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5章 你要怎样做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第二天,早朝时,两仪殿的争论很是激烈,一群武将都争抢着出征主帅。

因为李世民想看看,到底谁人适合成为征伐突厥的主帅。

其实他心里,早就中意李靖了,但他还想看看其他人的想法。

他也想借此,给李靖一些压力,本想到临近战事之前,再宣布的,但他总是觉得,那样弊大于利。

而就当两仪殿都要吵翻天的时候,武德殿西院的演武场上,李宽正在对一个新的木桩进行打击。

这木桩全包铁,而且,底座加固,都是铁锨打入了石头地面里的。

而李宽用这新式木桩,不是为了练力量,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武功,除了以重击一招能力克对方以外,其他的招数并不明显。

所以,他今天突发奇想,想练练后世的咏春拳,也是就是练练拳速。

现在如同“叶问”一般的李宽,一拳快过一拳,最后几乎都是拳头在画影一般,而他本人挥汗如雨。

与此同时,甘露殿内,长孙皇后刚刚打扮的美美的,虽然她那朴素的装扮,似乎影响到她了,但她内心可是美美的。

尤其是,站在她旁边乳娘,抱着襁褓中的李治,长孙皇后坐在梳妆台前,一边照着铜镜,一边逗着咿咿呀呀的小儿子。

这几乎是她每天,必备的工作一样,而且,她越发喜欢眼前的这个小儿子了。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这是也是李治为什么,会得到长孙皇后疼爱的原因。

虽然,现在的她还不算年纪大,但她从自己发髻线边上发现一根白发,这就让她很是苦恼了,而且,她总是在丈夫李世民的头上,也逐渐发现了白发。

这就让她口中一叹,岁月不饶人啊,儿女都逐渐长大,他们自己夫妻俩,也不断在向衰老上靠拢了。

虽然,才步入中年,但那忧国忧民的心,让他们夫妻俩,都加速变老了。

可她这一叹,身边的侍女翠翠却问道:“娘娘为何叹气啊?可是有什么不顺心吗?能说出来吗?奴婢也好宽慰娘娘一下。”

这是个明眼人,她知道怎么去让自己的主人开心,也知道怎么劝解自己的主人。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微笑道:“本宫好像老了,都有白发了。

昨日看到承乾,他都长大了,应该选妃了,不知道陛下,会为他选谁家的女子,宗正寺那边,估计也在甄选吧。”

而侍女翠翠一边为长孙皇后梳头,一边歪着脑袋说道:“不是说明年,才为太子殿下选妃吗?

今年应该先为赵王殿下开府,给赵王选了妃,之后太子妃的人选,也就明朗了。

太子殿下与赵王殿下同岁,兄长谦让一二,才显得太子殿下的谦恭嘛。”

听到翠翠的话,长孙皇后哈哈大笑,一提到李宽,她就忍不住乐。

因为这李宽,总是有什么好东西,都往这甘露殿送一份,而且,据说很多有意思的小玩意儿,都开始给那些公主送了。

昨日,长乐公主李丽质,很欢喜来到这甘露殿请安,并且,蹦蹦跳跳的,把一颗糖果,亲手喂进了长孙皇后的口中。

入口甘甜的果脯,配上风干的蜂蜜糖,这东西也就李宽那小子,才能想得出来,据说,他还在弄别的吃食,总是会有惊喜的。

而那长乐公主到这甘露殿之后,虽然,最开始是跟长孙皇后分享她的糖果,之后说了她的近况。

最后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说她的小姐妹裴馨莹的好话,说那裴寂的孙女裴馨莹,在弘文馆就是很有学问的才女。

而长乐公主李丽质还说了一句:“真希望这么好的女子,能嫁到我们李家啊。”

这话不像一个公主能说出来的,倒像是小媒婆说出来的,让长孙皇后每每想起,都忍不住想笑呢。

可长孙皇后这段时间,总是听到这赵王即将开府选妃的风传,而又听到有人说起,这裴寂家的孙女好。

这就让她不得不联想到,这女儿李丽质的异常举动了,难道这始作俑者,就是她吗?

结果似乎不是很难猜。于是长孙皇后,就对身边的侍女翠翠,微笑的说道:“你说,这赵王选妃,就是一次试探,看看哪家门阀士族会关注此事?

而且,必须把这事作为标杆,以后太子选妃就容易多了,虽说,以后公主出嫁,会更加巩固李唐江山,皇子选妃也会如此,但还是要自身强才好。

大唐让四方敬畏,而皇家让门阀士族敬畏,这是今后的路,陛下殚精竭虑,为李唐千秋社稷谋划,这也是必须要做的。

而本宫主持后宫,更要为陛下考虑,为陛下分忧才好,翠翠,本宫让你去打听那武德殿西院的事,你打听的怎么样了啊?可有入得宽儿眼的人吗?”

翠翠一皱眉,说道:“娘娘,那赵王殿下从入宫以来,就为自己定下了规矩。

说是练武为大成之前,不近女色,而且,如今他的武功大成,在这之后,也没听说哪个宫人,留宿他那里啊。

但奴婢也派人,去那卫公府上询问过,卫公夫人,也就是赵王殿下的师伯。

她透露了这赵王殿下的武功,说是再大成一次,就可完婚。

说是那样的话,既不会影响赵王的武功修炼,还会有相应的好处。

说是最好,有几个会武功的女子,一起嫁给赵王最为合适,说是那样,会更加相得益彰,奴婢也不懂其中道理,还要娘娘来定夺才好。”

听到这里,长孙皇后放心了,因为她知道,这李宽的心愿,就是想要自己武功大成,这也是她能替李宽母亲,最后帮助这李宽的事情了。

而长孙皇后看了看身边的翠翠,说道:“卫王小配殿的独孤姐妹,就是武功高手。

虽然,年纪有点不太相当,但本宫赐给宽儿的燕无双,可是武功相貌年龄都很是相配的啊。

这宽儿也真是的,到底是个什么心思呢?本宫也不好去猜,这皇宫内武功最好的女侍卫是哪个?你可知道?”

