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64章万民伞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帝诏,晋王李宽办案有功,体恤百姓,救灾抚民,于国有功,……,奉诏命还京!”

从长安城赶来的宣旨太监,洋洋洒洒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旨意宣读完毕。

原本一本正经的模样,在看向李宽的时候,瞬间换了一幅笑脸。

“殿下请起吧。”

说着,还上前几步小心翼翼的将李宽搀扶起来。

虽然说宣旨太监出宫代表的是皇上,但太监出身宫里,自然是知道眼前的李宽是个什么身份和地位。

那可是后宫之中皇后皇上都宠着的主。

他可不敢轻易得罪李宽。

尤其是这一次并州一行,李宽可是立了功的。

“赵公公千里迢迢赶来,先休息一日,待本王收拾妥当之后,咱们过两日就一同回京。”

那赵公公顿时面露受宠若惊的神色,朝着李宽行礼道:“能够同晋王殿下同行,实乃小人的福分。”

李宽笑了笑也不在意,而是看着赵公公问道:“公公离京之前,长安城内有什么变化没有?”

似乎知道李宽在询问什么,那赵公公也不怠慢,躬身道:“小人离开长安城的时候,长孙大人会同房大人,于京城之中大肆抓捕罪犯。”

“单单是户部以及吏部,就被抓了三十多人,俱是王家之人。”

听到这话,李宽这才点了点头。

看样子长安城里的这些人早就被盯上了,这一次抓捕等的就是自己手中的证据。

倒是一旁的崔元听到赵公公这么说,心中忍不住就是一震。

原来晋王殿下来并州就是冲着王亶望等人来的。

而自己等到王亶望落网之后,也才发现李宽的真正目的。

回想先前李宽来到晋阳城的时候,那俨然一幅纨绔皇子的模样,又有谁能想到这表象之下居然是如此恐怖的心思?

李宽此时也回过头来,见崔元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便微微一笑,开口道:“崔大人这是在想什么?”

声音响起,崔元也猛地回过神来,朝着李宽讪笑一声道:“下官失礼了。”

“这一次返京,崔大人能够升任并州刺史一职,本王心中就放心许多了。”

崔元极为恭敬的朝着李宽行了一礼,开口道:“并州能够一扫阴暗,全赖晋王一己之力,下官代并州百姓谢过晋王殿下!”

李宽面露笑容,摆摆手道:“本王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崔大人言重了。”

闻言,崔元却是摇了摇头。

“晋王殿下谦虚了,下官在并州许久,自然是清楚王亶望之流到底对并州有多大危害,也知道他们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晋王初来并州,就能够将其一举拿下,单凭这份心智其他人就根本无法相比。”

“况且晋王殿下做的不仅仅是铲除王亶望等人这些毒瘤,更是主张修建水渠,从根本上改变并州旱灾。”

“这桩桩件件,无论是哪一件事情拿出来,都是旁人无法企及的。”

崔元这一番话也是有感而发。

毕竟这段时间里,李宽给他的震惊可不止这一星半点。

李宽听到崔元这一番话,也是心中失笑一声,又听到对方提及水渠一事,便开口询问了一句。

“说起水渠,这段时间工期如何?”

“好让殿下知道,水渠修建极为顺利。”

提及水渠,崔元的脸上也浮现出来一抹兴奋之色。

“先前殿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阐明水渠修建的必要性,百姓们也是相当积极,甚至于一些百姓自带粮食,不要朝廷发放的赈济粮食。”

“水渠的修建速度极快,目下已经有两县用上了汾河之水,再过一月,晋阳城的水渠也会修建完成。”

“届时,汾河两岸四县都将用上汾河之水,旱情也会大大减弱。”

听了崔元的汇报,便是李宽自己也忍不住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

不得不说,这算是他心中最挂念的一件事情了。

如今进展顺利,也不枉他来并州这一遭。

“并州水渠一事事关百万百姓之生计,忘崔大人莫要忽视。”

闻言,崔元立马朝着李宽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殿下放心,下官定不会辜负晋王之信任!”

……

一连两日。

李宽都在准备回京的事宜。

这一次回京,李宽要将一些事情收尾才行。

王亶望等人已经被先行押往长安受审。

这天一早,李宽自刺史府中走出来,朝着崔元拱了拱手,笑着道:“崔大人,此番一别,你我长安再会。”m.jieshengit.com

崔元也是一脸激动之色,拱手道:“殿下放心,我等终有一日会再会的。”

对于崔元这么说,李宽是一点都不怀疑。

只要并州此番旱情扛过去,崔元必定是要升官的。

而一州之地的刺史升官,大概率会去长安城。

李宽微微一笑,随后登上马车,正式开启了自己返京之旅。

只是马车晃晃悠悠走了没一会儿,便停了下来。

刚刚闭目休憩的李宽感觉到马车停下来,不由得就是一愣。

睁开眼睛满脸疑惑的朝着外面询问了一声。

“怎么回事儿?”

片刻,外面便传来了程怀亮的声音。

“殿下,晋阳城的百姓出来送殿下了。”

此话一出,李宽顿时就是一愣。

起身朝着外面走去,站在马车边上的李宽入眼便看到城门外人山人海。

看着这一幕,李宽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什么情况!?

就在李宽愣神的时候,那人群中突然走出来三位老者。

看年龄足有八九十岁的样子。

这年头八九十岁的老头极少,也是一地宿老。

李宽不敢怠慢,急忙从马车上走下来,朝着三位宿老行了一礼。

“晋王殿下无需多礼,我等在此等候,未曾告知殿下,还望殿下见谅。”

李宽连道不敢,又一脸疑惑的看着老者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群,不免有些疑惑。

“只是本王有些不解,诸位这是……”

那三位老者对视一眼,随即开口解释道:“晋王殿下虽然来并州时日不多,但却事事为我晋阳百姓着想,抑制粮价,铲除贪官,还我并州朗朗乾坤。”

“除此之外,殿下更是为我并州修建水渠,解一州之地干旱,实乃天大的皇恩!”

“我等知道无法将晋王殿下留在是并州,便出城相送。”

话音刚落,只见那老者单手一扬。

密集的人群中,忽的五顶巨大无比的伞被立了起来。

“此乃我并州百姓送给晋王殿下的万民伞,还望殿下莫要推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26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