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0章 深夜密谈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李宽刚回到武德殿西院,正想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之后,就去打坐练功的,顺便洗个澡舒服一下。

他刚迈进正堂,准备让兰心慧她们,给他弄点肉来吃,因为他感觉,哪里的饭菜,都没这武德殿西院的合胃口。

不过没等他端坐下来,常宣就领着两仪殿的常满进来了,李宽一看到常满,心里就想,难道老爹李世民又要召见他吗?

没等李宽询问,那常满小内侍先施礼,之后恭敬的说道:“赵王殿下,陛下召见,您这会儿,还没用晚饭呢吧?

奴婢临出来的时候,陛下还让奴婢捎话儿,让您去两仪殿一起用晚膳,陛下这会儿等着您呢。”

李宽一听,怎么自己的老爹,还等自己吃饭呢?他怎么就算准,自己没吃饭呢?而且,还拿捏的这么准?难道自己身边有眼线?

李宽心里暗笑,自己还没到能让自己老爹去猜忌的程度吧?虽然,自己刚收了一众家将人马。

李宽询问道:“有劳满小伴了,不知太子到两仪殿了吗?这次父皇,可是又召见我二人?”

常满呵呵笑道:“不敢让殿下如此称呼,奴婢只听陛下要召见殿下您,并无其他内侍去东宫。”

李宽这就一头雾水了,怎么只召见自己呢?难道不是说陇右练兵的细节吗?

李宽带着狐疑,跟常满去了两仪殿,而在这之前,他还向常宣索要了点,今天的炒干面和奶块。

李宽闻了闻,还算不错,至少可以入口,简单的包了一包,揣入怀中,这才心里有了点儿底气的出发了。

两仪殿内,李世民终于提前完成了奏疏的审阅和批复,伸了个懒腰,用手揉搓一下自己僵硬的脸。

而常涂马上奉茶,并说道:“陛下喝口茶吧,歇息一会儿吧。

总是这么劳累,奴婢有心提醒陛下,但又怕陛下太过专注想事情,再打扰到陛下,陛下您看,是否传膳?”

李世民喝了一口茶,笑呵呵的说道:“还是等宽儿来了再传吧,朕也不太饿。

等他来了之后,我们父子边吃边聊,常涂啊,你说这宽儿开府是国战之后呢?还是在出征之前呢?

他的府邸,朕听说宗正寺已经为他选好,大婚的事宜,也随时可提上日程。

回头只要通知钦天监,甄选日子即可,朕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啊。”

常涂笑道:“陛下这可就为难奴婢了,本来这皇家大事,奴婢一内侍,也不好参与的,但既然陛下信着奴婢,奴婢也斗胆说说。

按理说,赵王殿下在出征行列,虽然,这开府大婚之后,可能会让赵王殿下有所牵绊

但毕竟赵王殿下到了年龄,民间都有成家立业的说法。

也许有了家之后,这年轻人也会迅速成熟起来,思考事情也会更加圆满不是?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位成熟的皇子亲王,去为陛下征战也会事半功倍不是。

呵呵,也不知道奴婢说得对也不对?说错了,陛下就当奴婢乱说好了。”

李世民也笑道:“常涂啊,你也太过小心了,这宽儿身边的随行内侍,可是你亲弟弟,朕有的时候,想了解自己的儿子,都得问过你的。

毕竟,朕为国事所累,这天家的事,也有公私之分啊。

事必躬亲的,朕也辛苦不是?唉,没想到,朕的儿子都要成家了,时光荏苒啊。”

一股苍凉之气,从李世民的身上散发,这可不像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能说出来的。

也许他不允许自己犯错,完美主义者的世界,与常人是不同的。

常涂听到这里呵呵笑道:“陛下,听说,今天早上内侍省和内务府报告,这赵王府即将分发的宫人和内侍,都被提前领走了。

还听说,赵王在宫外有个别院,他们都去那里为赵王做事了。

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没准赵王殿下,还有什么惊喜给陛下呢?”

李世民一听,好奇的问道:“哦?这可奇怪了,宽儿做事总有点神神秘秘的,难道他又有什么惊人之举吗?

武德殿西院的总是会有不寻常的东西出现,宽儿的那糖果,朕就吃过。

难道他有弄什么新鲜玩意了吗?这是你那弟弟告诉你的?他就没说什么具体的吗?”

