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1章 晨练与对练

书名:潜风唐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15

一夜的喧闹,并没有影响到第二天早上的正常训练,尤其是,主帅李靖的到来,就让兵将们早早起来。

吃过早饭后,李靖派出两个折冲府的士兵,去附近伐木,说是要打造足够训练设施。

这个时代没有工程兵一说,所以,平日里的军营汉子,也都乖乖的执行命令去了。

刘兰和张公谨各领一个折冲府的府兵,在模仿实战对练。

正在演练的就是,骑兵步兵的协同作战方法,而李靖和李绩端坐在校场观看。

李靖悠然的对李绩说道:“茂公啊,尉迟恭留守之后,看来长安城内的世家门阀是不敢造次了。

听说段志玄领着玄甲军,也到了河东了,从陛下这个调动看来,是防止有宵小之辈,内外勾结啊,这也能让我等不去分心。

李道宗也到了边关,随时等候进一步的命令,我们练兵的时间,最多也就是一个月多一点,时间有点紧啊,你有什么好的计划没有啊?”

李绩笑着说道:“各自领军的将领们,用各自最擅长的战法,之后将敌人各个去击破就好。

卫公担心的有些多余了,您都这个年纪了,也要适当的,顺其自然才行啊。

中军只要您坐镇就好,其他的事情,自有那些年轻将领去奔走,我观您那两个弟子,都很不错,更何况,其中那苏定方,也是隋乱时期,就领军出战过的。

虽然,那时候,他与我们不是一个阵营的,这多多少少的,会影响他的仕途。

但他自从归顺我李唐以来,虚心隐忍军中的打压,此战,也许他会一飞冲天也说不定。

况且,突厥近几年孱弱了些,我们只需按部就班,一路碾压过去就行,难道卫公还有其他所图不成?”

李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陛下想毕全功于一役,欲将北方再无可与我李唐一战之兵。

所以,我等必须将陛下之考量算计在内,不能辜负君王所托。

再说了,我李唐国力毕竟不足,近几年内,再无发动第二次战争的可能。

然而,北方布局,定要提前思量才好,那颉利这些年,在草原排除异己。

奴役打压许多部落,而我们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到达最大的目的。

这不光是国战,更是蓄力,前隋曾三征高丽,却无功而返。

陛下也曾经不只一次说过:‘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看来陛下没把这突厥放在眼里。

我等就当小试牛刀,但也决不可掉以轻心。

突厥一战,贵在拉拢分化,更要提早布局才好,老夫有生之年,还能出征的机会,估计也不多了。

而你,茂公,你还年轻,将来征伐高丽也好,吐谷浑、吐蕃、南诏,这些你都能赶上。

而老夫想为我李家一脉,争取个百年安稳,不易啊。”

李绩听到李靖的话,也不断的点头,之后又轻轻一叹,也不知道他在为李靖的英雄迟暮而惋惜。

还是想到自身的不足,想要家族百年兴旺,谈何容易啊。

李承乾和李宽起得很早,自律的人,有个良好的习惯。

而其他纨绔除了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早早起来秀他们的肌肉以外,其他人都睡到太阳晒屁股。

李宽在自己营地在熟悉他的弓箭,“追月奔”是李世民赐给他的。

经过鲁大成的手一改良,每次拉弓显得很轻松,但准头还得继续练。

李宽一起搭上三支箭,瞄向箭靶,嘣的一声,激发出去。

只见箭靶上,几乎同时以品字形,死死的钉上了这三支箭,这三支箭,都稳稳的围着箭靶红心。

而李宽猛的,从腰间提起早已上了弦的小手弩,抬手一激发,那弩箭应声的击中箭靶的红心。

站在一旁的李承乾,看到这一幕很是羡慕,上前来也有跃跃欲试的样子,李宽反手将自己的“追月奔”递给了李承乾。

李宽微笑的说道:“大哥也来试试,这弓箭改良后,很是好用。”

李承乾也不矫情,接过李宽递过来的弓箭,马上随手搭上一支箭,瞄准箭靶,猛的击发。

但结果,却有点差强人意,只是稍微与李宽那三支箭差不多,并未射中红心。

之后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二弟,你这弓太强了,如果不是改良过,估计我都开不了弓。

虽然,现在显得省力,但这准头,我却把握不好,我来试试你这小手弩吧。”

李宽将手弩上弦,只见那箭槽内的弩箭直接顶上,之后,他递给了李承乾,同时也从李承乾手里接过了自己的“追月奔”。

李承乾接过手弩,右手端平,而左臂前举弯曲,让手弩正好搭在手臂上。

只见他瞄了半天,激发后,再看结果,大大的接近了红心了边缘,比方才的成绩好得多。

而他也立马又上了一次弦,却发觉这弩箭,竟然从下面的箭槽中,自动升上一支弩箭。

这个巧妙的设计,让他感觉很是新奇,于是又不断的激发上弦,连发三箭,都稳稳的在红心处上靶。

之后,李承乾也欣慰的笑道:“这东西好用,轻巧不说,这上弦的设计就很独特,绝对是防身的好利器。”

接着,他将手弩递还给李宽,李宽没去接,而是说道:“大哥既然喜欢,那就送于你了。”

李承乾马上不好意思的说道:“不不不,二弟,我就是随口夸了一句,君子不夺人所爱。

况且,你日后出征,会用到的,你的用处比我大,我怎能要你的手弩呢?”

