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86章 质问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清晨。

书院。m.jieshengit.com

钟声悠扬。

宿舍区的士子们,开始三三两两的结伴朝着教学区走去。

如今的书院,发展模式已经有些类似后世的大学。

综合性极强,士子可以自己选择主修的方向。

马周这边骑着驴缓缓来到书院外,望了一眼那高大的山门,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

自己当初被晋王发现,举荐入朝为官。

初入官场因为太过锋芒毕露,被晋王安排在书院学习了一年时间。

那一年时间里,让他对书院产生了不小的兴趣,终日在此地研学,甚至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也是一有时间就来书院学习。

只是后来公务越来越多,导致他很少再来书院。

如今书院早已物是人非,在他看来这地方已经没有当初晋王初创的样子了。

轻叹一口气,马周摇了摇头,这才朝着书院内走去。

“马大人?稀客啊?!”

走到书院内的马周,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回头看去,却见是崔桐,马周不由得就是一愣。

这人怎么在这里!?

只是对方和自己打了招呼,马周又不能装作看不见。

稍作停顿之后,便上前来到崔桐面前,拱了拱手道:“见过崔大人。”

“马大人客气了,你我同朝为官,但也同样是同窗,今日不在朝堂,书院又是个不讲求地位的地方,你我兄弟相称即可。”

崔桐和马周年龄相仿,这么说倒是也没什么。

但马周清楚,自己就算是书院呆了一年时间,也和面前的崔桐并不相熟,真正认识的时候,还是在朝中为官的时候。

此刻对方和自己突然拉近关系,对于马周来说心中多少会生出几分警惕。

只是人就在面前,他也不好说什么。

“既然崔兄这么说了,那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崔桐闻言,脸上也随即浮现出几分笑容,随后伸手一引道:“马兄应该许久没有来过书院了吧?这边请,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说完,崔桐便一马当先在前面开始带路。

马周站在原地愣了愣,随即迈步跟了上去。

两人就这样走了片刻,马周就被带到了一处园林内。

这地方说是园林,实则是一处巨大的玻璃房。

四四方方的安置在一处院子内,屋内的温度和外面的温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看着时值秋日,这屋内却满是绿植的景象,马周也不由得惊了一下。

“这什么时候建起来的?”

看着马周那一脸不解和震惊的模样,崔桐嘴角微微一扬,不自觉带了几分自傲之色。

“也就半年前的事情,不过建造此地耗费了不少银钱和时间,此地三年前就开始修建了,耗钱二十万贯。”

“多少!?”

这玻璃房面积不小,修建个三年时间也算是正常。

只是这个价格,属实让他没想到。

要知道,大唐现如今玻璃烧制日渐成熟,透明率也在逐步提高,这透明琉璃的价格已经不如早些年那么昂贵了。

只要是小富之家,基本上都会备上一块。

但是自己现在听到了什么?这一处地方居然就耗费了二十万贯!?

这可是一部衙门几乎两年的日常开销了!

眼见马周此刻的模样,崔桐微微一笑。

“我猜马兄是不是觉得这件事儿太过离谱了?”

“二十万贯,那可是吏部衙门,两年的开销,结果就建造这么一处地方?”

马周见崔桐猜到了自己心中所想,凝视了对方片刻后,最终点了点头。

“二十万贯可不是个小数目,书院虽然有朝廷拨款,但也绝对不可能拿出来三分之一修建这么一处地方。”

听到这话,崔桐笑了笑。

“当然不可能,只是那又如何?”

崔桐朝着那前方望了一眼,幽幽道:“朝廷每年给书院拨银钱六十万贯,晋王府每年会划拨银钱二十万贯给书院,东宫太子执掌书院之后,内务府也会另外批钱。”

“可以说,书院一年时间,银钱基本在百万贯左右。”

“这山一样的银钱,却还是没有到头。”

“书院招收学子,世家豪门,官员勋贵,哪个子嗣能够顺利进入书院,还会捐上一笔不菲的银钱,少则千贯,多则万贯。”

“这二十万贯,在书院看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听到这话的马周不由得眉头一皱,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崔桐这话是什么意思。

目光微微一凝,马周看着面前的崔桐开口道:“你这话里有话啊。”

崔桐低着脑袋稍稍想了想,最终抬头看向马周。

“马大人,你可还记得书院建立之初,晋王所说过的话?”

马周点了点头,开口道:“自然是记得。”

“当初建立书院,晋王就曾说过,书院建立是为了广开天下人治国之路。”

“在书院,无论你学的是什么,绝对是对天下万民有利的学识。”

“书院就是大唐的未来。”

见马周将这件事儿记得如此清楚,崔桐也不由得感慨起来。

“这段话记得的人已经不多了,要不然书院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在朝为官这么多年,发现让书院变成这样的不是士子,而是朝堂。”

“我朝科举取士,但书院士子却能够直接入朝为官,如此诱惑,也就导致现在的书院,十之八九都是冲着做官去的。”

“而这些人能够记住晋王话的又有多少?”

听到崔桐这么说,马周不由得眉头紧蹙起来。

“所以,你说这些是因为什么?”

直觉告诉马周,崔桐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些话,而且他刚刚明显能够从崔桐的话中听出来几分怨气。

见马周询问自己,崔桐看了一眼对方,幽幽道:“书院变了,朝堂依旧是那个朝堂,我今天带你来这里看看,就是让你这朝中有名的清官看一看。”

“无论是书院还是朝堂,一如既往的挥金如土,这里每一个铜板都花的物有所值,但偏偏不是为了这个天下万民花费的。”

“你今日来书院,我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魏征魏大人让你来的吧?”

“怎么?你们查到了长孙无忌侵占农田的不同之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45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