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6章 父子行路话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看着李世民潮红的脸,李宽就心想,一时嘴快,这饼画的有点大啊,而且,身边的那三兄弟看李宽的眼神都不对了,这得是多么狠心的人,才能出的主意啊?

连怎么去搪塞朝堂上的,儒家士族的理由,都顺便想好了,连富国强兵的路线,一道都规划好了,连周边的那几个强敌,都数落了一遍,这是什么姿态啊?

李承乾作为太子,此时此刻有了危机感,以前就听李世民说过,这李宽有宰辅之才,今日这一听,这哪是宰辅能包含的啊?

这帝王之路都给规划的那么好,重铸九州大鼎?五岳齐封?这是个什么概念啊?这哪是秦皇汉武,所能比拟的啊?

李承乾感觉,以前试探过的李宽,今天又不一样了,难道他滋生了那不应该有的心思?

不能吧,李承乾用眼睛瞄了瞄自己的父皇李世民,突然一道冷汗,从后背流淌下来,行二,眼前这两父子都行二啊。

父皇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李承乾这么大了也是清楚的,难道这李宽,想重行旧事?

他现在就表现出,那王者姿态了吗?这是要将自己比下去吗?这个时候提醒自己的父皇,可好?

李承乾冷静的想了想,决定,静观其变,自己父皇是什么人,他是清楚的,那人精中的腹黑帝王,会需要别人去提醒吗?

算了,兄友弟恭吧,姿态是要的,太子要谦和,要仁德,这个时候就算自己弄个陷阱给自己弟弟,也会被李世民看在眼里的。

还是装傻吧,先来个大哥应该说的话,李承乾先是走到李宽身边,搂过李宽的肩膀,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您看啊。

以后有二弟做这军师兼大将军,四弟青雀用那飞行器,具做斥候统领,三弟小恪做行军总管,兼执掌运兵大船,儿臣坐镇后方,掌管粮草马匹,协调军民。

就像刚才二弟所说的那样,征战夺城之后,儿臣就去插上我大唐旗帜,真正做到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父皇,您看这个部署怎样?”

李承乾玩笑式的卖了个乖,这样能减轻李宽,刚才那些话的冲击力,也能让李世民觉得,他这个太子,没把李宽当成竞争对手,还是那兄友弟恭的太子大哥,大唐最尊贵的皇嫡长子。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要说长得像,这两个儿子倒像是一母同胞,这也得说李宽的母亲,跟长孙皇后长得就很像。

听着李承乾的话,李宽也感觉刚才的话,有点冲击太子地位稳固的嫌疑了。

但李承乾能这么说,李宽感觉要让自己的大哥安心,而且,自己完全就没有想过,那跟自己无缘的位置。

并且,将有可能影响到李承乾的两个人,李泰和李恪都拉到自己身边。

让他们去追求其他的东西,少去掺和这东宫太子之位,但愿李承乾以后能少做些“蠢事”吧。

李宽也拉着李承乾的胳膊,对李世民笑道:“父皇,有大哥这大总管,在后方做支援,儿臣一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

而且,以后儿臣这战将,一定会等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一天。

那时候,儿臣就想做个纨绔的赵王,天天喝酒享乐或者去那南方的真腊占城林邑之地,做个大大的地主,您觉得可好哇?”

身后的李恪和李泰一对眼神,也过来一边一个拉着李承乾和李宽胳膊,李恪首先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到时候儿臣也跟二哥同去。

儿臣索性也不耕种,就把那稻种,往地里一撒,跟二哥比谁秋后收的的稻米更多,可好哇?”

“橘猫脸”李泰生怕落后,也对李世民说道:“父皇,二哥和三哥都去做地主,那儿臣可不去。

儿臣就留在父皇身边,将每年二哥三哥收获的稻米,都运送到关中,为父皇存入粮库,保证颗粒归仓,可好哇?”

这四个儿子,一下子把李世民说得心里酸酸的,这是多么懂事的儿子们啊,当年李渊面前也是四个儿子。

风华正茂的小郎君,四个勇武少年郎,有云游道士,曾给李渊算过命,说李渊是四龙托鼎之势,可为天子,但没想到,三子玄霸早亡,玄武门连丧两子。

当李世民跑到李渊面前哭诉,自己差点被李建成和李元吉杀害的时候,李渊就明白发生什么事情。

此刻的李世民也感觉到了,做父亲的不容易,望子成龙,这句话对帝王家,有新的含义,但也怕子子如龙啊,那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呢?屠龙技的比拼吗?