李宽却摆手笑道:“大哥,我有这复合弓,还有那马鞍上可以调整角度的大黄弩。

这手弩用处真的不大,况且,我要是杀敌,必定会去选择近战,我的长兵器用得好,弓箭一道最多是辅助。

你平日里,都是惯用长剑,正好配合这小巧的手弩,弥补不足嘛。说不定将来,你去南三地能用得上呢?

多一项利器,就多一份保障,再遇到昨夜那样的情况,你完全可以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啊。

对方还在上弦的时候,你就完成了三次激发,克敌于先机啊。”

听到李宽说得头头是道,李承乾也感觉,李宽是真心想将这手弩送于自己,也就欣然的接受了。

李宽叫过王林,说道:“将这手弩的箭槽和备用弩箭都取来,交给我大哥。

另外,通知各家勋贵子弟到此,我们一起去中军,向卫公询问练兵事宜。”王林领命去办事了。

而这时候,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也停止了他们的力气对练。

两人角力,身上很多地方都被对方打的通红,不过他们却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

估计平日里,没事他们也总是这样切磋。

两人都走了过来,程处默对李宽说道:“李宽兄弟,咱俩试试对练啊?

宝林的力气大,但招数套路没几样,听说你有一套长兵器,咱们试试看?”

而尉迟宝林却不干了,他瓮声瓮气的说道:“什么叫我只是力气大?

我方才用的难道是拼傻力气不成?我招数变幻莫测,刚才是谁招架不住,才要求停下来的,现在又来找李宽兄弟对练,程处默,你还要脸吗?”

李宽看了看正在坏笑的程处默,又看了看很严肃的尉迟宝林,心想这俩活宝,真有意思啊。

之后,李宽淡淡的说道:“长兵器还是到马上去比吧,步下对练,我还是偏重于拳脚。

而且,我也是以力气大为主,才能将长兵器运用自如的。

拳脚功夫,我现在都以内功驱动,咱们不是一个套路,还是不比为好。”

程处默这就不乐意了,被尉迟宝林小瞧还不算什么,他们俩从小就比来比去,对练不知多少回。

他们的老爹也是这样,好战而乐意切磋的“宿敌家庭”嘛。

但这李宽竟然不跟自己对练,难道看不起我程处默吗?

李宽看到程处默扁着嘴,一副受气的样子,也不好继续说什么。

只见李宽运足了内力,一股刚猛的掌风推出,直取五十步以外的箭靶,而那箭靶在瞬间就被击碎,箭矢弩箭散乱在一旁。

这下可把尉迟宝林吓一跳,而程处默和李承乾昨晚,是见识过李宽这掌风的,但那也是夜晚,看不清楚。

而这响晴薄日的,一招就将远在五十步以外的箭靶击碎,都不敢想象,这要是打在人身上,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李宽收住内力,归元于丹田,长出一口气,说道:“我修炼的是道家内功心法,现在只能将这小小的箭靶击碎而已。

我曾经见过一位高手,他的内功更强,能在五十步左右,将腰一般粗的大树击断。

我的目标也是如此,那才是我所追求的真正武功,所以,平日的拳脚比试,我都不与身边的人对练了。

毕竟,一个气力没收住,那就会把身边的人打出内伤来。

处默兄,你是武将之后,日后冲锋陷阵,挂帅领兵定不会少,而我练的多是江湖功夫,作用不同的。

想与我对练可以啊,以后咱俩都在马上用长兵器试试,听说你的家传马朔很是犀利,我也早想领教一下。

可惜我没有合适的战马,普通的马匹,也只能驮动我和一身盔甲兵器而已,要冲锋马战的话,目前也达不到条件啊。

没办法,我三叔的盔甲武器太沉了,光那大镰刀,就将近百斤。

如若灌力一击的话,那马匹定会趴下的,所以,只能暂时作罢了。”

其他三人也觉得李宽说的有道理,其中尉迟宝林想了半天,说道:“李宽兄弟府上,就没有合适的战马吗?”

李宽摇头道:“普通看似强壮的战马,也未必能承受的了我那长兵器的灌力一击。

要知道,我将力道集中于双臂,那就势必会将反作用力压倒马镫之上。

我双脚一用力,那马匹也许就要承受几倍的气力,将马匹都压趴下了,那还怎么去对战啊?”

