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6章 有客到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李世民作为一位皇帝,亲口去询问大臣们,对他的江山治理的一些相关的意见,这个可以理解,但问自己儿子,关于娶媳妇的事,呵呵,就有点?

这可以是作为一个父亲来询问,但身为帝王,问这个事,就不光是单纯的婚事,那么简单的了,这里面的政治因素很重要,确切的说,是非常之重要的。

而李宽作为一个对婚姻完全没经验的人,这就抓瞎了,他可不知道,自己娶个媳妇,为什么会让自己的皇帝老爹来询问,还给规定了范畴,武将?文臣?他们家的女儿们,是个什么概念呢?

李宽的脑海里,首先出现了那侠女的形象,这是武将的女儿,但马上这侠女身边,就出现了那脸上长着头发形象的程咬金,可是让李宽一下子,收回了思绪。

而面对李世民提出的问题,李宽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啊,那就试着把问题丢回去。

李宽回答道:“父皇,儿臣选妃的事情,还是凭父皇和母后做主吧,儿臣怎么都行,没什么意见。”

李世民先是一皱眉,之后呵呵笑道:“如果全凭朕来做主,那你的封号,应该是楚王才对,怎么?宽儿你现在,不想自己提出想法吗?

还是已经有心上人了呢?或者是朕无论为你选谁,你都没意见吗?

嗯,听说尉迟将军家有个女儿,虽然,肤色不是那么白皙,但年龄可是很合适的。

要不朕,不日就让这尉迟将军进宫,顺便带上他的女儿,来宫里游玩一番,如何呀?”

啊?尉迟奥尼尔大叔?他的女儿,就算再好看,也是得是哈利贝瑞那样的吧?

不行,还是找个正统的中原人吧,李宽不是对肤色有歧视,他是根本就不相信,这尉迟恭的女儿,会成为赵王妃啊!

李宽马上摇头说道:“父皇,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别吓唬儿臣,儿臣怕黑,嘿嘿。”

这下不光李世民笑了,连李世民身边的常涂,都呵呵的笑了,这李宽的幽默,无时无刻都能显露出来。

他会让身边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心,当然这也因为刚才,李世民的玩笑在前,李宽之后来个幽默,就显得很自然平和了。

与此同时,赵国公府,长孙无忌下朝之后,就赶回家中,因为昨日就有人来说,今日会有重要的人来访。

至于这个重要的人,长孙无忌知道是谁,因为这人是他们长孙家的二号人物,他的族叔长孙顺德,也就是赵王李宽的外公。

本来按照正常的来访程序,如果长孙顺德到来,长孙无忌作为族侄,会亲自去府门外迎接的。

但昨天长孙顺德的心腹,将一封小帖子,递给了长孙无忌之后,就什么都没说。

长孙无忌自然知道,这是有很重要的事,才会这样,于是他就让来人回去,他也没有回帖给长孙顺德。

而今日直到了中午过后,长孙无忌还在喝茶,本来他以为族叔,会在中午来访。

正好他们叔侄俩,边吃饭边聊的,但这族叔按照约定的时间迟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而正在长孙无忌打算差人,去询问一番的时候,管家进来对长孙无忌施礼,之后他说道:“老爷,薛公来了。

不过是从侧门进入的,老奴已经让人,将薛公请进了外书房了,这是薛公特意交代的。”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的说道:“族叔真是小心啊,定是有要事,我这就前去。”

说着,长孙无忌走出厅堂,直奔自己的外书房去了,身边管家和随从也紧随其后。

而就在他马上就到外书房门口的时候,门房来报,说是许国公高士廉到访。

长孙无忌先是一愣,这高士廉,是他和长孙皇后的舅舅,也属于他们一个利益集团的,但更多的时候,是得到皇帝李世民的器重。

因为高士廉在文臣集团,有着独特的地位,这族叔和舅舅都来了,而且,舅舅高士廉似乎是突然临时造访的,这难道是巧合吗?

这有客到,不能不亲迎啊,但族叔在外书房,舅舅在门口,这让长孙无忌很是为难。

而这时候,长孙顺德却从外书房里,走到了门口,看到了正犹豫不决的长孙无忌。

而长孙顺德却指着管家,一脸严肃的说道:“你去亲迎许公,他定不会挑剔,是我让他来此的。”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又是一愣,然而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这是他们的利益集团,要面临大变动了,于是他就向自己的管家点了下头,而他马上走到了长孙顺德身边。

长孙无忌拱手施礼,说道:“族叔来此,侄儿本该去亲迎的,而族叔直接来这外书房,是何意啊?侄儿的舅舅,是族叔您约来的吗?”

长孙顺德笑而不语,眼睛斜了斜长孙无忌身边的随从,之后他转身进了长孙无忌的外书房。

而长孙无忌自然知道,族叔的意思,他对自己身边的随从说道:“尔等在门口守着,许公来到,可直接进去。”

随从点头称是。长孙无忌进了外书房,看到族叔长孙顺德,正坐在客位喝茶,那如老僧入定的样子,很是淡然。

而长孙无忌也没托大,虽然,他是这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没眼前的族叔和即将到来的舅舅二人,作为坚实的后盾,那这刚刚建立的新兴权贵,随时就会遭到老牌门阀和士族的联手打击。

他们才不管你是何许人也,因为新兴权贵,正在把手伸向他们的地盘。

两仪殿内,李世民和李宽这对父子,还在谈论着王妃人选的问题。

但李宽觉得,自己的父皇心思,根本就没在这件事上,因为他感觉到了敷衍的成分居多。

而且,李世民的表现,也不像是在询问他的意见,根本就是在开玩笑,仿佛是经历紧张过后,拿李宽的这个事情在做缓冲和调侃,难道李世民在消遣自己?

