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41章 亡其国,灭其种!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潜在对手,对自己很是了解,甚至于说自己在对方面前没有多少秘密可言。

这种存在,无论现在是不是自己的对手,大唐的君臣都要保持一个足够的认真态度才行。

长孙无忌不愧是大唐的丞相,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李世民提及这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背后还有太子和晋王殿下的影子。

说明这件事情在李世民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现在他们要知道李世民心中所想才行。

只见那李世民稍稍顿了顿,随后缓缓开口道:“晋王和太子商议的结果。”

“亡其国,灭其种!”

此话一出,大殿当中一片哗然!

就连那长孙无忌都不由自主的面露震惊之色!

这什么情况?

倭国在辽东做了什么?让晋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反应这么大?

听着大殿当中响起的那嘈嘈杂杂的声音,李世民心中也知道这一幕必定会发生。

至于原因,无非是因为众人觉得这做法太过了。

但李世民却比谁都清楚,因为他也知道了李宽做的那个梦。

虽然说他身为皇上不能因为一个梦而左右自己的想法,但事实是,李世民在听过倭国现在的所作所为之后,直觉告诉他这倭国就算是现在没有这个心思,那日后绝对会有这种心思。

因为对于中原之地越是了解,越是知道其价值!m.jieshengit.com

谁也不能保证一个帝国有没有虚弱的时候,他李世民更无法保证倭国在学会这些东西之后,会不会在大唐最虚弱的时候,趁虚而入。

见群臣有些不解,李世民淡淡道:“诸位爱卿,可曾记得五胡乱华?”

听到这话,在场之人皆是一愣。

五胡乱华一事不过过去了百年而已,他们怎么可能忘记?

要知道,这可是世家豪门永远的痛。

甚至于可以放大到整个天下!

“五胡乱华之时,起初只是简单的烧杀抢掠,但逐渐成为了有预谋的残杀。”

“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中原之地的文化,他们意图对中原之地进行亡国灭种的做法!”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多少有些变扭,主要是因为这些话都是从李宽的奏本当中学到的。

而得到了提醒的百官,此时却是怔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若是这倭国有朝一日做的事情和五胡乱华一样,那么他们现在无所作为,便是日后史书之中等同贾太后一般的祸害角色!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咬咬牙开口道:“陛下,亡其国灭其种并无问题,臣担忧的是这样做,是不是我大唐会现在就准备对倭国施行这个计划?”

“朝廷连年征战,纵然是国库能够支撑得住,这府兵也撑不住了。”

大唐的府兵制比较特殊,战时为兵,闲时为农。

这两年朝廷不断对外用兵,国库倒是没有多大损伤,甚至于还有些富余。

这皆是因为李宽的计划,这才导致没有因为频繁用兵而导致国库奔溃。

只是国库撑得住,不代表府兵能撑得住。

地总归是要人来种的!

倭国孤悬海外,如果说要对倭国用兵,岂不是说耗费大量的时间?

听到这话,李世民自然是知道长孙无忌在担忧什么。

嘴角微扬,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开口道:“此事朕先前也考虑过,今日将诸位找来便是要商议这件事情。”

“晋王李宽提出了一个计划,诸位爱卿不如好好参详参详。”

话音刚落,群臣立马竖起了耳朵。

这种灭国之战李宽似乎比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经验丰富。

先有突厥,后有吐谷浑和吐蕃,最近的还有高句丽。

他们倒是想看看,这晋王殿下如何对付孤悬海外的倭国。

见状,李世民这才给众人缓缓解释起来。

“倭国内部比较复杂,按照晋王的说法,目前舒明天皇执政,但掌权之人却是一个叫苏我家族的存在。”

“可谓是皇权旁落,国内只知苏我,而不知倭国皇帝。”

“另外便是这一次派出使臣的人并非苏我家族,而是一位出身皇室之人,名叫山背大兄王。”

“此人乃是前圣德太子的长子,对于苏我家族擅权之举颇为愤怒,但实力去是不足。”

“晋王的意思是,在这件事情上动动脑子。”

听了李世民的描述,群臣顿时恍然大悟起来。

虽然说对于这个苏我家族还有那个山背大兄王,苏我家族的人并不是很清楚细节,但从这些有限的信息当中听出来,这倭国内部漏洞极多。

长孙无忌等人此时也不由得琢磨起来。

片刻后,那房玄龄便站出来问道:“陛下,这倭国若是果真如同晋王所言,咱们大可修书一封扶持这山背大兄王便可。”

“到时候内乱不止,自然会让我大唐有了插手的机会。”

“但是如晋王所言,这一次出使大唐的人是这山背大兄王派出来的,咱们若是不处置这群人,诸国难以为诫,若是处置了,这件事情也就有些麻烦了。”

房玄龄的想法便是在场诸位大臣们的想法。

这件事情,似乎已经是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李世民此时也是微微颔首,开口道:“此话有理,那玄龄你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置的好?”

听到这话,房玄龄不由得就是一愣。

这一时间让他想个办法,他还真没有主意。

但也总不能这么耗着吧?

见房玄龄不说话,李世民目光扫向其他人,却见一如房玄龄一样,低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片刻之后,李世民才无奈道。

“罢了,朕修书一封,这水泥查抄一事就此作罢吧,毕竟国事为先。”

众人听到这话,一时间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能纷纷附和李世民的这一手操作。

“吾皇圣明!”

听到这话的李世民不由得失笑一声。

他知道这次的解决之法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当务之急还是要给李宽这么一手命令。

无论成与不成,总要给李宽一个台阶下才行。

只是此时的李世民并不知道,这封书信送到辽东的之前,李宽已经同样收到了登州港送来的文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45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