常涂苦笑道:“陛下,这你可难为奴婢了,奴婢那弟弟,是个实在蠢笨的,现在也不透口风了,他说,虽然赵王殿下没下封口令。

但很多事情,他也是做个准备工作,准备了很多东西,不知其用途,赵王殿下也只是说:‘准备的东西多多益善。’

具体用途都没透露,奴婢和那不争气的弟弟,也猜不透赵王殿下的意图啊。”

李世民一听,这里肯定有猫腻,于是好奇的问道:“宽儿到底准备了些什么啊?还多多益善?”

常涂说道:“听说,收了很多鸭毛鹅毛,都煮过之后晾晒收好,羊毛也有些。

之后,就是炒面粉还加豆子粉,最为奇怪的就是,那牛奶和羊奶,也都熬制后要干粉和奶块,奴婢还是猜不出啊。”

李世民一听,都不是什么要紧之物,他心想,还是问李宽吧,他的想法有的时候,跟常人不同的。

李宽进了两仪殿,首先看到了李世民座榻那边,那昏暗的烛光,常涂那粉刺呼之欲出的脸,阴暗的在一旁若隐若现,李宽感觉,一位勤勉的帝王还如此的节俭。

苛求功绩的同时,还让自己如此,这才是一个国家最为劳累的人。

李宽感觉莫名的心疼,千古一帝对自己的生活,还要求如此苛刻,这才是对自己都狠的男人。

李宽上前,先是施礼,说道:“儿臣李宽拜见父皇,儿臣有所请求,希望父皇恩准。”

李世民一听自己儿子有请求,这可得满足,他对李宽有着莫名的溺爱。

也许这也是想补偿十多年来,父子情的缺失吧,于是他笑道:“宽儿想请求什么啊?说来听听。”

李宽严肃的说道:“儿臣请求父皇多点几根蜡烛,烛火明亮,才不会伤到父皇的眼睛。

儿臣想父皇不要因为节俭,而伤了眼睛,儿臣想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不应如此苛刻的对待自己。”

李世民一听,心里瞬间涌动一股奇怪的情绪,他虽富有四海,却也穷极一生,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然而,他也知道国家处于贫穷之中,虽然,这几年有所缓解。

但依然贫瘠的大唐,经不起虚耗用度,所以,他也对自己的生活能免则免,能省则省。

他对自己的后宫和子女,都是尽量满足一切要求,而他自己几套龙袍,即使破旧也舍不得更换,生活所需之物,都是尽量去压缩。

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从另一个角度来劝谏自己,他很欣慰。

他知道,这不是奢求他过奢华的生活,而是从他的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让他不要太过节俭。

李世民很高兴,于是他让身边的常涂掌灯,多点几盏灯,自己儿子来了,奢侈一把又何妨。

李宽看到自己的话,起了效果,也很高兴,他感觉,即使省、也不是这个省法,能有个好身体,才能继续为这个国家,而做更多的事情。

李世民向李宽招手,父子二人,在座榻上相对而坐,常涂也将奏疏收到一边,同时也传膳。

在等简单的菜肴上来的同时,李宽问道:“父皇,您叫儿臣前来不只是一起用膳的吧?”

李世民听到这里,先是迟疑了一下,之后说道:“宽儿,今日早上,朕本想跟你和你大哥,一起说说这陇右的事。

但有些事情,唉,朕还是有些不知道,怎么去分说清楚。

你大哥的性情,过于柔弱一点,且有些过于敏感,他的压力也很大,毕竟,帝国的将来和希望,在他的肩头会继续。

一旦行有偏差,就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所以,朕想听听你的一些想法,毕竟,你说错了,咱们父子会在这两仪殿就此更正。

但到了陇右,就剩下你们兄弟二人,你们二人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处理事情的经验,还稍有不足,这也是朕一直担心的。

至于是否让皇子自领一军,朕还是没太想清楚,犹豫的同时,也不敢妄下决断。”

李宽一听,原来想先打个预案啊,这好办,李宽的想法目前,也就是预案级别的。

毕竟,他也没上过战场,虽然,他心中向往,但不能全靠想象不是。

于是李宽就试探的问道:“父皇,以往战阵冲杀,长途奔袭,人员调配,儿臣也不懂,但儿臣想知道,父皇想听儿臣说哪方面的?

以前父皇也听儿臣说到过,这北征的一些想法,细节嘛,儿臣最近也有了新的认识,今天就索性都对父皇说了吧。”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宽儿难道有什么新的战法不成?”

