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4章怒斥属官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早在长安的时候,东宫属官的种种作为就让李承乾有些不爽。

先不说平日里只知道说教自己,就连李宽主动帮助自己的时候,这群人还在攻讦晋王。

似乎这朝野上下,除了父皇之外,所有人都是他李承乾的敌人一样。

这些人心中怎么想的,李承乾自然是一清二楚。

但毕竟是自己的东宫属官,只要做的不是太过分,他李承乾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来洛阳的路上,于志宁就一直在劝诫李承乾。

早已让李承乾心中有些烦躁。

而这一次,自己当街处置于承庆,那可是百姓都拍手称快的事情,怎么到了于志宁这里,自己就成了不便插手了?

目光冷冷的看着跪倒在地上的于志宁,李承乾忍不住冷笑一声。

“于大人,孤问你,民心可不可违?”

“这……”于志宁微微一愣,一时间不知道李承乾为什么这么问自己,但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殿下,民心不可违。”

“明知不可违而为之,这边是圣人教你的东西?”

闻言,于志宁猛地跪倒在地上,以头抢地颤颤巍巍的不敢说话。

见于志宁此时的狼狈模样,李承乾接着说道:“你可知道,今日孤在街上处置于承庆,百姓都拍手称快,可见这于承庆平日里在洛阳城内是个什么模样。”

“百姓苦之久已,你口中的洛阳官员又在何处?”

说着,李承乾看了一眼于志宁,幽幽说道:“还是说,这洛阳官员,是看在你身为太子詹事的份上,不敢处置?”

于志宁此时万万没有想到,李承乾会说出这种话来?

这还是那个素来聆听圣人之言,对东宫属官极为尊敬,言出必随的太子李承乾吗?

就在于志宁愣神的时候,李承乾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

“于大人,你是秦王府的旧臣,是孤和父皇都器重的存在,你整日用圣人之言约束孤,却从不以圣人之言严于律己,约束族中子弟。”

“孤问你,这圣人之言是只给孤和父皇说的吗?”

于志宁此时已经彻底无话可说。

原想着这次入宫劝诫一番李承乾,不让太子插手于承庆的案子,这样也好让于保宁操作一番。

现在看来,自己还是看走眼了。

太子已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再也不是那个任由他人左右的存在了。

“孤的弟弟晋王曾有一言,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话还是他亲笔写下,父皇悬挂于甘露殿内的存在,孤身为大唐储君,更应当以此来约束自己。”

“这于承庆在洛阳城中做事恶贯满盈,本就不应该轻易放过,这一次便乘着这个机会好好审理一下,依照大唐律法严惩,以此来警示世人。”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于志宁不由得面露无奈之色。

李承乾都将这句话搬出来了,自己还能还敢说什么?

“下官明白了……”

李承乾见素来喜欢讲道理的于志宁,此时偃旗息鼓,低头认命,心中不由得浮现出来一抹前所未有的感觉。

这边是万事自己做主的感觉?

果然如同二弟所言,当真是异于其他感觉。

李承乾淡淡看了一眼于志宁,随即挥了挥手道:“既然明白,那就退下吧。”

于志宁听到这话,只能起身弯腰退出大殿。

他知道,李承乾如今这么坚持,那么于承庆这一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

东宫之中的事情无人知道,李宽也不想知道。

于承庆不过是个小问题,稍稍用些手段,就能够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只不过是这一次凑巧被李承乾看到,又凑巧被李承乾拿来装了一波罢了。

在李宽看来,这件事情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提升一下李承乾的名望。

因此喝酒回来之后,李宽的心情虽然很好,却并非全都来自于于承庆这件事情上。

而是来自于面前这个有些束手束脚,神情紧张的王玄策身上。

白天时间匆忙,没有仔细观察,此时打量了一番王玄策之后,李宽倒是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

怪不得立功之后,就迅速消无声息,生卒年份都流失不知。

就看这身板,再看这穿着,显然是出身寒门。

如若是出身太原王氏这种世家豪门,又立下不世之功,绝对是要大肆宣传的才对,立传都不为过。

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李宽这边刚刚清醒了些,便看向王玄策问道:“你是洛阳本地人士?”

王玄策点了点头,神色间却是有些不解。

今天同李宽告别之后,他就被带到了晋王的院子当中。

等了许久才见到晋王回来,谁知道刚见面,就问了这么一句。

此时的李宽见王玄策老老实实的模样,忍不住微微笑了一声,随后接着问道:“昨夜于承庆于酒宴之上诵读了一首《昭明文选》之中的佚名古诗,也是你所为?”

原以为王玄策会辩驳两句,哪知道听了李宽这个问题之后,王玄策却是点了点头。

“不错,正是学生做的。”

闻言,李宽不由得就是一愣,随后失笑一声说道:“看你的样子似乎还很有理,为何要这么做?”

“你可知道,拿了人家的钱财,那便是要尽心尽力才对,且不论于承庆找人代写这件事情做的对不对,你这随意拿一首前人的诗糊弄,终究是有点不地道了。”

王玄策朝着李宽拱手一礼,闷声道:“学生就是故意这样做的。”

听到这话,李宽顿时面露好奇之色:“这话怎么说?”

只见那王玄策深呼吸一口气,随即开始解释起来。

“这于承庆在洛阳城中无恶不作,更是仗着家中权势,肆意羞辱洛阳城中的学子百姓,殿下和太子来前的三天,于承庆竟公然闯入民宅强抢民女,如若不是周围百姓拼死护着,怕是姑娘人都要没了。”

“此事惊动了府衙,但于承庆仅仅被抓进去两天就被放了出来,这人放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学生,并且直言买诗。”

“学生猜到于承庆是打算以诗来讨好殿下和太子,遂想了这么个主意。”

听了王玄策的描述,李宽这才微微点头。

于承庆所作所为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说白了就是王玄策文人风骨尚在,看不惯于承庆这人的所作所为,遂出手坑了对方一把。

想来被于承庆围殴,也是在他王玄策的预料之中。

要不然写了这首诗之后,他王玄策第一时间就应该逃跑才对。

“于承庆一事本王已经知晓,洛阳府的衙门这一次断不敢再在这件事情上打马虎眼,你放心就好。”

“倒是有一件事情,本王很是好奇,这首诗你是从何处知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6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