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4章 分头行动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纵观唐朝的皇位更替,总是带着血腥杀戮等因素,就算是提前做好了控制军队,之后也总是挥散不掉那种政变的阴霾。

从玄武门之变,到后来的反武斗争,从神龙政变,到后来的马嵬坡夺兵权,无论是谁算计谁,都是李唐王朝在自己流血,而外戚勋贵门阀世家,都跟着有利或不利因素,在不断的更替。

而李承乾从小,就接触这方面的事情,即使他不去关注,但他身边的人,能不去提醒他吗?

看着自己父亲李世民的一系列做法,他能不知道这些事情背后,代表着些什么吗?

而今天当他再次听到,李宽要出征的那个坚定的声音,他想阻止,但理由呢?用亲情,将他拉回到皇子应该处在的轨迹上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昨天弘文馆中,李宽的那种气魄,他曾经从李世民的身上看到过,李承乾自认为,自己没那样的气魄。

但今天早上,又听到金钗醉那香艳的故事,他感觉自己总是猜不透眼前的这个弟弟。

如果是李恪或者是李泰,李承乾一定会用最合理的方法去试探,但这李宽,似乎哪种都不适用。

而就当李宽亲手将一杯泡好的茶,推到李承乾面前的时候,紧接着说道:“看着这翻飞的茶叶,在沸水中摇曳,就像人生一样,起起落落。

在浮沉之间,不断的寻找自我,而将自身原有的一些东西,融入这水中,但也不断的激发新的活力。

而这起落沉浮之间的变化,却只是让人们看到表象而已,大哥,你看这水中的颜色,不断在变换,就如这尘世中的喧嚣,总是让人烦躁。

但有的时候,当你完全沉浸在,自我封闭中的话,又似乎身处那喧嚣,而不受其侵扰。

大哥,我们都是身处这尘世间的一粒尘埃,我们都想为这尘世间,做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日后那史书上,定会有所记载,数页纸,简话尽人生,但我们毕竟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对功过是非,看待的也不一样。

处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想如这茶叶,润物细无声一般,慢慢的融入这水中,而有些人,就得将这水激起波澜才好。”

说着,李宽将手里的一颗,早就准备好的甘草药丸,扔进了自己的茶杯里。

只见那小小的药丸,将水花激起,但又慢慢的沉到了水里。

李宽接着说道:“就如同这小药丸,虽然,它激起了水花,但也不免会沉入水中去的。”

但没等李宽的话说完,那甘草小药丸似乎吸收了水分,又慢慢的漂浮上来了,而李承乾也趁机说道:“就算沉入水中,也难免会再次浮出水面的,二弟这如何解释呢?”

禅机,兄弟开始了这样的谈话,而李宽听到李承乾的话,他又将一颗蜂蜜糖,也扔进了自己的茶杯,只见那蜂蜜糖,不断的融化,将原本淡淡的茶色,渲染成稍微浓重的琥珀色。

而当那糖完全融化的时候,李宽说道:“大哥,如果沉寂下去的力量,又浮出水面的话,那就投入一些能融入水,却能改变水的东西。

将原本激起水花的那种东西,包裹其中,之后这水就不同了,整个尘世间都不同了,自然也就有着,更加与众不同的味道。

不信大哥尝尝这两杯茶的味道,你的那杯,定是淡雅的苦涩中带有回甘。

而我这杯,已经成为甘甜的代表,但并不能完全掩盖其中的那份苦涩,而且,更加能让人接受这苦涩,难道这样不好吗?”

而李承乾也按照李宽说得那样,分别尝了两杯茶,果然,如李宽说得那样。

而李承乾却一脸惊讶的问道:“二弟之前就喝过这样的茶吗?”

李宽神秘一笑,说道:“这茶是偶然所得,我武德殿的宫人,也今早刚刚炒制而成的,我也是头一次泡这茶,相比那煮茶,少了很多附加的材料。

但由繁入简,自有一番风味,况且,我还为大哥你,弄了两种不同的喝法,你喜欢淡雅的喝法,还是那蜂蜜加甘草药丸的喝法啊?”

李承乾一脸释然的说道:“能与二弟头次喝这新茶,也自然有一番独特的味道。

至于喝法嘛,自然是不同心境,用不同的喝法了,就像刚才二弟你所说的那样,沉浮一世,淡雅如真。

激起千层浪,也最终会回归自然,都是清静无为之所在,不知我说得,可与二弟等同?”

李宽自然明白,李承乾这是在用道家的无为,来解释刚才的猜想。

而李宽身为孙思邈的弟子,自然知道清静无为代表着什么,背后的与世无争,才是最后的隐含意义。

于是李宽就笑眯眯的说道:“大哥,李唐帝国需要有人,去看外面的世界,也需要有人安坐庙堂。

更何况,二弟我就如这甘草药丸,虽激起水花,但始终是在这茶杯之中啊。

根本没理由,去改变原有的什么,也没想去改变那些曾经的什么,而后加入的蜂蜜也一样,只会让苦涩的茶水,变得甘甜。

我本就不是淡雅之人,心境嘛,自然不能与大哥相提并论了。

刮一阵风,飘然而去,即使惊天动地一番,之后依然回归本真。”

