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0章 言惊东宫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李宽带着独孤姐妹,一起来到太子李承乾的东宫,本来门口的内侍,还要先通报的,但想起太子殿下曾经交代过,皇子中赵王和越王两位殿下,不需通报。

门口的内侍,感觉把这套说辞,说给面前的赵王李宽,就是在抬举他了。

太子殿下能将你赵王李宽,跟自己嫡亲的弟弟越王李泰,拉为等同,这就是看得起你,在东宫当差的内侍,都有一种自我超然的地位感觉。

结果到了李宽这里,你说这些的同时,还觉得这是太子殿下的恩赐,这就不对了。

李宽的原则就是,这皇宫里,皇帝皇后最大,太子是我大哥,你个东宫内侍,就敢在皇子面前造次,一脚踢开,直接往里闯,赵王就是霸气的。

不过有其他内侍,已经去向李承乾去禀报了,结果就是李承乾蓬头散发的出来见李宽。

当然,刚才门口内侍的嘴脸,他也得知了,先叫过来,也踢一脚,那内侍一脸委屈。

李承乾却指着李宽,对内侍说道:“这是孤的嫡亲兄弟,跟越王等同,以后再敢对赵王不敬,孤就让你去掖庭当花肥。”

这句话一出,让那内侍直接跪下,给李承乾和李宽作揖磕头,看来这是皇宫里,最重的惩罚了。

李宽也感觉没必要去为难个“狗眼看人低”的内侍,就对李承乾说道:“大哥,这家伙肉是酸的。

不适合做花肥的,再耽误花卉涨势,得不偿失啊,还是让他在你东宫的门口,当的小瑞兽吧。”

李承乾哪能听不出,这是李宽变相的,在为自己东宫的内侍开脱啊。

而且,这是在给李承乾一个台阶下,这要是真的去惩罚内侍的话,御史不会说什么,这是为了维护皇家的颜面。

不会去给李承乾维护李宽,来找个正确的说辞,只会弹劾太子李承乾的无温文尔雅之气度,生性残暴而手段残忍。

这是李宽不愿去看到的,这不能给自己大哥找麻烦嘛,也会给自己添麻烦。

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李世民的耳中,到时候这小哥俩就会被罚,何必呢。

所以,李承乾也就坡下驴了,对那内侍说道:“赵王仁慈,饶过你了。

但你也时刻警醒着点,以后赵王来此,必须侍候好了,要不以后有你好瞧的。”

那内侍当然知道,自己这是摆脱了那当花肥的命运了,感恩戴德的,给两位殿下磕头。

李宽自然没去管他,就对李承乾说道:“大哥,这身打扮是为何啊?以前见你可都是衣冠整齐的啊,今日这是怎么了啊?”

李承乾脸一红,也感到不好意思了,就干脆实话实说的对李宽说道:“二弟,你不知道啊!

为兄现在很是苦恼啊,本来为兄的课业还算优异,在弘文馆也算是名列前茅。

但昨日李师留下一篇习文,要列举帝王之路的兴衰,还要为兄找出具体的对比来,这可苦了为兄了。

明日就要完成,眼下一点头绪都没有,这让为兄如何是好啊?唉。”

原来这太子殿下是厌学了啊,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事,本来这个年纪,这后世就是初中升高中左右,真正风华正茂,喜爱玩乐的时候,天天子曰诗云的,多枯燥啊。

而且,这太子还要被单独教导,都是学一些所谓的治国之道,这培养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第一接班人,真是不容易啊,老师全线教,不学得最好都不行。

李师?估计是李纲吧,那个老头儿,可是个“太子杀手”哇,曾经是杨勇、李建成和眼前的李承乾的老师,一个个的,都没教明白,这还对比帝王之路的兴衰呢。

让人家孩子怎么写,怎么算是写得优秀,而且不犯忌讳。没办法,支一招吧,谁让这是自己大哥呢。

李宽悠哉的对李承乾说道:“大哥,把你东宫最好的吃食,都拿上来,二弟我帮你把这篇习文,弄个大概齐,怎么样?”

李承乾目瞪口呆回答道:“大概齐?”