三人也都点点头,同意了李宽的说法,不过程处默马上说道:“别担心,我这就去找我爹。

让他想想办法,从军中挑选看看,说不定会有合适合你的战马呢。”

尉迟宝林也紧跟着说道:“我这就差人回长安,去帮你找找,让我爹也帮忙找找,不能让你出征没有马匹用啊。”

这时候,各家勋贵子弟都纷纷来到李宽他们面前,李承乾作为皇家的代表说道:“既然各家兄弟都到场了。

咱们也都到中军去吧,说不定卫公,能让我等参与实际练兵呢,正好问问具体情况。”

众人也都觉得既然来了,那就参与进去才好,于是在李承乾和李宽带领下,众人浩浩荡荡的直奔中军而去。

众纨绔来到中军校场,李承乾和李宽为首,去向李靖见礼,这也算是请教练兵事宜的开始。

李靖和李绩看到太子和赵王前来,也都起身,一番见礼后,李承乾问道:“卫公,我等是特意来此,问询关于练兵的具体事宜,还请卫公示下。”

李承乾的话很是谦逊,李靖不断的点头说道:“不知太子殿下,想如何参与进来呢?可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一时没什么主意,于是看向了李宽。

李宽却说道:“卫公我想提议,不如卫公挑选一队人马,由一两个主将带领。

而我等也出一队人马,夺旗演练一番如何啊?”

没等李靖回答,李绩却笑道:“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很好。

但就算各家勋贵子弟带来的家将和部曲,也难与各卫挑选出的精锐抗衡吧?

难道赵王殿下是想,让你的火麒麟卫出出风头不成?”

李宽听到李绩的话,没去反驳,只是淡淡的笑道:“我等年轻人,虽初入军营,但也知道天高地厚。

我火麒麟卫的情况特殊,他们都是百战老兵,我没打算让他们出来对练。

不如就让我等的侍卫家将,临时组成一队人马,我们自然不是各卫精锐的对手。

不如就试试卫公手下的一个折冲府的府兵,到底有多少实力,不知这个提议,如何啊?”

没等李靖去回答,那李绩却马上一皱眉头,接着说道:“赵王殿下,我李唐的折冲府配备。

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此次练兵这军营内,都为上府满编。

府以下,三百人为团,五十人为队。不知赵王殿下,想怎么个比法呢?”

李宽笑道:“人太多,看不出效果,不如就都以三百人的团为基准。

各家勋贵带来的家将部曲,差不多也有这个人数了。

不过,还请卫公挑选精英出来,可从全军两万人马中,组成一个最强的三百人团,咱们就三日后对练,如何啊?”

李宽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什么?临时编队的家将和部曲,去跟两万人马中,挑选出的三百人去对练?

各家勋贵子弟们,却在这个时候,明显把胸挺起来了,不管结果如何,这份霸气,很是让这些年轻人感到自豪。

但同时,也把李靖和李绩都逗笑了,要知道,如果真如李宽这般来说,那这折冲府府兵中,挑选出来的三百人,定也是精锐之师啊。

真不知道,这李宽对各家勋贵家将和侍卫的信心,是从何而来的啊?

李靖经过一番思索,也想挫挫这帮半大孩子们的锐气,让他们也知道,天为什么那么蓝,土为什么这么厚,你李大爷为什么是你李大爷。

于是,李靖挑着眼皮说道:“那将如何比呢?总得有个章法吧?”

李宽一指军营后面的山,说道:“这山就是最好的战场,一攻一守,山顶夺旗。

时间定为一天一夜,未能夺旗,攻方输,夺旗,守方输。”

李靖和李绩一对视,马上都点头,之后李绩坏笑说道:“那总得有个彩头吧,这输赢才有意思啊。”

话音刚落,程咬金拖着受伤的屁股,出现在校场边缘说道:“俺老程也要参加,有彩头的事,怎能落下俺老程啊。”

众人一皱眉,尤其是程处默,感觉这场面很是尴尬,自己老爹什么时候,能让他这做儿子的省省心啊,做不靠谱的人的儿子,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李宽却没理睬,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诶,这话怎么说的,这么顺嘴呢?

而他只是淡淡的笑道:“卫公,就让您的弟子领军吧,正好我也想看看,两位师兄的实力。”

李靖被李宽这么一激,马上应承下来,说道:“好,就这么定了,但谁为攻谁为守呢?”

李宽哈哈大笑道:“三日后抽签,省的有人提前布置,正好也让双方研究两套战法。

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不能总是进攻或者防守这么单一吧。”

李绩一听,这个提议好,于是又问道:“那彩头和裁判怎么讲呢?”

李宽挺胸说道:“这样吧,彩头就是一顿饭,反正对练之后是要吃饭的。

赢的一方,享受输掉的一方为对方亲手做一顿饭,这样不伤和气。

也好促进军营情谊,而且,都要亲自动手,无论身份如何都要去做,做不好不怕,关键是态度。

要谦卑,一定要做到心服口服,之后大家一起吃一顿。裁判嘛,张将军就可。”

而刚刚和刘兰对练完毕的张公谨也走到跟前,说道:“赵王殿下这个提议好,我就当定这个裁判了。”

众人也觉得这事很有意思,于是李宽和李靖当着众人的面,三击掌为定下了赌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7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