李宽拿起茶杯淡然的喝了一口,这显然是在退让,用他的方式。

他知道,李承乾一定能听懂的,因为他曾经看过李承乾的习文,那绝对是有治国方略的人。

像“吾若为帝,必肆吾欲,若有臣下谏,遂杀之,杀五百,岂不定.”这样的话,也许真的出自李承乾之口。

但绝对不是正常状态下说出来的,人只有退让到无路可退的时候,才会产生那匪夷所思的兽性。

如此混蛋的语言,如果像现在这样对话的情况下说出,打死李宽都不会去相信。

如果是那样的话,这李唐王朝,就要不去培养什么接班人了,直接掷骰子决定继位的人选算了。

要知道,李承乾最后失宠之后,就如同疯子一样,叛逆的性格,让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其中自然有他个人的因素,但大多是外来的因素造成的。

而李宽此时此刻面前的李承乾,那份淡然的儒雅,那份自信,那份王者的潜在气度,都说明他是帝国合适的继承者。

但李世民最后,怎么就跟自己儿子闹掰了呢?李宽想不明白,他想从这一刻开始,应该关注自己的大哥,不能让他走向那条歧路。

兄弟俩品着茶,说完了正事,也就叙叙闲话,都是关于勋贵子弟的那些趣事。

李承乾也是想让李宽侧面的去了解每一个人,也好日后相处时,有些话题来聊。

而这时候常宣进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布袋,走到李承乾和李宽面前,分别见礼之后,常宣说道:“殿下,您让奴婢准备的锦葵花朵,都在这里了。

奴婢一早还去御花园,找到那管事的花匠,在不影响我皇家赏花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这锦葵花朵,都采摘下来了,不知殿下可满意否?”

说着,常涂将手中的布袋,展现给李宽看,李承乾也很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而李宽接过布袋,就打发常宣出去,常宣自然明白,这是要单独谈话,另外,常宣还有其他的事要去忙。

而李宽从布袋中掏出一团棉花,对李承乾说道:“大哥,这东西是锦葵的花朵。

现在还不算是完全收获的季节,但这东西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里发挥很大的作用。”

李承乾从李宽手中接过棉花,问道:“二弟,这东西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但一时想不起来了,难道真的如常宣刚才所说,这东西是出自御花园吗?”

李宽点头,说道:“正是,去年也移植了一些,到我武德殿西院来。

不过今天二弟我想让大哥为我李唐百姓请一次命,为我李唐将士出一回头,不知可行否?”

李承乾一脸茫然的看着李宽,说道:“二弟,你这是卖什么关子啊?

咱们兄弟俩,有什么话不能说啊,你尽管说来,能做到的,为兄定不会推辞的。”

李宽一听,行,这就套路住了,这李承乾大哥也是很讲义气的,跟实在人说话就是方便。

李宽也就很郑重的说道:“这锦葵,出自吐蕃吐谷浑一带,也许河湟一带,可能也有。

但目前,还算是普通的植物罢了,但这花朵却能纺出布帛,与麻相比更加适合贴身穿着。

可这东西,一旦絮入寒衣的夹层中,能确保在冬日里,也不觉得冷,如果衣裤都是厚厚的一层的话,那定能在雪天长久活动。

无论是对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是将来将士们在冬日出征,都能有所保障。

但现如今,我也不确定这东西的具体位置所在,周边是否有人种植,是否有外藩在把持着,这些都需要派人去证实。

而二弟我即将随大军去征伐突厥,无论谁劝都没用,但锦葵之事,却要有一细心之人来跟进。

所以,二弟我请求大哥,看在我李唐百姓和将士的份上,能接下此事,如此功能成,大哥定会被载入史册。”

一番忽悠的话,是说出去了,就看李承乾小同志,能否被李宽的真情打动吧。

用百姓和将士们来捆绑你的内心,就看你李承乾是不是这块料了。

而听到李宽的话后,李承乾的内心正起波澜,载入史册,想想都激动,一代帝王,能在未登基之前,就为百姓和将士们做点事。

而且,是关乎生活、生存和生命的大事,而初有贵族风范的李承乾,正是需要一个存在感。

整个李唐帝国,在父亲李世民的掌握中,自己也该时不时的露个面了。

而李承乾马上就想到,李宽既然对这事这么热衷,而且,很是熟悉情况,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做呢?这里面难道有什么其他的事?

阴谋论,总是在政治家的内心有着一定分量,而李承乾目前别说政治家了,连小小的政客都不算,最多就是偶尔想想罢了。

但灵光一闪,他马上又打消这念头了,他不能总是去怀疑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兄弟。

李承乾诚恳的问道:“二弟,为兄确实能做到这些,而且,也能做好,但二弟你为什么不去做呢?

这泼天之功送于我,这让我这个做大哥怎么好意思呢?”

而李宽却说道:“大哥,如果我随大军出征,定不会一年半载就归来的,这事耽误不得。

而且,有些战略倾向,都是直指北方苦寒之地,二弟我就等大哥的好消息了。

将来我李唐百姓北迁,将士们北征,定会遇到冬日严寒,到那个时候,就看大哥你能否为这些人,准备好过冬的寒衣了。”

而李承乾也奇怪了起来,于是他问道:“二弟,如果真如你所说,北征要一年半载不归,那定会要经过寒冬之时啊!

那这锦葵先不说,找不找得到,就算种植起来,这北征的将士们能干等这寒衣吗?你是不是有什么没跟为兄说的啊?”

而李宽一拍脑门,说道:“差点忘了,我有临时办法,可度一年,但也要大哥帮忙才好。

虽然,我已经打算求助于舅舅家了。”这下就更让李承乾发懵了,怎么?还有长孙无忌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5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