李世民不敢想,他揉揉眼睛,看着这四个即将长大的儿子,等待他们的是不同的路,但真如刚才设想的那样,结局将会是什么样呢?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说道:“嗯,好,朕的四个儿子,都是好样的,呵呵,真如你们刚才所说,那真是我大唐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父皇期待你们的将来。

常涂,将各藩属小国进贡,各种粮食瓜果菜蔬种子的政令,着人书写,下发司农寺。

另让房卿杜卿进宫,商议真腊占城林邑三地的稻种事宜。”

常涂点头称是,就去门口吩咐小内侍去办了。李世民这时候,就对这几个儿子说道:“嗯,今日恪儿刚刚入住武德殿,还是要好好休息。

青雀明日也好好研究你的飞行器具,承乾回东宫去吧,明日李师还要考校你的课业呢。

上次的那篇习文,朕看过了,很好,再深入一点无妨,你是储君,就应该明白,这轮回更替对朝廷的重要,多写写,多看看,多想想,很好,朕等着你的新习文。

宽儿,你跟朕回两仪殿一趟,朕有话对你说。”说完,他就摆手对几个儿子说不用多礼,自己一个人就大摇大摆的,走出了武德殿北院。

哥四个一对眼神,这是没什么大事了,都各自擦了把汗啊,李承乾对李宽说道:“二弟呀,你去追赶父皇吧,我这就回东宫去了,三弟四弟也休息吧。”

说完,这李承乾也走了出去,李泰也说自己要早睡,明天还要去找匠人,制作李宽给他的图纸上的齿轮滑轮轴承等零部件呢,也走了出去。

就剩下这北院的主人李恪和李宽二人了,李宽对李恪说道:“小恪,放心,二哥会成为战将,你也会成为那驾驭无数巨船上的蛟龙。”李恪苦笑了一下,李宽捶了李恪的肩膀一下,就去追赶李世民了。

李宽出了武德殿大门,原本以为得去追赶李世民的步撵,结果李世民让步撵先行回去了,就留下几个贴身侍卫和常涂在身边,完全就是等李宽的样子。

李宽向东宫方向看了看,没看见李承乾的身影,看来这家伙是先跑了。

李世民没说什么,就一句跟上,之后就往两仪殿方向走去。

侍卫在身边护卫成圈,常涂狗腿的跟在李世民身后,李宽自然与常涂平齐,也走在李世民的身后,常涂斜眼看了一下李宽,又向后退了半步,这是应该有的礼仪。

李世民慢慢的走,似乎根本就不着急回两仪殿,李宽一想,一会儿是要跟“房谋杜断”商量事情,他们得进宫来,这都天黑了,估计他们来得会慢一些吧。

李世民边走边说道:“大唐的子民苦啊,前隋无道,让天下生灵遭此一劫,群雄割据,我李唐一统。

然,这民力不足,国将如何自处?君当为民思生计,为军国思边定,为社稷祈千载,为天下求一安。

朕难啊,朕更怕啊,朕怎能想到,这帝王会如此辛劳啊。”这是在跟我说话吗?这是在自言自语吗?我该搭腔吗?

李宽心中出现无数的问号,李唐一统,天下安定,山河破碎,看见烂摊子了?这就让你李世民一代明君退缩了?但也算是伴随着,当上这帝王的责任和义务啊?

现在反思玄武门之过了吗?感觉皇帝不是那么想当然耳就能当的了?李宽想回敬无数个问号,同时心里又出现无数的惊叹号。

但这说不出口啊,再把李世民同志气个好歹的,于是李宽就斜眼看看常涂,阴人脸依旧,粉刺欲开花。

看他也白看,给不了自己什么指导性意见,但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当成无声的句号啊。那就唠十文钱的?

李宽就轻轻的说道:“父皇,正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您将能为我李唐江山服务的人,放在最正确的位置上。

您就指导他们的思想忠君爱国,用君臣之仪管控他们的态度,用道德准则规范他们的认知,用律法约束他们的行为,至于怎么能做好,他们会知道的。

您就是掌控这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事必躬亲,儿臣不建议,儿臣还想父皇,您能多些时间来陪儿臣呢。

您文有长孙舅舅和房谋杜断,武有李靖,李绩、秦琼、程知节、尉迟恭,我李家宗族有李孝恭、李道宗两位皇叔。

您就把他们都分配到,自己该在的位置上,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样父皇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了。”

李世民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眼前的李宽,说道:“宽儿,这是你理解的为君之道?还是你对大唐未来的设想呢?”

李宽笑眯眯的说道:“父皇,儿臣不懂什么为君之道,以儿臣的年龄来算,也不应该操心这些,对大唐的设想嘛,那也得是我李唐数代君臣,一起努力才能实现的。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啊,而且,儿臣就是单纯以儿子的角度,来让父亲大人稍微的注意身体才好。

有您看护这江山社稷,我们做儿子的,在您的羽翼下才能茁壮成长啊。”

李世民一听,哦了一句算是明白了,就继续往两仪殿走去。李宽也没在多说,显然,刚才的那些话,不应该是他来说的,“子教父”于伦理不合,“子劝父”可以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