但他也迟迟未动,他知道,这就是老小孩儿,在耍脾气呢,哄哄他就好了,也不急于一时。

同时,他也对孙思邈说道:“师父,这所谓的酒精肝和脂肪肝,完全就是那肝脏,本身就不健康,再加上错误的饮食习惯,所以,就容易被病魔所入。

长此以往,自然就形成了,极为难治疗的顽症,最后,即使发现病灶,也到了无力回天的时候。

很多人,都是忧思过度或悲伤过度之后去饮酒,这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之间醉了。

皇爷爷长期处在这个状态下,所以,他的身体根本就承受不起这些酒,才五脏都生了病。

师父如果真的按五行而论,肝属木而性喜条达,主疏泄,为藏血之脏。

设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横逆、郁结,呈现种种病变。

疏肝理气,具有疏理肝脏气机,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肝气郁结表现为,两胁胀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肠鸣腹痛。

而方才徒儿看到,师父所开的药方,大多是常用药物有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元胡、陈皮等这些都是对症的,而徒儿觉得使用疏肝理气,应注意掌握郁结之主证。

疏散之品久用易伤气阴,故而兼见血亏气虚者,须与养血益气药合用。

莲藕:藕能通气,能健脾胃顺气。

萝卜:擅长顺气健胃,浊冷消痰。

以青萝卜疗效最好,红皮皂口者次之,如胃冷的子性,能够添排骨、牛肉等等炖萝卜汤吃。

山楂:善于顺气活血、化食消积。但食用要适量,胃酸过多的慎用。皇祖父想必年纪大了,少食一点即可。

如果是血瘀在体内的话,可以山楂煮红糖水,可以补血解郁。

玫瑰花:玫瑰花有亲肝理气,宁心安神的功能,可用玫瑰花泡茶饮。

合欢花: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徒儿看皇祖父的眼神涣散,定是没个好睡眠,现在能对症就好。

麦冬、五味子、枸杞、百合煮水滋阴降火。枸杞煮粥,鲜百合炒着吃效果不错。

金银花、菊花、炒决明子泡绿茶降火,亦有轻微的疏肝理气之功。

乌梅、冰糖煮水滋阴,现在正值夏日可常喝,效果很好。

月季花泡水可活血化淤,但效果一般,若是化淤日常用品鲜有奇效这一说,只能看看能满足什么样的食物和药物来配合了。

而这些药物和平时的食物,互相配合的话,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色中,肝对应青色,所以多吃绿色蔬菜,对肝脏也是有好处的。”

李宽是说了一大堆,而孙思邈不断的记下来不说,还让身边的柳云峰和刘神威记下来。

而身为太医院院判的柳云峰,对自己这个“师弟”也肃然起敬起来。

太医院首席御医的刘神威,更是惊讶,原来自己还有一位这么厉害的小师弟呢?

说了半天,李宽也累了,于是就走到李渊身边,看着正在观望他的小老头,那一脸的病容很是可怜。

李宽蹲下来,握着李渊的手,说道:“皇祖父,孙儿我今年就要开府了,也要选妃了,大哥承乾明年选妃,没准后年,您就能抱上曾孙了呢?

您好好的保重,让太医院的御医们,给您好好的准备药石和药膳。

您不能再喝酒了,至于那女色嘛,嘿嘿,孙儿我的叔叔姑姑们够多了,您就别再添置了。

孙儿脑子笨,都记不住谁是谁了,您好好的养护身体,以后帮大哥和孙儿我,照顾您的小曾孙不好吗?

您教他们骑马射箭,您可是我李唐的开国之君啊,就这么垮下去,可就让外人笑话了啊,您有什么特殊要求,就跟孙儿我说,定会满足您的。”

李宽这一通说,可把李渊这小老头说乐了,他紧紧的握住了李宽的手,看着不远处的李世民,又看了看李宽,他咳嗽了一下。

李渊撇嘴说道:“二郎啊,你的二郎也不错啊,行啊,那朕就听这小二郎宽儿一回?不喝酒了,可是我这嘴馋了,怎么办啊?

还有,你这小孙儿,这女色,可是你小子能跟祖父我说的吗?坏小子。”

说着,他想用手去拍李宽的头,但他躺着呢,怎么也够不到,李宽伸舌头做了鬼脸,又把头伸过去,让李渊来拍。

而李渊却把手,轻轻的放在李宽的头顶,语重心长的说道:“你选妃,你皇祖父我可是做主的人,朕给你选了两个呢。

都是那裴家的女子,你可得好好待她们啊,我可是向那裴监做了保证的。

不定什么时候,朕就下去见他喽,也好对他说,我给他的女儿和孙女选了个好夫婿啊。”

李宽一听,这老头怎么这么悲观呢?

于是他就调侃这说道:“皇祖父,您方才不是答应保重身体,要帮我和大哥带小娃娃了吗?