翠翠听到这里,心是一惊,难道长孙皇后,还要给李宽找会武功的女侍卫吗?这是为李宽以后铺路呢啊?

但这武功最高的,不一定就适合李宽啊,而这一味的,为这李宽预备妾侍一样的女侍卫,还不如给他找个会武功的侧妃呢?

于是翠翠计上心头,说道:“娘娘,其实为赵王殿下甄选王妃,也可以兼顾这修炼武功的。

一味的寻找那女侍卫,也终究不是个法子,不如为赵王寻一个懂武功的王妃,这不是一举两得了吗?皇后娘娘,您说呢?”

长孙皇后马上回头看了一眼她身边的侍女翠翠,而翠翠却一脸微笑的,看着长孙皇后。

这侍女可是从她嫁入当年的秦王府时,就跟随她的,可以说是她的心腹,而刚才的那些话,看来是有所指的啊。

长孙皇后于是就问道:“那你说,谁家有这样的女儿呢?别说是程将军和尉迟将军他们家的女儿,就别说是嫡出还是庶出的身份了。

他们的那些个女儿啊,我皇家可不想要,而且,她们的爹爹,一个个的都长成那个样子了,估计那女儿再怎么样,宽儿也不会看中的。”

而听到这话,翠翠也呵呵的笑了起来,说道:“娘娘这是说笑了,奴婢可不记得,那两位将军家的女儿,是什么样子呢,再说了,那就算会武功又如何呢?

娶妻也要适当考虑相貌的啊,更何况,这是为我李唐的赵王殿下选妃。

要说这相貌和武功都兼备的,还真有一位,据说河东郡公裴寂的家中,可有一位小女儿,半嫡亲身份。

她母亲乃是前隋大将慕容罗的小女儿,做的裴公的继室,说是有家传武功在身,而且,那武功可是不弱呢。

况且,她那相貌可是一等一的,说是惊艳长安城,也已然不为过,娘娘以为如何呢?”

长孙皇后思索了一阵,想想,长乐公主说,那裴寂的孙女好,而身边的侍女说,那裴寂的女儿好。

这怎么都跟他们家杠上了呢?难道这风传,是什么人有意为之吗?这可不得不防啊。

两仪殿的争论,暂且告一段落了,基本格调定了下来,李靖为主帅。

李绩为偏师受李靖节制,另外,可将出征大军精锐进行训练了,粮草物资已然开始发往边境。

而当群臣退朝之后,李世民很是疲惫,身边的常涂给他打着手扇,将一杯温凉不等的茶,放在李世民随手可得的地方,这么多年来,他已然了解自己主子的习惯。

常涂一个眼神,就让这两仪殿的内侍宫人们,都退出去了,之后他轻声的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辛苦了,真没想到这才五月,怎么就突然热上来了呢?

可是难为陛下,还得这里上朝,陛下还是先喝口茶吧,总是心忧国事,奴婢都看着心疼了呢。”

李世民捏了自己的鼻梁,晃动着自己的肩膀,算是轻松了点,他对身边的常涂说道:“常涂啊,这辛苦是应该的,黎民百姓,在等朕给他们一个交代。

我李唐初立,这十几年光景,内忧平定,就差这震慑外患了。

朕可不能马虎啊,必须要认真,既然,这征伐突厥的主帅定了下来,也不去临时决定了,这让朕很是高兴,要不这心不定,就怕做错啊。

这也是昨日,朕思量了许久,今日决定要做的,可见这成效斐然啊。

对了,之后朕要干什么来着,怎么刚才忙晕头了,朕怎么还给忘了呢?”

常涂马上回答道:“陛下,昨日晚间,最后说是早朝之后,要召见赵王殿下,不过您没说是什么事,这会儿,估计赵王应该在来这的路上了吧。”

话音刚落,门口的内侍就禀报,赵王李宽来了。李世民宣见,只见李宽一身白色王爵服饰,潇洒的走了进来,这与他往日的风格很是不同。

李宽一直认为黑色很适合他,今天怎么破天荒的,穿上白色了呢?这一般都是耍帅的李恪,他钟爱的穿着打扮啊,怎么这哥俩掉个了呢?

而李世民从李宽走进这两仪殿,那眼光就一直停留在李宽身上。

不知不觉的,大半年的时光,李宽从去年入宫到现在,长高了很多,也健硕了很多,李世民感觉这儿子身上,似乎有着一种他年轻时候的英气。

而李宽举手投足间,已然有了皇家的气派,也不是刚刚进宫时的那样子了,从小道士打扮到王爵打扮,李宽可是做了不少努力。

现在如果李宽,再走到那些御史面前,绝对不会说他的象形有损皇家威仪了。

而李宽直到走到李世民的桌案前十步,停了下来,拱手施礼,说道:“儿臣李宽,拜见父皇。”

李世民却摆手微笑道:“吾儿无须多礼,上前来,为父有事要问你,如果朕将武将家的女儿和文臣家的女儿,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选妃的话,你要怎样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9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