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167章 崔桐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40

尚书省衙门。

此处作为统领六部的衙门,一直都在宫中设置署衙。

李宽平日里是很少来这里的。

主要是这地方牵扯的衙门太多,李宽一直都是个嫌弃麻烦的人。

能躲自然是就要躲开了。

但如今要去查问有关崔桐的事情,他自然是要亲自来一趟。

好在,这尚书省里也有熟人。

“舅舅。”

才刚刚来到署衙,李宽就朝着迎面而来的长孙无忌行了一礼。

见状,长孙无忌急忙让到一边。

“这是做什么?大庭广众之下,应该是老夫行礼才对。”

看着神色着急的长孙无忌,李宽微微一笑。

“舅舅这话就说错了,我今天来不是为了公事,而是私事。”

听闻此言,长孙无忌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看着李宽好奇道:“你今天怎么想起来我这儿了?”

李宽左右看了看,随后开口道:“我来这里是想要找个人,顺带想听听舅舅对此人的评价。”jieshengit.com

闻言,长孙无忌也不免有些好奇起来。

“你要找谁?”

“崔桐。”

听到这个名字,长孙无忌不由得愣了一下。

“这人是书院出身,你不知道?”

李宽点了点头。

“知道是知道,但我所知道的都是他在书院时的情况,此人来到尚书省已经有些年了,更是从尚书省一步一步提拔上来的,所以我想要听听舅舅对此人的评价。”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随后看着李宽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将此人找来?”

然而,让长孙无忌意外的是,李宽此刻居然摇了摇头。

“先不急,我想先听听舅舅的评价。”

见状,长孙无忌眼中光芒一闪,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侧开身子道:“既然如此,咱们先进屋再说。”

李宽点了点头,随后跟着长孙无忌进了内堂。

等到坐下之后,长孙无忌便吩咐属下没有事情不要叨扰。

随后才坐到了李宽的对面。

“殿下,你得先和老夫说一句实话,这崔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闻言,李宽却是没有着急解释,而是看着长孙无忌好奇道:“怎么?舅舅也发现此人有些问题?”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这倒是没有,但崔桐这人在尚书省确实是有些特殊。”

“许是出身书院的缘故,这人来到尚书省之后,做事倒是认真,就是为人孤僻了些,在尚书省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却和署衙内的不少人关系算不上好。”

“甚至六部对其评价也是不近人情。”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李宽也是眉头微挑。

“五六年都是这样?”

“一直这样。”

见长孙无忌一脸肯定,李宽随即问道:“只是不知道他在尚书省负责的事情是什么?”

长孙无忌听到这个问题,却是没有着急解答,而是起身朝着自己的桌案走去。

一番翻找之后,便带着一本册子来到李宽面前,将其递给了李宽。

“殿下可以先看看,这是崔桐所写的东西。”

李宽满是好奇的将其接过来,随即开始翻看起来。

而见此一幕,长孙无忌也开始在一旁解释起来。

“崔桐六年前进入尚书省的时候,其实是在户部做事,负责的主要是农税一事。”

“一年后,因为事情处理的不错,被老夫举荐前往工部,负责水利方面的事务。”

“一年半间,崔桐此人被工部尚书张亮大为赞赏,遂进入吏部做事,负责的也是清查各州府衙门的账目问题。”

“此人在吏部做的时间最长,有两年半之久,清查州府账目期间,查出了不少贪官污吏。”

“陛下得知之后,将其召入宫中问话,后来又询问了太子的意见,被调任尚书省左丞一职,这一干就是到了现在。”

“即便是在左丞这个位置上,他所负责的方向也一直都和农事有关系。”

一边听着长孙无忌的介绍,一边翻看着手中那崔桐所写的东西,李宽逐渐对此人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崔桐从进入衙门之后,所负责就一直都是农事方面的事情。

再结合自己先前在书院看到的新法经略,其中大部分都和农事有关。

这也从侧面佐证了,这本新法经略其实就是崔桐主导的。

至于其他两人,或许也是从旁协助而已。

虽然说里面的东西对大唐来说确实是不错,但到底还是有不小的问题。

想到这里,李宽便看向长孙无忌询问了一句。

“此人出身怎么样?”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疑惑道:“他是书院出身,你不知道?”

李宽听到这话却是失笑一声摇了摇头。

“我只知道他出身受州乐平县,至于真假我就不知道了。”

长孙无忌闻言,瞬间就明白了李宽这话中的意思。

“晋王是怀疑,他和清河崔氏有关系?”

李宽笑而不语,长孙无忌见状,这才缓缓道:“其实这事儿不太可能。”

“清河郡望,崔氏族人纵然是有迁徙,也不会迁往受州。”

“老夫之前也查问过,受州崔氏一脉,人丁凋零,算上崔桐此人,也就是十一二口人的样子。”

“说是寒门都勉强,最多也就是个农户出身。”

“要说和清河崔氏有关系,这怕不是要崔家自己改族谱了。”

“当然,清河一门也得拉的下来这脸才行。”

听到这话,李宽也随即明白过来,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放心了。”

见状,长孙无忌迟疑道:“殿下,您突然查问崔桐,是不是崔桐有什么问题?”

“老夫身为尚书右仆射,可是要严查这等事情的,别出了事情,老夫也受到牵连。”

李宽见长孙无忌有些担忧,便开口道:“这事儿还没有定论,我只知道崔桐在和河北士族联系,至于做什么,暂且还不知道。”

“舅舅放心,有本王在,这事儿压得住。”

听闻此言,长孙无忌心中也掀起了惊涛骇浪。

河北士族!?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身为秦王府旧人,知道陛下当年登基的时候,河北士族可没少受到打压。

现在河北士族联系书院出身的崔桐,那只要有事就不是小事儿!

不由得,长孙无忌看着李宽迟疑道:“殿下,当真没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20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