怎么这就谈到下去了呢,咱可不着急下去啊,您活个长命百岁呗,您这答应的事,可不能反悔啊,君无戏言啊。”

李渊一听,马上说道:“我现在还是‘君’?”

李宽一听,回头看了看李世民,李世民的眼神很坦然,既没有怒、也没有其他的复杂的东西存在。

于是李宽就回过头,微笑的说道:“谁敢说您不是君啊?以后的史书上,定会辉煌的记载,我李唐第一开国之君。

皇祖父您,多威风啊,要说这么威风的人,还要不顾身体去喝酒,这可就不威风了啊,这要是写进史书,一个酒鬼开国之君,那多难听啊。”

这时候,李宽身后的李世民轻轻的咳嗽了一下,李宽也感觉自己说得有点过了,于是又说道:“皇祖父,您孙儿我是道家弟子。

以后孙儿就与您一起修炼道家心法吧,这对您身体有好处的,咱李唐的祖先不是老子道君他老人家嘛,以后咱祖孙俩一起做道爷,可好?”

李宽心想,不谈皇帝的身份,不谈史书,咱们谈道家心法,谈谈信仰这可以吧,李世民老爹就不在身后咳嗽了。

李渊算是答应李宽要养护身体,这也让孙思邈和太医院院判柳云峰等人长出一口气,毕竟,为这皇族办事很不好去把握,定要忠君之事。

孙思邈和柳云峰、刘神威师徒三人,也告别了皇帝皇后和李宽,他们到底是具体办事的人,一起去太医院,做最后的药方药膳的敲定。

而李世民也命令,弘义宫时刻不能离御医看护,宫人内侍要好好照顾李渊这尊“道爷”。

现在得这么叫,众人也都告别李渊,并且,李宽也答应,随时能来看望李渊这个“顽皮”的皇祖父。

于是乎,李世民夫妇加李宽,这“一家三口”,走在返回甘露殿的路上,李世民让长孙皇后坐銮驾慢慢在前面走。

而他和李宽跟在后面步行,这也是父子俩经常做的事,凡是李世民想跟李宽说些什么,除了去两仪殿奏对以外,就总是喜欢步行。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宽儿,虽然,这次能有希望将你皇祖父的病症治好,但毕竟,你皇祖父春秋正高,朕想为他老人家,选个合适的帝陵。

这也是我为人子,必须要去做的,以后朕百年之后,也要葬在那里,我李唐皇族的陵寝,也必须要有自家人前去查看。

这事本该你大哥去的,但你大哥要去尚书省和兵部学习作战的一些事宜。

这马上要北征突厥了,这正是他学习的好机会,我李唐皇室不可不知兵。这陵寝一事,朕就让你去看看吧,你不会推辞吧?”

李宽一听?看坟地?李宽知道,凡是皇族是不避讳谈陵墓的。

很多帝王都是一继位,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有的甚至要修建几十年,进度慢而皇帝身体不好的往往都来不及。

但李宽一想到他和李承乾兄弟俩,都有活儿干了,行啊,但这李承乾去学习打仗了,我也想去怎么办啊?

李承乾最多就是,学个简单排兵布阵,或者就是一些战争相关的事。

而我是要做战将的人,让我提前看坟地,这李世民是怎么想的啊?

李宽一脸不情愿的说道:“父皇,是去晋阳老家看吗?大哥这是去学兵法,还是其他什么啊?”

李世民一听,就明白,这小子定是嫌弃他的任务,没李承乾的好。

于是李世民就微笑的说道:“宽儿,不是去晋阳老家,那里是祖坟。

朕说的是选帝陵,这事朕已差遣太史局李淳风和他师兄袁天罡去选。

你是我皇家这边的接洽人,这都已经通知过他们了,你跟他们一起去,也不要你做什么,他们选,你去看看便是,回头让朕知道选在哪里,好不好?

日后朕也得去看的,你就是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好,如果顺利的话,你回来时,就跟你大哥一起去学习兵法,那战事方面的事,怎么能少了宽儿你呢?”

而李宽一听,行啊,老李同志很了解我嘛,知道我喜欢什么,那就好办多了。

于是李宽马上就欣喜的说道:“父皇,那就让儿臣去选帝陵吧,快去快回的同时,定会把这事办妥,儿臣那两位道家师兄,定会选择一块风水宝地的。”

李世民欣慰的笑了,但眼中也包含着深意,儿子为爹选坟地,让孙子帮忙去看,千百年来,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周而复始。

圣明天子,以仁孝治天下,不是嘴上说说的,虽然,皇帝最想长生不老,但天下谁人,能抗拒这生老病死呢?

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想法,在这一刻就是个梦,就别说那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直到了甘露殿门前,李世民还在跟李宽说着,关于陵寝的细节问题,而长孙皇后在銮驾上,伸头对这两位认真的父子说道:“我的陛下和神医孩儿啊!