李宽才想到得用文词,就改口说道:“就是基本能入那李师的法眼,而且,一定会过关的。

至于其他,也就勉强可以吧,不过二弟我,得对你约法三章,你可得答应。”

李承乾一听,有帮手,很高兴,记得曾经听父皇李世民说过:李宽有宰辅之才,虽然,自己没亲眼见过,但能有这样的评价,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吧?没准真能帮到自己,也说不定。

于是,李承乾高兴的吩咐东宫内侍,去准备吃食,最高标准,他直接拉着李宽,进去东宫的内堂,李宽也让独孤姐妹俩,在内堂门口等候。

这小哥俩就落座了,李承乾也吩咐笔墨伺候,于是李宽就开始了自己头一次的“枪手”角色。

李宽理了理思路,又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哥,这文章嘛,就得推陈出新。

如果你从三皇五帝,说到尧舜禹汤,从秦皇汉武说到魏武昭烈,从五胡乱华说到咱们隋唐统一,那就只占了一个‘稳’字。

让老先生觉得你这文章是考究的,有查阅古文历史的,有文有武,有乱世有统一,兴衰嘛,都简单的提一下,这就能让老先生满意了。不过...”

李承乾刚开始就感觉,自己今日很是幸运,李宽的到来,直接给自己打开了习文的思路。

而且,如李宽所说,那这文章一定很是稳健,定能让老先生满意的,也能给自己一定的积累。

但听到李宽说“不过”就开始犹豫了起来,李承乾马上就追问道:“二弟,你这怎么还说一半儿留一半儿的啊,不过什么啊?你倒是说个清楚啊?”

李宽先是神秘一笑,看了看左右,李承乾当然明白了,但却说道:“二弟,这东宫都是我的心腹之人,你但说无妨。”

李承乾也觉得,你李宽能说出个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啊,就先是定了李宽的心,更是加强了自己东宫随从们的忠心。

李宽定了定神说道:“不过这文章嘛,就是要写出个前人,未曾写过的东西出来才可以。

先不说,以后着书立说,就是让自己有一颗坐论天下大势的雄心,海纳百川的胸怀。

这文章的后半段嘛,就以前文那些为基础,论一论那隋炀山河散落狼烟起、社稷破碎万里埃之大过当中的些许小功,比如那大运河当今的作用。

之后再说说和父皇那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之大功中的些许小过为对比,怎么样?

比如说那渭水之盟,虽给我李唐得以喘息之机,但却让一些士族,说我李唐对外征战衰败。

这样的诟病,让当初的决策,显得过于仓促了一些,大哥,这文章够惊世骇俗吗?”

这话音刚一落,李承乾还没反应过来,那些内侍宫人们,一个个的全都缩着脖子,低着头纷纷出了内堂,顺便把门关好。

估计心想:这事儿,你们小哥俩自己说去吧,我们的脑袋,绝对听不了这样的话,容易去当“花肥”呀,还是好好的在东宫做个安静的“小瑞兽”吧。

李宽看到那些内侍宫人都退出去了,这才调整了一下舒服的坐姿,对李承乾说道:“大哥,怎么样,你可记下了?”

李承乾还在震惊当中,这话不“惊世骇俗”?差点一个惊雷把这东宫“骇”飞了呀。

李承乾调整一下复杂的心情,对李宽说道:“二弟,这话你也就是在这东宫,说此一次吧。

千万别在其他地方说啊,你我兄弟,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就算终了,可好?”

李宽不以为然的说道:“大哥,这文章嘛,就是论一论古今,我真不知道你在害怕什么?

刚才我说的那些,如实去写,不光能让老先生满意,也能让父皇对你另眼相看的,这会让你太子之位,更加稳固的。”

李承乾听到这,再结合自己自身的处境,想想李宽的言行,尤其是,入宫以来的半年多的表现。

如果他是第一次见到李宽,那就会想到这可能是个阴谋,但经过了解之后,就明白这李宽,根本就无心争夺储君的位置。

就别说李承乾现如今,占据东宫之位,就算没李承乾在前面挡着,那李宽也是无缘太子之位的,别说长孙皇后那句:等同嫡子。

更别说同是长孙家血脉根源,这表面和本质的区别,是很大的,所以,李承乾也感觉,这是能在李世民面前,展露自己的一次机会。

所以,干脆等李宽先喝一杯,填填肚子,之后再问个具体的章程才是,心中已定,就让内侍宫人设宴,太子殿下要与赵王把酒言欢,一叙兄弟情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53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