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2章群臣震动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长安,太极殿。

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急匆匆的赶到殿内。

今日原本是没有早朝的,但不少官员还在各自的府衙工作。

也是这时候,宫中突然传来旨意,说是陛下要召见群臣。

京城之中,六品含六品之上的官员,必须全都到场。

这堪称大朝会一样的规格,着实是让不少官员摸不着头脑。

先前也没有任何的征兆,现如今突然要这么做,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就在群臣有序的进入到大殿当中,依照次序站定之后,李世民才缓步走上皇位。

“臣等拜见陛下!”

随着群臣行礼,李世民才微微抬手,开口道:“免礼吧。”

目光深邃的扫过在场的官员,李世民这才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想必心中都有些好奇,为何今日不是大朝会,朕却让六品以上的官员全都来到宫中是吧?”

群臣虽然没有说话,但却也忍不住心中好奇,稍稍抬头看向了皇位上面带笑意的李世民。

见状,李世民先是将目光落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长孙无忌。”

“臣在。”

“前几日长安城里柳氏书坊被烧一案,可还有些印象?”

此话一出,长孙无忌顿时就是一愣,心中暗道陛下怎么又提起这件事情了?

而此时,群臣之中最末尾的位置上,一位身着绿袍饰银的官员,却是微不可查的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

长孙无忌也不敢犹豫,急忙回道:“臣记得,此案乃是由大理寺及吏部会审。”

听到回道,李世民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朕今日提起这件案子,便是因为朕这几日在思索此案。”

“诸位爱卿若是记得或者了解过这案子的细节,便应当知道,此案朕并未处置任何放火砸店之人,诸位爱卿是不是觉得朕有些法不责众了?”

话音落下,却是没有一个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这案子虽然已经盖棺定论,但有不少世家豪门出身的官员,还是以为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失偏颇。

尤其是群臣之中的柳元,更是这样认为。

虽然说这柳氏书坊是他河东柳氏的产业,但自己也是才刚刚接手的。

还没捂热乎就被一把火烧了,烧了也就算了,自己还什么都没做呢,就被牵连贬官。

李世民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着实让柳元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时至今日,他才隐约间意识到自己似乎被杀鸡儆猴了。

说倒霉那是真倒霉,说活该柳元还是觉得有待商榷。

只是此时李世民问的这句话,却是让柳元有些心中警惕起来。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件案子重新提起来,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见没有人说话,李世民也不意外,而是站起身来,目光扫了一眼群臣,接着说道:“朕这几日一直在思索此事,进而联想到了前朝的一些事情。”

“当年杨广不顾天下黎民死活,执意东征高句丽,三次出征,三次大败,致使河东之地十室九空,最终导致天下起义不断。”

“朕登基之后,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朕,全都知道天下民心所向,才是王朝根基稳固之根本。”

“但似乎有些人并不知道这个道理。”

说着,李世民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柳元。

而此时,朝堂上不少世家豪门出身的官员,却也觉得这就是李世民在点他们一样。

“朕询问过长安令尹和一些大臣,也亲自去坊间看过问过,我大唐书册价格一直可以说是高居不下。”

“尤其是这柳氏书坊,价格算是长安城最高的一家,却因为嫉妒四海书坊平价的书册,而警告威胁四海书坊,让其提价。”

“朕想问问,这书是用来读的,还是用来赚钱的?”

“难不成要让所有学识都束之高阁这柳氏书坊才肯甘心?”

说完,李世民看向柳元,缓缓道:“柳元,你能解释一下吗?”

‘扑通~’

只见那柳元猛地跪倒在地上,神色间也变得煞白无比。

李世民刚刚说的话都是卷宗当中记录的,但此时却说了出来,难不成这件事情还没有完?

“此、此乃臣管束不严之过……”

李世民冷哼一声,冷笑道:“你们赚的是天下士子的钱,挖的却是我大唐的根基!”

“此番学子烧店,便是对你等这高价书坊垄断之事的反击!”

“朕要说的是,这次不但烧得对,还烧的好!”

“也好让你们这群人好好看看,什么叫做官逼民反!”

群臣听到这声呵斥,也纷纷躬身低头,不敢言语。

片刻,只听到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

“我大唐立国尚不过十几年而已,就已经出现了这等事情,朕要说的是还算幸运,起码没有到了不可补救的地步。”

“这一次柳氏书坊的事情也算是给我等君臣提了个醒。”

“朕日思夜想,想其中关键,却收到了四海书坊的主家送给朕的一幅字。”

“看到这字之后,朕是豁然开朗,念头通达。”

听到这话,群臣不由得面露震惊和好奇之色。

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平民百姓送字给陛下的。

而此时大臣之中,也就只有长孙无忌知道这四海书坊背后的主人是谁。

除了自己那个极为聪慧的外甥之外,还能是谁?

清楚李宽存在的长孙无忌,这时候心中也不免有些好奇这李宽到底是写了一副什么字给陛下,居然让陛下召集群臣来看。

见群臣神色变化,李世民淡淡道:“都看看吧,这字朕觉得不仅仅是给朕写的,也是给咱们大唐君臣写的。”

说完,两名内侍太监便小心翼翼的将一块装裱好的卷轴慢慢展开。

上面的内容也逐渐开始显露出来。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看着那卷轴上的字,不少大臣下意识的读了出来。

李世民此时也是点了点头,感慨道:“一位毫无功名的人给朕写出来这么一副字,堪称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诸位何尝不是这民意之上漂泊的大船?你们就没有想过会有一人被这汹涌民意掀翻的可能?”

面对这声质问,群臣这才醒悟过来。

今日这大朝会,单单是这是八个字,就足以让他们琢磨一辈子了!

写出这句话的当真是个商贾出身的人?

而除了长孙无忌之外,没有人会想到,这八个字是出自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67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