李宽笑道:“父皇,北方突厥,是我李唐的心腹大患,总是悬一把刀在头顶,任谁都不会安心的。

突厥,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以来,最强的游牧民族了,他们有着最强悍的骑兵,机动能力太强,就算我李唐与之对阵,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都说汉朝的匈奴骑兵,才是骑兵的鼻祖,但那个时代,既没有双侧马镫,也没有优良的马蹄铁,匈奴的骑兵即使再强悍,都无法解放双手来加强骑射。

而突厥骑兵则不然,他们赶上了骑兵最为强大的时代,这也是好事。

如果我李唐能一次性打败突厥,同时也证明我李唐的实力,要高于大汉王朝,这也是间接证明,我李唐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然而,就算突厥再强悍,他们依然惧怕我李唐的战阵合围,一旦将他们可汗牙帐一围,外部骑兵得不到命令,或者命令稍微一迟缓的话,想我李唐那几位兵家大者,就会利用这个时间差将其拿下。

至少能分而击之,将其战力压缩在一段短距离的冲杀之间,也会让其知道,我李唐的战力,才是天下第一的。

不过嘛,这样的话,定会有太多的伤亡,这每一位关中子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啊。

这顶梁柱一般的人,一旦崩塌,那这户人家,也会成为最为贫瘠的一类人,如果遇到灾年的话,他们就完全成了流民。

所以,儿臣斗胆献上一利器,可远程震慑突厥骑兵同时,还能对其产生大规模的杀伤。

之后,再分一强悍的小股部队,给颉利可汗致命一击,头都没了,他们的四肢能有什么作用呢?

散兵游勇而已,况且,儿臣想布置一诱饵给突厥,先消耗他们的战力。

就算不能消耗的话,也能麻痹他们一下,为我李唐的军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李世民云山雾罩的,听李宽说了半天,但有些东西,他同意做法,但还是没见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啊,这让李世民怎么知道,具体的情况会如何呢?

毕竟,计划再好,没直观的认识也是无用。于是李宽拿过身边的纸笔,写写画画,将黑火药的黄金配方写下。

之后,他又画了几个图样,有圆滚的土雷,可抛出的那种,还有精细的可捆绑在箭矢上的,最后是战车上的集群火药箭。

旁边还备注了可在适当的火药箭上,加密封槽添加火油,不过要专业人士制作才好。

李宽写画好之后,交给了李世民,然后,他自己就开始吃饭了,他可饿坏了。

还好,李世民知道他的口味,有整个的蒸鸡,李宽撕下一只鸡腿就开吃,完全不顾形象和李世民时不时投来的眼光。

连站在一边常涂,都有点鄙夷这粗犷的吃法了,怎么说你也是皇子亲王啊,怎么跟个饿死鬼似的,粗野,没个斯文劲儿。

李世民看了半天,问道:“宽儿,这就是你所说的利器?这会比战阵冲杀强?会比快马奔袭加马朔强?

会有陌刀营的步兵强?难道我玄甲军,也没这东西强吗?何等利器,就能完全镇住突厥的骑兵啊?”

李宽吃着鸡腿,囫囵的说道:“父皇,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近战,短兵相接,您说的那些,比这东西强,因为这东西,即使在我们自己身边,也是很危险的。

但扔到敌人身边的话,那就是恶梦一般的存在,那箭矢带细小的火药竹筒,就是简单的震慑而已,主要是惊马作用。

让对方乱起来,杀伤力也主要是箭矢,不过有复合弓的配合,想必我李唐的将士们,可在更远的距离,发起覆盖式攻击。

而那火药箭带火油的,对,就是战车上那一捆样子的东西,这东西覆盖对方的营地。

尤其是,晚上来个集群攻击,那就是人间炼狱了,任何接触到这东西的人,或者帐篷都会在瞬间被点燃,火攻一道,很是犀利。

尤其是,用我方的战士提前封锁住对方的四周,将其打压在狭小的空间内,威力很是惊人的。

至于那火药罐子,点燃之后,往对方人群里一扔就完事了,守城攻城都行。

攻城时,用投石机和八牛弩,集群覆盖式的攻击,天下坚城就如同鸡窝一般。

守城时,对方再多人也是白给,连云梯都架不起来,就都炸死了。

不信父皇您差人去做吧,不过要远离皇宫啊,这东西有危险。

需要心腹之人掌控,死士出动才行,要不是怕出意外,儿臣就做个样品给您了。

不过嘛,儿臣有些安全的东西,倒是能跟父皇您说说,就是我李唐出征将士的装备问题,这个儿臣现在就能拿出个章程来的。”

李世民一听,放下手上的纸,能耐得住性子的人,才能看到更多,这点素养李世民还是有的。

于是他又问道:“宽儿还有什么,都说来听听。”

李宽神秘的一笑,说道:“自然是衣食住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42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