李宽大胆的想到这里,而李世民最后却收住了那份肆虐,严肃的说道:“宽儿,朕就是感觉你选妃的事情,得听取你的意见为准。

朕可不想临近你大婚之时,你再反悔,朕怎么去跟人家女方家交代啊?

朕觉得这事你就可以去选,总之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扰,你回去吧,朕要批阅奏疏了。”

说完,李世民也不去看李宽,直接埋头桌案,一心政务。

李宽感觉,这完全就是莫名其妙嘛,提前一天就做了通知。

可这到了今天,把自己叫来,就为了说点没营养的扯皮一般的话,最后把问题甩鼻涕一般的丢给自己,之后就不理人家了。

李宽终于感觉到,这李世民的不靠谱,但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这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呢。

李宽也只好拱手施礼告别,直到他走出两仪殿时,还一边想、一边纳闷,今天来这里,就是听了点,李世民的玩笑话吗?

而当李宽走出两仪殿那一刻,李世民轻轻一叹,之后仿佛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媳妇选得好,才能家宅安宁啊。

要不来她娘家的势力,都推动着你,做那不得不做的事情,等到一切木已成舟,那就悔之晚矣了。”

李世民身后的常涂,自然知道李世民的所指,但也没法说些什么。

因为他无论怎么去说,都会得罪人,所以,装作没听到,索性不说,做个忠实的听众就好,一个不会回声的肉耳朵而已。

赵国公府,长孙无忌的外书房内,长孙无忌面对自己的族叔和舅舅,他很是无奈。

因为今天这两位,提出了让他头疼的事,总结起来就是,干扰皇家即将要做的事,赵王李宽开府选妃。

长孙顺德喝了一口茶,斜眼看向高士廉,而对方轻轻的点头,之后长孙顺德对长孙无忌,坦然的说道:“辅机啊,这话本不该我来说的。

但你身为陛下最为亲近的臣子,你这个时候,必须要站出来说句话了。

赵王开府选妃在即,开府是没什么问题的,选一府邸即可,至于以后之藩再去讨论。

而这选妃可不能大意啊,这事可关系到以后啊,你如若不去提醒陛下,那只有老夫去了。”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眉头皱了起来,他看向另一边的高士廉,而高士廉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点头。

这就更让长孙无忌困惑了,难道舅舅来之前,跟族叔商量过什么吗?

而长孙无忌也喝了一口茶,对着长孙顺德,询问说道:“族叔,宽儿是你的外孙,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提醒他,为什么非要我从陛下那边努力呢?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虽然,我以前与陛下非常要好,自比朋友也不为过。

但现如今,君臣有别,陛下是天子了,不是秦王了,我这怎么去说啊?”

长孙顺德马上猛的睁眼,不再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压低声音说道:“正因为陛下是皇帝,不是那秦王了。

这事才要说,秦王为何会成为太子,直至成为天子?难道我们不清楚吗?我们也是参与者啊。”

是啊,单凭一个人,是打不了天下的,每一位身居九五的皇帝,背后都会有一群支持他的门阀和贵族。

而当初,李渊为什么会禅让皇帝宝座呢?这是因为原本支持他的关陇门阀,转而去支持李世民了。

而这些关陇门阀,正是当初逼着隋炀帝杨广,去三征高丽最后远走江都的人们,他们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影响着帝王决策。

杨广本想,削弱关陇门阀,但却失败了,李渊上台也想这么做,于是他为大儿子李建成,娶了山东门阀贵族的郑氏女为妻。

这个伏笔埋得太过明显了,这让关陇门阀,怎可忍受未来的皇后,是山东门阀贵族呢?

虽然,李渊为了利益平衡,让自己儿子李元吉,娶了隋朝宗室杨恭仁的侄女杨氏,来拉拢以前支持隋朝的人士。

也变相的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效果,而他忘了自己的儿子李元吉是个什么样人,那是嚣张跋扈的疯子。

所以,那些关陇门阀才发现,我们为什么要去听你李渊的支配呢?

我们有现成的,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就是我们关陇门阀的人。

与其以后仰人鼻息,不如我们来个自由奔放的开始,所以,玄武门上演了那出大戏。

李建成背后的山东士族,本来就敌对关陇门阀,而李元吉背后的隋朝宗室贵族,就更加仇视导致隋朝灭亡的关陇门阀了。

这二对一的局面,就得先下手为强,于是就让关陇门阀不得不出手了。

长孙无忌是直接参与者和策划者,他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虽然,目前赵王李宽选妃,就是新一代宗室皇子背后势力的重新划分。

但如果要避免这一切,就得提前有个打算,李唐经不起折腾了,而且,今年有大事要办啊。

而这时候高士廉打破了他的沉默,说道:“文臣,纯文臣,以后太子妃和各个王妃都选文臣之后,就没那么多麻烦了,至少不见血。”

说完,他也不跟长孙顺德和长孙无忌打招呼,直接起身走出了外书房,这真是一句话就定乾坤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2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