咱们可都到了这甘露殿了,我们一起用膳吧,这都到时辰了,有什么话,咱们吃完饭再说吧。”

而李世民看了看天色,说道:“也是啊,宽儿,你母后饿了,父皇也饿了,那咱们就一起吃饭吧,边吃边说。”

李宽自然知道,李世民是日理万机的性格,今日事今日毕,也就答应了。于是这三人,都进了甘露殿,长孙皇后也吩咐用膳。

而机灵的内侍常满此时,正在东宫门口等候李承乾,李承乾刚刚回到东宫,刚刚得到内侍禀报说是,两仪殿的常满来见,他本以为是常满想告诉他李渊的情况,也奇怪这常满怎么没进东宫呢?

但东宫的内侍却说道:“太子殿下,两仪殿内侍常满说是,陛下请您去甘露殿用膳,其他别的没说。”

李承乾一听,原来是父皇召见啊,那他也的去问问情况,马上就吩咐宫人为他更衣。

外出的常服,可不能去见李世民啊,于是李承乾就换上了太子的装束,急忙的走出了东宫。

见到常满安静的站在门口等候,李承乾上前小声问道:“小伴,皇祖父可安好?”

常满眯着眼回答道:“太子殿下,太上皇总算是得以完备的诊治,赵王殿下提出了诊治的方案。

这会儿,估计孙神仙与太医院的御医们,已经将太上皇的药准备好了,孙神仙和太医院的御医们,尤其是,太医院院判柳医长与刘御医,也很认可赵王的药方和药膳。

太子殿下放心吧,陛下、娘娘和赵王,这会儿都在甘露殿等太子殿下您用膳呢。”

李承乾一听,总算是把一颗心放下了,也就跟着常满去了甘露殿。

长安城外,玉虚观,真武大殿内,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兄弟俩,端坐的三清像前的蒲团上。

两旁有很多道士陪同,而他们当中,端坐着那道士袁守城,一脸肃穆的样子,入定中。

袁天罡向李淳风使了个眼色,李淳风一脸不情愿的,回给袁天罡,而袁天罡定是知道,这有些拿自己师弟当枪使的意思。

于是他马上就看向,这大殿的天窗,好似有什么独特的风景,吸引他一样,根本就不理睬李淳风。

而李淳风看来是没办法了,于是小心的问道:“师父,徒儿已经接到皇家的诏令。

陛下要为太上皇选帝陵址,此事要徒儿与师兄一起去,师父的意思是?”

袁守城轻轻哼了一下,说道:“道门势衰啊,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差遣啊?

南朝礼佛的天子,选帝陵都是先斋戒沐浴之后,恭恭敬敬的去请那和尚。

怎么这泱泱大唐要为开国之君,选帝陵就如此差遣我道门啊?”

听到这里,袁天罡咳嗽了一下,在场的大道士小道士们,马上就都低眉顺眼的出去了。

大殿之上,就剩下袁守城、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三人,袁天罡马上凑过来对袁守城说道:“叔叔,慎言啊,小心隔墙有耳啊。

妄议天子,还拿其他朝的天子去比较,这事要是让皇家知道,定没有咱们的好果子吃啊,叔叔怎可因小失大呢?

况且,此次选帝陵,皇家也打算派出了赵王李宽,也就是我与师弟认的那个孙真人的弟子,我们都师兄弟相称的,这终归算是一件好事吧?”

袁守城这时候睁开眼睛,怒视着袁天罡,说道:“我的糊涂侄子啊,你怎会如此天真啊?

别说那李宽是皇子身份,多与你二人亲近了一下,就以为是自己人了?

那孙老道对我道门平日之事,本来就有多有微词,他是道医身份,怎么会来管我道门之事呢?

他这弟子从身份上说,就是个庶出的皇子,都没那蜀王李恪的身份高。

起码人家可是,那隋唐两朝的尊贵血统,就别提跟那嫡子中的,越王李泰去比了。

派出这赵王李宽就是好事?按理说,他们皇家应该派出太子的,怎么?我道门就那么好打发吗?

你去看看当年的南朝,是怎么礼佛的,你再看看这将老子道君,认为祖宗的李唐,是怎么来看我道门的?哼。”

袁守城的话音刚落,袁天罡感觉压力很大,于是就将求救的眼神,递向了李淳风,而李淳风却笑着凑过来。

他说道:“师父啊,您何必如此动肝火呢?我道门如今没成为国教,完全是我道门的传承脉络不够完全,分支太多,派系也多,不统一嘛,佛门就好吗?

他们也不统一啊,所以,在这点上,佛道两教,是可以分庭抗礼的,您总是感觉皇家不够重视我道门,但这目前选帝陵的事,没准就是个契机呢,也说不定呢。”

李淳风的话,有点让袁守城松动了心思,于是就看向李淳风,没想到这古灵精怪的徒儿,能把事情看到这一点上,难道他有什么法门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9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