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6章盆满钵满

书名:大唐第一皇子 作者:雁北归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3:39

李泰和李恪什么时候见过李宽这副模样?

尤其是李承乾,刚刚李宽呵斥王世涛的时候,李承乾甚至于觉得那是父皇在呵斥自己一样。

他们三人对于李宽的印象,还停留在李宽回宫的时候,那种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感觉上。

但此刻他们才发现,李宽也有暴怒护短的一面。

尤其是李泰李恪,居然有了一种被兄长保护的奇妙感觉。

王世涛这边行礼道歉之后,便折身离去,没有丝毫犹豫。

因为王世涛很清楚,今天开始,他在国子监的名声是彻底无法挽回了。

见王世涛转身离开,李宽这才施施然朝着一众国子监的学子和老师行了一礼。

“诸位今日现场见证,也都看到了是王家王世涛挑衅在先,斗诗本是文雅之事,但非要一较高低,那本王也就只能成全他了。”

“还望诸位日后潜心研学,莫要争这一时之长,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说完,李宽便不再国子监逗留。

见李宽离开,回过神来的李泰等人也急忙追了上去。

唯独留下国子监一群学子低头沉思。

……

皇宫,甘露殿。

李宽带着李泰三人去国子监找场子的事情,李世民早早就收到了风声。

但却并未出手阻拦,而是打算看看李宽到底怎么做。

当国子监的侍卫将李宽所做的两首诗送回来的时候,李世民便很是欣喜。

李宽有些诗才这件事情李世民是知道的。

但此番国子监这两首诗,算是李宽第一次主动拿出来的完整诗词。

李世民细细品味之后,对于这两首诗那是愈发的喜爱起来。

尤其是当李世民听闻了之后,李宽在国子监师生面前呵斥了王世涛的话之后,一时间也是叹为观止。

“咱们家这宽儿,想不到也是个得理不饶人的性子。”

一旁的长孙皇后听到这声感慨,不由得抱怨道:“什么叫做得理不饶人?那王世涛欺辱在前,宽儿没有以皇子身份压他已经足够给王家面子了。”m.jieshengit.com

“如今斗诗都比不过宽儿,他还委屈了不成?”

闻言,李世民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即干笑道:“朕可不是这个意思。”

“陛下,莫要以为臣妾不知道,陛下是担心王家因为此事在朝堂闹起来吧?”

世家豪门势大,从前朝的时候就成一种尾大不掉之事。

如今李世民登基之后,这种情况依旧存在。

皇帝有时候并非是想象中那样一言不合就能用手中权力杀人,为了朝堂稳定,有些妥协不得不做。

长孙皇后也是护短,但并非不明事理。

此时抱怨了一句之后,看向李世民轻叹道:“陛下难处臣妾也知道,但此事错在王家,若是他们不闹事也就罢了,若是还敢闹事,陛下怕是要重新衡量一下这王家的存在了。”

虽然这话听起来像是无奈妥协,但李世民也听出来了长孙皇后话中的含义。

王家这一次确确实实越线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李世民这才点了点头,缓缓道:“朕知道怎么做了。”

就在李宽同王世涛斗诗过去不过一日,一道斥责王家的旨意便从长安城出来直奔晋阳。

而不过两日,王家便上表请罪。

态度之诚恳,不可谓不认真。

而王世涛更是被王家禁足祖宅之中。

这一系列示弱,反倒是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原以为王家会反抗两下,谁知道会变成这个样子。

而造成这一切的李宽,却好像个没事儿人一样,从国子监回来之后,就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小院。

这天一大早,胖嘟嘟的李泰就急匆匆来到了清园当中。

“二哥!”

自从国子监一事之后,李泰对于李宽是佩服的紧,宛若跟屁虫一样,但凡有点时间就要往李宽这里跑。

这边刚刚进了屋子,看到李宽便开始报告好消息。

“二哥,太原王氏上表请罪,那王世涛也被禁足了!”

看着一脸兴奋的李泰,李宽微微一笑,淡淡道:“知道了。”

闻言,李泰不由得就是一愣,看着李宽疑惑道:“二哥,你怎么不高兴?这可是大好的消息!”

李宽摇头失笑一声,缓缓道:“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咱们父皇上次收拾荥阳郑氏的余威犹在,这一次咱们自己找回来场子,父皇紧跟着没有安抚不说,反倒是一道斥责的旨意,王家再硬也是人,哪里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李泰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李宽见状,心中却知道自己刚刚说的只是一种原因而已。

朝廷几次操作,无论是明里暗里都是冲着世家豪门去的。

以王家人的脑子不至于察觉不到。

这时候退就是以退为进。

保住性命比什么都重要,若是真的头铁,那当年衣冠南渡还有他们什么事情?

李泰分享了好消息,这才注意到李宽面前的小箱子,小心翼翼凑过去瞧了一眼,却发现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些金条,不由得小眼睛瞪得溜圆。

“二哥,你哪来这么多钱?”

看着李泰那一脸吃惊的模样,李宽微微一笑:“自然是这几日赚的。”

“这几日赚的?”李泰又是一惊,诧异道:“怎么做到的?”

李宽也不隐瞒,将自己手边的折扇放在桌子上:“就是凭借此物。”

李泰看了一眼,这才发现那折扇正是李宽上次国子监斗诗的时候用的那把折扇。

“一把扇子而已,能赚这么多钱?”

李泰第一次见到折扇就是在李宽这里,起初只是觉得好玩儿,二哥拿着气质不凡。

却没有想到这东西居然还能赚钱。

李宽看着李泰那不敢置信的眼神,心中不免有些想笑。

“这钱便是这几日赚下来的,四弟你可知道,斗诗结束之后,这长安城里已经是一扇难求了。”

上次国子监斗诗之前,李宽就琢磨着如何捞上一笔。

想着先前做出来玩儿的折扇可以利用一下,便顺势带上尝试了一番。

谁知道效果果然不错,不少文人都极为欣赏李宽那日场上怡然自得,风度翩翩的模样。

事后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自己距离李宽,似乎只差了一把折扇。

于是,长安城内唯一一家李宽手中的折扇店,这几日可以说是客人络绎不绝。

除了一些比较便宜的折扇售卖一空外,还有不少人订了一些高端的折扇。

单单是这几日的功夫,李宽便赚了数千贯的银钱。

可以说,斗诗一事,李宽名声鹊起不说,口袋里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堪称双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8725s